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球生物实验室是可以进行预定的生物栽培和改良试验,这是一系列月球试验的一部分。

月球基地车的作用并不是探矿或者画地图之类的,这些东西在2034年已经在网络中随手可得。这个基地车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浮选、精选采集氦3的。当时的设计能力是,每年的采集能力为十公斤氦3。

氦3是2034年常用的热聚变电站的原料,除了海洋中有,月球的储量非常非常的丰富。这玩意发电,一吨原料产生得电,可以给2034年的地球用一年。当然,现在要恢复热聚变电站的所有技术,并付诸实施还需要非常巨大的工作量要做。但是,先把原料存起来,绝对是合适的做法。

所有的设备进入运行机制后,两位宇航员进入了已经腾空的基地舱,基地舱内的布置并不比豪华标间差。王伟先开启宇航服环境探测仪器,确认基地舱的氧气情况正常,才示意章晓雪也脱去宇航服。

两夫妻确认氧气正常之后,关闭监控系统,开始人类第一次太空XX实验。哦,搞错了,不是预定的实验内容。两人只是想保持一项人类记录而已。

按照计划,两人要在月球生活一周的时间,测试基地舱的运行情况,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太空实验,有十多次宇航服保护下的月球户外行动。这些数据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下一个基地舱的改良和设计。

七天之后,章晓雪带着月球样本将乘坐登月舱返回月球轨道与指挥舱和服务舱对接,虽然继续沿着月地轨道返回到地球轨道,最后,重新返回大气层,并降落到地球,回家。

而王伟将执行为期一年的月球试验。他将在月球基地舱及基地舱周边生活上一年的时间。会有点孤单,但是不会寂寞,也不会无事可做。多达几千个各种试验要他去完成,他还得经常与特区自然科学院的专家视频会议,当然,他有权每天十五分钟与章晓雪视频连接,说点悄悄话。

直到第二年另一艘飞船送来另外两名宇航员为止。

这是勇气,这是月球上的寂寞如雪。

七十八、接触(一)

七月,被日本人折腾的五内俱焚的南京政府,又遭遇了雪上加霜的灾难。长江从汉口起一直到安庆段全流域大水,更加恶劣的情况是,黄河也同时暴涨,多个地方发生溃堤,各主要支流泛滥。江西和安徽大部遭遇百年不遇大灾。

两省大片房屋毁在洪水之下,无家可归的人数多达上千万。大水过后,人们发现即将处于关键阶段的水稻也面临灭顶之灾,成片成片的稻田长时间侵泡在水中,颗粒无收已经成了定局。

恐慌像瘟疫一般在灾民中蔓延,没有房子可以再建,没有口粮也能刨点野菜充饥。但是即将成熟的水稻都完了,这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农民更清楚。

那个年代不想现在,政府最基本的保障能力还是有的,民众在这方面对政府的信任还是有的。相信,只要度过初期艰难地时刻,总会等来政府的救援。

而这个时代不行。不是政府不愿,客观上是没有强大的组织调度能力,没有这么多资源可以募集,也不可能对上千万灾民进行长时间的救助。

逃荒!一路往南京、上海跑。

这是所有灾区人民能想到的唯一自救措施。

七月中旬,南京城的老百姓发现城门外和街道上睡满了逃荒的人。虽然已经有政府的人员和夫子庙、同泰寺、教会的人员都在摆场子布施,但是毕竟僧多粥少,排队的人群已经从城内排到了城墙外。

第一天还好,第二天、第三天,南京城扛不住了,不得不阻拦更多的逃难的人进入南京城。

得不到帮助的难民,如洪流一般往上海席卷而去。

-------

“达令,天气这么热,我担心难民会带来疫病,这个事情拖不得。我想让妇女救济会的会员参与防疫,消毒的药水我已经自己出钱找美国的洋行买了。”宋美L眉头紧锁,对现在的灾情忧心匆匆。

七月份,苍蝇蚊子多,疫情一旦传播开来,整个南京都要遭灾。

“这事,你办的好。现在各地的救灾物资都缺,政府的资金又有限。虽然学生也有募集,我也安排军队到各个企业募集,但是这些物资只能救急,要安置救助这么多灾民,政府力有不逮,只能靠借款。”老蒋摸了摸头顶,这是他烦躁心情下的习惯动作。

“达令,向美英德法借款的事情不顺利?”

“恩。娘希匹,洋人银行家都是一帮落井下石之徒。四国的救灾联合贷款提出的条件简直丧权辱国,无耻。”

“达令,此次救灾所费起码不下六千万元,国家羸弱,日本又虎视眈眈。难民的事情解决不好,会动摇江南的根本之地。”

老蒋那有不清楚其中的厉害,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本的威胁已经变得迫在眉睫,国家财政大幅度的向军事采购倾斜,确实无钱救助灾民。

“如今,也只能看《仓储法》的效果,政府已经批准开仓赈济,期能使大多数民众能够度过这场灾难。部分难民的情况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宋美L无奈的点点头,拿起今日的报纸翻看。

《中华特别行政区成立声明》

“兹我南洋华人抗击荷兰洋人成功,建立华人政权,现向世界公布我特区成立。。。。。”

宋美L对于南洋华人抗击荷兰的事情也是听说过的,当时也没当回事,谁成想,他们竟然成功了。

不过,引起她兴趣的不是这则消息本身,而是注意到了声明配发的一张并不清晰地黑白照片。

“达令。你看这张照片,里面好像是二姐。”

老蒋听说牵涉到宋夫人,脸色一惊,快步拿起宋美L手中的照片细看。

“还有廖仲恺的夫人!如此重大的事情,戴笠在搞什么?来人,把戴雨农找来。”

侍从听到吩咐,马上照办。

“这中华特别行政区到底是什么来头,连二姐都请的动?”

老蒋用手杖敲敲地面,沉声说道:“他们派了三个代表来南京求见,我原来担心洋人发表抗议,暂时拖着不予接见。不过这段时间我看报纸,除了荷兰、日本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抗议,奇怪的是,东南亚的最大殖民者英国竟然选择了沉默,而且德国也令人不解的保持沉默。神通广大的很啊,这帮人还神不知鬼不觉地请动了二姐,看来需要见见他们。”

“毕竟都是华人,能交个朋友,对政府来说也是好事。”

老蒋点点头,给陈诚去了个电话,让他把特区代表团请到他的官邸。

丁扬这几天被南京政府凉的心中光火,不过任务没有完成,也不能一走了之,这点性子还是忍的住的。

作为特区的特派代表,他此行的核心任务是向南京政府推销特区制定的一揽子救灾措施,并顺带与南京政府建立商务关系。

尤其是救灾的事情,等不得。唐剑行在上海做好了万全准备,自己在南京要是没把戏唱好,特区的亏就吃大了。

正在焦急等待的时候,陈诚亲自上门来请丁扬他们去憩庐官邸。

憩庐官邸,宋美L在打电话:“你是二姐吗?大哥说他有段时间找不到你,大家都着急。听大哥说你昨天回的上海,所以打电话过来问问你,要不要紧。。。。恩,我也在报纸上看到了你的照片了。南洋的朋友正在来憩庐的路上。。。。二姐既然说他们是朋友,我会跟阶石说的。好,过几天我去上海看你。再见。”

放下电话,宋美L跟老蒋说:“二姐说你要好好接待特区的客人,你找洋人办的事情,他们也能办。”

“这是什么意思?”

“二姐没明说,你不妨向他们提提水灾的事情。说不准他们愿意出点钱。”

老蒋摸摸脑袋,恩了一声。

这时,侍从官报告说,陈诚带着特区的代表丁扬先生到访。

憩庐是老蒋的政治官邸,在南京的很多会见都是在这里。

老蒋和夫人在厅门等待正在拾阶而上的来客。

“欢迎丁先生来南京,政府正处多事之秋,各部门忙于奔走赈济,有怠慢的地方各位敬请原谅。”

老蒋并不是以政府礼节接待的丁扬一行,性质算是私下会晤。所以,丁扬也没有按正式礼节招呼。

“阶石公误会了,救灾是目前第一要务,丁某岂敢有一丝不满。丁某此次奉特区的命令,也正是向南京政府表示慰问,并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南京政府让受灾群众尽快回复正常秩序和生活。”

老蒋一听,嘴角上翘,笑脸露了出来。

语气开心的说道:“好,好,天下华人一体同胞,我们会记住特区华人作出的贡献的。”

“这是应该的,不知阶石公可有详细计划,我们可依政府需要提供援助。”

计划?这个问题比较尴尬,确切的说小打小闹的计划不少,但是整体根本的计划至今拿不出来。

“目前,主要解决临时问题,让留在灾区的难民能够吃的上饭,各地已经在开仓放粮,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那些逃荒的人现在也得到了临时救济。丁先生,不满各位,如何帮助这些人回到家园,并重新开始生活,政府确实力有不足。我们正在向各国筹借资金,相信总是有办法的。”

丁扬清楚老蒋不缺钱,但是他的钱主要是购买军火,救灾那是政府的事情,政府的钱从来没有充裕过。

丁扬:“不知向各国贷款的资金多少?”

老蒋:“我们提出的是五千万。估计能贷到三千万,就能解决此次救灾。”

才五千万,这个数字远比特区授权给他的数额小的多。

丁扬:“阶石公,五千万中国元的贷款我们的银行愿意按照市场利息贷款给GM政府,并且我们愿意提供价值一千万元的粮食和药品无偿援助。”

老蒋和夫人听了,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这个礼确实大了。这不仅解决了灾民的生计,而且也为老蒋赢得巨大的声望。

上帝保佑!老蒋默默在心中祈祷了一番。双手再次握紧丁扬,眼睛炯炯有神的说道:“太感谢你们了,需要我们政府怎么做,丁先生尽管说,即使公开声明支持特区,我也要说服国民会议同意。”

丁扬这一刻感受到了老蒋内心中的真诚,感受到了他同样关心灾民的疾苦。

丁扬:“阶石公不用放在心上,特区不会为难政府,也没有必要现在发布公开声明支持特区成立,我们只是希望能在南京建立一个特区官方的贸易代办处,处理特区与大陆之间的贸易往来。”

这个要求已经底的不能再低,老蒋直接做主应承了下来,在他认为贸易往来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多多益善。

丁扬见老蒋有那种感觉亏欠的神情,笑着说道:“阶石公,这次大水让很多灾民失去了房子,而且很多难民本身没有自有土地,而特区有多余的土地可以耕种,特区宁主席托我问下蒋公,能不能把这些失地农民迁移到特区一部分,即减轻政府压力,有能让特区的人口充实。”

老蒋没想到特区提出这样的问题,思考一会后,说道:“如果能够改善他们的境遇,政府没有意见。”

丁扬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和担心,说道:“特区愿意为迁移的农民提供自有土地,标准是每人一亩,年龄大小不限。而且我们愿意收养大水中成为孤儿的儿童,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住所、教育和生活保障,他们的亲戚和友爱人士也可到特区来看望他们。”

特区的面积和土地,老蒋还是知道的,解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土地也是够的。更多的华人进入特区这符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