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汉语-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先秦时代,〃之〃字也用作指示代词,等於说〃此〃或〃彼〃。例如: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于归:出嫁)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夫〃(fú)字,也是一个指示代词,但是指示性很轻,和现代汉语对译时有时可以不必译出。例如: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食夫稻,衣夫锦。(论语·阳货)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有时候,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被用作宾语,〃夫〃字放在动词和宾语的中间,还是指示代词。例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指示代词还有〃然〃字和〃尔〃字,它们经常用作句子的谓语。〃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这样〃、〃那样〃、〃这么〃、〃那么〃。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单说〃然〃字,是应答之词,表示〃是的〃、〃正是这样〃。例如:
  王曰:〃然。〃(孟子·梁惠王上)
  〃尔〃字的用途没有〃然〃字那样普遍。它也表示〃这样〃、〃那样〃。例如:
  相去万馀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
  古代汉语还有一个无定代词〃或〃字值得提出来说一说。这个〃或〃字通常用来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语。例如: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代词,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作〃有人〃。
  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例如:
  唐人或相与谋。(左传定公三年)
  (有些唐国人在一起商议。)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有一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
  在古代汉语里,常常用两个以上的〃或〃字,前后相应,以表示列举。在这种情况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为〃有的〃)。例如: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这种用法的〃或〃字并不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不能译为〃或者〃,这是应该注意的。
  (三)〃者〃字
  〃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例如: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者〃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者〃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译作〃……的〃,但是古代汉语的〃者〃并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勇者〃固然可以译作〃勇敢的〃,但是现代还可以说〃勇敢的人〃,而古代却不能说〃勇者人〃。现代能说〃谁的〃、〃我的〃、〃木头的〃之类,古代的〃者〃字没有这种用法。
  〃者〃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情,或者几样东西。〃的〃字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四者〃指代鳏寡独孤四种人。)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
  (〃三者〃指代足食、足兵、民信之三件事情。)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二者〃指代鱼和熊掌两样东西。)
  下面附带说一说语气词〃者〃字的用法。
  语气词〃者〃字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后面表示提顿,这在古汉语通论(七)里已经说过。这种〃者〃字又常常用在〃有〃字的宾语后面,和〃有〃字及其宾语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下文的主语(〃有〃字的宾语只是下文概念上的主语)。例如: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齐策)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列御寇)
  在时间词〃今〃〃昔〃等字的后面也常常用〃者〃字,例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战国策·燕策)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时候不用〃者〃字,例如〃今吾子又死焉〃;有时候换用〃也〃字,例如〃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语气词〃者〃字又常常用在假设分句或结果分句的后面表示停顿。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四)〃所〃字
  〃所〃字也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所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例如: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子於其所不知,葢阙如也。(论语·子路)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这种〃所〃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作〃(所)……的〃,但是古代汉语的〃所〃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不相同。
  由於〃所〃字和动词结合以后组成的词组带有名词性,所以能够被定语所修饰(通常用介词〃之〃字为介),例如〃曾西之所不为〃〃君之所知〃,〃须臾之所学〃(荀子·劝学),等等。〃其〃字代替一个名词加〃之〃,所以也能做〃所〃字词组的定语,例如〃其所憎〃〃其所爱〃。
  〃所〃字词组虽然带有名词性,但是离开上下文,它本身一般不能明白表示是人还是事物,更不能具体表示是什么人、什么事物。因此还可以在动词后面再加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例如: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史记·刺客列传)
  我们还要注意和及物动词结合以后〃所〃和〃者〃的异同。例如〃所见〃指代〃见〃的对象,〃见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试比较: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
  (我看见的牛没有不是全牛的。)
  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看见的人都吃惊,以为像鬼神那样。)但是,如果动词前面用了〃所〃字,那么动词后面的〃者〃字就指代行为的对象了,这时〃所〃字起着指示行为对象的作用,〃所……者〃这样的词组仍然带有名词性。例如: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
  〃所〃字又常常用在介词〃从〃〃以〃〃为〃〃与〃等字的前面,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它们所表示的是:行为发生的处所,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等等。〃所〃字和介词以及介词后面的动词(或动宾词组)相结合组成的词组也带有名词性。例如,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表示剑从坠的地方。)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
  (表示用来禁暴除害的工具。)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左传·成公三年)
  (表示用来报答的方式。)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表示乱的原因。)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表示大过人的原因。〃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论以所为起大事。(史记·项羽本纪)
  (表示起大事的原因。)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赵策)
  (表示见将军的原因。〃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表示与之饮食的人。〃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表示。例如: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左传昭公四年)
  (〃所〃指代生的处所。)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所〃指代避风雨的处所。)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荀子·劝学)
  (注意:系的对象是巢,系巢的处所是苇苕,〃所系者〃指苇苕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注意:系的对象是巢,系巢的处所是苇苕,〃所系者〃指苇苕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所立者〃表示立的处所,指高山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