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害羞心理学-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以上这些处于害羞一范畴各个阶段的所有人,害羞是个人问题。害羞不是一点点地烦人,也不是小小的混乱,而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害羞的积极面

尽管许多事件和统计数字令人沮丧,但是我们要知道害羞也有积极的方面。10%~20%害羞者“喜欢”害羞。因为他们发现了害羞的积极面。

那些看到害羞积极面的害羞者用“矜持”、“隐忍”、“谦逊”等词语来形容害羞。当被雕琢修饰之后,害羞被认为“深沉”或“高品位”。大卫·尼文(David Niven)、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凯瑟琳·赫本(Kotherine Hepburn)和杰奎琳·奥纳西斯(Jocque…line Onassis)都是“我喜欢羞涩”的典范。

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在1927年的撰文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害羞的优点。

◎害羞非常普遍,至少在英国是这样的。我们倾向于接受害羞,认为它是与生俱来的,是年轻人迷人气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当害羞可以持续到人的晚年时,它是一个人优秀性格的见证。也许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但它似乎成为一种民族特质。

◎害羞让人谨慎、自省,维护个人隐私,并给予只有孤独才能带来的快乐。害羞的人不会像暴力的或有强制倾向的人那样胁迫或伤害他人。

作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雄辩地阐释道:

“我认为人不应当试图克服害羞。害羞是隐秘的幸福。害羞的人与有闯劲的人正相反。害羞的人很少会是罪大恶极之人,他们能够保持社会的安宁。”

害羞的另一积极面表现在害羞者在挑选朋友时更具选择性。害羞者通常会冷静地观察,小心地行事。害羞者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他们不会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放肆的和自命不凡的。同样,害羞者很容易规避人际矛盾,在某种情况下还会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一个特别有趣且积极的作用就是:害羞可以为我们提供保护措施。害羞本身就是一个让害羞者不被注意、不在众人中凸显的面具。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从“应该”和“应当”做某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的行为可以逃开社会规则强加的限制。狂欢节和万圣节便是个生动的例子。他们说明了来自面具和服装的隐匿所导致的巨大个性变化。

当给我害羞的弟弟戴上面具时,我母亲一开始就知道他会更自由地活动。当然,对其他孩子来说,他只不过是无名之辈。但是其他孩子怎样想,并不能代表我弟弟的想法。在理解害羞这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我们让人们自己给害羞下定义——他们怎么认为就怎么说。现在我们知道害羞非常普遍,通常它让人充满焦虑和痛苦,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却是一种寻求自我存在的状态。我们根据自我感觉害羞的频率以及我们感觉这种焦虑的时间来判断我们是不是害羞。但是害羞背后是怎样的个人经历呢?害羞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我们将在下一章中找到答案。

第2章 走进害羞者的个人世界

害羞,似乎正在以某种方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不愿让人知晓的秘密公之于众是令人难堪的。而当我们发现,这样的事情不单单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人也曾有同样的经历时,我们的感觉就会好很多,心情也会舒畅些。

害羞者的自身感受是什么样的呢?先让我们倾听一位成功的旅行者和自由撰稿人沙瑞丽·雷达(Shirley Radl)的心路历程。

沙瑞丽·雷达的心路历程

因为害羞,我吃尽了苦头。我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开始的:我开始变得消痩、喜欢待在家里,到了十来岁的时候情况变得更严重了,我变得越发消痩和难看——我也清楚地知道,研究者和我访谈的害羞者都对害羞带来的恐惧感和疯狂感有些夸张。但我知道那种真切的感受:不论身处何方,我都局促不安,甚至能够感觉到吞咽困难,讲话变得异常艰难,手常常不由自主地颤抖,明明是满头大汗却又感觉浑身发冷,平时熟悉的事情变得模糊不清,而且,我不断地幻想各种可怕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因为在公众场合做了丢脸的事而丢掉工作。

当我与毫无恶意的人(甚至是孩子)待在一起时,我也会声音颤抖、讲话含混不清。因为不敢面对收银员,所以我竭力避免去商店;和送牛奶的男士闲谈时也会十分紧张;甚至给我孩子的小伙伴做爆米花时,我都不能接受他们注视着我的眼神。我深知害羞者的感觉:如同一个赤身裸体、蹒跚在大街上的人被卫星电视在全球范围内转播一样。

当害羞者说起他们害羞的反应时,大部分人会提到三个方面。首先,他们会开诚布公地对别人说“我很害羞”;其次,他们有紧张的生理反应,比如脸红;最后,他们会不可避免地感到尴尬和难为情。仔细研究害羞的这些特点,我们便可以深入到害羞者的个人世界。

何时沉默非金

害羞者从几个角度展示了他们的害羞行为。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害羞者的羞涩都有所表现:至少80%的人认为,即使发现其他人的错误,害羞者绝不会说出来;将近半数的害羞者认为,与他人眼神接触是一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40%的害羞者的典型反应是,“就算我不能说什么,至少我可以保持沉默。”他们认为自己说话声音很温柔,比如害羞的老师讲课声音低细,而老师的害羞又波及学生。另外有一些害羞者会避免与他人接触,或者受到邀请参加某项活动却无法付诸行动。

菲利斯·狄勒(Phyllis Diller),就是一位非常明显的躲避者。

尽管表面看来他非常健谈,却是一个害羞而又喜欢沉默避世的人。

他回忆道:

“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父母:我是他们见过的最害羞的学生。我害羞得连学校的舞蹈比赛都不敢参加,披着外套躲在教室里待着。我还非常害怕在球赛中呐喊助威,只能小声地吆喝。”

不单单只有害羞的人才拒不开口。研究显示:在一定的情境下,沉默是我们面对焦虑时常有的反应。但是由于害羞者总是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所以他们在创造自我的交际圈时显得效率很低。人们会通过协商或谈判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如在服务、承诺、时间、安全、爱情等方面。正如乡村歌手洛雷塔·林恩(Loretta Lynn)写道:

“生活就像是走入一家可议价的商店。没有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我们无法与别人成交。”

“沉默寡言”这一词最能够表现出害羞者躲避与他人相处的心理状态。沉默寡言是一种保持沉默或不愿坦言的倾向,除非不得不说,他们通常保持沉默。

在过去的10年中,杰罗德·菲利普斯(Gerald Phillips)教授和他的同事一直致力于沉默寡言症的研究。菲利普斯认为,沉默寡言不仅仅是指有意地躲避在公共场合发言,而是一个更广更深的问题。即使教给沉默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实用技巧,一些人还是不能够和他人顺利交流。事实上,大约有1/3的学生在掌握了沟通技巧后会更加焦虑。虽然他们已经学会怎样去沟通,但是还需要学习沟通的内容以及为何要沟通。

沉默的问题不仅仅是缺乏沟通技巧,从根本上说,还包括对人际关系定义的曲解。沉默寡言的人就像是一位在风险大、不稳定的经济市场中的保守投资者,相较于对收获的期望,他们更在乎会损失些什么。那为什么还要进行投资呢?

脸红和紧张

在生理层面,害羞者表现出如下症状:脉搏跳动加剧,心跳加速,出汗,而且还会神经质发抖。有趣的是,当人们体验着强烈的情感,不管是性欲强烈、担惊受怕,还是兴奋、生气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这些生理反应。身体并不能区分开这些感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仅仅依赖于生理反应,不管是什么情境下,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说“我行”,什么时候该说“我不能”。

然而,有一种生理症状并不属于这个范畴内,这也是害羞者无法躲避的——脸红。一位中年销售人员讲述了他的亲身感受。

“我发现自己养成了在特定情境脸红的习惯,这令我万分痛苦。因为脸红,我无法参加活动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因为脸红,我不能在公共场合演讲;因为脸红,小组讨论对我来说也变得很困难;因为脸红,甚至面对面的交流我也会尴尬。而这些情况越来越糟糕。”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脸红的时候,感到心跳加速,或者像胃里藏着一只蝴蝶般不安。不害羞的人会把这些反应当做是轻微的不适,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即将发生来的积极事件——如在教堂社交厅和牧师顺利交谈,从法国警官那里得到正确的指示,学到最新的舞步。但是害羞的人却把注意力聚焦在生理反应上。事实上,害羞者常常还没有等到他们面对害羞情境的时候就先有生理反应,想到的只有即将来临的不好事件,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教堂,也不会参与巴黎之旅或者去跳舞。

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 Williams)讲述了害羞如何改变他的生活。

“我记得这种持续脸红的情况是从在一次平面几何课开始的,我碰巧往走廊上瞅,看到了一位迷人的姑娘正盯着我的双眼。就在那一刻,我感到面颊发烫,而且等我转过头往前看时还越来越烫。我想,天哪,就因为我们俩目光对视我就脸红,要是我盯着别人的双眼该是何种反应?

一想到那噩梦般的情形,我就会立马回到现实。

不夸张地说,从那件事以后,四五年了,每当有人,不管男的女的,盯着我双眼看的时候,我都会不可避免地脸红。”

困窘

脸红经常伴随着困窘感和一种我们时常会有的短暂而强烈的自尊缺失感。当公众的注意力突然集中到一个私人事件时,困窘感便会产生。有时,当有人把关于我们的一些事情告诉他人时,我们会感到困窘。“约翰刚因为没有能力被解雇了”,或者“爱丽丝刚花了一小时化妆!你真应该看看她没化妆时是什么样子!”这些都极有可能让我们感到困窘。从另一方面说,出乎意料的表扬也会使害羞的人窘迫。另外,在做一些私人举动被别人看见时,我们也会感到困窘。比如说在汽车里亲吻、挖鼻孔、调整裤袜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笨拙已经被或将要被别人发现,而他们不会对此表示赞赏时,我们也会变得困窘。旧金山歌剧院的著名男中音科内尔·马克奈尔(Cornell MacNeil)回忆道:

“我现在还能记得自己曾在派对上感到困窘。那时我还是一个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小男孩。举个例子吧,1966年歌剧院开张后,在雍容华贵并且美女如云的旧金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上供应了很好吃的烤鸡,这种烤鸡因为特殊的烹调手法而变得很滑。我当时就担心自己吃鸡时,鸡肉会从盘子里滑出来,掉到身边某位女士的露肩礼服上。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吃了米饭。”

这种因笨拙而产生困窘感的观点曾在安德烈·摩德哥里尼(An…dre Modigliani)做的一个有趣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在团队竞争的实验条件下,摩德哥里尼博士预先安排了一些实验对象在某项任务上表现糟糕,他们的表现将导致整个团队的失利。团队中那些在公众面前经历失败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