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夫人不由嗔视丈夫一眼,说道:“你这话倒像我当年嫁过来,没有多少嫁妆似的!若真算起来,不靠你这侯爷,我的嫁妆也能让我们母子几人富富裕裕过一辈子呢!”
“快打住吧!都老太太了,还在那显摆嫁妆呢,也不怕儿女们笑话!”沈父看着老妻笑道,又正色道:“这个家里,我还是家主,难道一两万两银子的主还做不得,儿子媳妇们不高兴,就让他们来找我说话!”
沈夫人叹口气,低头想了一下,说道:“我倒不担心宁儿,他可真是把秋儿疼到骨子里,哪怕把他该得的那份家当都给了秋儿,他也是愿意的,只是英儿那里不好说……当年若不是秋儿反应快,怕是早就被他一剑取了性命去……”
沈父想起旧年之事,不由疾声厉色道:“做儿子的还能管到老子想做的事吗?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偏要拿公中钱让秋儿可劲的花,我倒看他敢说一个不字出来!”
沈夫人心中松了口气,忙拉着丈夫笑劝道:“你小声些,宁儿秋儿还在外面说话呢,小心让他们听到!”
沈父这才平息怒火,理理衣裳,走出书房,见一双儿女正站在院中一簇鲜花旁,嬉笑着说话,心情便好了许多,走过去笑道:“秋儿,你去你大姐那里,别只顾着赏花,把手中功夫扔下了!”
第四十章 女婿人选
更新时间2013…4…11 16:00:51 字数:2046
沈秋君忙迎上前,扶着父亲的胳膊笑道:“父亲也太小看女儿,女儿怎么说也是将门之后,功夫岂会扔下,便是扔下了,这每日不练习一下,这骨头就难受的很!”
沈父不信,呵呵笑道:“为父不信,你打上一遍让为父看看!”
沈秋君也不惧,自腰间就解下了鞭子。
沈父看了眼旁边正冲女儿挤眼的儿子,改了主意:“光练些把式也没意思,不如就让你二哥喂招给你!”
沈昭宁心便提了上来,忙拿求救的眼神看向走到院中的母亲。
沈秋君也笑道:“还是算了吧,女儿与人过招的次数太少了,收发不能自如,别再伤着二哥了。”
沈父不以为意,笑道:“若真伤了他,是他本事不到,怨不得别人,难道他以后对敌,还要对方配合着他做戏不成?”
沈夫人忙笑道:“罢了,你们要打架,也别在我的院里秋风扫落叶,刀枪无眼,你们倒是痛快了,我院里可就遭了殃!”
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沈夫人又道:“一会就要吃饭了,倒是别闹太大动静了,免得此时喝了风,再吃下热饭,小心闹肚子!”
恰好此时,厨房的来回饭菜已经准备好了,问要摆在哪里。
沈父笑道:“就摆在暖阁里吧,省得你们夫人吃了冷饭。”
沈昭宁与沈秋君对看一眼,都忙憋着笑,转过头去。
沈夫人脸上有了薄怒,哼道:“这大暖和天气,就能冷着我?那年冬日里,我抱着丽儿坐在马背上,啃着冻成疙瘩的干粮都没冻着!”
沈父就知道这女人不能得罪,若是得罪了她,八百年前的事都能翻过来重复八百遍,忙上前陪笑道:“一句玩笑话而已!夫人莫怪!”
沈夫人这才转怒为喜,再看一双儿女戏谑地眼神,便一把打掉丈夫的手。
沈昭宁兄妹只当没看到,仍是问母亲要在哪里摆饭。
最终却摆在沈秋君的房间里。
幸好沈秋君已经打算好,等幔帐帘子都到齐了,才一起收拾,故房中还是原样,只放下桌子,就可以摆饭了。
这又是这几年,沈府的另一项不成文的规矩了:一个月中,沈家众人聚在一处吃饭,除在正房外,倒有大半是在沈秋君房中的。
这是沈父的主张。
沈秋君住的院子也算是沈府顶好的院子了,沈夫人夫妻住的正院,和沈昭宁住的小院,环绕在沈秋君居所的外围,称得上众星捧月,但是用沈父的话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阳气。
沈秋君未出阁的姑娘家,自边丫头婆子自然是不少,可没有男人的阳气在这里,所以沈父与沈昭宁倒是经常过来!
席间,沈夫人对女儿笑道:“你父亲已经同意了,明日就让管事去把小归山买下来。到时交给你来打理,若真有什么出产的,就当你的脂粉钱了。”
沈秋君高兴地亲手斟了酒,走到父亲跟前,笑道:“女儿就以一杯薄酒,谢父亲对女儿的偏爱!”
沈父欣慰地接过酒来,一口饮下,对女儿笑道:“若将来真挣了银子,只别忘了给父亲打壶好酒来,给你母亲买只珠花戴戴,父亲做的就值了!”
沈秋君抿嘴笑道:“父亲也太小看女儿,若是女儿以后真有了钱,怎么也打能两壶好酒,买两只珠花!”
沈父不由哈哈大笑,沈夫人也笑道:“就说儿女是父母的债,这还没挣到银子呢,就小气成这个样子!”
晚上等众人离去,沈秋君洗漱安歇。
沈夫人却颇心事重重,只在灯下筹划,倒搅得沈父也不得安眠。
沈父只好拥被坐起,打着呵欠问道:“好好的,怎么不睡?”
沈夫人忙把今日女儿要改换衣物摆设的事说了,小姑娘家爱打扮,也是正常的事,所以沈父顺口说道:“费不了多少银子,随她高兴吧!”
沈夫人便走到床前坐下来,笑道:“这是不是说明秋儿已经走出当年的阴影,如今也爱上鲜艳衣裳,再过几日,就是她十六周岁的生日了,也该说亲事了,我这不在想着各府里适龄的人选呢!”
沈父便皱了眉,重新躺倒在床上,低声嘟囔道:“这说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急在这一时,赶紧睡吧。”
沈夫人却道:“上了年纪的人,做事总爱丢三落四的,我怕万一再忘了,还是早早做个打算才行。”
沈父哭笑不得,这女儿嫁人可是大事,任你怎么记忆不好,也不会忘了的,便问道:“你什么打算?”
沈夫人眼睛便闪闪发光,推着丈夫,说道:“我方才倒是选了几个人出来,你也帮着参详一下,看哪个更合适!”
沈父知道事情没个结果,自己是不要想着睡了,只好打起精神,坐了起来,问道:“都是谁,你说说看!”
沈夫人便打开了话匣子:“如今京城优秀的就数定国公府的世子林景周,怀德将军家的三公子,云麾将军家的几个小的,年岁好像也差不许多,另外还有几家,也都是武将出身,家里规矩也少,都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倒是与咱们家门当户对。还有几家文官家的,以秋儿的品性倒也不惧他家的规矩……”
沈父听妻子在那里滔滔不绝地提起京城的年青后生,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
沈夫人也看出来了,也不知自己哪句话触了他的痛处,只得停下来,看向丈夫。
沈父长叹一声,便披衣下床去了小书房,一时又抱着个描金填漆的小匣子来,拿钥匙开了锁,自里面取出一张纸来,递给妻子道:“你看看吧,做个参考!”
沈夫人眉心一跳,心下已经明白,颤抖着手,哆嗦了半天,才打开来看,一眼望去,差点昏了过去,口内直道:“怎么会,怎么有这么些人?”
沈父淡淡道:“当日进庙里的只有贤王、林景周和宁儿三人!但那些人虽在外面守候,却也都不是傻的,心里焉能不会胡乱猜测?他们虽保证守口如瓶,可为了秋儿的一辈子,但凡与他们沾些边的,都不在秋儿夫婿人选中!”
第四十一章 指点银楼
更新时间2013…4…12 8:01:27 字数:2307
沈夫人闻言,眼中便有了戾气,恨声道:“你当日怎么不把他们都杀了,只有死人才不会开口说话,一时心软,倒让那么多人捏着秋儿的把柄,以后却如何让秋儿嫁人!”
沈父苦笑:“你当我还是鲁地霸主,想取谁的性命就取谁的性命!他们小小年纪就在京城大乱中,担起保家卫国的担子来,也是可敬的人。当日跟随贤王寻找秋儿也是一番好意,又都立了血誓的!我便是为了秋儿把他们都除了去,他们都出自京城世家大族或武将之家,也难做到人不知鬼不觉。”
沈夫人便泄了气,瘫坐在床头,半日,才气若游丝地说道:“这京城各世家,谁家不是彼此结亲,牵牵扯扯,难道秋儿就只能嫁给底下不入流的人家里?咱们这样人家,倒不非要求他家富贵,但以秋儿的身家品貌,嫁得太低了,外人更只道秋儿会不妥,可秋儿还是清白女儿身子,怎能受此委屈!”
沈父劝道:“姻缘自有天定!这京城里总能寻着好的,再则秋儿出生那年,你不是请人给她批的命是忌早嫁吗,可不是正应在这上面!”
沈夫人长叹一口气,抹了把泪,把纸笺放入匣子里,同沈父商量道:“京城不适合秋儿,把秋儿嫁到鲁地老家去吧!那里有你的老部下,又是咱们家根基所在,秋儿嫁去,没人敢给她委屈受。”
沈父看着妻子,叹道:“这事得从远计议,你别想太多了,秋儿是个有福气的,以后定会有转机的!”
沈夫人却滴了泪,哽噎道:“把老太太接到京城来吧,我这做儿媳的也该尽尽孝心了!另外让英儿夫妻也都进京,让宁儿去鲁地,有宁儿护着她,必能安保无虞!”
沈父叹道:“又胡说了!英儿驻守在鲁地是皇上的意思,宁儿资历不够,况且便是宁儿现在去了,等再过几年,天下太平,皇上必要收回兵权,到那时宁儿不是进了京城,就是去了边关,将来秋儿又得一个人孤零零在那里了,你能放下心来?”
沈夫人无法,只好叹道:“也罢,慢慢看着吧!”
第二天,沈秋君再见母亲时,惊见母亲神情萎靡,似一夜间苍老了许多,心中大惊,忙小心陪侍着,终还是忍不住问出口来。
沈夫人看着面前乖巧的女儿,勉强笑着说道:“也没什么事,你别大惊小怪的!不过是中秋已近,想着你大哥如今在老家,也有好几年不见了,前段时日,听说你大哥身边的侍妾又有了身孕,如今我老了,孙子孙女也都有了,却无一人环绕膝下,不免想的多了些,夜里没睡好!”
原来是母亲想念大哥了,沈秋君在心下算了算,大哥回鲁地也有三四年光景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时常书信来往,却终不如见上一面。
沈秋君忙笑着拿话开解母亲,旁边的人也都凑趣,才让沈夫人神情好了些。
这时,宝源银楼的内掌柜带着珠宝首饰来了,沈夫人忙命她进来。
沈家也是宝源银楼的老顾客,所以银楼掌柜对府中众人的喜好也了解的差不多,故带来的首饰倒件件如沈夫人的意。
沈秋君见了,也暗暗点头,选了几样上好的来,又与母亲商议着再打什么样式的钗环。
沈秋君此时早就息了要开首饰铺子的念头。
前世因为贤王花费太大,沈秋君看在眼中,便有些着急。
李瑶琴便献策可以设计首饰出售,她当时就给否了,这首饰铺子可不是别的,那是需要真金白银珠玉宝石,本钱太大。
却没想到,李瑶琴竟有本事与安乐王一唱一合,让宝源楼为了受庇护于贤王羽翼下,甘心送干股给贤王。
李瑶琴又趁机提出入技术股,设计好些高雅新奇的首饰来,使得宝源楼的生意更是兴隆,贤王也因此得了大笔的银子,对李瑶琴更是另眼相看,只安乐王这个傻子为他人做嫁衣,做了恶人,犹不自知。
沈秋君清楚自己的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