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没想到五娘的方法真管用,夜里大家伙儿都要熬不住了,就听见我们挖的坑里有了动静,这一看,可真是吓死个人,好大的一匹狼!还直往坑上跳,差点就跳出来了,还好我们发现了,直接打死!”
“那这几天还要不要守着?”王氏问道。
“就怕这狼不是一匹,还是要守个几天,等没有动静了,就不用守夜了。”
本来还有人提议直接上山把狼窝给剿了,不过那样太兴师动众了,且有人拍着胸脯保证,这样的事儿,肯定是落单的独狼干的,要是真有狼群,就不可能是这个情况了。
“那你这身上怎么弄成了这样了?”王氏问道。
“当时大家伙儿都挺着急的,这不一不小心,我就摔了一跤,没注意。”傅权泽笑着说道。
其实是有个人打狼的时候差点掉到坑里去了,他拉了一把,可是那人太重,他自己差点也掉下去,所以才成了这样。
当时的情况确实凶险,如果他伸手晚了,或者是他没有奋力拉住那人,那他们俩就直接掉到狼嘴里了,困兽是最凶狠的,说不准就会发生什么悲惨的事情。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跟家人说了,免得她们更加担心。
虽然傅权泽不说,但是王氏她们没过几天还是从附近的军户嘴里听到了丈夫救人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傅权泽一家在琼州得到了很多好人缘。
关键的时刻能够救人一命的人是值得尊重的。
不过现在,她们还是在担心那匹狼。
“阿爹,那匹狼怎么处置?”傅瑞很遗憾自己没能亲自去围捕狼。就算是这样人心惶惶的时候,工地里也没有说放假,仍然得去做苦力。周元建还是因为傅权泽去说了才放回来的。
“呵呵,因为是我们想的办法,又是在我们这个百户所里抓到的狼,所以就直接送到刘百户家里去了。这东西咱们不能留在自己个的手里,要听上司的话,知道不?”
只有一匹狼,给谁都不合适,所以就给上官,别人谁也不会说什么,其实这狼皮垫子很是不错,特别御寒,对老寒腿有效果。
过后刘百户那边竟然给抓着了狼的那一伙人每人发了一两银子。这可是个意外之喜啊!
最后才知道刘百户把那狼皮献给了上头的千户大人,千户大人的老娘是个老寒腿,正需要这种狼皮,可是真的要去山上抓一头这么大的狼,还真是没有!所以刘百户是投其所好,得到了千户大人的夸奖。
也正因为傅权泽的这次救人的事迹让刘百户对他更倚重了,很简单,一个人在危难时候的人品直接决定这人是不是可以共患难。
所以,没过几天傅权泽就被调到刘百户身边做了文书,主要是帮忙收发一些信件,核算治下的钱粮账目等。
有了这层关系,当傅权泽说起想在镇上租个铺子做生意的时候,刘百户很干脆的同意了。
不过王氏还是很担心。
“五娘啊!一个月就那两天有集市,到时候生意不好连房租都交不起怎么办?”
“阿娘,以后咱们家会有更多的东西拿去卖,像水塘里的鱼啊!莲藕什么的,到时候都得拿去卖,这么多东西难道都得等到初一十五的时候咱们扛过去吗?夏天还好,冬天又冷又黑,下雨天更麻烦,要是有个铺子,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咱们可以有空的时候就把东西弄去,放在铺子卖多好啊!”
王氏想了想:“那就先租半年看看,要是生意不好就退了啊!”
傅瑶点头,心想要是一个月连三百文都挣不到那还真的关门的好。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番,决定明天一起去街上看看。
傅瑶直接带着王氏去看了上次她看中的铺子,也许琼州做生意的人实在太少,这么多天了,这个铺子还是空着的。那对老夫妻见到傅瑶更亲切了,本来以为她一个小女孩只是好奇看看的,没想到真的准备租铺子。
“我们年纪大了,没那个精力每个月都来收租子,所以,希望能半年一付。”老头儿姓王,也是军户,家里只有老两口儿,为人很和善,在这里的口碑也很好。
“没问题,”傅瑶很干脆,她有信心能一直租下去。
王氏朝她瞪了一眼,然后签了文书后付了一两多的房租。
傅瑶吐了吐舌头,她娘就是有这点好,只要不是太离谱的事情,当众都不会甩脸子。
“咱这铺子准备怎么卖?”晚上回家的时候王氏问,这正是需要确定的重要事情之一。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家里人已经自主的询问傅瑶的意见。
“我准备把前面的门面分成两个铺子,一个用来卖咱们家做的东西,另外一个开小饭馆。”
这倒是王氏没想到的,“那小饭馆都卖啥?”
“就卖早点吧!”傅瑶道。
他们刚开始开小饭馆,最好是从简单的做起。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以后不能扩大经营。
她准备一个月只做两天的生意,平时的时候人太少,没必要浪费人力在那里看铺子。而集市只有半天的时间,那做早点是最合适的。街上她已经考察过了,目前为止只有一家饭馆,一楼是早点,二楼是炒菜。他们家的早点只卖包子馒头和面条,傅瑶买来尝过,说不上什么特别,反正味道很一般。
“嗯!”傅权泽和王氏都点头。他们心里衡量了一下,觉得卖早点利润肯定不大,但却是他们目前能够有把握胜任的。
“咱们的早点铺子,做啥卖好那?”傅瑶道。
将经营的范围缩小到只卖早点,但是具体卖什么,还是需要费一番思量的。只有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赚到钱。他们要面对的消费者,目前来说,就是赶集的人,有军户,有当地的农户,他们就比较贫穷和节俭一些。一般赶集的时候都尽可能地自带干粮,然后期望在好心的人家讨一碗热水喝。
还有少数一些是有钱人。
这些有钱人更喜欢去隔壁甘州吃。他们吃的一般是肉馅包子、油条、油饼、或者是肉汤的面条,一般是看不上本地的饭馆的,只有在忙碌的时候会买点。
两类人一比较,还是前类人要多些,所以,主要的还是以物美价廉的东西为主。这些人舍不得吃大米、白面,但肯定心里想吃。
“阿娘,咱就卖三和面的馒头咋样?”
所谓三和面的馒头。就是用黍米面、杂豆面加上少许的白面和面,蒸的馒头。这是王氏的发明(在她们家是这样的。别人家也许也有这么吃的,傅瑶表示她不知道)。刚开始来的时候,她们只能吃粗粮,条件变好后,会买些大米白面掺杂着吃。王氏就想到了这个法子,三和面的馒头,因为加入了白面,在外观和口感上都很引人的食欲,而且因为主要是黍米面和杂豆面,吃起来很管饱,适合重体力劳动者。
“这个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吃呢!我看街上的那家饭馆就没卖过。”王氏有些没信心。
“别人家没有卖,咱们家有。那大家伙不都到咱家来买了吗?”傅瑶笑。“这种馒头比白面馒头便宜,但是管饱,一般人吃两三个就饱了。阿爹,你说如果是你,你是愿意吃粗粮馒头还是愿意吃这三和面的馒头?”
“当然是三和面的馒头了,”傅权泽毫不犹豫的回答。
他们一家人都很喜欢这种馒头。而琼州的绝大多数人,家境应该和他们差不多,只要价钱合适,他们会花钱买的。
一家人商量了一会,就定下来卖三和面的馒头。
“咱家要开铺子了?”傅瑞抱着莎莎进来问。
现在家里做苦力的还有傅瑞和傅谦两兄弟,然后就是周元建父子,他们每天都很累,家里的事情能不让他们操心的就尽量不告诉他们,所以这个铺子的事情傅瑞还不知道。
“是啊!你阿娘已经去街上看了,租金也交了,现在正在商量做些什么?”傅权泽一把接过孙女抱到炕上。
后面关氏和方氏两妯娌也跟了进来,傅琇目前除了教刘百户的儿子读书外,回到家里就是教自己的两个儿子读书,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家里的这些杂事就落到了方氏身上,进来听到说铺子的事,也想出一份力。
“阿娘,家里现在有二弟妹和舅母在,我也可以去铺子里帮忙的。”
“嗯,”王氏欣慰的一笑,“你们想帮忙少不了你们的,明天开始全家人都要去打扫一下,就是以后开张了也需要抽点人手去帮忙。”
方氏和关氏连忙低头颔首,“媳妇愿意。”
接下来又继续商议小饭馆的具体事宜。
“光有馒头可不行,还得有汤。”傅瑶道。
“那不行,咱们又不是天天去卖的,何况就卖一上午,煮那么久要是卖不完,那一锅汤不是浪费了。”王氏摇头。
“那就卖粥吧?”傅瑶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煮汤的确麻烦,费柴不说,还费时间,一锅汤少说也要熬三四个时辰,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做几个馒头呢。
而且,这个小饭馆只是试点,毕竟在琼州这个地方,就算开的再成功也挣不了多少钱。
傅瑶的目标还是甘州。
上次她去甘州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既然脑子里有那么多的菜式,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只是现在的阻碍一是她的身份问题,不过这个应该可以解决,等她爹再立几个功劳后刘百户应该可以允许她出入甘州的。
另外一个就是她们缺钱,所以,现在,她的主要任务是先挣点钱,不管多少,至少能让自己在甘州有个起步资金。
“那这馒头和粥,都打算卖多少钱?”王氏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她们家自己做的三和面馒头,比例是三比一,既三份的黍米面和杂豆面,兑上一份的白面。在镇上的粮店里,白面要八文钱一斤,黍米面和杂豆面相对比较便宜,也要四文钱一斤。三斤黍米面?杂豆面,加上一斤白面,成本是二十文钱,这合起来是四斤面。
按王氏的说法,四斤面起码能够蒸出大约六斤半的馒头来。
一家人头挨着头,核计了半天,才确定了价钱。
“馒头按两文钱一个,茶叶蛋三文钱一个,每天再卖一锅稀饭,也是两文钱一碗。”傅瑶算了算道。
两文钱一碗的稀饭,其实就是卖一个热乎劲和水份,将成本计算好,一锅也能赚十几文钱。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阿爹、阿娘,我还有件事。”傅瑶想了想,又开口道。
“还有啥事,说吧。”王氏道。
“我想每天再卖一笼屉包子咋样?”傅瑶道。
“卖包子?”
“阿娘,你还记得不,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咱们家每次宴请,人家都夸咱家的包子好吃。”
“我记得,”王氏想了想,“五娘,你是说,我们做那个灌汤包卖?”
“对。”傅瑶点头,灌汤包这个词,是她说给王氏听的。
刚才的那些吃食,是实惠的,针对的目标客户群是第一类人。至于第二类人群,就用这个灌汤包了。傅瑶自认为她家的灌汤包,还是有竞争力的。
“这个灌汤包,咱就比照镇上的那家肉丸包子卖,每个五文钱。”傅瑶道,算起来,她家的灌汤包不过是多了一道加入皮冻的工序,成本上并不比人家的肉丸包子高,价钱卖的一样,但是味道要好吃多了,那么既能吸引到客人,也能赚到钱。
灌汤包的利润,要比三和面馒头、茶叶蛋和稀饭的要高。
只是要创出口碑,招揽到大量的食客,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傅瑶一开始只打算做一笼屉这样的包子。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番,最后一致通过了傅瑶的建议。
“还有五天就到月尾了,咱们要争取在下个月初一的时候开张。”傅权泽道。
几人又立刻分配了任务。
第二天,王氏和朱氏带着家里的妇人去收拾打扫铺子,男人们则趁着时间做些木桌木凳、木盆、木桶等等,还去定做了些特殊的厨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