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有法典-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配法和经济法

第一条。世界划分为许多公社,公社的领土必须是极均等、极规则和尽可能连在一起的。全部公社互相联系,首先形成称作民族共同体的第一种管理中心,然后再形成称为全人类共同体的第二种管理中心。第二条。如果其一公社位于仍然荒芜的地区,便在那里发展工艺;如根本法所规定的那样,由邻近的公社给它提供食物。这种情况终将变得极少。

第三条。各公社不断互相往来和友善相处,或者借助于运送食品和履行其他公共职责,或者通过举行频繁的、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各个公社交替地作为这些活动的场所),来达到这一点。

第四条。分散的一家一户为公有的大家庭所代替。

每个公社只有一个食堂。

大家在一起用餐、工作、学习和娱乐。

每个成年人(妇女或男子)都有各自的住所。

儿童都睡在公共的宿舍内。

工业法和农业法

第一条。按照分工方式,工作将在公共的工场内进行。

第二条。公有精神将不断促使人们改进旧机器和发明新机器,以减轻劳动强度,逐渐使之轻松、卫生和吸引人。

第三条。一切工场都将布置得很完善;在卫生、舒适、美观和吸引人方面都将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四条。在田间劳动方面将采取类似的措施。在要实行改进的方面,其中有使用蒸气机车和设置可移动的不透水的帐篷。

第五条。将在全球各地组织劳动大军,进行耕作、造林、普遍灌溉、开凿运河、修筑铁路、修筑江河大堤等大规模的工程。

两性结合法,此项法律用以防止任何的不睦和荒淫

第一条。相爱、深厚的同情和心心相印,形成两性的结合,并使这种结合具有合法性。

第二条。两性间完全平等。

第三条。除了相爱之外,任何其他关系都不能把男女双方结合在一起。

第四条。已分居的情人,只要他们彼此还有所依恋,可以破镜重圆,不受任何阻挠。①

第五条。公有社会只构成一个唯一的家庭,②一个唯一的管理单位。它将一视同仁地不断关怀自己的全体成员。

①必须指出,在公有制度下,夫妇的分居不仅不会导致他们相互鄙视和仇恨,而且也不会引起他们之间的尊敬、友爱、亲善的关系的破裂。——原注

②那时,famille(家庭,家族,科)一词才恢复其原始的意义:这是实情。博物学家从来不把两个生物的个别结合称作famille;他们过去和现在都是对整个种类才使用这个名称的。——原注

教育法

第一条。教育将是普遍的、平等的、联贯的、工业和农业方面的。

第二条。每个公社都将为每一性别建造专用房屋,此种房屋将按照不同的年龄隔成若干个单间。每套房子都将具备卫生、舒适、娱乐等一切理想条件。

第三条。教育的三个主要目的是:一,身体强壮和灵活;二、智力发展;三、心地善良而有毅力。

第四条。为便于各种训练和学习,每所学校将分成许多班或组。

第五条。同对待成年人一样,永远不对儿童使用任何强制措施。凭公有制度的力量、靠以平等为基础的学习和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就足以促使儿童向一切好的方面发展。

第六条。教学将涉及广博的知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第七条。在思辨性科学和实验性科学方面,将让人类智慧的远见和洞察力有充分的自由;这些科学的目的,或者在于探讨自然界的奥秘,或者在于改进娱乐性和实用性的工艺。

卫生法

第一条。一切公社都将设在对健康最有利的地点;它们的位置和分布都将做到具有空气流通、温暖、明亮、清洁等方面的一切优点。

第二条。马厩、畜栏、屠宰场、鞣革厂、大工厂、玻璃厂、高炉、五金厂、洗染厂和某些化学实验室,总之,凡是对健康有害的一切东西,都将分散设在农村地区。

第三条。劳动大军的使命是帮助改良气候,以及普遍美化大地。

第四条。最有经验的人将注意使饮食、衣服、浴室和公共浴池等等都具备优良的质量,并适合每个人的体质。

第五条。将尽心竭力地保证大家的睡眠和休息,铲除思想和心灵中引起不安、忧虑和烦恼的最微小的根源。

警察法,其作用在于避免混乱、拥挤和任何不幸事故

第一条。食物和产品的运输工作只在街上除运输者外没有什么行人时进行。

第二条。公社宫内,行人靠规定的某一边(右边或左边)行走。

第三条。任何有危险的牲畜都不得四处乱窜,也绝不许跑进宫殿里来。

第四条。采取各种预防和牢靠措施,以避免任何人或从高处跌下,或因什么物件落下,或因什么轮船机舱或蒸气机车等爆炸而造成死伤。第五条。工程人员要运用全部精力和才能,来预防因大雷雨、暴风雨、河水泛滥和地震所造成的后果。他们将通过给江河筑堤、或修建不可逾越的堤坝、或在所有必要的地点建筑水阐和渡槽、或挖掘地下水渠等等,来努力达到这一目的。

政治法

第一条。统一乃是任何政治结构的基础。确认、协调、批准、鼓励、活跃和促进工业、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这就是政治法的目的和宗旨。第二条。政治的平等永远不能同教育和福利方面的平等隔绝开来。

第三条。任何政治法都必须严格而忠实地以根本法——平等和公有制——为依据,否则是完全无力和无效的。

第四条。每个到达一定年龄的人都可以参加公众会议:老人、成年男子、妇女、青年尽管程度不同,但都同样被宣布为有以口头或书面发表自己意见的权能。

第五条。每一个建议和每一项提案,当获得人们的完全赞同,或者至少获得普遍的赞成时,便以法律公布之。

第六条。每个公社都将设有政治会议,来指导属于公社管理范围以内的种种活动。每个民族将设有自己的会议,来指导属于该民族管理范围以内的种种活动。最后,大规模的全人类的代表会议,将管理全球的共同活动。①

①不言而喻,这种划分丝毫不会限制享乐的平等和利益的一致。它的目的只是有助于使公有社会的施工、管理和经济更迅速、更容易实行。——原注

第七条。民族代表会议每年指定一个位于全国中心的公社作为下年度举行例会的会址。全人类代表会议也这样做。

第八条。不论是民族代表会议或全人类代表会议,都没有特殊的代表。凡是路过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正在举行会议的公社里的人,都当然是法律的传达者。

结论

我已写完我在本书一开始所宣布的草案。我并不想说书中没有任何缺点。谁都不会比我更深切地感觉到,本书还有有待改进之处。但就所述原则的纯洁性来说,我内心觉得,我在这一点上是绝对没有什么差错的。我并不认为人们能正大光明地责备我对偏见作了什么让步,或指责我拿轻率而鲁莽的臆断来冒险。

假如我首先提出我的著作的哲学部分,那是适合思想的自然程序和更符合正确的方法的。但有若干重要原因,使我放弃了这个打算。我担心,假如我那样做的话,我的书对读者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减少,而变得枯燥无味,读者研究我们体系的兴趣也就会降低。我曾想,如果相反地我先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思想,那么我便会很容易吸引大多数读者来研究我们的哲学原则。因而,在我看来,首先把公有制度的组织方案加以概述是适宜的。

那些有逻辑头脑的人,当等到我们的哲学发表的时候,将能很容易用科学方法来解决本书中那些未经十分严格证明的主要问题。①至于社会制度不准许其享有足够的教育,以致不能十分内行地进行推理的人们,他们无疑将凭感觉来弥补我答应作的准确而明显的证明:正直的人们总是认为正确的东西是可以实行的。我这里不去考虑是否不会存在某些仍然受虚荣心、嫉妒、自私、野心等根深蒂固的习惯所支配的人;今天,有些人甚至对明摆着的事实也加以否定。在只存在反常和颠倒现象的社会秩序中遇到这样的人,那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但是我已经说过的话,足以使他们今后胆敢向我们放射的毒箭变钝和无力。

①在次要问题上,人们感到有某种缺陷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原注

然而,由于对某些反对意见(有时是自相矛盾的反对意见)批驳仍不够有力,我在结束本书以前,不能不强调我对其已经作过的驳斥。

反对意见——“既然在你们的公有制度下,每个人只要因为是人就能分享舒适的生活,那么谁也不再想做工作,因为人天生就是喜欢清闲和懒惰的。”

答复——我已经证明,人们结合起来从事共同的劳动,这就足以使劳动变得有趣而丰富多彩,而且在我们的公共工场中,工作分配得十分有秩序、十分合理,以致庞大的工程会异常迅速地进行,显得象做游戏一样。特别是对研究过人体生理学的人来说,你们的反对意见变得更加可怜:在他们看来,人是一种相当活跃的生物,是一种充满活力、生命力和难以满足的愿望的生物,而且他的天生的爱好和固有的志向与任何有益的工作相符,这一切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在他们看来,毋容置疑的是,被不求甚解的人们称作懒惰的那种对休息和安宁的爱好,只是趋向于一定的舒适之点的合理倾向。摩莱里说:“但是,由于这个支点本身容易变动,就象我们的自然感情的周期循一定的对象范围而变化那样,人也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位置:同一种休息状态会令人难受,要作出努力取得另一种休息状态。我们的软弱无力经常阻碍或延缓我们为使自己处于新状态而作的努力。因此,要劝告人们求助于别人,去寻找能够给予援助的人,要配得上这种援助;要劝告人们在为自己的舒服而行动的同时,也要为他人的舒服作出应有的贡献;要进行分工,以便减轻劳动的繁重程度。”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破坏这种有益的劝告的话,那正是某些专横的制度。这类制度主张只为少数人确立一种被称之为荣华富贵的恒久的安逸状态,而把令人厌恶的劳动和艰辛留给他人。这种区分使一部分人无所事事、悠闲自在,而使另一部分人厌倦和憎恶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枯燥无味的劳动。确实,如果没有任何东西使人背离自己的真实本性的话,人生来就是为了从事活动、而且是从事有益的活动的一种生物。我们还确实看到,那种被称为有钱有势的人物,为了摆脱难受的清闲,在追求令人疲倦的狂乱的寻欢作乐活动。

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持这样一个命题:

“在公有制度下,每个人都会自觉自愿地来担负某种职责。”而且我进一步认为,人们将愉快地听从领导人的忠告,因为那时的忠告会符合每个人的意愿,那些忠告对于受劝告者实现其愿望将有所帮助。

反对意见——“您曾提出这样的公式作为你们的基本信条之一:‘最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最完善的秩序。’这是多么稀奇古怪的论调!如果您废除了任何强制、任何刑罚和体罚,那么人们对于作恶的兴趣往往会超过对共同利益的关心。因此,您怎么能够期望你们的制度有朝一日会站得住脚呢?因为必须承认,永远会有本性堕落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