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兵、炮兵、载重汽车、救护车、马车排成了纵队,沿着从各个方向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夜以继日地前进。而新任的莫斯科方面军总司令亚基尔元帅,也在由军队组成的这些涌向莫斯科的洪流当中。他原先是负责保卫波斯和高加索地区的中东方面军司令员,那里已经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平静,所以亚基尔也没有丢失多少军队和地盘,这样的功劳在眼下到处都一片溃败的红军来,的确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年仅40岁的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亚基尔就被国难思良将的托洛茨基提拔成了元帅,并且负担起来了保卫莫斯科的重任。
他现在就坐在一辆由嘎斯卡车改装的半履带式装甲车里面,目光涣散地看着好像洪流一样的步兵一路跑着急行军。在他的身边,坐着和他同一年出生的乌博列维奇元帅,乌博列维奇之前是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不过却在托洛茨基格勒会战中被德军打败。丢掉了一百多万军队,带领几十万残部一路溃逃出了乌克兰。不过托洛茨基却没有因为乌博列维奇的败绩对其进行处罚,原因是西南方面军的失败是由于西方面军溃败后。德国装甲集群沿着第聂伯河一路南下,超了他们的后路所造成的,所以责任不在西南方面军。当然也不在西方面军,一连六颗核裂变炸弹轰下来,铁打的部队也崩溃了,况且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还竭尽全力组织了一场奥尔沙坦克大会战,图哈切夫斯基本人更是战死在了最前线……总之。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都是好样的,唯一该诅咒的就是帝国主义的核裂变炸弹!
所以乌博列维奇现在就成了亚基尔的副手——莫斯科方面军副司令员,他手上现在正拿着厚厚一叠的部队编制表。上面都是准备参加莫斯科保卫的苏联红军集团军或坦克军的番号和部队人员装备情况。
“一共有62个集团军、27个坦克军、3个航空军……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这绝对是我所见过的数量最为庞大的部队了!”乌博列维奇似乎想点能够鼓舞人心的话,他看了一眼亚基尔,接着又:“莫斯科的城防工程也早就开始建设了。动员了两三百万人拿着锄头、铁锹接连干了两个多月……他们在莫斯科周围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圆环。这个圆环中有沟壑,有作为掩体的土丘,有朝敌人方向斜插的绵密的树寨和精心设置的铁梁焊接的十字形,有伐倒的成堆树木,有防坦克壕和崖壁,修建永备火力点和土木质火力点,还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拉寨、菱形拒马、树干鹿寨……全部工程都是在工兵专家的严格指挥下进行的,应该是相当坚固的。”
“很好。看来我们有一个相当坚固的堡垒,就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样。”亚基尔有口心地了一句。
“莫斯科要大得多!”乌博列维奇提醒道:“整个防御地带的总面积将高达一万多平方公里。用100颗核裂变炸弹都没有办法摧毁。”
“那么,用200颗核裂变炸弹呢?”亚基尔,现在核裂变炸弹已经不是什么犯忌的字眼儿了,毕竟已经有一两百万俄国人亲眼目睹过蘑菇云了。他的眼中闪过忧郁的神色:“敌人或许没有那么多核裂变炸弹,或许真就有那么多,谁知道呢?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守莫斯科?为什么不放弃莫斯科退到乌拉尔山脉中去?或许还可以击败从东面打过来的中国人,他们的后勤线都快有10000公里了,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如果用防守莫斯科的兵力去对付乌拉尔山东面的中国人,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打赢!可上面为什么一再驳回我的建议,非要我带领部队死守注定守不住的莫斯科呢?”
……
同样的问题,在1936年7月12日,苏军最高统帅部队会议上也有人提出,代替图哈切夫斯基出任总参谋长的巴甫洛夫大将又一次提出建议,希望托洛茨基可以考虑放弃莫斯科,用灵活机动的作战,击破东西两线的侵略者。但是托洛茨基的反对理由,听上去也非常充足。
“巴甫洛夫同志,我们的事业将要经历一个低潮期,这是可避免的。”托洛茨基的语调显得非常平静,“这是我们在赢得最后胜利之前必须要经受的考验……”
“我知道,托洛茨基同志。”巴甫洛夫。
托洛茨基继续下去:“所以莫斯科保卫战的真意义在于激励未来的青年,沿着我们所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去掀起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世界革命,直到解放全人类!巴甫洛夫同志,你觉得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莫斯科保卫战更能激励后人,还是几百万军队逃进乌拉尔山区更能让后人激动呢?”
“莫斯科保卫战,托洛茨基同志,但是我们在乌拉尔山区却有可能坚持得更久,”巴甫洛夫:“甚至可以一直坚持到第二次世界革命爆发,现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很深,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许很快就要爆发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么?很可惜,我看不到这种可能性。”托洛茨基从口袋里摸出支雪茄。点上火抽了一口。“他们会和平共处上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中美英德四个帝国主义都需要时间巩固他们各自的阵营。而且四大列强中军事力量最强的中国和德国,在战后都有大量的战利品要消耗。这会产生很大的需求……这样他们在短期内对外部市场的需求就不会太大了。此外,中德两国通过扩张领土也拥有了极其丰富的资源。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德两国都不会有对外扩张的动力,这样短期内自然就不会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巴甫洛夫默然,他看着托洛茨基,一时话可。
“亚基尔同志和乌博列维奇同志什么时候可以到莫斯科?”托洛茨基看着巴甫洛夫。
“今天下午,最迟今天晚上可以到莫斯科。”巴甫洛夫回答道。
“让他们到了莫斯科后立即来克里姆林宫。”
“好的。”巴甫洛夫站了起来。拿起军帽戴在头上,又给托洛茨基行了军礼,准备辞时候。就听见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看见一名红军少将拿着电报纸走了进来,塞在了巴甫洛夫手中。
“什么事情?”托洛茨基问。
巴甫洛夫翻看电报纸一看,脸色又阴沉了几分:“中国人占领了叶卡捷琳堡!并且还在向车里雅宾斯克、新乌拉尔斯克等方向分兵进发。估计他们很快就会打过乌拉尔山脉了。”
“托洛茨基同志。这会是一个契机吗?或许中国人想染指欧洲的地盘,这是希特勒不能容忍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有些兴奋地提醒托洛茨基。这段时间他的外交努力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不过仍然没有灰心丧气的意思,现在哪怕是一丁点希望他都想牢牢抓住不放。
“别想这种好事了,中国人一定是应德国的要求开始行动的。”托洛茨基叹口气,冲巴甫洛夫做个手势,示意他可以离开。巴甫洛夫又给托洛茨基敬了个军礼,才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这间位于克里姆林宫地堡内的会议室。
……
南京汤山。常瑞青官邸。
虽然现在正是南京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候,但是刚刚启用的中央空调。却让诺大的官邸大楼,好像春季一样凉爽舒适。不过在官邸的会客厅里面,这个时候却仍然是热气腾腾的。常瑞青虽然在家里面安装了空调这种新奇的玩意儿,却没有用冰镇的可口可乐招待来联袂来访的毛zd和陈独秀,泡的还是中国传统的绿茶。四杯热茶被山口淑子端进了会客厅,放在了四人身边的茶几上面。
山口淑子进来的时候,毛zd正在用湖南腔调的官话滔滔不绝讲述着他在湖南农村短期考察的见闻,看见长相靓丽的山口淑子,稍稍顿了一下,或许在心里面狠狠谴责了一番那位糟蹋日本姑娘的常大总理。然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接着往下:“起来我也是好些年没有下过农村,特别是没有下过偏远农村啦,所以这一次湖南农村之行,只能用大开眼界来形容。总理,我看你也应该去一下农村,听听农民兄弟们是怎么的?他们想要什么?想怎么发展农村经济。”
“现在的农民,当然都不希望再当农民再种地了,这个目标即使他们自己法实现,也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子孙实现。”实话,这个时代的中国农民是怎么想的,常瑞青比谁都清楚,根本不需要去农村听农民兄弟什么。
毛zd皱了皱眉,沉声道:“都不当农民了,地谁来种?”
常瑞青笑道:“总统,仲甫先生,我们都是gcd人,对吧?”
毛zd和陈独秀心道:“有你那么多老婆的gcd人吗?而且个个都比满清皇上宫里面妃子漂亮。”不过面子上还是一本正经点了点头。
常瑞青淡淡一笑,看了眼侍立在自己身边的山口淑子,朝她挥了挥手,让她先退。然后道:“我们这个gc主义的分配模式是什么?呃,不要什么按需分配,那种地方听着有点像哈里发上回跟我的他们y斯兰教的天堂。”
“那是在将来要实现的!”毛zd瞪了一眼常瑞青,冷冷道:“目前阶段,按劳分配应该是我党所倡导的分配方式。”
“那就对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嘛!”常瑞青笑道:“总统您觉得农民种地辛苦,还是工人做工辛苦?是农民赚得比较多,还是工人赚得比较多?而且城里面的工人还不用交税,不用担心亏钱,以后老了还有养老金,就是生病了也能找雇主报销一部分医疗费,这些都是农民所没有的利益。农民现在是干得多,赚得少,还没有保障,人家要是肯世世代代干下去一定是脑子不正常。所以,谁来种地不是问题,问题是种地应该赚多少钱。”
“怎么能这样解释按劳分配?”毛zd眉头深皱,实话常瑞青现在的话,他怎么听怎么刺耳!不过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常瑞青可是和列宁托洛茨基一个级别的政治家、思想家!出来的道理应该是很难驳倒的。他身边的陈独秀也频频点头:“是这么个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我当农业部长、渔农总会会长那么多年,所思所想的就是让农民富起来,但是这又谈何容易。中国有四亿多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也有两亿左右,如果要达到工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全国农民的总收入就要达到2000多亿华元!这得种多少粮食才能赚到?”
常瑞青笑着摆了摆手:“种多少粮食也赚不到的,我们的问题是农民太多,土地太分散……相信总统和仲甫先生可以在美国得到答案的,美国农民的平均年收入可在几千美元,相当于好几万华元,比我和毛总统的薪俸都高啊!大家都是农民,那些美国佬能做到的,相信中国农民也能做到,所以我对中国农业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搞好了农业问题,搞好了城市化,中国的未来一定会站在世界制高点。”(未完待续。。)
第 881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三
有人要站上世界的制高点,自然就有人要从制高点跌入深不见底的谷底里面去了。
曾经的世界革命中心,苏联首都莫斯科,现在已经是一片凄惶悲凉的景象。这座苏联国土上面最大的城市,有着数百万的居民,拥有全苏联最好的供应和生活条件,曾经是全体苏联人民,特别是苏联农民梦想当中的天堂。但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陷入到了毁灭的危机当中!
1936年6月10日的《真理报》罕见的用加粗的黑字刊登了苏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