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项羽遇到刘邦-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乎的是他自己。

一个人的失败,往往是因为感情的拖累。因为他有顾虑、有依赖,这份顾虑和依赖会让他变得犹豫不决,因为他更喜欢囿于这种情感中去享受那份安宁。这样的人有血有肉,生活得踏实,会让家人放心,会让自己的女人放心。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脱离某些感情上的羁绊,如此才能轻松上路,这一点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刘邦做到了,所以他注定要成功。但这种人是不值得欣赏的,更不值得提倡,如果人连感情都没有,那还能称其为人吗?

【4。壮志满怀的《大风歌》】

刘邦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情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是刘邦的情感多是隐藏着的,他的情感自我意识太强,他凡事会先顾自己,而后才能兼顾情感。项羽则正相反,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

刘邦彻底的一次真情流露,是在沛县老家。汉十一年七月(公元前196年),黥布起兵反汉,刘邦于是亲征黥布。刘邦亲征,其实也就是意思意思,给将士们提提神。第二年十月,刘邦打了个胜仗,便让别将继续追击,自己则打道回府了。在回来的途中,刘邦路过沛县老家,做了短暂停留。

因汉初延续的是秦朝历法,每年以十月为新年伊始,所以这时该是过年的时候。于是刘邦摆酒设宴,“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和父老乡亲以及故交好友一通猛喝。为了助兴,刘邦命人找来当地儿童一百二十人,开始教他们歌唱,以活跃气氛,营造些节日的喜庆。

刘邦本就喜欢杯中之物,又是衣锦还乡,所以酒至半酣,也来了兴致,开始自己击筑,并自作诗歌演唱,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后叫那一百二十名儿童一起和唱。场面壮大,气势恢弘,一时间感天动地。

项羽在垓下被困时,听到四面楚歌,也曾和虞姬一起饮酒唱诗。但从项羽的诗中,我们听到的是凄凉和悲情。在命运不济,内心孤独之时,能给他心灵安慰的,只有他心爱的女人。而从刘邦的诗歌中,我们听到的却是一种胸怀和抱负。它不仅有“大风起兮”的雄壮,还有“威加海内”的高远。项羽衣锦还乡的夙愿,号令天下的壮志,却在刘邦这里得到了展现。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刘邦扯着嗓子唱完,又起身手舞足蹈了一番,再细看下刘邦,已是“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成了一个泪流满面的泪人。阔别多年,刘邦再次回到故乡,是很有感慨的。这是他的出生地,是他曾经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在这个小小的县城时,他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主宰天下的皇帝,如今再看到家乡熟悉的一草一木,简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于是刘邦对着父老乡亲们,深情地来了一通血泪告白。他说:“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这段话真情流露,感情真挚,却也犹如现在的领导讲话,可以归纳为三点:一、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现在在关中工作,但一刻也没忘记家乡,就是将来死了,也会魂归故里,和你们团聚;二、我是在沛县起的事,发的家,这里可以作为我的汤沐邑,这地方以后我罩着;三、以后这里赋税全免。最后一点算是说到了实处,让沛县百姓着实兴奋,纷纷叩头拜谢,感激涕零,对刘邦的好感无以复加。于是,接下来的沛县大地一片欢腾,刘邦兴致颇高,到沛县的各个街道、角落都走了走,看了看,“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和沛县的父老兄弟、昔日旧朋每日握手寒暄、开怀畅饮,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刘邦在沛县一共逗留了十天,最后依依不舍,与乡亲们话别。乡亲们极力挽留,拉着刘邦的手,激动得不知所云。刘邦体贴地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跟着我来的人太多了,人吃马喂的,花费太大,你们各家都不宽松,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再给你们添麻烦就不好了,我还是走吧。话说得诚恳而真挚,乡亲们无不热泪盈眶,庆幸家乡出了个好皇帝。

刘邦离别沛县,全民自发相送,沛县一时竟成为空城,队伍逶迤数里,场面蔚为壮观。乡亲们一直把刘邦送到丰邑,然后又杀牛宰羊,摆酒设宴,在丰邑又折腾了三天。最后在沛县老百姓们的请求下,刘邦又把丰邑的赋税给免了。这才打道回长安,结束了这次家乡行。

刘邦回乡一行,收获可谓颇多。这简直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势活动,当时如果跟着媒体记者,再来个全国电视直播,那影响可就大多了。不过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一切只能口耳相传,最多刘邦回到长安发个圣谕贴个告示也就完了。可这个口耳相传却是最淳朴也最为实用的一种宣传方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口相传虽然原始古老,却有着惊人的影响力,留给人们的印象也最为深刻。不像现在,宣传造势就是一阵风,过了也就没痕迹了。

具体说来,刘邦此行获得了三方面的好处:

一是不忘本。刘邦当了皇帝,身份变了,是沛县的骄傲,老乡们无不以本地出了个真命天子而自豪。那些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也跟着脸上有光,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甚至在自己的子孙后代面前,都是一件值得大说特说的事情。刘邦发迹却不忘本,还免除了家乡的赋税,尤其让乡亲们感动。

二是树形象。有时一些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不管刘邦当年在沛县如何无赖,如何不务正业,现在都有了全新的解释。犹如你的一个在上学时代功课不怎么样的同学,后来成了大老板或是大领导,人们还会说他以前学习不行吗?自然会有另一番解释:不爱学习是人家不死啃课本,是头脑灵活,还会举出若干当年对其嗤之以鼻的事例,从中悟出一番道理,并大发感慨一番。刘邦能放下皇帝的架子,走到群众中去,与民同歌,与民同乐,之前的形象不但改变了,而且一下子变得无比高大,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三是耍威风。就像项羽当初不在关中定都,而非要回彭城一样是为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为了在乡亲面前风光一下。人们最想在什么人面前显示威风?一定是和自己认识的人,老乡、同学、战友,只有他们才能让你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不认识的人根本没那个效果,也没那个必要。

刘邦真是不虚此行。他不但博得了家乡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天下人的好感。这就是刘邦的高明之处,他虽只落脚于一点,却能以此为原点,画出一个覆盖全国的大圆圈,最后达到获取天下人心的目的。

【5。天下的男人和女人的男人】

最后,让我们再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两个两千多年来,在人们心中仍旧经久不衰的极品男人。

项羽是个矛盾的男人。这让他的欲望表现出不确定性。他粗暴易怒,却又待人诚恳;他勇冠三军,却又柔肠满怀;他嫉恶如仇,却又坚守信念;他刚愎自用,有时却又犹疑不定。刘邦则是一个有欲望的男人。为了实现欲望他可以不择手段。他喜欢酒色,喜欢金钱,喜欢权力。为了这些,他可以丢下尊严而委曲求全,也可以舍弃道义,更可以丧失信誉而撕毁合约。刘邦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得到他想要的。

项羽是一个性情的男人。他的感情强烈而真挚。他视死如归,却也会在情难自禁时,淌下英雄的热泪。他杀人的手段让人不寒而栗,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却要把立功的机会留给老朋友吕马童。刘邦则是一个有理智的男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不会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放弃理想,更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逞匹夫之勇。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他总能将目光看得更远,而不是囿于眼前的困局。

项羽是一个自信的男人。他甚至自信得有些自傲。他相信自己无所不能,他策马扬鞭,傲视天下,他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他无时不刻不在显示着他的那份自信与自傲。刘邦则是一个有胸怀的男人。这种胸怀让他最终包容天下。他能包容别人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让别人更好地为己所用。他总是千方百计笼络更多的人,从而让自己的力量更加强大。他甚至可以放下架子,礼待他人,为的就是不错过任何一个人才。

项羽是一个有感情的男人。他情有所系,他对跟随他多年的战马,以及陪伴他多年的女人,一样的割舍不下。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他还会向自己心爱的女人完全表露心声。刘邦则是一个潇洒的男人。女人对他来说只是个玩物,绝不会形成感情的依赖。

一句话,项羽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浪漫男人。他棱角分明、通透彻底,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这样的男人雄性十足,而又不失柔情。这样的男人让女人崇拜、喜欢、感动,是女人心目中的大男人、大英雄。刘邦则是一个目标明确、活得潇洒的现实男人。他心思缜密、欲望强烈,有着超强的感召力。这样的男人灵活善变,不会囿于任何情感困扰。

项羽终于舍弃了他最舍弃不了的战马,也终于舍弃了他最割舍不下的女人,带着英雄未竟的无奈,用最后的悲情,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死时年仅三十一岁,让人惋惜,让人心痛。也许,他本就该属于那个深爱着他的女人,而不属于天下……而刘邦呢,看到自己昔日的对手、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被乱刃分尸,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像当年哭义帝熊心一样,感叹了一番,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然后收拾好表情,又快快乐乐做他的皇帝去了。因为,他本就是一个属于天下的男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