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诘芯猛乓患杜浔傅纳脚诤推然髋趕hè程上的明显优势,开始肆无忌惮地欺负无法还手的**。本来以八十八师基层官兵的强悍,还能在密集的炮火下坚守阵地,但他们的师长——人称“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的“飞将军”孙元良在震耳yù聋的炮火面前老毛病又犯了,像当年北伐战争时一样再次抛下部队逃跑。(PS:由于孙元良的这次逃跑害死了在老蒋心目中地位更重的汤恩伯,这个“飞将军”即使后来得到大批黄埔同学的求情,也还是永久xìng地被赶出了军队。算上汤恩伯的殒命,胡卫东已经提前为将来的抗战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俗话说“将为兵之胆”,加之孙元良才到88师一两个月,平素又贪财好sè,远未得到部下的信服,现在见他一逃,大家顿时都没了斗志,纷纷缴械投降。大概是由于孙元良太令大家失望,这些**jīng兵的转化教育远比胡卫东预想的容易得多,其中超过九成的基层官兵都最终成为了“解放战士”,令dú lì师的实力又了飞跃xìng的提高(之前税jǐng总团的降兵虽然基本训练不错,但实战经验远不如88师的老兵。)。
八十八师崩溃后,胡卫东立即命令炮兵集中轰击汤恩伯的八十九师,并在毛泽覃的反复要求下,派其带特务团迂回到八十九师的侧后进行包抄。结果这段时间一直被幸运女神垂青的dú lì师炮兵再次立下奇功,汤恩伯亲赴前线督战,却刚巧遭到了dú lì师野炮群的火力覆盖,顿时灰飞烟灭(河南人民发来贺电)。。。。。。
八十九师是汤恩伯的起家部队,汤恩伯的死对他们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加之毛泽覃的特务团又突然出现在他们的侧翼发起猛攻,令全师上下顿时失去了斗志,剩余的九千多人全部弃械投降。闻听两师的败讯,此时还未加入战场的**第四师顿时落荒而逃,武器弹药丢了一路,倒是有效地阻滞了dú lì师的追击,而“幸运”地逃出生天。。。。。。
这一战虽然赢了,但dú lì师的伤亡却创了新高,战斗减员超过八千人,虽然部队里的伤兵大多能够恢复过来,而且在战俘中至少可以转化出一万多个“解放战士”,但那毕竟都需要时间。而且,与损失相比,这次战役暴露出来的几个问题更是令胡卫东不敢等闲视之。。。。。。
第三十四章 红十五军
感谢书友highschool的慷慨打赏^_^
首先,是胡卫东本人的轻敌,只看到敌军将领无能,却低估了基层官兵素质对于军队战斗力的影响,若非88师的师长刚好在不久前由名将陈明仁换成了“飞将军”孙元良、“汤司令”又刚好到前线督战而死于红军炮火,此战dú lì师甚至有大败亏输的可能。想到这些胡卫东不禁一阵后怕,为此他甚至放下师长的脸面,公开向全师进行检讨,谁知却反倒因此在全师上下赢得了更高的威望。
其次,是dú lì师如今已经过于臃肿,除了战斗部队七八万人,还有三万多技工、专家和三大学校的年轻学员,这些人都不是战斗人员,还得抽出军队保护,加之获得汽车后dú lì师是不必担心炮兵拖累行军速度了,可部队却基本只能沿着公路前进,dú lì师因此失去了当初灵活多变的机动xìng,先手的优势也因此大为削弱了。这两个问题的暴露,也成为不久之后胡卫东放弃野炮和汽车、并大幅度jīng简战斗部队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起兵初期屡建奇功的特战队如今实力应该已经脱胎换骨才对,但实战中却越来越派不上用场,胡卫东知道这是由于战斗规模迅速增大所致,毕竟端掉一个团一个旅的指挥部还有可能,想派一小队人马就搞掉一个军部,那就得要有逆天的运气才行。而侦查的工作,训练一支专门的侦察兵部队就行了,培养成本比多用途的特种部队低得多,至于破袭之类技术含量更低的敌后sāo扰工作,让游击队去干效费比更是高出特战队千万倍。但特战队真的在大规模战争中没用吗?或者说是华而不实?基于感情因素,胡卫东始终不愿承认,但现在的他也没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令后来与之交战的小鬼子们吃尽了苦头。。。。。。
此役炮兵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战后很多步兵都喊出了“炮兵万岁”的口号,使得dú lì师重视火力的传统变得更加根深蒂固,但其中也暗含隐忧。除了影响全师的机动xìng之外,由于兵工厂一直在随军行动,又缺乏一些必要的设备,目前还无法生产75mm山野炮所用的合格炮弹,虽然在寻邬县缴获甚多,但却是用一颗少一颗。加之炮火猛烈就意味着缴获减少,若非**第四师丢弃了不少弹药,dú lì师这次战役在弹药、尤其是炮弹方面绝对是亏大了,武器被炸坏了兵工厂或许还可以修,但弹药一炸掉就什么都没了。胡卫东现在总算是有些体会到历史上人民军队的痛苦了,歼敌再多,若缴获的武器弹药比消耗的还多,那这一战就和打输了没什么两样。由此以后,dú lì师在提倡发扬火力的同时,也开始强调起节约弹药的重要xìng,毕竟即使以后兵工厂什么都能造了,那也都是钱啊,中国还很穷,各方面都需要钱,根本没有奢侈浪费的资本。。。。。。
dú lì师再次歼灭和击溃zhōng yāng军三个师(连打汤恩伯之前的宁化战役在内),对于老蒋是个极大的打击,而顾祝同过于谨慎、迟迟没有南下令他愈发不满,他终于下了决心,让刘峙接替顾祝同的职务,并总揽两省剿匪重任,同时命令陈诚的十八军离开赣西南,也参与围剿dú lì师,而在福建方面,老蒋在重压之下终于不再任人唯亲,让更具将才的卫立煌取代了蒋鼎文的位置,这样一来他就认为万无一失了,三个方向都有jīng兵强将,红军再厉害也插翅难逃。。。。。。
老蒋做着白rì梦的时候,长征中的党zhōng yāng也得知了dú lì师再次大捷的喜讯,加之四渡赤水的胜利令太祖在红军和党内的威望空前高涨,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对于dú lì师的功绩给予应得的嘉奖。不过,太祖想将dú lì师一举升格为军团的动议还是没能通过,胡卫东太年轻是一方面,战绩没有得到完全确认则是另一方面。。。。。。
太祖对此也很无奈,只得少数服从多数,暂时只将dú lì师升格为红十五军,但中革军委终究还是集体通过了太祖的提案,即以后胡卫东的红十五军及其光复的各个苏区县直接向中革军委负责,那些并入dú lì师的红军游击队以后组织关系也都跟着红十五军走,这直接导致红十五军因为搜刮到了一大批此时还不显眼(相对来说)的后世牛人而飞速发展,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深远影响。。。。。。
其中闽西红军游击队的四位,更是直接将红十五军的实力几乎提升了一个档次,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张鼎丞可都是后世名声赫赫的大人物。也正因为这样,至少目前其实还并没有什么识人之明的胡卫东轻易地做到了知人善任,他让陈负责群众工作,张负责组织工作和内部整风,邓负责农村和后勤工作,谭主抓军事和政工,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此外,由于四人之中除了陈之外都多少有些带兵的能力,胡卫东自然也不会让其浪费掉,他安排三人分别出任三个主力旅的政委,其中谭震林还兼任dú lì一师三旅的旅长,他们的出sè工作给予了胡卫东很大的帮助。
其实以四人的才能、功绩和资历,担任这样的职位多少有些委屈了,但伟人的亲弟弟、加入dú lì师之前职位不比他们低的毛泽覃现在只是一个团长,他们自也无话可说,至于心里有没有抱怨,胡卫东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不管怎样,他都必须在军中树立起“实际工作成绩决定职务高低”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堵上那些没什么本事、全靠在苏联镀金混到资历的国际派们(有真才实学的那部分人另当别论)的投机之门。
不过,四人的心眼可没有胡卫东想的那么小,再说表面上看职务是降了,但红十五军的规模却是他们以前的队伍所望尘莫及的,一个旅的兵力比他们一个军还多,火力更是超过了一个军团,生活条件也好得多,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第三十五章 做生意
除了四位历史上的名人,在瑞金加入队伍的赖昌祚、钟得胜、彭胜标、胡荣佳等等也都是不错的人才,加上军校的培养与战斗的历练,红十五军基层官兵素质提高很快,胡卫东也总算可以当会儿甩手掌柜、抽出更多的时间关心学校与兵工厂了。同时,趁着**遭受重创的机会,胡卫东命令三个主力旅分开行动,攻取那些现在仍然失陷敌手的昔rì苏区核心县份,特务团也在毛泽覃的一再请战下获得了出战的机会,四路大军各自为战,攻城略地的效率较之当初只能一路来一路去的时候几乎翻了两番还多,不到一个月的工夫,福建的上杭、永定、平和、龙岩、连城、清流、明溪,江西的宁都、石城、广昌和广东的大埔,足足十一个县便都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闽赣苏区也从此改名为闽赣粤苏区,其间红十五军消灭包括民团在内的**杂牌部队三万余人,总兵力迅速突破了十万大关。
在此期间,**的飞机开始频繁光顾苏区,甚至行进中的红十五军部队也遭到过多次空袭,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显然南京的老蒋已经被气坏了。但老蒋却不明白光靠飞机是消灭不掉一支大部队的,这种孤立于陆军的单独空袭不但效果有限,而且反倒给红十五军的指战员们上了防空的实战教学课,空袭的效果因此一次比一次差,还开始有飞机被击落,以致于珍惜生命而又厌恶内战的飞行员们一度罢飞,老蒋只得暂停了这种消耗巨大而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泄愤之举。。。。。。
在这一系列的战役中,四路兵马里面谭震林表现最好,其次为毛泽覃,另外两路虽然稍差,但至少打打民团还是没问题的,胡卫东不得不承认战争果然最能锻炼人,即使是搞政工甚至经济工作的(直接从学生时代走上岗位的除外),也一个个被逼成指挥官了。而像谭震林这种军政全能的,无疑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胡卫东当即提升其为新建的dú lì二师师长兼政委并报请zhōng yāng批准,但提升最快的却非毛泽覃莫属,他一下子由特务团团长升为了军参谋长,这可不是胡卫东存心拍伟人的马屁,而是毛泽覃真的立下了对于红十五军来说至关重要的大功。。。。。。
既消灭了敌人、又扩大了地盘,红十五军的胜利毋庸置疑,但胡卫东一直以来的担忧也终于变成了现实,红十五军的弹药开始出现短缺。消灭垃圾敌军虽然自身伤亡较小,但缴获也要少得多,尤其这次**正规部队是主动后撤,大宗物资基本都被他们卷走了,红十五军也就捡到一点边角料而已。加之现在部队规模rì益庞大,原本觉得很多的缴获如今得来却是杯水车薪,比如红十五军现在还有500多万发子弹,看起来好像很多吧?其实平摊到每个士兵身上,才区区五十几发,连一个基数都不够,若算上机枪的消耗,就更加捉衿见肘了。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手枪弹,如今已经不足三十万发,平均到红十五军装备的1200余支冲锋枪和近4000支二十响上,每支能够平摊到的子弹还不到60发,也就是两三个弹匣而已,对于消耗子弹飞快的冲锋枪与二十响来说,这点子弹根本不够打一次硬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