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元华也是阳谷来的,他对此事没有发言权,但他知道王长福的意思,把头偏到一边吐了一口茶渣,王长福和郑三虎也不理会他。
    刘民有不愿搀和这事情,合上自己的册子站起来道:“这事儿我不管,去问陈大人,塘马六百里加急,不过五六天就能来回,他说扩编那支人马就扩编那支人马,王长福你也不要瞎操心,管好你的近卫营。”
    刘民有说完就领着周来福两人出来,回到民事部之后,三人到了刘民有的公事房,刘民有疲倦的坐到自己的长躺椅上,对周来福说道:“来福你前日说的棉纺纳入商社一事,我亦要与陈大人商议,我自己的意思,短期内无此必要,四海商社乃远通各地之渠道,棉布的初期市场在登莱青和济南,后面才会扩展到山东和北地,若确实有必要,到时再纳入也可。”
    周来福低声道:“属下听大人的。”
    “不过你可以放心,销售可以全部包给商社,对商社来说,利润的差别并不大。”刘民有对周来福说完停了一下。他心中真实的想法,也是来源于去年的临清烟草之争,打垮东岳烟厂之后,商社曾有人说不必再开发新品种,只需打压各地的烟草业便可。他担心商社会变得过于依靠暴力制造垄断,而根本不注重技术的发展,所以他还是打算自己控制制造业。
    徐元华有些不自在,他是工商司的司长,但登州系中又有四海商社这个巨无霸,主要赚钱的利润都来自商社,工商司仅仅管辖工坊,后来虽抢来了金矿的管辖权和征税权,还是无法与商社相比,这造成他的地位有些尴尬,在民政各司中也不算强势部门。现在听刘民有的话,显然周来福又在抢地盘,还好刘民有没有答应。
    刘民有打开自己的册子,对周来福和徐元华道:“我这里拟定了一个计划,来福和元华你们帮忙参详一下,共有两个厂区,分别是登州和灵山卫,就设在登州水城西侧那个私港旁边,灵山卫厂区设在卫城旁边,那里的私港条件更好些,也是漕船常走的路,往来十分方便。”
    周来福稍稍一想便道:“灵山卫那处私港甚好,陆路离青州府仅一墙之隔,海路到南直隶的海州不过一两日海程,从海州去衮州府很近,若是从衮州和南直隶收棉花,这条路算是省事的。”
    徐元华补充道:“青州府南面种植棉花的也不少,灵山卫离青州府如此之近,征集民夫也十分便宜。”
    刘民有笑道:“那灵山卫这处就先定下,你们都未说登州,是否认为登州此处不妥?”
    周来福跟着刘民有很久,以前在天津的时候就一起干衣店,也不避讳的道:“属下确实认为登州不妥,此处虽有港口,但登州海陆皆远,且登州没有大江大河,水力纺织必受限制。”
    徐元华也补充道:“另外一条,便是登州本地不产粮,朝廷供应的本色大多要供应旅顺和登州驻军,若在此办纺织厂,则粮食皆需外地运来,要占用不少船只。”
    周来福叹口气,“这船只真是不足,今年又接下了东江镇的本色运输,中间几乎毫无赚头,但陈大人非要让接下,如今二号福船又加了三艘,鸟船和开浪加了近二十,还是不敷使用,若真是在登州设纺织厂,这运输便是一大难题。”
    东江的本色是陈新一定要接的,原来东江的漂没按三成算,登州水师有不少赚头,还能搞些夹带走私。现在陈新联合了吕直、王廷试,在辽海搞贸易垄断,给水师上层按份子分红。吕直查得也严,还砍了一个私自夹带的水营军官。陈新开价给吕直,水营什么都不用做,直接返吕直一成,另外还给水营军官一成,本色运输对水营便成了鸡肋,最后交给了商社来做。
    陈新还是按漂没三成,除去给掉的两成,只能勉强保本,船只数量倒是增加了不少,不过周来福怎么算都觉得划不来。
    刘民有知道陈新要干什么,他布局在辽东,东江镇十分要紧,接到本色可以控制东江镇,必要时还能接济一下,赚钱是在其次。
    他转回纺织厂的话题,对两人问道:“那你们觉得何处更合适?”
    “昌邑。”徐元华抢先说道,“此处离青州府甚近,有两条大河,可以顺河道引水作渠,用于那些水车,水车用过之后还能灌溉屯堡的田地,如今平度各处屯堡也在套种棉花,收了后走水路到昌邑,也要便宜。”
    刘民有看看周来福,周来福也点点头,“昌邑到陆路水路都方便些,平底船可以在河中装货,顺流出海。”
    “那就此处,我马上给屯务司传令,让他们抽调劳力,徐元华你主理厂区的事情,特别要注意人力纺纱的工房,这事情对指头灵活要求甚高,多问问那些屯户,看如何能保证工房里面不能,实在不行,就做成大型地窝子,总之九月底前要完工,还有就是工坊那边,马上增加木匠的数量,咱们有好多东西要做。”
    刘民有还没说完,吴有道的声音就在外面响起,刘民有只得停住,让他进来。
    吴有道偷偷摸摸的看周来福等人一眼,要凑过来跟刘民有说话,刘民有最看不得他这副神棍模样,不耐的道:“有啥事大声说。”
    “刘大人,不能大声说,军令司的人来的。”
    刘民有只得站起来,带着吴有道走到里面的隔间。
    “说吧。”
    吴有道压低声音,“辽南刚传来的消息,建奴在盖州至复州囤积粮草,朱国斌和刘破军都认为他们可能要攻打旅顺。”
    “打旅顺!”刘民有瞪着吴有道,“那他们找我干什么,还不快去通知陈大人。”
    “塘马已经去了,他们请大人多运送些粮草和武备,另外要把那个啥战斗工兵实验连调过去,跨防区的营伍调动要大人您签字。”
    “哦,那我签就是。”刘民有接过文书,用毛笔签了,又对吴有道说,“我也要写一封信给陈大人,你一会拿去给军令司,让他们找塘马送去。建奴若真来打,肯定非同小可,还是得请陈大人回来坐镇。”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腹心之患
    “蓝旗总兵官马光远奏,伏以天命非常,唯德是与……恭惟皇帝殿下美明、睿智、刚毅、仁敏,自得全辽一来,一举而威震燕京,再举而智擒祖帅,插汗望征旌而远窜,丽王知时势而求和,登州孔有德李九成突围冒险来投,倘非天意之皇上,岂人力所能致哉。今我大金广有全辽,唯登莱陈总兵窃据金州旅顺,东江岛寇啸聚海岛,矣我大军出,窜伏辽南辽东,扰我大金生民,若芒刺之在背。当此中原拢攘之际,正皇上创基定业之秋,为此两股南人所羁,而乃株守一隅,坐失问鼎之良机,诚可惜也。其中金州旅顺城坚壕深,据隘而扼要冲,窃以为登莱陈总兵所据金旅实为腹心之患,臣伏请皇上大举征伐,必除之而定万世之基。”
    沈阳大政殿中,一名汉官跪在地上大声的说着,他便是崇祯三年在永平投降的明军参将马光远,现在是乌真超哈精兵额真,乌真超哈的固山额真佟养性病死,暂时还未指定新的总兵官,马光远也是竞争者之一。原本历史上是由石廷柱接任,但石廷柱在复州一战被几十名明军击溃,丢尽了后金军的脸面,现在已经被降为游击,连参会的资格都没有了。
    大厅周围人头济济,除了八旗旗主外,还有八固山额真和十六大臣,以及参会不发言的蒙古左右翼固山。他们各有所思,没有贸然出来说话。
    皇太极扫视了一遍大厅,他在五月中旬接到了登州的线报,得知陈新亲自领军去了河南,人马约有五千人。皇太极当然不会认为陈新会被流民打死,六七月间辽东也在农闲期间,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拔除金州和旅顺。
    他私下找各个贝勒和固山商议,其中很大部分不愿意去辽南,他们都希望今年去辽西,快打快收。所以皇太极一直没能成行,拖到现在才说服了大部分旗主,今日在议政大会上提出来,让大家达成共识,这个马光远,不过是他找的枪手。
    皇太极身边的两个凳子还是没有拿走,代善和莽古尔泰依旧和他并坐,皇太极先问了代善,代善最近身体不太好,他有些无精打采的道:“打倒是该打,金州那地方啊,落在那陈新手里,比起毛文龙更是恼人,三天两头往复州打秋风。不过要打金州旅顺,人去少了是不成的,这粮草便确实是难题。复州当年是我去剿的,杀得百里无一个活人,去年复了些站堡,人也还是不多,又被那陈新一通焚烧,复州粮食几无收成,今年也没有种下多少,咱们大军一去,抢也没处抢,没得又弄得跟大凌河一般。”
    下面的人低声议论起来,这些旗主和大臣实际都有各自所属的牛录,他们都是军政一起抓,所以每次打仗都得计算是否划算……
    皇太极看着地面淡淡道:“那二哥的意思就是赞同打,只是担忧粮草,三贝勒如何说?”
    莽古尔泰咳嗽一声,清了请嗓子,却停下不说话。以前皇太极刚即位的时候,都称呼他为五哥,态度十分恭敬,去年那事之后,两人的矛盾表面化,莽古尔泰现在比较低调,尽量不给皇太极抓辫子,不过能给皇太极难受的时候,他也不含糊。
    他半响不开口,直到整个大厅的人都抬头去看她,莽古尔泰才面无表情的道:“二哥说该打,咱也说是这个理,谁要说不打,那下半年就得谁去守复州。去岁我与十四守的复州,可谓深知金州之害,那登州兵不比关宁,野战也未落下风,反倒把小十四打得惨,若是他们守在城里头,咱们就非得倾国而出不可。不过嘛,咱正蓝旗和小十四的镶白旗都被打得伤了元气,这兵是出不了多少的。”
    两人都赞成打,不过一个不愿出粮,一个连兵也不想出,顺带还想拉上一个多尔衮,这里便是三旗人。多尔衮在下面低着头,暂时看不出来真实想法,皇太极依然从容,这里毕竟有三十多号人,不是八王议政那时候的八个。
    皇太极点岳托的名道:“岳托贝勒,你是兵部尚书,这用兵之事正该你管,你的意思如何?”
    岳托站起来道:“回大汗,奴才认为攻金州正其时。当年毛文龙在东江,我从不敢长期远离,自东江镇残破,我等方可入关又或远征察哈尔。自大凌河陈新突然攻占金州,平日便不停以轻骑散兵扰乱复州,一待我大军远出,便欺我兵少,以重兵临复州,然复州不可不守,若弃复州而去,则盖州以南尽为敌有,届时难道又弃盖州乎?如今复州守也不是,弃也不是,皆因金州旅顺那一支登州兵,据复州哨探所言,其骑军已过两千数,若不早灭之,此骑军若愈加壮大,届时又如何应对。前闻登州镇兵马去了河南打乱民,登莱之兵必然无多,此乃天赐之良机,弃之可惜。”
    年纪最小的多铎突然开口问道:“岳托贝勒,咱们也学那关宁的蛮子,只守在复州城中如何?他们总不见得敢绕过复州。”
    “上次可守,次次可守乎?”岳托回道,“登州兵在我等攻略燕京之时,尚用火绳鸟铳和虎蹲炮,骑兵不过一两百之数,到身弥岛见自生火铳、小铜炮,到金州出骑军和短铳,复州时骑军已过千,步营带大铜炮。他们一攻复州不下,不知下次便弄出些什么东西,复州守不守得住,尚在未知之数。”
    多铎皱皱眉头,然后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