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人马,如果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击,应该能够达到奇袭的效果。”
“你们的看法呢?”
风雨扫视了一下周围的军官,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次参加军事会议的,大多都是新建立的长史部成员,这些从轩辕军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或者下层部队选拔而来的中层军官,或者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或者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可以说是风雨军中的精华。
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地位身分的限制,没有太多的机会能够从战略大局上看待整个战争,因此风雨在这次战争中便一直创造着各种机会,希望这些优秀的军人能够从中得到锻炼。
“属下反对!”
在一阵沉默之后,桓炎出声说道。
他看了看自己的表弟,和以前并没有参加过战争而是接受了轩辕军校满期培养的雅龙不同,他是做为风雨军基层军官的身分,被选拔到轩辕军校参加短期班的,接着毕业之后就调入了新成立的长史部,因此具备着理论和实战双重的经验,对于问题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并没有因为雅龙和自己的亲戚关系以及这是出自风雨的想法而三缄其口,反而是果断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属下以为这其中还有两个难点,一是时间上必须配合正好,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孤军作战;其次要预防燕南天突然掉头南下,则我军在兵力不足又无大炮策援的情况下仓促应战,胜算十分小,而且会将凉城置于极其危险的地步。”
此言一出,不少军官纷纷点头,窃窃私语中经历过实战的军官多半站在了桓炎的一边,暗自认为风雨的计谋太过于凶险,也太过于复杂,很难如愿以偿的执行。
但也有部分学院派的军官站在了雅龙一边,他们的热情被这个大胆宏伟的计画大大的激发了,而对风雨的疯狂崇拜更令他们对于计画的可行性深信不疑,于是纷纷献计献策的完善这样别出心裁的设想。
这些年轻的少壮派将领,个个都是风华正茂、热血沸腾的年纪,因此远没有那些官僚们的世故和圆滑,对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完全就事论事,根本没有顾及到权力和利益等复杂的人事关系——而这也正是风雨极力希望在这样一个部门所培养的。
因此在讨论展开之后,引发争论的肇事者却反而三缄其口,作壁上观,兴趣盎然的静静等候着争论的最后结果。
“这两点都并不重要!”
面对桓炎的指责,雅龙不以为然的反驳道:“首先,在目前大雨倾泻之下,燕家军和我军同样陷入了行走不便的困境,而蒙璇、尚兴等将军均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所以只要计画制定得好,以各位将军的能力和经验进行配合应该不成问题。
“其次,我军渡河部队仅仅是尾随其后,与敌人的距离并不需要太过于接近,而我军本阵则继续紧咬着敌军前进,足以迷惑敌人,掩盖我军的真实意图,更何况如今这场大雨恰好限制了敌军侦骑的索敌范围,掩护了我军的行动,可谓天助我也!
“再次,我军虽然督率主力追击燕南天,但是凉城依然留守六个营的青龙军,并且配备了足够的火炮,绝不是燕南天轻易可以攻陷的;而我军主力比燕南天更接近凉城,随时都可以返回,到时候燕家军便会陷入腹背受敌、补给不继的窘境,我相信燕南天绝对不会也不敢行此下策。”
“不管怎么说,还是太过于凶险了。这样庞大的计画需要全军进行非常密切的配合,一旦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则全军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更何况我军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如此分散兵力,实在是犯了兵家大忌。”
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桓炎,非常明白在实际的作战中局势往往瞬息万变,即便是再优秀的将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变数都预计到,因此作战计画必须越简单越好,越是庞杂的计画就越有可能无法获得预定的效果,反而会束缚将领们的手脚,坏了大事。
因此,桓炎坚决反对这个极其依赖将领们配合的计画。
不过雅龙也不甘示弱,有条有理的反驳道:“这不能说是分散兵力,而应该是精兵突击!数十万大军的作战不同于一般数千、数万人的战斗,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几乎不可能所有人都真正投入战斗,所以一支精锐的劲旅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投入战场,所产生的作用甚至远大于千军万马拥作一团。
“事实上如果不能够合理调整大军运作的话,人数的众多反而有可能会妨碍到部队及时投入关键的地区,以至于延误时机;还有可能会因为部分军队的士气低沉、人心涣散导致整支大军的崩溃。
“在历次作战中,我风雨军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关键便在于风侯调度得当,将士奋力用命,一举击破敌人之薄弱环节,致使敌军纵然人多势众,却人心涣散、部队自相阻塞,最后一溃千里。”
雅龙的理念显然和传统的作战理念有所不同,作为轩辕军校——圣龙第一所正规系统军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虽然仅仅参加过一次战斗,战场的经验远远逊色于那些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前辈,但是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且他原先所指挥的轩辕军校学生军,就是一支精锐部队,走的是精兵路线,强调精锐部队在战场上发挥突击的作用,以点击面,通过给敌人软肋的雷霆重击来取得胜利以结束战斗。
不过,对于雅龙的观念,却让那些信仰“决战中集中优势兵力”传统的军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反感和抵制,幸好这支军队的统帅恰好是以藐视传统、不按常理出牌而闻名的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而在座的这些军人也个个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并没有被传统的理念和规则所束缚,也没有什么权威和前辈让他们感到畏惧,相反因为对于荣誉和战功的渴望,让他们更热衷于探索各种取得胜利的方法,对于前辈和权威更有着强烈的挑战意识,因此雅龙的话并没有被人斥责为不切实际的胡言乱语,反而引发了对于精兵作战更为热烈的讨论。
这样的气氛,是传统军队所罕见的,暂时摆脱了上下等级秩序的年轻人,可能经验不足,可能能力有限,但是他们的热情而认真,却让整个会议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甚至连一直旁观不语的风雨,也有些情不自禁放弃自己超然地位加入其中的冲动。
幸好这个时候,身旁的金岑悄悄的开口,转移了风雨的注意:“风侯,如果按照这样的计画作战,蒙小姐的尾随突袭岂不是和秋帅的迂回侧翼相似而您却严令秋帅执行抢占西渡口的命令,等于是强行将建立功勋的好机会留给了蒙小姐,会不会让秋风军的将士……”
尽管是长史部的主官,但是金岑并没有参与这些同龄人关于作战计画的讨论,作为半路出家的书生,年轻的随军长史很清楚自己的职责是整理各类军政信息呈达给风雨,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必要的提醒和规劝,而不是军事上的指手画脚——军事方面风雨军人才济济,定凉侯本人就是其中的专家,自然不需要他来多嘴。
因此,金岑一直和那些年轻而意气飞扬的军官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尊重这些军官们的专业意见,同时又维护了自己做为长史部最高长官的超然地位,将自己定位在风雨亲信幕僚的位置上。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金岑并没有去多想军事方面的问题,而是从人事和政治的角度出发,向风雨做出了顾及秋里想法的提醒。
“不,这不一样!”
风雨很高兴金岑的提醒,他喜欢自己的手下有一定的独立思维,不过他并不认同金岑的想法,当下耐心的解释道:“抢占西渡口,是为了完善对燕南天的拦截,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及时策援风雨军的正面作战,这样的任务目前只有秋风军能够完成。而且在接下来的决战中我更需要把秋风军做为一支机动的预备队来直接指挥,而不是让他们去自我发挥。这事关整个战略大局的考虑,不容得半点讨价还价!”
说到这里,风雨的语调略略有些提高,平添了几许威严,显然是对于秋风军的部署早就已经有了定案,不容许更改。
金岑领会到了风雨的态度,因此不再多说了,而是和风雨一样,将注意力转移到那群年轻军官们愈来愈激烈的争论中去。
而就在此时,却见魏廖湿漉漉的闯了进来,浑身上下包括眉毛胡子都滴满了水珠,仿佛落汤鸡一般。面对魏廖如此狼狈的样子,要不是顾虑到血衣卫的恐怖和魏廖这个秘密组织头目一贯的冷酷无情,恐怕会让在场的人立刻引发哄堂大笑。
而如今,虽然没有如此戏剧性的爆笑发生,却也转移了众人的注意,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暗自揣测着这位权力倾天的血衣卫统领这样匆忙赶来,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消息,是好抑或坏?
魏廖却丝毫没有顾及军官们的心情,也根本不理会众人的目光,旁若无人的走到了风雨的身边,面无表情的递上了一份战报。
风雨略略皱着眉的接过,匆匆的瞟了一眼那封已经有些被雨水打湿的战报,从战报的封面落款看来,似乎是来自凉城,而且是李中慧亲自批示,所以才会交到魏廖的手中,而不是长史部——李中慧负责坐镇后方,不但要处理日常的军政,还涉及到了一些关系到风雨军利益的阴暗面的事情,因此风雨规定了凡是出自李中慧亲自批示的东西,由血衣卫直接承递,跳过主要负责日常军政的长史部。
不过,这些信息无助于减少风雨内心的忐忑,反而更加好奇这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消息,居然会来自应该如今平安无事的凉城,还重大得居然要妻子亲自批示。
幸好,传来的消息不是噩耗,而是捷报:“印月大捷,于十月六日重创阿育王朝渡河主力!”
“将此捷报传送全军!”
风雨大声的宣布了这份从印月飞鸽传来的喜讯,同时命令通报全军。
印月来的捷报,无疑是一个非常吉利的先兆,引起了营帐内军官们震天动地的欢呼,这样的喜悦也同时传染到了全军。
受到印月战场友军辉煌战绩的鼓舞,大雨中行进的风雨军仿佛注入了兴奋剂,士气陡然高涨,即便是保守慎重的军官,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活跃起来,积极的请求作战。
“命令尚兴、蒙璇回师自白沙河渡口渡河,由蒙璇指挥机动行事,配合主力突袭燕南天后路,其余各军遵从前命,进发东渡口!”
在欢呼声中,风雨下定了决心,一系列的命令从简陋的营帐内发出,冒着滂沱大雨送达到了各军,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第九章决战印月
印月战场的胜利,虽然在李逸如奇兵突进强渡了月河之后就已经注定,但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取得,即便是大军的统帅——那个已经在印月战场上名闻遐迩的少年——“幸运的李”自己也没有料到的。
“阿育王朝大军在麦坚舰队的帮助下渡过日河,自东北而来!”
这个消息是李逸如从锡克教徒那里获取的。
风雨军对于印月半岛的远征,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旁遮普邦的锡克教了。这些原本阿育王朝的地下反抗分子,在东面的风雨军和西面的大食帝国之间左右逢源,不仅获得了旁遮普邦独立的成果,而且还乘着阿育王势力削弱、阿育王朝的大军集中于日、月河以北同风雨军作战的机会,大肆扩充教徒,其势力实际上已经延伸到了大半个印月半岛,因此成为了此次风雨军渡河南下后的重要耳目。
不过让李逸如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带来军情的锡克教徒,居然是认识的熟人——当年被自己俘虏然后又成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