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汉语-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戌瘢ê猓竦牧蕉烁餍乓幻栋朐残蔚挠窠需屑渥河辛狡瘢凶鲨⒑同r(yǔ),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做冲牙。走起路来冲牙和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说:〃杂佩以赠之〃,据旧注,〃杂佩〃就是这套佩玉。此外,古书上还常常谈到佩环、佩玦(玦jué是有缺口的佩环)。妇女也有环佩。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诗经·桧风·羔裘》说:〃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诗经·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可见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xí)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所以《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緼)(注:现在单袍也叫袍,上古没有这种说法。一说袍里面铺的新绵和旧絮。)。一般说来,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与?〃可见穿袍穿裘有贫富的差别。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朝服了。
  衮,这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棉(注:依《广韵》,精的叫绵,精的叫絮。其实上古一般都叫絮。)。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这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孟子·滕文公上》说,许行之徒〃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这是说过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扬雄《解嘲》说:〃或释褐而傅〃(注:见本书第四册1244页。),这是说脱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也沿称〃释褐〃。
  上古时代,男女服装的差别似乎不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装也还不是严格分开的。试举〃襦〃〃裙〃为例(注:襦,短袄(依段玉裁说)。)。乐府诗《陌上桑》:〃缃绮为上裙(裙),紫绮为上襦〃,这里〃襦〃和〃裙〃是妇女的服装。但是《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并非专指妇女。《南史·张讥传》载梁武帝以裙襦赐给张讥,可见男人也是穿着裙襦的。只有袿(guī)被解释为妇女的上衣(注:见《释名·释衣服》。今天的褂字大约是阶值囊舯洹#U獯蟾攀强尚诺摹K斡瘛渡衽场罚骸ū谎O裳〃,曹植《洛神赋》:〃扬轻袿之绮靡〃,可以为证。唐宋以后,妇女着裙之风大盛,男以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上古有裳无裤。上古文献中有个绔字,又写作袴,按字音说,也就是后代的裤字。但是上古所说的裤(绔),并不等于今天所谓裤。《说文》:〃绔,胫衣也。〃可见当时所说的袴,很像今天的套裤(注:依段玉裁说。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二《胡服考》认为〃袴与今时裤制无异〃。),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裤子外面的。袴的作用是御寒。《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冯援(冯谖)经冬无袴,面有饥色〃,又引《高士传》:〃孙略冬日见贫士,脱袴遗之〃都可为证。
  有裆的裤子叫褌(kūn),又写作 。《释名·释衣服》说:〃褌,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种褌,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褌(注:钱大听《十驾齐养新录》卷四〃犊鼻褌〃条说, 无裆者谓之 ,突犊声相近,重言为犊鼻,单言为突,后人加衣旁作 。这是另一种解释。),穿起来便於劳动操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司马相如在临邛〃身自著犊鼻褌〃,和奴婢们一起洗涤食具。
  古人用一块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逼)。《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诗经·小雅·采菽》:〃邪幅在下。〃郑玄注:〃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上古的邪幅如同汉代的行縢,相当於后世的裹腿。
  上古的鞋叫屦,有麻屦、葛屦等。据说葛屦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屦。一般的屦是用麻绳编成的。编时要边编边砸,使之结实,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捆屦织席〃(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
  舄(xì)是屦的别名。区别开来说,单底叫屦,复底叫舄。《方言》说,屦中有木者叫复舄,可以走到泥地里去,不怕泥湿。
  履字本是动词,是践的意思。《诗经·魏风·葛屦》说:〃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战国以后履字渐渐用为名词。《荀子·正名》:〃粗(粗)布之衣,粗紃(xún,鞋带)之履,而可以养体〃,《史记·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
  古人的草鞋叫踪(躧、屣xǐ)(注:《说文》说,躧是舞履,字亦作蹝、屣。),又叫屩(蹻jué)。《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踪也〃,敝踪就是破草鞋。《史记·虞卿列传》说虞卿〃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注:檐,当作担。),就是穿着草鞋,掮着长柄笠(相当於后世的雨伞)去游说赵孝成王。
  屐是木头鞋。屐和舄不同。舄的底下只衬一块薄板,甚至只是复底,而屐底下是厚板,而且前后有齿。《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可见屐是有齿的。战国时代就开始有屐。《庄子·天下》篇提到墨子之徒〃以跂蹻为服〃,跂就是屐字。但不知当时的屐有没有齿。
  古书上用皮屦、革舄、革履、韦履等词来指用皮做的鞋子。皮鞋比较贵重,一般人穿不起。《说文》:〃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dī)。〃络鞮就是后代所谓靴,可见靴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
  鞋字古作鞋。《说文》:〃鞋,生革鞮也〃,可见鞋是鞮的一种。后来鞋字变成了鞋类的总称,所以有麻鞋、草鞋、芒鞋、丝鞋等。
  最后说一说袜(袜)。《说文》说袜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所以又写作袜。古人以跣足为至敬,登席必须脱袜。《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声子袜而登席〃,这是对人君无礼。袜字后来又写作 ,这暗示袜的质料改变了。 (五)什物
  什物很多,不可能一一加以叙述。现在只选主要的而且古今差别较大的谈一谈。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登堂必先脱屦。席长短不一,长的可坐数人,短的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筵比席长些,是铺在地上垫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来筵字用来表示宴饮的陈设。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金樽对绮筵。〃近代〃筵席〃成为一个词,用作酒馔的代称。
  古代床有两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诗经·小雅·斯干》:〃载寝之床〃,那是用作卧具;《孟子·万章上》:〃舜在床琴(注:琴,用如动词,弹琴。)〃,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注:古人坐着要起身时,先把腰挺直,这叫长跪。长跪可以表示敬意,《战国策·魏策》说秦王〃长跪而谢〃。又,箕踞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坐式,所谓箕踞,是说坐时臀部著地,两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状如箕。《战国策·燕策》说荆轲刺秦王不中,〃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正表现了蔑视敌人的气概。),坐时可以凭几。几是长方形的,不高,类似今天北方的炕几。《孟子·公孙丑上》说孟子〃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说〃南郭子綦隐机而坐〃,机就是几。几通常是老年人凭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并举,作为养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进送食物用的托盘叫做案,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前者四足,后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这是食案。食案形体不大,足很矮,所以《后汉书·梁鸿传》说梁鸿妻〃举案齐眉〃。此外还有书案,长方形,两端有宽足向内曲成弧形,不很高。后世因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样子,所以才有较高的案几和桌椅。
  先秦已有烛字,但是上古的烛并不是后世所指的蜡烛。《说文》说:〃烛,庭燎大烛也〃,烛和庭燎是一样的东西,都是火炬。细分起来,拿在手上叫烛,大烛立在地上叫庭燎。据说大烛是用苇薪做的,小烛是用麻蒸做的(注:依朱骏声说。麻蒸是去掉皮的麻秸。)。
  战国时代就有照明用的镫(灯)了,当时的镫和后世的灯不同。因为形状类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镫(注:后来镫的形制多样化了。)。古代点镫用膏,膏是兽类的脂肪,《楚辞·招魂》说:〃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注:兰膏,加兰香炼的膏,燃起来有香味。烛,动词,照耀。错,错镂。些,语气词。)。〃点灯用植物油,是后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说文》说:〃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后来知道〃揉木为耒〃。耒和耜本来是两种农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则是一块圆头的平板,后来嵌入青铜或铁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并举,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说:〃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古代注家往往认为耒耜是一种农具的两个不同部位的名称,认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圆木或金属刃片,可见耒耜混淆由来已久了。后来耒耜用作一般农具的代称。
  铚(zhì)是一种短小的镰刀,钱和镈(bó)是芸草挖土的铲形农具。在上古时代,钱镈大约曾经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战国的货币模仿钱镈的形状,称为钱或布(布和鎛古音相同)。
  上古的烹饪器有鼎、鬲(lì)、В▂ǎn)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的。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圆腹三足(注:所以古人用〃鼎足〃〃鼎立〃等词语来譬喻三方并峙的情况。《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也有长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铉,铉是抬鼎用的杠子(注:铉是木制的杠子,以金为饰(参看《说文》键字段玉裁注)。)。鼎足的下面可以烧火,有几种肉食就分几个鼎来煮,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所以说〃列鼎而食〃。钟鸣鼎食是贵族奢侈生活的一个方面。王勃《滕王阁序》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注:见本书本册1172页。)
  古人用匕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俎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书上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两端有足支撑着,一般是木制的,铜俎很少。
  上古煮饭用鬲,蒸饭用АX贫Γ腥豢招牡亩套悖旅婢倩鸫吨蟆.'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似鬲,里面盛水,烧火煮水使蒸气上升到上层。上层似甑(底部有孔的蒸器),里面放米谷之类。上下两层之间有个带着许多孔的横隔(箅bì子),既便於透过蒸气,又免得米谷漏到下层。
  古书上常见釜甑并举。《孟子·滕文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