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可怜的还是姜梓歆,嫁过去才没多久,齐家就出了这样的事情。那齐太太也不是好相与的,便在下人面前说她命不好,在家里克死了老爹和祖父,到了齐家又开始克齐老爷了。为了这个,姜梓歆回姜家哭过好多回,又因为怀不上孩子,齐太太又给齐昀的房里添了两个通房。这日子过得……简直说多了都是泪啊!

    一众人都坐定了,杜老太太才开口道:“我是瞧了今年送来和金锞子,看着比往年好看,所以才请你们过来瞧一瞧的。”

    赵氏便开口道:“这是珍宝坊今年的新想头,过年做一些金锞子、银锞子,也是为了喜庆,大家伙也不会拿这个当银子花,不如做的好看一些,在上头留了孔,小娃娃用红绳子串起来挂在身上,还能辟邪呢!”

    “这个办法倒是很不错,我前两年也看见过这样的金锞子,我以为那是定做的,就没往这处想。”杜太太说着,又瞧见刘七巧的耳朵上带着的向日葵花纹的耳坠子,便问道:“你这耳坠子倒是挺像那小金锞子的。”

    刘七巧摸了摸耳坠子,也不怕羞,只大大方方道:“这是大郎送我的第一样礼物,我瞧着这简单又好看的就一直留着带了,别的太重了,我如今有了身子,也不能带那些东西。”

    赵氏又让老婆子送了很多东西进来,有一盘子金锞子、一盘银锞子、还有几条上好的珍珠项链。

    “老太太上回才赏了姑娘们各一套头面,这几日我出去瞧了,也没有几样新玩意儿,倒是这几条珍珠项链,颗颗饱满,品相实在是不错的,所以就给姑娘们每人选了一条,就当是年礼了。往年这些都是大伯母张罗的,我也不知道选的好不好,拿来给老太太瞧一瞧。”

    杜老太太看过之后,只点了点头道:“这珍珠确实不错,很配衣服,还是你想的周到,年年都送朱钗环翠,也该换一换了。”

    杜二太太也跟着开口道:“给姑娘们做的春装,也送了过来,我瞧着都挺好看的,还有茵丫鬟的嫁妆,我也列了一张单子出来,给老太太过目。”

    刘七巧这会儿也总算明白了,这嫁妆单子,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呢。上回姜家送来的聘礼是一个账本,如今二太太还去的嫁妆,是一张卷成了卷轴的单子,到也是旗鼓相当的很。

    百合接了杜二太太的嫁妆单子,呈给了杜老太太。杜老太太从头到尾的看了一眼,略略点了点头,只笑道:“你这回也算是大放血了,这京郊的庄子也给了,算是你的家底了。”

    说到这一点上头,杜二太太还是挺感激赵氏的,原本她的嫁妆,杜蘅自然也是有份的,可如今这庄子留给了杜茵,自然就少了杜蘅的那一份。索性赵氏倒是没有半点意见,见了这嫁妆单子,还开开心心的送了两抬添妆给杜茵。

    “我想来想去,还是茵丫头可怜,虽然姜家小子看着是有出息的,可这今后的事情,谁也预料不到的,总是要给茵丫头都备一点的好。”杜二太太想起杜茵,心里还是舍不得的很,但她再想一想姜梓歆,又觉得杜茵算是逃过一劫了。

    “你能做到这份上,也算不错了。”杜老太太略略叹了一口气,汤家那边,也已经算好了黄道吉日,打算等过了年节,也要来下聘了,到时候免不了又一阵忙。杜老太太便问道:“茵丫头的日子定了没有?也该翻一翻黄历,看看哪个日子好一些了。”

    杜二太太便开口道:“上回下聘礼的时候,是写了几个日子的,有二月里的,也有三月里的,我瞧着有点早,就想在看看,五月底有没有什么好日子,到时候天气也热一些,也方便些。”

    杜老太太算了算,只开口道:“五月里正好是七巧的产期,到时候只怕忙不开,不然就八月里吧,我也舍不得她一早就嫁人了,年纪还小,不着急。”

    杜茵的婚事若是定在了八月里,那杜苡肯定是又要比她迟的,不过汤大人要明年年底才能回京述职,所以杜苡的婚事,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行。这样一来,杜芊的婚事,大概是要拖到后年的。要是定了下来,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要没定下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变数可就大了。

    刘七巧换个念头想一想,这也代表着王老四还有一年时间可以努力,只要老太太没最后定下人选,王老四总是还有一线希望的。

    “三位妹妹眼看着就要出嫁了,老太太这里只怕是要冷清了,不然的话,每天早上聊天说话的,都能消磨好些个时光了。”刘七巧也觉得杜家的三姐妹都是极好的闺女,女孩子嫁了人,总不如在家里自由自在的。 

258|5。16首|发

    众人一直闲聊到了掌灯时分,老太太派了丫鬟去传膳,杜太太才起身告辞了。杜老太太知道她最近也吃不了什么东西,今儿在这边坐了半天,只怕也累了,便开口道:“你就回去吧,一会儿天黑了只怕路不好走,我也不留你了。”

    刘七巧正要起身相送,杜太太便开口道:“七巧你留下陪老太太用膳吧,一会儿大郎也回来了,你们小夫妻也有日子没在一起用膳了。”

    杜太太年轻时候,杜老太爷还在,杜老太太也不留两个儿子用膳,只偶尔想他们的时候,才让他们过去吃一顿半顿的饭菜。可如今杜老太太年纪大了,一个人也是寂寞,从搬到了福寿堂来之后,便让他们爷几个跟着她用晚膳。其实也是为了他们好,还方便了厨房,毕竟送到老太太这边的膳食,总要比其他院子里的更精致些。但是这样一来,可就苦了小辈们。白天不碰头,晚上吃饭也不碰头,尤其是杜蘅,要是没睡在赵氏的房里,那就等于同在一个屋檐下,也碰不了几次面的。杜蘅一开始和赵氏感情疏离,少不得也有这其中的原因。

    杜老太太听杜太太这么一提,也稍稍的想了想,可她这边毕竟地方有限,一大家子的人都来吃饭,自然是不可能的,想了想便开口道:“从明儿起,早上让他们爷几个陪着我用膳,晚上就让姑娘们过来陪我吃晚饭吧,让她们两对小夫妻年节里头,好好的处处。”

    赵氏闻言,脸上不由就红了起来,说起来她跟杜蘅同桌吃饭的日子,还真的算得上屈指可数了。

    杜老太太又道:“姑娘们都要嫁人了,能陪我的日子也不多了,大郎二郎反正都是家里人,也跑不掉的。”

    杜太太听杜老太太这么说,也稍稍的愣了一下,她这回倒真的是说者无意的,不过既然杜老太太都发话了,她也自然是笑着应承了。

    不过今天晚上的晚膳,还是在福寿堂里头用的。用过晚膳,杜若便和刘七巧回了自己的院子,两人略略坐了一会儿,正打算安置了,忽然听见外头有人敲了加几下梆子。刘七巧正觉得奇怪,只见杜若脸上微微变色,便急忙吩咐连翘道:“你出去瞧瞧,到底是睡觉出事情了。”

    连翘脸上也略略一滞,急忙出了院子向人打听,片刻之后才进来回道:“住外头的三婶婆死了,他家里正打发人来报丧呢!”

    刘七巧拧眉想了想,这三婶婆大概就是那个说她像杜玉的老太太。刘七巧还记着她进门去祠堂祭祖的时候,除了脑子不大清醒之后,身子还算硬朗,怎么不到半年,就去了呢?

    杜若连忙起身,正要往外头去,刘七巧忙不迭去里间拿了斗篷出来,替他披上了道:“大冷的天,你去去就回来,别跟着熬夜。”

    杜若只点点头,皱起眉头道:“前几日下月的时候,老太太在院子里摔了一跤,让我二叔去瞧过几回,摔断了腿,本来以为还能熬几天的,大概是年纪大了,没熬过去。”

    生老病死,向来如此,杜若这会儿的神色也算不上悲伤,只是有些叹息罢了。刘七巧给他系好了斗篷,小声道:“你瞧过了就回来吧,大冷的天,你这身子又不经熬的,知道不?”

    “我知道了,啰嗦鬼。”杜若伸手勾起刘七巧的下巴,低头就吻了上去,只将舌尖略略往里头探了探,才肯出来。

    刘七巧便让到一边坐了,扯嗓子吩咐下去:“紫苏,你给大爷提灯,送到二门口,交给了春生再回来,让你们家春生提点着大爷,让早些回来,别太晚了。”

    紫苏从外头进来,顶着一个大红脸,郁闷道:“奶奶又开我玩笑,谁是我家的,我还一个没嫁人的姑娘家,被奶奶说的都没脸见人了。”

    刘七巧便笑道:“迟早的事儿,难不成你还想换一个?要是想换可告诉我,我直接把你配给老四了,也省得王大娘一个劲的催。”

    紫苏急得跺脚,只向杜若告状道:“大少爷你听听,她说的是什么话呢!”

    杜若只笑着附和道:“听着挺有道理的,将军夫人呢,紫苏不然你考虑考虑?”

    紫苏顿时就拉下了脸来,往帘子外头一钻,丢下一句话道:“还是让连翘去吧,今儿我腿疼,不想出去。”

    刘七巧就在里边赔罪,只开口道:“你快去吧,我的好姑奶奶,你要不去,春生能乖乖的听话吗?”

    紫苏闻言,只忍不住笑了出来,让外头小丫鬟点上灯笼,自己进房里加了一件半臂的夹袄,在外头等着杜若。

    刘七巧目送着杜若出门,天上没什么月光,黑洞洞的,外头冷的厉害。连翘从外头过来,手里头还捧着一个小布包裹,见刘七巧正在门口站着,忙不迭就迎了过来道:“奶奶怎么在门口站着呢?仔细风大冻着了。”

    连翘说着,上前替刘七巧打了帘子,两人进了厅里头,才觉得身上稍微暖和点。连翘便拿着包裹递给了刘七巧道:“奶奶,这是茯苓姐姐做给小少爷的,之前有几样没做完,所以走的时候就没留下,今儿她才做好了,请我去拿的,只是茯苓姐姐说,以后不是大房的人了,只怕就不方便再给奶奶做针线了。”

    刘七巧打开来看了一下,都是可爱的小肚兜一类的小衣服。她预产期是在五月份,那时候正是天热,小孩子不用穿什么繁复的衣服,就是平常的系带衣裳,倒是做了好几件。用手摸了摸,面料也洗的软软的,倒是很上了心思。

    “回头你替我谢谢她,再告诉她,我原是舍不得她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并不是嫌弃她,只是……只是想和大太太和大老爷一样,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就挺好的。”

    连翘听刘七巧说的坦然,转身替刘七巧倒了一杯热茶道:“奶奶放心,茯苓是明白人,她若不明白,也不会应了老太太的。这世上谁不想只守着一个男人呢,可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个福分的。奶奶既然有这个福分,更要好好的守着。”

    刘七巧原本对连翘是有几分疏远的,总觉得她太过中庸了一点,做事不显山漏水,不过她也确实喜欢这种平常的主仆关系。可今天连翘这一番话,倒是让刘七巧有几分遇到知音的感觉。在古代能有这样一个明理的人,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你这丫头,倒是想的通透,那我问你,你要是有个机会可以当姨娘,你当不当?”刘七巧倒是想试一试她了,所以便半真不假的问道。

    连翘想了想道:“若是我跟茯苓一样,进府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一小就定亲了,没准我也会喜欢上大少爷。奶奶你不知道,大少爷小时候长的还要好,偏偏身子还弱,一张脸白净白净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