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徽商天下-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知道几个专门给县衙供菜的贩子。刘守义在的时候,替县衙送菜的那些小贩,眼下依旧没有换掉。这个时候走过去,稍稍攀谈几句。

    拉上几句家常,小贩们为了做生意,基本上是知无不言的。而且对于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

    “今日生意很一般啊……”许宣伸手在几颗青菜上翻了翻,随口说了一句。

    对方见到他的模样,漫不经心地说道:“是啊,年景比较好,最近卖菜的多了……若不是县衙那边大人要的菜多,生意还真不好做。不过即便是县衙那边,也是先欠着钱,累计到一定数目才会结一次账……”那老人说着摇摇头说道。

    “县衙那边的菜……每个月大概能有二十两赚头?”许宣点点头,伸手将几颗菜挑出来:“这个几棵,替我过一下秤。”

    “二十两?”那边老人瞪大了眼睛,接过许宣递过来的几颗白菜、萝卜、黄瓜,一面过秤一面说道:“这位小哥倒是敢说……能有十两就不错了……唔,一共是……二十文。”

    许宣“哦”了一声,取了钱付账,随口又问道:“十两银子也很不错啊,只需要每日往县衙送一趟。”

    “如果只是去县衙倒还好。如今严大人另外买了宅子,倒是要跑上两趟了……而且也不只是老汉我一家,另外还有两家,也都要送。这样之后,赚头又少了些。”

    听着对方口中报出一个数目,许宣皱了皱眉头:“这么多,吃得完么?”

    “谁知道呢,反正老汉我只管送菜……能吃多少,是大人的事情。”

    随后拿着菜慢慢走着,换一家,又是类似的对话。一些闲碎如同闲聊一样的对话里,许宣将一些事情搞清楚了。

    原本县衙每日的共菜数额许宣是知道一些的,而这个时候,不过是换了一个知县而已,整个数额居然翻了三倍还多。虽说刘守义相对节俭,但这个对比也太夸张了一些。而且许宣注意到,其中肉类的供应明显超出了正常水平很大一截。

    出去衙差们每日的午膳消耗,严知礼家中上下的消耗,剩余出来的份额能够供养的人数大概在……

    五十人左右。

    当然,菜贩子识字的不多,大多只是粗通一些简单的计算,若是有账簿的话,能够看到账簿那么或许能够具体一些。不过也不重要,这时候能够估计出一个大概做到心中有数也就可以了。

    不管怎么说,算是侧面佐证了一个猜测……这严知礼,真的是有问题的。

    ……

    春日的阳光洒在小庭院里,白素贞坐在屋内的地方,视线透过不远处的窗子,能够看到外面的一些情景。虽然是春天,但是院子因为没有什么花草树木之类的,倒是没有蜂和蝶的影子。其实草木原本是有的,但这个时候,被院落里的一些人很粗鲁的破坏掉了。

    从衣装打扮上能够看出来,都是一些江湖人,说话间嗓门很大,经常骂娘的那种,很粗鲁很浓重的江湖习气。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多的是因为被限制了自由不能出去。

    但也只是骂骂,到头来还是会老实待在屋子里,或是在院中活动一下。无聊的时候,会有人打架,仅仅大半天的时间,她已经看到三起了。打起来像是真的,严重的也会流点血,但是下手有分寸,不至于死人。其余无聊的人,还会在一边看热闹或是较好助威什么的。

    她一个女子就在这般乱糟糟的环境里待了一整个白天。对于她的长相,外间那些江湖人是有些垂涎的,早上的时候,几个人油里油气过来像是要调戏她。但是没有多久,就被几个看起来很凶的人带走了,她隐隐听到一些凄厉的惨嚎,似乎是有人被打了。

    这样之后,很多的人就远远地避开她的房间。

    危险离她看起来还有些远,眼下的房间也算得舒适整洁,会有人按时送过来送饭,也有一些书可以看。暂时来说,她失去的只是一些因为被关在这里而损失的自由罢了。

    但真的是这样么?

第392章 春暮的声音(六)

    县试的第四场之后,黄于升第一个从文会馆里走出来。经历了几场考试到得现在,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他这种一贯就是学渣的人来说,就更为难得了。对于他能够坚持下来,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每一次考试都是能够提前交卷的,但是考虑到要低调,一直忍耐到今天。

    从最初就有的震撼一直保持了下来,随着时间推移,脑海里预先知道的某些考点同现实对照,点点滴滴地砸在心头,化作巨大的荒诞,如同做梦似的。但是再荒诞毕竟还是得考试,情绪就在起起落落间不断往前,到得这一日出来,真的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终究是考完了,除了应付那些考题,以及心中想着这样违背现实的一幕是如何出现的之外,更多的便是想着同许宣的事情。

    那日许宣突然离开,一些误会也就没能够得到及时的澄清。后来也隐隐约约打听到他那日弃考背后的原因。显然是有人在暗地里捣鬼,做出了下三滥的事情。

    但他还在考试当中,若是原先,那大不了放弃不考便是了。如今既然有了考上的希望,就没有放弃的道理。另外的,便是也从内心里有个想法,这一次自己要替许宣将那个案首的位置争夺回来,算是替他解解气

    今日考完之后,第一个念头便是想去找许宣将这事情问清楚。心中正想着这些,抬头便看见许宣正在不远处站着。见到他走出来,许宣远远地一拱手:“恭喜了。”夕阳的余晖打下来,觉得多日的担忧都是多余的,黄于升张了张嘴,随后也笑了起来。

    许宣今日也是路过这里,这几天都在为随后的事情做着准备,整个岩镇都跑了几圈了,因此这个时候黄于升见到他,也是风尘仆仆的模样。但是总归是记得今日是县试的最后一天,毕竟是牵扯到有些事情里,考虑到之后会很忙,而且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还说不好,因此就先过来道声“恭喜”。

    简单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告辞离开了。二人都很默契的没有去提县试考题。再到后来,夜幕升起来,黄于升心情复杂地回到家里。

    这一次的县试,他作为黄家三房的代表,但整个黄家参加考试并不只有他一个人。其余大房,二房也都有人。

    都是他的一些堂兄弟表兄弟的,算起来也有七八人,而他在这些人当中,算是最不被看好的了。都说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黄家到得眼下也算是富到了第五代,作为商贾钱是不缺了,即便现在什么都不做,所积累下来的钱财,大概几辈子都花不完。但是也是因为如此,所期盼的就是社会地位的提高了。所以需要有一个或者几个走上仕途的读书人出现。

    为了这个,黄家这些年也一直在做准备。原本黄于升父亲这一辈有一个叔叔文采不错,当初也是考上了秀才的。但是一次酒后失足落水,救回来之后,人已经不行了。这样之后,担子就交到他们这一辈人身上。从他记事开始,黄家在他们兄弟们身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力气,各种资源倾斜下去,到得如今多少也能砸出点成绩来。

    眼下最被人看好的是大房的黄于翔,他比黄于升长上一岁,原本是三年前就要参加考试的,但是那一次好巧不巧的得了痢疾,因此倒是错过了一次机会。为此二房、三房倒是高兴了许久。二房没有像黄于翔那般出彩的人物,不过比三房也要好上很多。黄于升的父亲取了三房,有两子一女。但是小儿子如今才六岁,根本不用去考虑。而黄于升也不争气。到得这个时候,局面就比较尴尬了。

    眼下黄家三房明里暗里斗争的格局还是偏向于商场之上。多少年下来算是互有胜负,相互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但是若是这一次的结果出来,这种平衡的格局很可能会被打破。到时候黄家的巨大资源重新洗牌分配,差距就会不断拉开。

    因此,这一次县试的结果对黄家的三房而言意义很大,无论商场上的竞争怎么样,只要科场没有人才出现,那么就很被动,虽然考虑到血缘,感情之类的关系,也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情,但相互之间高下肯定会彻底分出来。

    眼下其实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黄家掌权的老太公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威望还在,但是也已经有了放权的意思,现在正在观望,县试的结果就决定了他最后的态度。

    黄于升才进了家门,就感觉整个家里气氛的紧张。这种气氛甚至还影响到了家里下人们,来往走动之间小心翼翼的,生怕惹了主人家不高兴。相较而言,今日大房算是有些兴高采烈,毕竟黄于翔的水平摆在那里,之前就有说法只要他去考,县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知县严知礼,县丞李谨那里的门路也已经走通了,能够将这种黄于翔本身的优势最大化。因此最后取得的名次或许有可能比原本估计还要靠前一些。

    压力最大的是三房,黄于升明摆着是不可能考上的,三房又没有其他人了。并且因为他同许宣的关系比较紧密,眼下严知礼对许宣的厌恶有心人都看在眼里,这种情绪肯定会影响到对黄于升的看法,这样之后,原本微弱的一点可能性也彻底没有了。

    其实之前刘守义在岩镇的时候,三房凭借着黄于升和许宣的关系,其实是很扬眉吐气了一把,不过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这个时候就陷入了被动。

    刚刚走进黄家的院落,就有下人过来通知,说是黄府晚宴已经准备妥当,在东园那边,很多人都已经到了,让他赶紧过去。黄于升想了想,将手中还来不及放下的笔墨纸砚东西扔给下人,朝东园的方向走过去。

    这个时候心中对于县试的结果其实有些把握,倒也没觉得有多少慌张。那些预先准备过的题目除了死记硬背的之外,其他的是找了一些名儒请教过的,那些人虽然没有谢榛等人那样的名气,但是水平也是有的,应付一个小小的县试问题不大。而且他也花了心思去弄这些,即便严知礼因为许宣的缘故对自己减分,但是黄家毕竟是徽州大族,身份和影响力之类的东西能够加回来一些分数,总之县试是肯定能过的。

    ……

    除了逢年过节,黄家很难有这样一次全家性质的聚会。这聚会放在县试之后,大概也是老太公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将一些事情提一提,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在县试的结果出来之前的一段时间,众人能有一个准备,不至于太过突然。

    东园的地方显得很热闹,来来往往的下人们将盘盏摆好,黄家一大家子人已经坐在那里了。黄于翔先一到了一步,眼下正在上首的地方同黄老太公说这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对方喜欢听的,老人抚须长笑,甚是开怀的样子。黄于升进去的时候,那边看见他了。黄于翔连忙打招呼:“二弟也回来啊,想是此次县试也无问题了……如此甚好,来、来、来,今日我们兄弟几人一醉方休。”爽朗的笑声里,颇有几分为人兄者的宽厚风范。但事实是不是如此,怕是难说的紧。

    黄于升撇撇嘴,随后冲上首的老人行礼道:“爷爷。”

    黄老太公见到黄于升,原本开怀的笑容渐渐隐去,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