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烽烟-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璟接到书信见到李景遂说的倒是有些道理,仔细琢磨了良久,水军只有江都人多,李弘冀水路出兵两万,其中一万是必须要从江都出兵的,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

而此时吴越降兵也不是可以忽略的问题,将近万人,还有六千人未同意投降,若是这些人在江都出了问题,那么也会影响前线战争,因此李璟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不过李景遂却是没有在信中提及秀州和湖州战后俘获的大量俘虏,他似乎是忽略了这个问题,而李璟在没人提及时也忽略了这个问题。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想到了刘彦贞。

刘彦贞一直就想上战场,而京师除去神武禁军之外还有其他数万卫军拱卫,况且此时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威胁到江宁府的安全,李璟不担心京师的安危,他可以放心的将刘彦贞派去前线给李景遂使用。

刘彦贞带着他的两万大军去帮助李景遂,这样一来李景遂只需将在常州的一万水军调去秀州防守,再将刚刚回到江都的水军分给李弘冀便可,无需再多做调整。

刘彦贞虽然一直想上战场,但他不想与谁配合,更不想成为某某的手下。但此刻他对圣上派他率军两万支援李景遂进攻杭州没有表示出不满,也没有欣喜。虽说私下里他与李景遂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毕竟之前李景遂将皇甫继勋的兵吞了,换做是谁去他的手下配合进攻,都会怀着戒心,刘彦贞可不想没得到任何功劳反而丢了兵权。

相对来说李从嘉防守湖州的任务就简单了很多,他对这一片的地形早已经熟悉,又从京中调拨来五千银枪都新兵共同防守,李从嘉也更多了一些信心。

不过在湖州战后李从嘉手中有五千多人的俘虏,李景遂和李弘冀也俘虏了四千多人,两人接到圣旨一走却是没有将俘虏带走,全部都扔给了李从嘉,并且没有留下一粒粮食,当然粮食李弘冀也没得到一粒,四万人可供一年吃的粮食全部被李景遂带去了秀州。

面对这些俘虏李从嘉自然也想说服他们投降,可是如今还不是时候,这些也与被李景遂说服的那些俘虏不同,首先被李景遂说服的俘虏是被吴越抛弃的,而李从嘉手上万人,其中一大半为罗晟的部下,因为罗晟被李弘冀一箭射死,这些人对唐军依旧有着敌对的情绪。

钱弘偡和孙承佑的部下与罗晟的部下不同,这两人都是抛下部下逃跑的,因此他们手下的兵倒是对吴越朝堂没有任何希望,家在湖州的俘虏倒是对投降充满了希望,可是家不在湖州的人为多数,他们虽然也想投降,可也不想投降唐军去打自己的家园。

李从嘉这边俘虏难办,可秀州城内还有大量的俘虏,数量足有三万人,因此比李从嘉这边更不好处理。

李弘冀心中气恼李景遂不给一粒粮食,此时也无心处理俘虏,他从湖州路过秀州直接带走了自己的全部兵丁回到润州整备,只将近三万俘虏留给了李景遂。他认为李景遂将粮食全部留下,这些俘虏就该由他去管。

苏州战时俘虏倒是不多,只有千人,此时还关押在苏州城内有专人看守,不过这些时日以来皇甫继勋早就忘记了俘虏之事,每天俘虏只能吃一顿稀粥,连饿带病已经有不少人死去。

虽然唐军在拿下苏州、秀州和湖州攻城战时失去了很多人,可是也俘虏了总数四万多人的俘虏,与伤亡人数不相上下。

但是对这些人的处理着实难办,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湖州这边李从嘉倒是还能分出人手来管理。可是秀州这边一旦李景遂率军出征,那么秀州三万人的俘虏只能由一万常州来的水军来管理,可是这些俘虏与守军人数实在相差太大,不得不小心应对,此时李景遂才后悔当时给圣上写信时将这边的问题彻底忽略了。

也是由于俘虏的问题,李景遂在刘彦贞两万大军抵达秀州之后也没有出兵,他也想如李弘冀一般将这些俘虏当场杀掉,可是良心上又不忍,更不想因此失去登顶的机会。

看到李景遂为此发愁,正在愁眉不展得不到重用的孙传再次建议道:“殿下,听说湖州郑王那边有五千人新兵,他们人手要多一些,是不是要将这些俘虏都给湖州送去?”

“我们从湖州离开一点粮食都没有给他留,你说他会要这些累赘吗?”李景遂摇头道。

孙传说道:“殿下可以去试试,再给郑王送去三万石米,只要他收下这些俘虏,就是提些条件也无所谓。”

“俘虏都给他?”李景遂问道。

“三万石米对这三万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三万人到了郑王手上怕是也活不过多久,这样一来殿下也可以借此事参他一本,而我秀州守军也丢了俘虏的包袱从而能专心防守……。”孙传说道。

“明日孤王亲自去,孙先生跟孤王一起。”李景遂有意将这个包袱甩掉,上报朝堂再等回复时间上对他来说已经来不及了,李弘冀已经从润州出兵,他的大军也要及时出兵牵制杭州给李弘冀提供最大的便利,不能再耽搁下去,因此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主意了。

最开始在接手刘彦琛部时他以为有俘虏是好事,哪里想到半年过去了刘彦琛部还有六千人不降,若是这三万人都在这里,那他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金银。

孙传见李景遂同意心中暗喜,李景遂将他的称呼改为先生因此他微微有些得意,没将李从嘉放在眼里托大的说道:“殿下不用亲自去,不如就由属下代替殿下去”

“你?孤王可不想再失去一个左膀右臂,你不能独自去……,先生回去准备吧,明日与孤王一起出发。”李景遂瞄了一眼孙传,倒是不介意他说的话。

********************************

湖州城内李从嘉将钱弘偡和孙承佑的大宅子折价卖给了城内的富户,用得来的银子给当初因战争给拆掉房子的湖州城内百姓又在原址重新建了新居。

李从嘉只是这一件实事做下去,便让城内的百姓将他当成了好官,再有着之前三请仇炅的贤名,湖州城内又有不少想得出路而无门的有识之士前来投奔,李从嘉也都一一收入帐下。

李从嘉此时正住在罗晟来到湖州之后住的宅子内,宅子不大,与钱弘偡和孙承佑府邸内的亭台楼阁相比可是差了太多,不过好处却是够肃静。

白文元也一同住在这里,不过为了不被李景遂留下的人发现,他平时都只在自己的小院内从不出来,有事时李从嘉也都是自己主动过去找他。

白文元用了十几天时间才将所有鹰眼组织人员名单和联络方式写下,李从嘉此时正在派人确认之中,天下之大,李从嘉也需要耐心的等待。

而何六之事白文元也已经通过鹰眼在联系。

俘虏的事情,李从嘉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杀不得放不得,只能养着,李从嘉自己没有好的办法,便再次来到白文元的小院之中想问问他对俘虏的处理方法。

白文元早就想过俘虏的问题,在他来看俘虏的用处很大,之前刘彦琛部不提,李景遂做事想得不够长远,他也没有将自己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不过这十几天与李从嘉的共处,他发现李从嘉走的每一步都可谓是精心计算过的,对未来也有着很长远的打算,这样一来这些俘虏在他眼里也能对李从嘉的未来起到很有利的决定性作用。

李从嘉刚刚问过,白文元抚着胡须轻声说道:“秀州那边三万俘虏殿下也可以全部揽过来。”

“先生这是何意?”李从嘉此时连这一万人都嫌多余,他可没有将那些三万人在揽进手里的打算。

白文元见此问道:“殿下可知湖州、秀州和苏州等地的耕地面积多少,其中耕地多少荒地又有多少?”

李从嘉是聪明人,听他这么一说便明白了白文元的意思,笑道:“先生是想让他们在此安居开荒种地?”

“属下正是此意。”白文元笑道。“殿下可以亲自去秀州将那三万人都要来,然后允许其将家人接来湖州安家并分以荒地开荒耕种,殿下可以采用在潜州和周正村的做法,不要地租……,当兵的都是穷苦人家子弟,殿下如此做无论是当兵的还是平民百姓哪个不拥戴殿下?”

李从嘉沉思片刻说道:“此法很好,不过此时战争未完,吴越很有可能反攻,时机是不是不对?”

“殿下要抢占先机,依属下看皇太弟殿下出兵杭州,吴越军士战斗力殿下也知道如何,钱俶不敢冒然的派兵反攻一定会选择死守,殿下根本不需为此担心太多。”白文元说道。

见李从嘉沉思,白文元又说:“殿下现在就可以派人出去丈量荒地,俘虏之事殿下不用担心,就算是殿下不去秀州,皇太弟殿下不出两日就会给殿下送过来。”

李从嘉不禁笑道:“先生难道是神仙不成?”

“殿下说下了,属下只是推断而已,皇太弟殿下要出兵杭州,可刘彦贞已经来了数日大军依然在秀州停留。属下认为是俘虏之事拖着他才没有顺利出兵,而皇太弟一定会想到要殿下来处理俘虏。”白文元回道。

“如此一来殿下便可以再多提一些条件,皇太弟在苏州、秀州和湖州三地可是得了不下百万两的白银,殿下可不能放过了这条肥鱼。”白文元笑眯眯说道。

第191章 谈判与条件(一)

0216

(求收藏,求红票!)

对于李景遂在战后敛财之事李弘冀和李从嘉都知晓,不过他到底收获多少两人却是不知。不过白文元知道苏州和秀州之后李景遂得了多少,湖州的富裕程度与苏州相同,粗略算下来李景遂在三地至少得了有百万两银子。

听白文元说出这么一个数字李从嘉不禁很是惊讶,李从嘉想不到李景遂会拿着这笔钱去做什么,百万两银子够他做很多事情的,前期的基础他已经打下,有这些银子他可以再养一支万人的精锐,也可以买很多田地造很多海船等等很多事。

李从嘉虽然在抄了宋府之后很富有,但白给的银子又怎么会放弃,何况这还是有条件交换的,瞄了白文元一眼李从嘉笑道:“那本王还真不能客气。”

见李从嘉笑意很浓,白文元才开口将最近以来一直担心的事说出:“殿下,属下的家眷还在江都……”

“先生应该有办法将人接走吧?”李从嘉微微一笑道。

“属下将家眷接去哪里?”白文元当然有这个能力,只是他怕他擅自将人接走并藏起来会让李从嘉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才没有乱来。

李从嘉看出白文元的意思,让他安心的笑道:“先生就算是将家人都藏起来本王也不介意,不过先生既然没有地方那就将家眷送去白鹭洲吧,那里自然会有人给先生安排。”

“属下谢过殿下。”白文元叩头道。

“先生不必多礼,等那何六找到让他给先生做副面具,这样一来先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了。”李从嘉说道。

白文元一直以为李从嘉就想将他藏在幕后,这会儿听他这样再次感激的叩头。

白文元这些日子先后给他的鹰眼的资料,李从嘉都有验证,距离的近的都证实了真实性,因此李从嘉对白文元的信任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李从嘉扶起白文元说道:“只要先生不负本王,本王定不会负了先生。”

白文元想着李从嘉的话,这是他从来没有在李景遂嘴里听到的,此刻不禁眼含热泪。

******************************

李从嘉才从白文元的院中走出,他便接到周宗派人送来的信笺,由于唐国的扩张,周宗的生意也在随着唐军的步伐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