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相信,朝中依然有许多大臣是反对与金人起战事,寄希望和谈止兵事,迎回二帝及其他被俘人员的,他准备争取这些大臣的支持,与李纲、宗泽等主战派分庭抗议,再借金人的手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势力,甚至谋划更多,代赵谌而立。但却没想到,就在单独与赵谌说话,以拒绝和谈就是不愿意迎回太上皇赵桓及无上皇赵佶压的赵谌惊慌失措之即,王晨却突然出现。
王晨的出现不但坏了赵构的好事,让他没办法继续逼迫赵谌在和与战方面向他表态,而且自己被王晨说的乱了心绪。母亲和妻子都被金人凌辱、轮+奸,让他的脸面都坏光了,什么想法和念头也就在王晨说这些事时候全部失去。赵构被王晨那一通话说的满心悲戚,六神无主,回府后也不曾召黄潜善和汪伯彦,独自躲在府中伤心,像大病一场一样,今天的朝会也没来参加。
而赵构是授意黄潜善和汪伯彦今日朝会上提这个建议的,配合他昨天单独与赵谌所说的行动,威逼赵谌及主战派大臣做出让步。赵构原本应该在出了宫后召见黄潜善和汪伯彦再议什么,细谈一下今天朝会上应该怎么提议,但他满心悲戚地躲在府中伤心,连召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事也忘记了。
汪伯彦和黄潜善没接到赵构新的吩咐,以为今天依然采取如以往一样的行动,也就当殿提出了与金人和谈的建议。他们在提议之前是犹豫过,因为朝堂上没看到赵构,但他们想不到赵构是因为被王晨一番话说的在府中痛哭而不来参加朝会,还以为赵构是为了避嫌。结果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后,被王晨这个他们根本不会过多考虑的武将,狠狠地批驳了一顿,而且批的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他们也想到了不对的地方,赵构今日没来参加朝会,说不定遇到麻烦事了。
朝堂上甚至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力挺他们,斥责王晨这个武将太过于张狂,大多的人都保持了沉默,李纲和宗泽还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他们怎么还敢再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能一个劲地认罪,表示自己提这样的建议只是为国为民考虑,希望让大宋有时间休生养息,让百姓有时间整顿修葺自己的家园,不再受战火的祸害,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
赵谌对如此处置面前这情景没有一点经验,不过他知道王晨非常痛恨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两个人在现在时候提出和谈的建议,因此没好气地跟着王晨斥责了一番:“朕已经向金国下了国书,令其马上送还二帝及其他被俘的宗室,还我被占的河山,赔偿我大宋受到的一切损失,绝不和金人和谈。要是金人不答应,那朕就会亲提百万雄兵,讨伐金国,以金人待我大宋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曾言,要是朝中大臣有胆议和者,定会严惩,没想到黄、汪两卿丝毫没将朕当初的誓言当一回事,今日还逆势而行,一力建议与金人和谈。你们难道真的希望朕也在与金人的和谈中,去燕山陪太上皇和无上皇吗?”
小皇帝最后那句话再把黄潜善和汪伯彦吓了一大跳。虽然说他们知道现在小皇帝并不亲自掌理朝事,朝政大事交由李纲负责,但李纲事事都会抬出小皇帝来,表示自己并不是握着权力不放,什么事都经皇帝同意才做的,免得被人认为太贪恋权力。李纲这样的行为,使得赵谌这个小皇帝好像许多朝事都要亲自过问一样。后面几句特别意思的话,如何不让黄潜善和汪伯彦胆寒?何况他们心里还有鬼!
要是今日赵构在朝堂上,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是会受到惊吓的。
不过赵谌的话说的有点重,有马上打算重处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打算,马上就有人站出来替他们两个求情了,说汪、黄两人这样考虑都是为大宋的前途作想,在皇帝宣布不与金人和谈时候,汪伯彦和黄潜善都在应天府,一切情况并不太清楚。最后连李纲也站出来替黄潜善和汪伯彦说两句好话。
其实李纲替汪伯彦和黄潜善说好话除了想维持朝堂上的和睦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们同为文臣阵营的人,总是要为文臣说几句话的。一些事实的东西是改变不掉的,那就是李纲也不希望武将在朝堂上地位突然被拔高,百年的传统下来让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朝堂上能拿主意的大臣,应该都是文臣。作为宰执的文臣,怎么可以被一个武将当殿质问?
抱着他这样想法的人几乎占了朝堂上大臣的大部分,连宗泽都认为王晨表现太过分了。
当然王晨根本没预料到李纲和宗泽等人会如此反应,但他也知道见好就收,有大臣们站出来替汪伯彦和黄潜善求情,连李纲都这么表示,他也不再说什么,静静地站到一边。
既然众多的大臣替黄潜善和汪伯彦求情,王晨又不说什么了,一切都依王晨所言而决定如何做的赵谌,当然也不会再责这两个倒霉蛋的罪。
朝会接着商议其他一些事,后续的情况基本都由李纲主持了,军政、民生方面的事说了一大堆。
李纲做事还是雷厉风行的,许多朝政大事也是当场拿了主意,一些大臣们的上奏之事也在朝会上当众商议解决。
朝会散了后,宗泽约王晨去单独商量一些事。
王晨对自己这个同乡人的信任远比对李纲更甚,也心知宗泽要与自己说一些比较要紧的私事。他非常想知道被金人放回来的孙傅和吴敏审讯的如何了,他们两人是如何陈述事情的,这事是由宗泽负责,他今日也想问问宗泽这方面的情况。
哪知道宗泽给他的第一句话却是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晓初,你不会是想让满朝大臣都与你为敌?”
第二十三章 无可奈何
“宗相公此话是何意?”没去想太多的王晨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晓初,你记的太祖皇帝的祖训吗?”
“太祖皇帝?便是那个赵匡……”王晨差点将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名也说出来,还好他反应很快,马上收住了口,没将赵匡胤的全名说出来,看到宗泽那惊异的眼神,赶紧拿话胡混:“宗相公,你所说的太祖皇帝留下的什么祖训?是武将不得干政吗?”
话一出口,也马上认定了宗泽所说就是这个意思。
宗泽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晓初啊,今日你不该这般强势,当殿训责汪伯彦和黄潜善,他们毕竟是位列宰执的朝中重臣,岂是你一个武将可以训斥的?今日他们言语不当,只有台谏官会上表弹劾他们,你完全没必要当殿斥责他们啊?”
王晨听了,却没言语,他并不认同宗泽所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他也是朝中的大臣,那些说了错话、做了错事的大臣,为何就不能当殿提出意见?
宗泽见王晨这副神情,知道自己这个小同乡还不服气他这样说,叹了口气后无奈地解释:“晓初,想必你也看到了,今日朝会上,除了你一个武将外,其他都是文臣?大宋立国百年以来,极少有武将敢在朝堂上表现如你这般,文臣们怎么会容忍武将凌辱于他们之上的?相信以后的日子里,弹劾你的折子会非常多,你可要做好准备,以后也要注意点,不要再和今日这样。”
听宗泽如此说,王晨挺无奈,也很悲哀,怪不得今日李纲也替黄潜善和汪伯彦在小皇帝面前请求了,大宋朝堂的大臣,到底都是些什么怪胎啊?一个个抱着祖制不放,也不去想想祖制究竟合不合理,是不是适应在任何时候。都快国破家亡了,还一力压制武将的地位,连朝堂上都不允许他们发出声音。
看到王晨依然没有说话,只是神情有些不满,宗泽用力地拍拍王晨的肩膀,道:“晓初,这是大势,你我都无力抗御,连皇帝也是如此,所以你只能接受。以后啊,不要在朝堂上表现的这么激动,许多事你有想法,可以先与某说说,也可以私下与陛下讨论一下,省得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知道宗泽这样说,全是好意,王晨也马上笑了笑,作礼回答道:“多谢宗相公的好意,小子记住了,以后一定不会这么孟浪的。”
因为两人说的都是义乌话,基本不要怕被别人偷听到,但两人说话的地方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免得有什么意外。说了这些后,宗泽再给了王晨一些忠告,并要王晨小心可能会出现的大臣弹劾的事,再又道:“晓初,孙傅和吴敏的事并没审问出什么有用的事来。他们两人一口咬定没有受到金人的胁迫,太上皇和无上皇的手诏都是他们的本意。他们原本在朝中职位很高,又不能对他们用刑。他们也恃着自己的身份,时不时摆架子,对问讯他们事的官员喝斥。要是他们一口咬定是这样,那我没办法进一步审问啊!”
看宗泽有点愁眉苦脸的样子,王晨也知道自己这位老同乡与他一样,怀疑吴敏和孙傅是奉了金人的使命回来,但苦于无证据,又问不出口供来,有点无计可施的样子。王晨跟着叹了口气后,突然想到了一个计策,马上对宗泽说道:“宗相公,小子倒有一个办法,不要刑讯逼供,就可以让他们源源本本地将事儿招认出来。”
“什么方法?”宗泽一下子生出好奇来了。
“让人轮番问询他们,隔一段时间问询他们在北地的事,不让他们睡觉。连续几天以这样的方式问询他们后,肯定会得到最真实的东西!”王晨说着,露出一点残忍的笑容。他穿越前的时代,对犯事的官员有一种特别的处理方式: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俗称“双规”。官员双规时候,并不会遭到严刑逼供,但会遭到这种方式的折磨:连续的审问,不给你睡觉。几天折腾下来,没几个官员能抗的住,什么事都会交代出来的。
这当然算不上严刑逼供,但审讯犯人却非常有效果。
听了王晨的建议,宗泽脸上现出一点骇然,但在想了想后,最终还是答应了王晨试上一试。
宗泽替王晨担心的事最终变成了现实,自王晨在朝会上当殿斥责了几番黄潜善和汪伯彦后,朝中弹劾他的折子每天都有,不只御史台的官员以各种理由上表弹劾,其他官员也是这样。当然上表弹劾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折子也是不少,连李纲和宗泽都向小皇帝上表了质讯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折子,其他还有胡寅、赵鼎等大臣。黄潜彦和汪伯彦被迫上表请辞相职,并在等待皇帝批复前待在府中自我反省。
宋朝的制度这样,无论是宰相还是其他大臣,受到御史台的台谏官或者其他大臣的弹劾后,都要这样做,自请辞职或者待在府中自我反省,暂时停止理事,王晨也不得不和他们一样。不过小皇帝赵谌倒是好像知道现在许多地方离不到王晨,在王晨请辞的奏本交上去后,马上就批复了,不同意王晨的请辞,令王晨继续统领殿前司禁军,训练军士。而对黄潜善和汪伯彦的请辞,他暂时不予以理会。
“王殿帅,为何这么多人要弹劾你啊?”赵谌看着自己面前的桌案上一叠弹劾王晨的奏本,很是不解地问询站在他面前的王晨,又瞧瞧身边站着的赵環環和赵珠珠两位姑姑,“王殿帅所说所做不是全都为了大宋的安危考虑,这些人为何都对王殿帅这么看不顺眼。”
“谌儿,肯定是王殿帅各方面表现太优秀了,朝中没什么人可比,加上年纪比任何一个大臣都轻,所以许多人看不顺眼,”同样很不满意这么多人上表弹劾王晨的赵環環,一副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