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写着:病人编号:439【刘小军】,收入:1938年8月23日。背景:劳民(后面还有几行字,都是日语,看不太明白。)实验协议:第一阶段。
我疑惑道:“这是你的病案?”
刘小军点点头:“当时关押在基地的人都有一份病理档案。日本人怕暴露他们的行为,我们对外就是以病人称呼。
“实验协议,第一阶段。这是什么意思?”我问。
刘小军没说话,背对着我。
我看看下一张纸,上面写着“编号sp:267。2。8”档案,里面写满了印刷版的日语。在日本字的字里行间,不知谁用铅笔写了许多繁体字。我大概看一下,应该是对这份日语报告的补充和标注。因为时间实在是太久远,铅笔字已经有些模糊,加上又是繁体,看得我脑瓜仁疼。努力分辨着,大概猜出一点端倪。
这份档案上里有一个日本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在这个词的后面,铅笔写的繁体字做了标注,把它翻译成“内物”。
我看了半天也不得其所,这“内物”好像是人身体里某种物质。整整这一篇报告,都是在对“内物”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我的理解里,日本人的许多试验都是建立在研究这个“内物”的基础上,这东西好像是整个“大红莲”实验的纲领。
“‘内物’?这是什么?”我问。
刘小军似乎在沉思,被我一问,醒过神来:“哦,你看到那篇报告了。上面的铅笔注释是当时一起越狱出来的一位好兄弟做的,我们都管他叫秀才,所有人里只有他学问最高,也精通日语。我们盗窃了基地一些日本人的资料,想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你手里的这些文件,都是我们当时冒着生命危险,趁着日军撤离慌乱的时候偷出来的。这个‘内物’我也解释不清,你可以这么理解,它指的就是人类的灵魂。”
我听得愣住了:“‘内物’就是灵魂。”
刘小军点点头:“我还记得当时秀才翻译这篇报告时,曾经说过,日本人所说的‘内物’是灵魂能量的物理表现。这些词我们都不懂,甚至灵魂这两个字都没人理解。秀才换了一种说法,说日本人其实在研究我们的三魂七魄。”
“这位秀才还真是个人才,他现在在哪?”说完这句话,我忽然意识到不对劲。刘小军曾经说过,他是它们这个族群里唯一还有高度智慧的。这么说来,那位秀才已经死了?
刘小军微微一笑,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你会看到他的。”
我重新翻看这份报告,耐着性子仔细阅读日文中间的繁体注释,终于弄清了一个大概。如果把“内物”理解成灵魂,那么这篇报告的主题就呼之欲出了。日本人在这份报告里,提出一个想法,“灵魂”这个抽象的概念其实是自然界中某种物质化的东西,他们认为灵魂是一种能量,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那时候在物理学界,已经有了能量不灭的定律。日本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存在的,作为能量也是不灭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灵魂,是否遵循宇宙间的物理定律。
看到这,我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只觉得有一股巨大的凉意从我的脖子一直蔓延到我的脚跟。先前老张带回的走阴黑匣子、姚兵带出的那管神秘药剂、河南郑州编号377的不死犯人……这些蛛丝马迹无不说明,日本人在做一种实验,这个实验有关人的生死,有关阴阳两界。虽然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现在看到这份日本人在几十年前,做的如此严谨的分析报告,我还是有一些心惊胆寒的感觉。
日本人是用一种很严肃的治学态度,把灵魂和阴间作为一种物理现象、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研究。这种实验,冰冷严肃,无视人性,完全站在上帝角度,严谨地解构生命。这倒符合二战时期日本人诡异癫狂的行为特性。
我翻开下一页纸,上面写着“编号01实验”,有了铅笔字的注释,我很快理解了这份日文报告的内容。
难怪这份报告要放在“01”的位置,这份报告里所记载的实验,是在测试人类到底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内物”。
如果有灵魂,那么再展开其他一系列针对性的实验。如果压根没有灵魂,那干脆就别扯了。
我仔细看了看这份报告,说实话,看不懂。这份报告是基于非常严谨的电磁物理实验,上面写了很多这个领域的专有名词,就连那个秀才,都没法做到准确通译。他的铅笔注释里,很多都是猜想。而这种猜想,在我看来,存在很多谬误。可以想象一下,一九三几年的一个略通日语的中国劳工,怎么可能理解当时最先进的电磁物理技术。
在这份实验里,日本人设计了一种物理装置,这个装置上装着电磁感应器和光电感应面。只要是有微弱的能,就会使这个装置产生反应。这个装置极其敏感,有点能量就可以感应到。我是物理白痴,不知道“能”的单位怎么计算,这个装置能够测量到极小单位内能量的变化。
好了,捕捉灵魂的装置有了,接受实验的人也有了,那么怎么才能让人释放出灵魂呢?
很简单,杀人。
这份代号01的报告显示,该实验居然一共做了三百多例。日本人在这个实验里,用尽了杀人的手段。他们在很严谨地测试,不同死因会不会形成不同的灵魂效果。报告里详细的实验经过没有写,不过想来整个过程是血淋淋,惨无人道的。
日本人在这三百多个实验里,一共成功感应到了267个灵魂效果,占据整个实验数据的三分之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是有灵魂的。可是他们却无法很清楚地解释出,为什么还有一部分人死的时候并没有感应到灵魂。
日本人对于这个现象的结论是,很可能测试仪器本身的误差与缺陷。受困于当时的工业和物理技术,实在是无法研究出更加精密的机器,所以出现误差也是很正常的。
再说了,误差这东西实在是无法避免。人类许多物理实验还仅存于假想阶段,其原因就是根本无法避免自然界中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
报告最后写道,日本人不但感应到了灵魂,而且还用仪器测绘出了灵魂的模样。
第四十章 万有引力
看到这里我是又恐惧又好奇,人类的灵魂到底是什么样的?
可惜的是,报告后面并没有写。我快速翻动着资料,看到下一页。这一页上面用红头文字写着几个日本字,下面是铅笔的注释————“第一阶段”。我陡然醒悟,看着刘小军说:“‘第一阶段’是不是就是关于你的实验?”
刘小军白皙脸上看不出表情,点点头。
我继续看,报告中标注着“第一阶段实验————内物万有引力实验”。我想起什么,赶紧翻看前面的几页报告,日本人在确定“内物”也就是灵魂后,就要对灵魂本身进行实验,看看灵魂这种物质是否遵循物理定律。
物理定律中排在第一位的规律,就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简单理解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这个中学生都学过的物理常识,居然被日本人用在研究灵魂的属性上。此时阅读起来,有点冷意的阴森。
拿着这份报告,我没有急着往下看,而是在脑子里构想了一下,如果我来做这个实验,会怎么弄。想了一下,完全没有思路。想了一想我继续看下去,一下就被报告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好长时间都陷入在日本人架构的那个实验里,无法自拔。
我抬头看看刘小军,忽然感觉到一阵毛骨悚然。我轻轻问道:“你,你参加了这个实验?”
刘小军点点头。
“那你活下来了?”我牙齿咯咯响。
刘小军又是点头。
我重新看这份报告,双手颤抖,几乎拿捏不住。
我实在是没有语言来表达此时的心情,这个刘小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要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就要了解日本人这个“证明灵魂是否有万有引力作用”的实验是怎么做的。
日本人发明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物理灵力二合一的装置。这个装置极大,形状像是两个闷罐子,有点类似把两个直筒型铁皮屋焊接在一起。左边闷罐子是物理实验空间,而右边的闷罐子则是某种结界的灵力空间。
关于此装置更详细的说明,应该还另有报告。我手头拿到的这个,仅仅是很粗糙地描绘了实验的过程。
实验开始的时候,把实验者也就是中国犯人送到左边的闷罐子里。里边有个增强大气压力的装置,实验时,日本人逐步加强压力。这个压力最后大到什么程度呢,能把闷罐子里任何东西都压成一滩稀泥。造成一种人为的极端物理空间。
人在这个闷罐子里被活生生压成了肉饼。即使这样,增强压力装置仍在不断加压。人死后,灵魂出窍,就会逃离这种极端环境,从左边罐子里通过特殊的连通管道,进入右边的灵力空间。
这个灵力空间,是由日本国的阴阳师布置而成。他们在这个结界空间内覆盖了一层层的神符。当灵魂进入到这个空间,神符感应到灵魂的存在,就会发生响声或是抖动。遵循一张张神符的反应规律,就能清晰描绘出灵魂的运行轨迹。
最后验证了,灵魂不受万有引力的作用。
现在你们明白我为什么看刘小军有毛骨悚然的感觉了吧。他说他是这个实验的幸存者,可是怎么可能呢?在那种极端的物理增压环境中,别说人了,就连大象都能压成肉泥。
他怎么会活下来?
我脑子里乱极了,自从见到这个人,就隐隐有不对劲的感觉。这种感觉具体为什么还说不上来,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些。这个刘小军和外面那些山猴子绝对不是一路来的。
这个问题是避不开的,我想了想,一咬牙还是直接问道:“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刘小军缓缓抬起头,看着洞顶,许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你怎么定义‘活’这个概念?”他忽然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
我眯起眼睛,他是不会平白无故问这样类似哲学的问题,结合他现在的状态,我似乎隐隐想到了什么。
我尝试着问:“你参加了这个实验,你的**……已经压碎了?”
刘小军笑着点点头,鼓励我继续说下去。
“你的灵魂释放出来……进入了右面那个灵力空间……继续活了下来?”我越说越颤抖,眼睛越来越大。
刘小军笑:“我现在有点相信李扬为什么推荐你了,你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
我指着他,磕磕巴巴说:“那你现在这个身体……你不会是灵魂实体化了吧?”
灵魂实体化,在我的理解里,就是灵魂从无色无味无轻无重的抽象概念中,变成了实实在在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存不存在这种变化?存在。传说中的“仙”,就是这样。
仙人是什么样我没见过,但是我见过成仙前的人,罗凤和王冬梅。在我印象里,仙人怎么也不至于像眼前刘小军这种鬼样子。他身上除了鬼气就是妖气,就是没有仙气。
刘小军哈哈大笑,声音尖锐刺耳,十分吓人。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觉察到石窟里不光我和他,还有别人存在。
我顺着感觉看去,只见黑暗的角落里,隐隐有个笼子,里面好像关着什么东西。
这时,刘小军说道:“刘洋,我挺佩服你的想象力,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