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逃离北上广-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渌ǎ汗阒荨⑸钲凇⒍福6谥泄缁峥蒲г�2008年3月25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佛山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九,一举超过高雄、澳门、新竹、基隆。截至2010年,佛山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万美元;意味着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佛山产业结构进入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的阶段。

在“广东现代产业500强”项目中,佛山入围的企业就占据了60个,其中近9成都是民企,像美的、格兰仕、科达机电、昭信、国星光电、陈村花卉世界……这些佛山曾经的制造业大户,正踩着新兴产业经济的节拍,在国内外产业格局变革中;从完成原始积累,到感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且从高端环节切入产业高点;从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赢得主动权。

转型,成了佛山本土企业的共识。企业的转型折射的是佛山本土企业商业思维的变迁;从制造为主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蔓延;或进入新兴的领域;完成企业华丽转身而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完成自身财富的积聚;也促使“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乃至“佛山服务”的提升。(《南方日报》)

“区划调整前,佛山辖区内有各类园区近90个,经过整合,现在佛山的7大重点工业园区、26个专业镇及若干个专业市场形成了新的发展合力,家电、陶瓷、纺织、光机电一体化、汽配、金属材料加工等产业有力地支撑着佛山经济的快速发展。”佛山市外经贸局局长罗悦棠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一方面,佛山经济在冲刺,另一面,广佛经济圈的融合也在不断加速。

2010年11月3日,广州西朗至佛山魁奇路的首条佛山地铁即将试运营,这也将成为我国首条全地下的城际地铁。广佛地铁西起佛山魁奇路,东至广州,全长32。2公里,共设21座车站。11月起开通的是首通段西朗至魁奇路,共14个站点。从西朗至佛山魁奇路全程只需40分钟,其中,西朗至佛山祖庙只要半小时。这意味着广佛已经基本形成了半小时时空圈。票价方面,继续沿用广州地铁的按里程收费模式,从西朗至魁奇路全程6元,从西朗至祖庙票价4元。(《新快报》)

对于佛山而言,如果在利用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产业之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将会是一个“朝阳之地”。同样,转型也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对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求职者而言,佛山无疑是最好的“后方根据地”。

(4)江门

江门是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约形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江门市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2002年江门荣膺“国家园林城市”。

在江门新会区生长着一片榕树林,上万株树须根盘结,枝繁叶茂,是当地的著名景观。这片面积有15亩的榕树林,是由一棵榕树在几百年间通过主干生发的气根落地扎根繁衍形成。

目前,江门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和老榕树的生长就颇为相似,即一方面依托老树不断生发新的枝条,培育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稳固主干的根基,做大主导产业,形成了“榕树效应”。(《经济日报》)

截止2009年,江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金属制品、化纤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超400亿元,拥有1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4个中国名牌和13个中国驰名商标,10多个产品的产销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在这些产业集群中,不少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当影响力,以摩托车产业为例,江门市拥有16家整车生产企业和30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2009年摩托车整车产量达到414。16万辆,约占全省产量的一半,全国产量的1/6,摩托车整车出口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1%,已成为全国瞩目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基地和成长最快、最具影响力的摩托车板块。同时,江门生产的中高档五金卫浴产品,六成以上出口,内销部分的市场占有率则高达50%。不断壮大的产业集群,构成了江门市“经济榕树”的主干,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会不断的要求企业创新,要求产业结构的创新与调整。

2010年10月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其中,江门被明确要求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发展轨道交通设备、汽配、船舶配套等先进制造业和以旅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绿色光源产业。

绿色(半导体)光源(LED)产业将是江门近年着重培育的一棵“新树”,而此LED产业基地也会使得江门成为“中国光谷”。

目前江门市现有LED生产应用企业100多家,相关联企业1000多家,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速超过30%,2009年全市绿色(半导体)光源产值100多亿元,约占广东全省的1/6。并且,江门市计划用5…6年的时间,投入人民币20亿元,把LED产业建设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500亿产业规模,成为国内重要的LED产业研发、检测、生产基地。(《中国新闻网》)

除了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外,江门还试图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银洲湖纸业基地为基础,升级培育新的产业集群;通过广东省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项目等一批大型装备制造项目打造以交通运输设备和清洁能源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加上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金融服务业、物流业、旅游业“三箭齐发”的新局面。

江门,虽然在珠三角中显得很不起眼,却也找到了未来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算是中小型城市中较为有潜力的一个。对于珠三角的就业者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5)惠州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23。6千米,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惠州市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也是著名侨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惠州由一个农业边陲小城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化的新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惠州市宏观经济数据GDP达到1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跨入全国一类重点城市行列。目前,惠州日益成为华南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在广州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掀起“逃离”情绪之时,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就在与网友交流时高调表态:惠州敞开心怀,欢迎一线白领来惠州发展。

惠州到底有怎样的优势,才敢大声发出这样的邀请?

首先,基于珠三角城市本身的转型——“化九为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顺德、珠海、惠州、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整合成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以点带面推动珠三角一体化。惠州加快了深莞惠交通一体化、年票制、惠州机场复航等交通建设,力图实现珠江东岸一小时生活圈的目标。从2010年底开始初步建成“五横四纵三支”的高速公路网,到2020年,惠州将初步建立适度超前和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东江时报》)2009年,东莞与惠州已经开通了2条跨市公交线路,而惠州计划是开通3条莞惠,5条深惠共8条跨市线路。也就是说,惠州与深圳、东莞三城之间的空间距离将会不断缩小,并且日趋同城化。

其次,由于深莞惠三市的产业结构差异大,所以,产业合作的互补性强。“深莞两市经济比较发达,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大、产业转移任务重等问题。惠州有交通、产业、资源、环境、成本等优势,是承接深莞产业转移,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惠州市常务副市长黄仕芳说,惠州将重点承接包括电子信息业、珠宝业、新型材料行业、服装业等产业的转移。(《经济观察报》)

深圳著名的汽车品牌比亚迪自2006年开始,就已经逐渐投资惠州。当年,比亚迪向惠州大亚湾产业园投入60亿经营手机零部件、充电电池、汽车零部件三大领域,而惠州的这个研发基地是比亚迪深圳、西安、上海、北京等9大生产研发基地之一。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认为,“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邻近深圳总部的生产基地,产品也需要大量出口。大亚湾拥有深水良港,交通便捷。综合多种因素,我们认为惠州大亚湾是比亚迪新生产基地的最佳选择。”(《深圳商报》)事实上,除了吸引比亚迪之外,其他汽车零部件业也在不断扎堆大亚湾,包括东风本田、东风易进等多家企业进驻。惠州再不断承接深莞的产业转移时,将会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惠州的经济压力也不如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大,毕业于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的邹顺平在毕业后首选惠州作为他的就业城市,他给出的理由就是:“目前深圳、广州等这些地方的工资并不比惠州高多少,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开出的工资水平跟惠州差不多,但深圳、广州的消费水平相对高,而且还需要解决住房等问题,对于刚出来工作的我来说,有一定的压力。”

但是,惠州却满足了职场新人“宜居宜业”的要求。2009年4月,当广州房价低迷时还保持均价2万元/平方米左右时,那时的惠州市场不乏4000元/平方米的一手房;2010年,当广州房价居高不下时,惠州市区的房价也不过是5500元/平方米。想要在广州、深圳买到万元以下的房子,基本上都要到很远的郊区,比如广州的萝岗、从化,或深圳的关外龙岗一带。居住在这些区域,前往市区上班,最少车程也在1个小时左右。反观惠州,虽然城市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区仍然处在一小时车程之内。无论是从江北去到南部新城抑或从陈江去到水口。在这个范围内,居住的选择多样,高中低档产品都有。就算是选择郊区的低价楼盘,比如水口或者陈江,房价只有3000多元,居住于此,前往市区上班公交车半小时左右都可以到达。随着大开发商的进驻,惠州的房产开发越来越密集,购房者的置业选择也越来越多。相比广深房价远远超过收入水平,在惠州还可以选到一些符合自己经济水平的中低端产品。就像毕业于名牌理工大学的阿诚,在广州时怀才不遇,到惠州后将其掌握的一门节能技术“推销”给一民企,却获得了高广州两倍的薪酬,而他还在广州市郊买了一套房子,因为东郊与惠州的交通十分方便,一条高速公路即到,所以,阿诚还用多余的钱购置了一台十万左右的车,他算过账,就算把发改委的油价上涨令都算上,他的交通费还是远远追不上大城市的房价暴涨率。(《羊城晚报》)

惠州,对于深圳、广州工作疲惫的人们而言,无疑是一处有潜力的生活城市。

结语

关于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去留,《新周刊》已于2010年4月《给我生活,地方随便》的主题报道中阐述了放弃北上广的N个理由,文章发问:“你属于哪座城?你的青春要在哪里度过?大都市闪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