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瞎!”
当崇祯皇帝的话由大汉将军传递开来之后,围观的百姓才真正确认,原来传说中免费的幼学是真的。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淡定了。特别是那些家境不好的百姓,更是激动异常。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读书是有钱人的事情。
普通一户人家,想要读书,基本上很难。如果族里条件比较好,开有族里的免费私塾,说不定还能去学一下。但也有前提条件,一切要听族长的。如学有所成,还须得为这个家族出力。
至于那些贫穷人家,那是想都不用想了,怎么可能去读书,养活自己都不容易了。
但现在不同了,崇祯皇帝当着如此多的人,金口一开,就是板上钉钉,再无更改的事情。
也不知是谁先带头,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大声地表达他们的拥戴之意:“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听得出来,刚才这一呼比之前的那声音,感情要强烈、真挚得多了。他心中不由得很是满足,能做成这样的皇帝,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继续道:“水泥路的收益,就是要给大明亿兆子民读书识字用的。谁要是敢觊觎水泥路的利益,想要伸手的,朕绝对不会手软。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文官勋贵,朕一律严惩不贷。”
他当众说出来,就是要借百姓之口,传遍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利益碰不得。
文武百官随侍在场,也是让他们有个警醒,不要动歪心思。
现在的崇祯皇帝,在钟进卫的开导之下,已是明白,强国的根本,是人才。而人才的来源,则是国民开民智。
在历史上,包括英国等国最终强大起来,称霸世界,就是因为他们先实行了普及的教育,国民识字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为基础的。
崇祯皇帝说完自己要说的话之后,便手中用力,剪断了彩带。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震耳欲聋的声音又再次响起,里面包含了对崇祯皇帝的敬仰和对水泥路的期待,以及对将来美好日子的憧憬。
接着是作秀,专门挑选的一辆货车,驶到水泥路起点,投入一张大明九思宝钞到钱箱里。然后专员递给他一张放行证,拒马搬开,货车驶上了平整的水泥路,往远处而去。
崇祯皇帝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暗暗在感慨,又是一件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事情,在朕手中完成了。
想到这里,他就自然地想起了始作俑者钟进卫。心中暗暗感慨,这么多的成就,都来自钟师傅。他现在还只是一个世袭侯爵,但比起那些公爵来,对大明的贡献实在是多多了啊!
第七百零五章 张献忠的生活
原本的修路大军,自有朝中官员去处理,不需要崇祯皇帝或者钟进卫去操心。或遣还原籍,或调到其他正在修水泥路的地方去,全凭他们自己的意见。
这一日,钟进卫正在京营处理公务,四小忽然联袂进了他的公事房。他一见,知道他们肯定有事。
因为四小被他安排在新军营地中做百总,每个人都要带着新军士卒训练。如果不是有事,不会一起过来见自己。
他放下了笔,看着四小,和蔼地问道:“找我有事?”
四小互相看看,然后年龄最大的孙可望开口道:“叔父,侄儿们的义父进京了,侄儿们想去看看。”
钟进卫一听,很有兴趣地问道:“张献忠进京了?是来探亲还是访友或是定居?”
他知道张献忠的手被建虏的三菱箭射中而残废了,因此从军中退了下来。
“是定居,顺便做些买卖。”年龄最小的艾能奇抢先回答道。
钟进卫想了下,站了起来对四小道:“老相识了,走,一起去看看。”
李老四在一边听到,暗自鄙视了下自家老爷。肯定是不想办公了,才用这么一个借口想出去走走。不管是谁,都不会认为张献忠是值得中兴侯去探望的老相识。
他不知道,钟进卫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张献忠在历史上的成就。现在因为钟进卫自己的缘故,张献忠的人生轨迹已经完全变了。钟进卫就非常想去看看,历史上的大顺皇帝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钟进卫说要去看张献忠,四小自然不会拦着,反而为张献忠感到荣幸。
一群人刚走出衙门口,钟进卫忽然发现,自己这群人穿着官服,前呼后拥地去找张献忠,好像太招摇了。
于是,他们又返回去换了便装,才重新出发。
张献忠的店铺位于一条并不怎么繁华的街上,这也能预料得到。
因为京师的店铺,这可是稀有资源,没有大本钱是盘不下来的。特别是繁华街区的店铺,那就更是天价了。
钟进卫的打算,原本是想低调一点的,因此才换了衣服。但一群都是骑马过去,有这么多马匹的,也肯定不是普通人了。因此,事与愿违,他们一下又吸引了路人的目光,想低调都不成。
钟进卫下了马,由顾百川等人保护着,走向店铺里面,而四小则抢先拥进店去了。
艾能奇刚进了门就大声嚷嚷道:“义父,义父,我们来看您了。”
张献忠刚好在柜台处,听到呼喊声,大喜地抬起头,闻声望了过去。果然是自己的四个义子,都来看自己了。
店内的三个客人一听,也闻声看了过去,发现是四个英姿飒爽地少年。
还没等张献忠说话,李定国就马上提醒道:“义父,叔父也来了。”
张献忠先是一愣,然后马上撇下了那三个客人,出了柜台,赶紧往门口迎去。
这时,李老四等人已先进了店,占据了店铺的四角。张献忠看到钟进卫刚跨进店门,马上单膝跪地道:“属下参见侯爷!”
钟进卫一见,连忙扶了起来道:“你已退出军中,无须多礼。”
店内还有两名伙计,这时才反应过来,也想过来参见。
钟进卫看他们和张献忠一样,都是缺了一支胳膊或者胳膊垂着不能用,就知道他们应该也是登莱明军中受伤致残的将士。
于是,他就拦住了他们,反正这些繁文缛节他也不喜欢。
张献忠看向自己同伴的时候,刚好看到那三个客人目瞪口呆的样子,就连忙引着钟进卫去了后院。
原本显得拥挤的店内一下又变得空旷起来,那三个客人愣了半天后,才支支吾吾地问留在店内的伙计道:“刚才,刚才的可是中兴侯?”
一个伙计一听,自豪地道:“不就是中兴侯嘛!你们不知道。。。”
伙计也不管生意,就开始唠嗑起来。
钟进卫坐定后,让张献忠也坐了,然后问道:“你们怎么想起,来京师做买卖?”
中兴侯问话,张献忠自然全盘告知了。
原来张献忠因伤从军中退下之后,闲得无聊,又想着四小,就打算来京师。可又不甘心这么年轻就当个混吃等死的人,就纠集了同为伤残军士的一群人,凑了钱开了这个店。
“侯爷,现在朝鲜人对我大明是无比的亲近。看到我们明军,比看到朝鲜官府中人,简直亲近百倍。属下在朝鲜进货,价格很是便宜。运来京师之后,所得利润也有不少。”张献忠最后略微有点自豪地说道。
钟进卫一听,来了兴趣道:“这么说,你这家是经营高丽货的?”
张献忠点点头,然后又犹豫了下道:“也不全是,登莱的鱼松也进了一些。”
“生意怎么样?”钟进卫顺口问道。
张献忠也算是钟进卫护卫们的战友,因此对于张献忠这店经营的好坏,他们也比较关心,都看着张献忠,等他回答。
要是普通人问这个问题,一般都不会得到真实的答案。但中兴侯相问,张献忠自然如实回答道:“利润倒是有两倍有余,就是客人少了点,这地段的人气不旺。”
没等钟进卫说话,一个番役忽然进来禀告道:“侯爷,外面那小二在说侯爷的事,店外为此聚了不少人。”
这个番役的意思,原本是想禀告中兴侯,是否要处置那多嘴的小二。
没想到钟进卫一拍大腿,高兴地道:“有了。”
李老四一听,不由得问道:“侯爷,有啥了?”
钟进卫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吩咐他道:“一会出门的时候,你大张旗鼓地买些东西回去。”
然后他又转头吩咐顾百川道:“你回头通知下《明报》的人,让他们过来采访下。写篇报道,主题就是大明登莱军中的英雄将士,因伤从军中退下后却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张献忠已听得明白,中兴侯这是要给他们这店提高知名度,吸引人流过来。不由得很是感激,又想跪下来致谢。
钟进卫拦住了他,转移话题道:“登莱军现在如何?”
“回侯爷,中丞大人挑选了一万精锐,正在日夜训练刺杀之术。朝廷的燧发枪只到了部分,因此很多士卒都在排队用枪。”张献忠逾加恭敬地回答道。
钟进卫满意地点点头,又东拉西扯地闲聊了一阵后,才大张旗鼓地买了东西,告辞而去。
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
钟进卫在了解了登莱明军的情况后,又通过兵部的名义,向关宁军也发出训练情况的咨询。
在得到答复之后,经过综合考虑,又以兵部的名义向宁锦一线,海州和登莱三个方向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在新军老卒的带领下,分队出城到建虏的控制地活动,和建虏探马展开小规模厮杀,以夺取野外情报控制权。
如果觉得自己实力不足,则可以多派一些士卒出去,目的就是一个,让建虏成为睁眼瞎,同时锻炼新练士卒的胆气和战斗技巧。
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只有几个高级将领知道,是为了给明年的大决战做准备。
因此,不管是辽东巡抚袁可立,还是驻守海州的祖大寿和何可纲,或是登莱巡抚卢象升,都积极地派出了燧发枪队,在辽东大地上掀起了小规模的战事。
这一日,丹东地区的鸭绿江边,靠上了两艏船。没多久功夫,就下来了大概六十来人的明军。不一会功夫,便骑马消失在岸边。
这支明军由新军曹变蛟的亲卫朱元中率领,手下包括二十名新军老卒和四十名登莱新军,奉登莱巡抚卢象升之命,前去查探之前中兴侯下令埋了的野战火炮。
之所以一次出动这么多人,是因为燧发枪兵需要人多才能有威力,否则路上遇到建虏的探马,一对一对着干,除了新军老卒之外,其他人恐怕不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建虏探马的对手。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明军的人数足够多,能派得出这么多人。
“朱哥,你说我们会遇到建虏探马么?”有一个登莱新军士卒,略微有点紧张地问朱元中道。
他并不是因为害怕建虏探马而紧张,毕竟他也是从登莱明军的老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他这么问,只是因为第一次对敌要用上手中的新式武器燧发枪,心中因兴奋而紧张。
朱元中听了笑笑道:“建虏虽然已经撤走了那些无聊的投石车,可他们的探马却还在活动。我们这一路,肯定能碰到建虏。”
“碰到最好,打他娘的,多立点军功赚个酒钱。”一个新军老卒也笑着道。
新军老卒从去年到今年的战事中,已经锻炼出了对建虏的心理优势。在他们的眼里,仿佛建虏就是他们的勋章,只等着他们去摘取。
这其实不能怪他们轻视,因为他们确实有这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