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攻略-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这股流民不小,要不,先上禀朝庭,看朝庭如何决断?”韩雄的建议比较慎重,但这不是我需要的,虽然主薄和那票书佐是在推卸责任,不过正适合本公子的心意。

“只要不是流寇,我等身为官吏,就应该先担起责任来,且先让他们安置下来,再禀报朝庭,不然,待流民到此,我等皆无准备,若是有心有挑拨之下,焉知流民会不会变成流匪?”思量了半天的杨琼,终于开了口,把这个主意扔了出来。

“杨县丞之言甚是有理,咱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流民在我韩城县境内衣食无着。”本公子很欣慰地朝着杨琼颔首笑道,这家伙不愧是文官,至少这个主意很符合现在的情况。

“公子言之有理,不过本县的财力和物力,怕是都支撑不起啊。”主薄再一次跳了出来,皱巴着脸一脸的苦涩。这话让在场的诸人都不由得有些黯然。

本公子自信地一笑,扫了这一票穷鬼一眼,一种优越感由然而升。“原本,我欲在韩城县境内修筑道路、建设工厂,可惜,当地的劳力不足,而今既然有流民来韩城,那么,正适合用之。

为了减少本县的烦扰,所以,这笔钱款,我出了,不过,衣食之物,本公子急切之间,难以备全,还望诸位能够知会县境之内的诸多百姓,本公子以新衣之价,收购本县内的百姓的旧衣。”听到了本公子此言,在场诸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公子,以新衣之价收购旧衣物,六千余户,哪怕是一家只有三五件旧衣裳,这全捐出来,那也是了不得的,最少怕是也得五六千贯吧……这是不太过了,不如,我等以新衣之半价购之?”杨琼不禁苦笑着站起来劝道。

第三百二十三章 准备工作

我想了想,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这些流民到此,想来,定然会影响到本县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的,让他们先挣点钱的好,到时候,怨言也能少一些。此了旧衣之外,尚需要大量的锅、碗之物,另外,怕还要劳烦韩县尉帮忙招一批差役来,在河滩西北之地,划规出一片荒地,以供他们居住。”

本公子冲身后边弹了个响指,青霞姐很无语地步上前来,将一张清单递过了我,未了还嗔怪地瞪了我一眼,不过,俺觉得这样的姿势很帅,再说了,我身为齐国公,身边带着一个生活秘书有啥了,没看那些家伙已经见怪不怪了吗?

本公子将清单展开,一一的告之这些人,这些都是目前所急需的,除了锅碗之物,另外还需要用来作为消毒使用的大木桶,还得大量的收购稻草之类的用来当屋顶遮挡风雨。当然还有得花钱请上一批人,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内,在那一片划出来的荒地上,搭建出所急需的棚子。

还好前期借口要扩大码头,准备了上万根木料,另外,那边的砖窑已经开工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虽然产量不多,但也不算少了。想来修建几间安全性和保暖性更好的房子应该没有问题。

水泥窑和那石灰窑也同样开工了,本公子的佃户,有两百户目次已经来到了这里,就在离韩城县大约十来里本公子所购得的荒地处居住,现在,这两百户,几百口人,除了老人妇孺留在家中之外,就连年满十六岁的少年都在这两处帮工,现在当然必须继续加班加点的开工。

另外那些屯集下来的煤碳这会子恰好有了大用武之地。至于粮食,自然不缺,反正还有七天的时间。

当天在韩城县县城内,收购得了近两万五千件男女式衣服。除了这些之外,还收购到了三十来个大浴桶。反正总之零零碎碎的一大堆的玩意,都是平常家里边所要使用到的。

另外,本公子还着人再一次的传讯给了老管家,让他在东都洛阳,订购五百头生猪送过来。嗯,虽然这边,本公子的佃户已经在饲养,但是带来的都是猪仔。

本公子可没有手段,能够让十几二十斤的猪七天之内变成两三百斤重适合宰杀的大肥猪。所以,只能从东都洛阳购收,现在,因为红烧肉等各种猪肉菜色的兴起,东都一带应运而生,出现在许多的养殖场地。

虽然都是农家自己养殖,但是也已经有商户看到了商机,现在,东都洛阳附近的生猪每天出栏,从过去的最多一两百头,已经上升到了近千头。

过去只是普通老百姓会去碰,现在,这已经成为了大隋上下皆喜好的美食。有了肉,才能才有劲,更何况,让那些流民吃上了这么美味而又饱肚的食物之后,他们肯定会相信本公子善待他们的诚意。

七天的时间,转瞬而过,不过此刻,在距离码头以北不到一里地的那一大片的荒地处,现在已经修建起了三十多间大屋子,每间屋子,都宽约九米,长约二十米,而里边,直接就是一个长长的大炕。

嗯,本公子绞尽脑汗,实在是想不出法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造出这么多的床铺来,所以,干脆就弄成了大通铺,因为做的是大炕。所以,二十米长,宽九里,一间这样的大屋子里边,扔进六十个人绰绰有余。

另外,还修建了两间巨大的茅房,嗯,分开男女的,男左女右,绝对是不能错的,按照俺上学那会的厕所的样子所建立,这玩意修的比住的还好,使用的全是砖石建筑。

而根据郑晔传来的消息,来的大多是那种携家带口逃难的,其中,青壮年约有七百多,其他的都是老弱妇孺。嗯,这是我要求的,我希望的是能够多帮到一个家庭是一个家庭,而不是来玩抓壮丁游戏。

老弱妇孺又怎么的,还不是能做事情?本公子这里到时候也需要弄各种养殖场,干这些活,让老弱妇孺去干,反而去青壮更细心,也更拿手。

而在中段,是本公子的两百名部曲此刻已然整装待发,全都穿上了本公子设计的齐国公府家丁服装,然后,在那码头处挂上了横幅:天下百姓是一家。

另外一条横幅上书:韩城人民欢迎你们。另外,在码头处还立有好几块指向牌,而靠近那片临时居住地的前方,那里用布帘搭起了四十个棚子,里边,都是那种已经盛满了热水的大浴桶。三十来个大浴桶里边,已然全都烧开了水,而那水,可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加了石灰的水。

这是为了消毒,以防备被人带来疫病。而本公子府中的赵医者以及从韩城县当地聘请来的两位医者。此刻也已然严阵以待,当然还有他闺女也是,另外还有十七名十五岁的少年和少女,他们都是跟随着这对父女学医的。这会子,怕是他们的第一次实习考验。

“公子,挂这样的横幅能有什么效果?”李元芳目光呆滞地瞅着那几条横幅,他问这话的当口,旁边不远处的杨琼等人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是规矩懂不懂?”本公子恶狠狠地瞪了这个不开眼的家伙一眼,自己很隐蔽地探了把冷汗,靠,等把这几幅标语打出来,本公子这才省起,这个时代没有几个人认识字,或者说识字率太低,不过也不管了,反正好歹应个景,想想吧,标语横幅这些玩意出现在公元六百多年,这绝对是大事件,很遗憾本公子身边没有史官,不然记上一笔,那指不定后世,本公子将会被评为标语横幅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说不定。

“万一里边有人识字,自然会知道,韩城县的百姓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恶意,而我们韩城县的官员会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成为韩城县百姓的一员……”本公子唾沫星子横飞的狂奔起了广汉高铁,一票韩城县官吏陪着笑脸频频点头,以表示他们听懂了本公子关于标语和欢迎仪式的讲话暨努力实现韩城县繁荣与发展的规划纲要。

正当本公子谈性大起,满嘴跑火车的当口,一艘小船从南方赶了回来,船上的人传来了流民船队即将到达的消息,扔下了这票听本公子演讲听得昏昏欲睡的观众们,本公子纵马来到了河岸边的缓坡顶处向着南方眺望,终于看到了远处那一艘艘高高耸立的大船,正向着韩城县的码头,疾驰而来。

“按照各种的家庭,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下,不许乱来!”随着抢先跳上了船的那些部曲拿着大铜那里吼叫不停,总算是让下船显得有顺序一些。

而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位部曲带着,先到登记处登记姓名,家中几口人,然后再带过去,按照家庭单位进行消毒。

然后穿上了那些早就准备好的,已经消过毒的旧衣服,再继续在那位部曲的引领之下,来到了食堂处,领取每个人一碗粥,两个馒头,还有一叠用肉和各种菜炒制的菜肴,还有一小碟的咸菜。

而在他们狼吞虎咽吃着饭的当口,那位部曲会细心的给他们解释,他们会被按照家庭的组成,分派到不同的大宿舍里边暂居,每个宿舍里边,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柜子,虽然不大,但是放一些随身之物足够了。

今天和明天,旅途劳顿的他们可以好好的休息,第三天,去参观他们未来要干活的地方,也就是距离这里约有三里多地的砖窑、石灰窑和水泥窑。然后第四天开始所有青壮都需要到那里去干活,嗯,计件工资。

另外,还有大量的羊毛,需要人挑拈,和纺线,这些,自然是由女人来做,也同样是计件工作。干得多,得到的工资越多,而这里,除了前五天的食物是免费之外,之后的食物,都是需要花钱购买的。

当然,因为韩城县需要大兴土木的修建道路,所以,至少在一年的时间之内他们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气,获得工作,换得足够的钱帛。

这些人,下了船之后,或许有些惊惶不安,但是,每个家庭,都会有人耐心的带着他们一路的办事,直到给他们拿到食物,并且告诉了他们如何在这个地方生存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喜的欢呼声。

没有骚乱,也没有打架斗殴,嗯,方才有十来个青壮,似乎想要表达自己很能打,想要挑战本公子手底下的部曲的权威,结果全都给扔进了河里边,泡了一柱香才准许他们上岸。

在那之后,哪怕是身怀异心的人都不敢有任何不满。看得所有人都啧啧称奇不已,莫说是杨琼这些当地的官员,就算是跟随着本公子这么久的青霞姐也是一脸的惊讶与疑惑。“公子果然大才,原本还以为这样收纳流民,怕是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力气,可是现在看在,公子只花了七日的光景,居然弄得如此井井有田,实在是令某敬佩。”杨琼忍不住朝着我敬佩地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 卖房不如廉租房

本公子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笑道:“……这有什么,这才区区一千七百多人,当年,我在乡,咳咳,本公子手底下的人,怕也不比这里少。”

俺是实在话,乡镇企业里边,虽然不少都是只有几百人,但是成千上万的也有,我自然要跟着乡镇领导四处流窜,看多了,自然也就懂得怎么去处理,怎么安抚人心,怎么才能够让这些刚开始进厂的工人及其家属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然后开始工作。

三百余户一千七百多人的安置,足足花了近四个时辰,这才让这些人都消毒完比,换上干净的衣物,吃饱了饭,去到了居住之处。而那两百来名部曲之中,仍旧留下了差不多六十余人,继续担负起向导和生活辅导员的工作。

而这个时代,那些医者正在忙碌不停,给这些流民检查身体,询问情况,嗯,这些医者的出现,让这些流民似乎意识到了我的那些部曲所宣传的都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