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第4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权利空间本来应该会引起一场争夺,但是这场争夺却被李二陛下用大量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行动制止了,大量的官员得到火速提拔占据了这些位置,然后开始推动改革。
这次的改革行动非常迅猛,条纹相当多,为了适应改革的措施,李二陛下每天都上朝,每天都会布置出相当一部分的任务具体分摊到各个办事部门,事情多如牛毛,稍有不慎就会被狠狠斥责,因为一环套着一环,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会造成连锁反应,这些日子里面因为办错了事情造成大问题的官员已经有七八个被降了职。
来势凶猛的改革恐怕也是一场李二陛下对大唐官员的政治考核,能力过硬的留下来,能力不足的就要被降职或者是撤职或者是调任闲职,毫无犹豫,苏宁三天的尚书省经历不过是这场大动作的一个小缩影,事实上不仅仅是尚书省乱成了一锅粥,就算是中书省也是不停的签署皇帝的旨意,门下省也是不停的审核这些旨意,最多的一天皇帝一口气下发了三十二条指令,门下省和中书省从未经历过这样数量的旨意,集体加班。
这段时日大唐朝廷高速运转,累晕了不止一个人,一直与全体朝官几乎没有闲心思去进行政治权力的博弈,李二陛下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各个空出来的官位中,主要的反对派被斗倒了,就要防止新的反对派占据这些位置,相互制衡很有必要,但是都是建立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向山东士族那一群自己无法控制的政治团体,不允许再出现了。
这场被称为贞观革新的大型政治行动一直延续了好几十年,最**是在贞观朝的后半期,以至于后来的帝王们也在延续着贞观朝的改革措施继续前进,大唐的改革出现在朝廷立国之初,所有的利益都没有定型,利益团体还并不稳固,也并没有产生牢固的政治团体的时代,朝廷官员尚且斗志昂扬,这个时期的革新,产生了比商鞅变法更要重要的影响。
劳动改造,军事大学,经济战争的构想,鼓励生育,开发江南,开发山东,百万大移民,伤兵与军属的具体安排措施,疗养院的设立,有史以来第一次女子工作的出现,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灾难预警的完善,府兵制的革新,文化改革的行动……
从贞观四年开始,这些改革措施一项又一项的出台,朝廷原有的机构完全无法适应这些改革措施,李二陛下运用自己的权威和权力设立了不少新的机构,裁撤了一些不需要尸位素餐的机构,将朝廷从里到外打造了一遍,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这些改革措施有不少是永远也完成不了的,还有不少需要永远保持,因此对于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动。
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行动,在贞观朝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猛烈运作起来,这一时期整个朝廷都在老老实实的做事情,所有官员都化身干吏按步就章的做事情,每一天从尚书省下达的指令老老实实的完成,老老实实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敢有丝毫的疏忽,生怕一旦疏忽都会面临被撤职的危险。
这种情况就好像张居正改革时期一样,都是一个朝代少有的官员老实本分,朝廷党争并不尖锐的时期,相对安稳,朝廷里的官员忙碌,没心思政治斗争,地方官员更忙碌,需要亲自落实这些事情,没心思祸害百姓,李二陛下将朝中御史遍地洒出,到处监管官员,遇到不合格的官员可以先撤职后上报,遇到罪大恶极的有先斩后奏之权,这一下所有地方官员被吓得更不敢乱动的。
和张居正改革不同,张居正时期明朝已经立国百多年,很多事情都已经难以应对,朝中利益集团稳固,太监势力强大,张居正的改革措施步履艰难,饶是如此张居正依旧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就更别提大唐如今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没有党争,没有尖锐矛盾,社会矛盾不突出,利益集团矛盾不尖锐,皇帝权威足够,一心改革,改革措施符合从上至下几乎所有集团的利益。
所以反对的力量从山东士族被扫平之后就渐渐消失,绵软无力,难以为继,这一时期几乎所有官员都支持改革,大力推行,改革的总策划师苏宁并不是总指挥者,不像历史上其他的著名改革行动中策划者也是指挥者的情况,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等等,苏宁是安全的,作为主导者的李二陛下更是安全的,贞观革新的阻力出乎意料的小。
加上劳动改造行动已经覆盖了关中地区全部,山东地区大部和蜀中、江南一部,深得人心,加上这些改革措施百姓们也能得到很多的好处,前所未有的大局面在大唐全面展开,这一局面更将长久的维持下去,开发江南和华北任重而道远,不是一代帝王就能完成的,政策持续下去,成为惯例,后代帝王自然也会持续下去,开发不停止,进取不停止。
足够的农业**和商业**带来的成果会给大唐带来足够的底气,粮食和财富的充足,会给改革派足够的底气,就算是持中立态度的保守派和持不合作态度的反对派也不得不承认,贞观革新给大唐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短时间内已经可以看出一二,立竿见影的改革措施不在少数,但是长时期看来,这种改变更加明显。
比如朝廷推出的菜篮子计划,按照苏宁提出的油料作物大种植的构想,被一些新锐官员高度重视,经过研究和实地考察之后,这些新锐官员接连提出了丰富除了粮食之外的各种食品的建议,比如各种肉,比如各种蔬菜,因为养殖和种植量不足,大唐长期缺少副食品,而将目光一直注意在粮食产量中,但是一直被忽视的是,肉类和加了油的蔬菜,比之粮食,更能抗饿,副食品充足之后,何需担心百姓吃不饱肚子?
一味的重视粮食产量,而粮食恰恰是耗费量最大、最难以饱腹的食品,当前形势下,大力发展副食品,让更多可以饱腹的副食品进入百姓家中,才是走出粮食困境的不二妙招!肉类和蔬菜,只要数量够了,何须担忧价格下不来?物以稀为贵,这才是最主要的。
菜篮子计划应运而生,苏宁得知后愣了大半晌,随后摇头笑笑,谁说古人笨?自己只是提出了一个构想,就能被其他官员想到扩充副食品占有量以改善生活的招数,自己何须提出那么多的改革措施?
贞观七年,一个大时代的开启,必将带来一段伟大的传奇。rs

五百四十六 身不由己的皇帝
在朝堂上参与了众臣子争吵大会的李二陛下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了寝宫,今日的政务依旧很繁忙,自从开启了贞观革新计划之后,又宣布进言者无罪,改革措施被采纳者重重有赏,这新的改革措施一项又一项的被臣子们提出,苏宁提出的改革大略被不断的完善增添内容,内容一多,事情就多,事情一多,就容易来不及处理,就容易滋生吵架等恶劣情况。
比如今日在商讨关于菜篮子计划的具体细节的时候,几个官员就吵了起来,这个说牲畜不易得,不易养,耗费太大,他家里面养的牲畜耗费甚巨,还不够吃,另一个官员说你那是不知如何养,养的不得其法,他亲自下乡查看之后,发现蓄养牲畜并不难,耗费也不大,完全可以推广!
其他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吵成了一片,最后好不容易平定下来,李二陛下要求他们必须给出论据充分的论证才可以被采纳,好容易才终结了这一次的争吵,接着又是五六项改革措施被确定之后的具体细节争吵,好容易敲定了三项具体措施,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李二陛下还从未感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明明早朝刚刚开始,这一转眼就是夕阳西下了,摸摸肚子,这才感觉到饥饿感如潮水一般涌来,摇摇头,往长孙皇后宫中前去,准备好好的吃一顿,然后睡一觉,准备明天的争论大会……是的,朝堂已经变成辩论大赛的现场了。
但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大家都是为了大唐出谋划策,吵来吵去也只是为了确立一些好的措施。这对于大唐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于皇帝也是如此,要是朝堂上一团和气,他才需要担忧。
来到了长孙皇后宫中。李二陛下迎面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气。不由得食指大动,快步走入。连行礼都免了,也没让宫人通报长孙皇后,一入内堂,就看见长孙皇后手上端着的菜盘子和惊愕的神情。
“陛下来这儿为何不让宫人通报一声。臣妾也好出去迎接。”长孙皇后娇嗔道,李二陛下“嘿嘿”一笑,快步走到饭桌前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道:“都成习惯了,朝堂上吵成一片,时间紧迫。为了更快的处理好这些事情,做什么事情都要更快,这些繁文缛节就不要了,浪费时间而已。”
长孙皇后看李二陛下这副狼吞虎咽的样子。连忙盛了一碗汤递给李二陛下,然后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二陛下,出言道:“陛下这些日子忙里忙外,都见不到人,这一看之下,却是瘦了许多,您瞧瞧,这儿都陷下去了。”
长孙皇后拿来一面铜镜指着地儿给李二陛下看看,李二陛下仔细瞧了瞧,把嘴里的饭菜咽了下去笑道:“我是瘦了,但是天下人却会胖起来,这是值得的,这些天争吵的最激烈的就是如何改善大唐百姓之饮食,苏宁不是说吃了有油的饭菜就能节省六成粮食吗?结果有人试了试,发现的确如此,于是就如火如荼的开始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个什么菜篮子计划,要改善大唐的百姓饮食。
这一吵就吵得天昏地暗啊,农为国之本,这一点不能变,所以这个问题争吵的最激烈,从如何推广种植蔬果和养殖牲畜,吵得不成样子,都快打起来了,这些日子将军们都躲在参谋总部里面不上朝,他们倒是清闲,却苦了我啊!”
摇摇头,把碗里面最后一块米饭吃掉,又把碗伸向了长孙皇后道:“再来一碗。”
长孙皇后给李二陛下盛了一碗饭,笑道:“这不是陛下所希望的吗?军政分开,将军们处理军务就行了,政务就让文官处理,两不相干,这不是最好的局面吗?参谋总部设立之后,陛下不是说将军们很少来上朝了吗?”
李二陛下点点头,说道:“的确是应该这样,从前朝经验来看,无论是文人掌军,还是武人执政,对于国家而言,而不是好事,只有各司其职,才是最好的局面,如今这个局面来之不易,我才需要更加小心翼翼的处理这个局面,处理好了,大唐千秋万代,才不是一个梦,观音婢你说呢?”
看着李二陛下继续狼吞虎咽,长孙皇后有些心疼,于是岔开话题道:“陛下,这些事情先不说,明日就是苏宁的大婚了,陛下可想去看看,总是闷在朝中也不是个办法,苏宁的大婚陛下还特别准许了免除宵禁,整个长安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极了,妾身派出去采购的人都买到了好多不一样的东西,平常都没有,比如这个海参,今儿个才送来的。”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黑乎乎的炒海参,刚才也想问问这是什么,夹了一筷子一口咬下去,嗯,鲜美,很鲜美,笑着点点头,问道:“苏宁的婚礼筹备的怎么样了?毕竟也是咱们皇室和臣子结亲,这个脸面要摆足了,可不能出什么差错。”
长孙皇后笑道:“正是如此,苏宁还决定要把军事大学的一期学子们都给请一遍,这个人数好像就有快两千了,比其他兄长的时候还要多了一倍,长安城好多商家的东西都被苏宁和孝恭给买空了,百姓们也赚了一笔小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