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份需要耐心的工作,还得特别细致。轨道上有数千颗人造卫星,还有更多的太空垃圾。准确掌握每一颗卫星的运行规律,靠人力肯定办不到,必须使用计算机,维克多只负责处理计算机的运算结果。
反复测算了三遍,结论都一样。
利用刚刚获得的数据,维克多让计算机进行第四次模拟测算。
维克多有点焦急,时不时看一眼手表。副局长将在五点准时下班,如果这是一份重要情报,得在五点前汇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快到五点的时候,测算结果终于出现在了计算机屏幕上。
看到结论,也就是那个经纬坐标,维克多猛的一惊,随即放下咖啡杯,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
中国遭到恐怖袭击已经不是新闻,副局长特别强调密切关注与中国有关的情报。
那个坐标,就是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第15章 启程
闹钟滴滴答答的响了之后,阿布哈辛就起了床。
与平常相比,阿布哈辛早起了半个小时,让他有点不舒服。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他的日常生活规律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虽然昨晚入睡的时间要比平常早一点,但是到了半夜都没睡着。
阿布哈辛从不失眠,即便在五年前,亲手摁下遥控开关把上百名中**人送入抵御的那天晚上,他也睡得非常香。
可是昨晚,他确实失眠了。
不是害怕,也不是紧张,而是兴奋。
他知道,当太阳再次升起,那支队伍离开山谷后,将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个人、也不仅仅是东伊斯兰圣战军,而是中国的穆斯林,甚至是全世界所有穆斯林的命运,将由此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对此,阿布哈辛坚信不移。
盥洗后,阿布哈辛清醒了很多,情绪也平静了下来。
为了这个理想,他坚持了五年,经受了常人无法想像的磨难。不管是亲自迎接那个属于穆斯林的未来,还是在天堂里怀拥处女看着其他穆斯林欢庆胜利,阿布哈辛都能接受。他是真主的战士,所做的都为了真主。
吃了早饭,阿布哈辛来到岩洞口。
队伍已经集合,有十二人,还有十二头用来运货的骡子。领队是那名用头巾遮挡住了面孔的女人。
阿布哈辛一向看不起女人,可是对这个女人例外,因为她也是真主挑选的战士。
“阿拉保佑。”阿布哈辛给每一名战士送去了祝福。
“阿拉保佑。”战士也祝福了他们的领袖。
走到女人旁,阿布哈辛给了她一个拥抱。“阿拉保佑。”
“阿拉也保佑你。”
阿布哈辛很想摘下她的头巾,亲吻她的嘴唇,却忍住了。也许再不会在人间相见,但是最终肯定能在天堂相会。
女人也没缠绵,轻轻的推开了阿布哈辛。“时间到了,我们该出发了。”
阿布哈辛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从这里到第一个临时落脚点需要一个小时,中国的侦察卫星将在六点四十分到达山谷上方,队伍必须在五点四十分之前出发,现在已经是五点三十五分。
在女人带领下,队伍鱼贯而出,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当中。
阿布哈辛走出岩洞,目送队伍离开,直到听不到挂在骡子身上的铃铛发出的响声,才退回到岩洞里面。
岩洞里,陆续醒来的战士开始忙碌。
一些战士在准备早饭,一些在收拾行李,没有战士在为训练做准备。
按照计划,女人率领的小队到达最后一个临时落脚点之后,将用卫星电话发来消息。到时候,阿布哈辛才会率领余下的战士出发。
两支队伍没有一同出发,主要是为了安全起见。
如果路上发生意外,只要有一支队伍逃脱,就能完成整个行动。
此外,阿布哈辛不想让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战士知道真实情况,才让女人率领精锐战士先行出发。
中国的情报安全机构还在调查出卖消息的内鬼,最多查到李思博的女儿,也许正在全力追捕李瑞佳,根本不知道丢失了一些神经毒剂,更不知道下一次袭击将在什么时间与什么地点发生。
此外,中国的情报安全机构不知道这座营地的确切位置。
计划早已拟定好,根本没有必要更改。
等到中国的情报安全机构恍然大悟的时候,第二次袭击已经发生,更为严重的灾难将让中国当局方寸大乱。
在他们查清真相的时候,阿布哈辛已经回到阿富汗,消失在了茫茫大山之中。
想到这些,阿布哈辛笑了起来。
上一次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什么时候的事了?阿布哈辛想不起来。即便在五年前炸掉中国边防军的营地时,他都没有笑,因为那只是复仇。想起惨死在中**人枪口下的父母,他只想哭。
嗅到从洞里飘出来的饭菜香味,阿布哈辛才发现,天色已经放亮了。
还有十分钟,中国的侦察卫星就将到达。
战士都已醒来,用大锅煮好的腌羊肉很香。虽然烹制手法很粗糙,但是对于日常只能靠烤膜与干粮果腹的战士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大餐。
也许今后,他们再也吃不到这样的美味了。
阿布哈辛已经吃了早饭,他没有去妨碍其他人吃早饭。因为是素食者,所以阿布哈辛的日常饮食都是单独安排。
时间过得很快。
七点不到,所有战士都吃了早饭,开始收拾行装。
阿布哈辛在洞口站了一会,等到七点整,才走出岩洞。在他身后,平常寸步不离的随从跟了上来。
“不用跟着我,去帮我收拾东西,别忘了带上那本古兰经。”
年轻的随从在岩洞口停下脚步,随即就退了回去。他还不到二十岁,是一名孤儿,十年前被阿布哈辛的远房叔父收养。在阿布哈辛的远房叔父去世之后,他就跟着阿布哈辛,成了阿布哈辛的随从。
对他来说,阿布哈辛就是真主派来的使徒。
为了阿布哈辛,他愿意做任何事,哪怕牺牲性命。既然阿布哈辛让他去收拾行装,那就去收拾行装。
阿布哈辛说的话,吩咐做的事,肯定没错。
这是一种很坚定,同样也很无知的信仰。
山坡上,阿布哈辛走得很慢。虽然今天是大礼拜,但是有足够的时间向真主祷告。因为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机会向真主祷告,所以阿布哈辛觉得,有必要多花一点时间,企求得到真主庇佑。
此时,伊斯兰堡,美国大使馆。
等待了四个小时,依然杳无音讯,让伯纳德非常焦急。他名义上是外交官员,实际在为中央情报局工作。
凌晨三点过,伯纳德接到了由兰利总部打来的电话。
十五分钟后,同样为中央情报局工作的机要秘书赶到,然后直接联系代号“猫头鹰”的外线人员。
“外线人员”指的是其他国家或者组织里与中央情报局秘密合作的人员。
这些人不但不是情报人员,往往还是危险人物,比如恐怖份子。他们的存在,不但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还在为美国利益服务,比如为规模庞大的中央情报局等情报机构创造了存在价值。
当然,与这些危险人物秘密合作,绝对是见不得光的事情。
秘书一直在打电话,却始终没有拨通。
伯纳德心急如焚,兰利发来的消息中明确提到,中国紧急发射了一颗卫星,运行在近地轨道上,倾角很大,主要覆盖中亚地区。结合两天前发生在中国的恐怖袭击,有足够的依据断定这是一颗侦察卫星,而且中国情报安全机构肯定联系上了某支恐怖组织,认为该组织藏在阿富汗。
收到消息后,伯纳德立即联想到前天晚上发生在希尔顿大酒店的事情。
根据从酒店获得的监控录象,伯纳德已经知道,当时试图接近他的那个中国人是一名情报人员!
当时,中国已经遭受恐怖袭击。
把这些线索联系起来,伯纳德不难想到,中国情报机构已经有所察觉,准备对涉嫌的恐怖组织采取行动。
不管发生在中国的恐怖袭击是否与那支跟中央情报局秘密合作的恐怖组织有关,只要其主要人员落入中国情报安全机构手上,中央情报局做的事情就会曝光,中国情报安全机构肯定会报复,情报战争在所难免,甚至连中美关系都会受到影响。此事要让白宫知道,伯纳德肯定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羊。
唯一的办法就是及时联系“猫头鹰”,让他赶紧转移。
伯纳德不知道中国情报安全机构会在什么时候采取行动,但是肯定不会拖太久。中央情报局获得的消息无一例外的表明,发生在中国唐山的恐怖袭击不是单一事件,恐怖份子很有可能再次发动袭击。为了粉碎恐怖组织的袭击行动,中国情报安全机构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畏首畏尾。
守了半个晚上,伯纳德早就饿了。
秘书还在不断的拨电话,伯纳德去旁边房间的冰箱里拿来了两个汉堡包。
“猫头鹰”用一部无法追踪的卫星电话跟中央情报局联系,而这种电话要在露天才能收到卫星信号。
如果他藏在某个山洞里,那就无法接到电话。
“还没拨通?”
秘书点了点头,接住了伯纳德递来的汉堡包。
“继续。”伯纳德对同样饿得发慌,恨不得一口咽下整个汉堡包的秘书说了一句。
秘书咬住汉堡包,摁下免提键,又摁了下重播键。
几秒钟后,座机麦克风里传出了长鸣声。
伯纳德与秘书都是一惊,同时放下手上的汉堡包。
长鸣声响到第三下,终于接通了。
“我是‘留声机’,通信代码是阿库拉、菲利普、德尔塔、鲍勃、琳达、雅尔塔。”一口气报出通信代码,也就是这些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没等对方回答,伯纳德又说道,“让‘猫头鹰’接电话。”
“你是谁?”
“你又是谁?”
“我是他的随从,他在做祷告。”
“让他接电话……不,马上告诉他,红色警报。”
“什么?”
伯纳德有点无语,只是管不了那么多了。“你们已经暴露了,赶紧撤离。”
第16章 出手
山坡上,唐旭宸、齐锋霆与秦国柱埋伏在离目标人物昨天傍晚做祷告那个地方不到五十米的一块大岩石旁边。
唐旭宸还想靠近点,齐锋霆却认为太冒险了。
按照齐锋霆的意思,唐旭宸该呆在几百米外,用高倍率望远镜观察目标人物,负责确认目标人物身份。至于轰炸恐怖组织营地与抓捕阿布哈辛,根本不用他插手,齐锋霆他们就能搞定。既然来到这里,唐旭宸当然不会袖手旁观,要不然不会让齐锋霆为他准备一套单兵武器装备。
虽然唐旭宸是总指挥,但是齐锋霆负责战术行动,上了战场得听他的指挥。
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别说是唐旭宸,即便是杨怀烈来了,也得听齐锋霆指挥。
齐锋霆不让靠得更近,关键是环境。这片山坡上没有植被,全是光秃秃的岩石,伪装与隐蔽都很麻烦。如果不是在天亮前一个小时赶到,恐怖份子没有在天亮后外出活动,他们得呆在一百米外。
三人藏在用支架撑起的伪装布下面,从外面看,就像三块大小相当的岩石。
天亮后,齐锋霆与秦国柱用速干喷雾涂料对伪装布做了一番处理,使其色彩与纹理看上去与周围的岩石别无两样。
即便如此,再靠近一点,就有可能被目标人物识破。
体积较大的岩石大多在山脚下,山坡顶部的岩石都比较小,唐旭宸他们不可能缩小身体把自己伪装成较小的岩石。如果目标任务在此逗留了很久,经常到山坡上做祷告,肯定非常熟悉周围的环境,甚至记住了每一块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