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攻略-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不简单?自然就是先把这丫的给打残废,打怕了,然后再忽悠喽。”

我洋洋得意地道:“先把薛举杀个片甲不留,告诉他,我可以放过你,但是你必须听我的话,找那些西域人的麻烦,只要你愿意干,我可以给你提供装备,甚至是武器……当然,这丫要是敢回头来找死,本公子也自然不会客气,还顺便能够搏得那些西域诸国的好感,看看,薛举这杀人魔王被我宰了,感谢我吧,把你们的土地和人口都拿来作为谢礼就好……”

“无忌哥哥,我怎么觉得你说这番话的时候,笑得特别无耻。”

“有吗?这不叫无耻,一般政治家都是这么笑的。”

“政治家是什么?”

“政治家就是……就是本公子这样的。”

“脸皮可真厚……”

“你摸过啦?哎呀……你这丫头,想要谋杀亲夫啊,这么大力……”

“喂,快到城门了,平平、无忌你们两个能不能快点?”最终,我与瑶光妹子的亲热被窦女王这个老女人给打断,只能暂时停下了手脚,摆出了一副贤婿的嘴脸追了上去。

就在正月,王世充率东都兵马屯于巩县北,造服桥渡洛水而与李密交战,结果大败,溃兵争桥溺死者过万。而王世充北走河阳,沿途冻死者又以万数,仅数千人至河阳。

越王杨侗召其还东都,收余众众仅得万余人,只能龟缩于东都洛阳之内,不敢再出兵交战。而李密却因此战而声势大涨,诸雄纷纷来投,其人马膨胀至三十万之众,继续向洛阳进逼。

至于李渊,在楼烦郡与梁师都大战数场,各有胜负,却将楼烦郡打成了一锅粥,而北方,李渊使人说动郭子和,与其一起夹击。刘武周被李世民与郭子和两面夹攻,打得连滚带爬,但是,仍旧死死稳守住忻口关隘,总之一副不放弃不抛弃的模样。

而终于到了大业十四年三月,杨广呃屁了,嗯,这位中国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大隋皇帝眼见天下大乱,瓦岗寨军首领李密占据了洛口,截断了隋炀帝西归之路。隋炀帝滞留江都,已然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南京),准备迁居此处。

扈从帝驾的骁果禁卫军大多是西北关中人,久居在外,思亲思乡思归心切,又见隋炀帝不想西归,却欲久留江东,人心益加不安,便谋划叛帝西归。

这个时候,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统领万余骁果军驻扎于江都城内,直接负责皇帝的安全警卫,他得知骁果军士密谋叛逃,就暗中联络一些人,打算借着士兵归心似箭的心理举事叛乱。此时,他们并没有弑帝叛逆的野心,只是想抢掠些财物,然后结伙西归关中。

一向性情狂逆的宇文智及得知这个信息后大为高兴,当下就去见司马德戡,撺掇他应该放弃原先小打小闹没出息的想法,而应趁天下大乱、群起反隋、手握精锐禁军的良机,干出一番夺取天下的大事业。司马德戡认为言之有理,可造反是大事,总得有个领头的呀!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拥戴宇文化及为起事的主帅发动兵兵。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十日(也有说是十一日的)夜间,司马德戡引骁果自玄武门入,裴虔通与元礼直入宫中搜捕,炀帝闻变,匿于永巷。最终还是被造反的士卒给抓住,宇文化及使校尉令狐行达缢杀炀帝。隋氏宗室、外戚在江都宫中者皆被杀,惟炀帝侄孙秦王浩因素与宇文智及交往密切,得不死,并被立为帝。

而杨广这位雄心勃勃到心灰意冷,最终被自己的好基友给缢杀的一代帝王,死后边个像样的棺材板都没有,而是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了江都宫的流珠堂下。

后宇文化及自为大丞相,智及为左仆射,准备率隋官兵十余万众西归,着令右御卫将军陈棱守江都。陈棱集众缟素,备仪卫,为杨广发丧,改葬在吴公台下。

听闻杨广死讯后,吴兴太守沈法兴起兵。沈法兴世为著姓,宗族数千家,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至乌程,得精锐六万,连克余杭、毗陵、丹阳等地,据江南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承制置百官。

四月初,萧铣即皇帝位,轩百官,准梁室旧制,谥其从父琮为孝靖皇帝,祖岩为河间忠烈王,父璇为文宪王,封董景珍等功臣七人皆为王。攻克南郡(杨广改荆州为南郡),迁都江陵。

岭南隋将张镇周、钦州刺史宁长真、交趾太守丘和等闻炀帝被杀,都归附萧铣。于是东起九江,西达三峡,北至汉水,南达交趾皆为萧铣所有,拥兵四十余万。

第四百五十二章 俺就是BUG一般的存在

经过了近半年的时间,关中的民心终于安定了下来,而这段期间我虽然没有继续向外扩张,但是,关中之地,确也已经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而突厥人在跟梁师都联军来跟本公子争夺延安郡受挫之后,只能扮起了乖乖虎,老老实实地跟我做起了酒马贸易以获取这项让突厥人沉迷的酒精饲料。

而现在,我的手底下,再加上归降的军兵以及郡兵,还有那些从预备役转入现役者,目前,已经拥有了十个军的兵力。西北部,以韦云起为帅,统领第三军和第四军,稳守住延安郡及扶风郡一带,使得薛举、李轨、梁师都不得寸进。

第五军驻守于上郡,以备策应。第六军镇守于我的大本营韩城县。虎牢军继续镇守于潼关处,至于另外五个军,则暂时驻扎在关中各处,日日操演,等待着时机出关中。

窦女王来到了关中,可不光是为了来看一看这长安,而是负有着另外的使命。或者说,李渊还报有着其他的想法,所以让窦女王过来看看,能不能让本公子归顺他这位雀屏大叔,助他一步登天为皇。

嗯,话不是窦女王说出来的,而是李世民这丫的写信透露过来告诉我的。与窦女王到达长安,不过是前后脚的区别。

“唐国公好算计……呵呵,不过,他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为怪,天下诸雄之中,公子就算是实力不是天下第一,可也是屈指可数的。更据有关中这样的天府之地。怕是天下诸雄,除了那些一心只想安守自己那点小地方当个土皇帝之外,其他的,怕是都已经开始打主意,结好公子你了吧?”站在我跟前,一位年近三旬的青年人抚着长须笑道。

这位姓杜如晦,嗯,历史上,他正是在长安被房玄龄招募入秦王府的,而今,房玄龄把他举荐给了我,身为像本公子这样的优秀穿越者不愧是BUG一般的存在,至少,我很清楚这些人的未来,所以大加信重。

倒是使得这些人一个二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努力工作出谋划策,而今,韦云起离开之后,房玄龄与杜如晦已经成为了本公子身边最重要的谋臣。

而今天,窦女王把李渊的亲笔信交给我之后,就没再多说什么,而是提着李玄霸与李瑶光回他们位于长安的唐国公府去了,照窦女王的话,她今天无论如何要好好的收拾下这对姐弟,让他们知道知道惹恼自己娘亲的下场。

不过她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宠溺的搂着笑嘻嘻的瑶光妹子,一点儿也没有说服力,倒是那一脸哭丧,一副天塌地陷模样的李玄霸,才能够想像得出,窦女王肯定会狠狠收拾他一顿,但是瑶光妹子嘛,算了,以后本公子再好好调教这妞,让她知道夫为妇纲。

而现在,李渊的来信,业已经被本公子手底下的一票重臣给传阅了一遍,而杜如晦的这话番,话在场诸人都颇为赞同,连连颔首不已。

“唐国公有志于天下,这倒是好事,只不过,他意欲劝说贤侄你,归降于他,是不是太……”屈突通半天都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形容词。虽然屈突通没有找到适合的形容词,但是我倒觉得有一个形容词很适合形容:太天真了。

“公子之志,意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之体制,以免我华夏,再出现昏庸帝王,致使国家崩分瓦解,虽说,极大的限制了皇权,但是至少也能够保证天下安泰,不会在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致使国家陷入危急存亡之中……”魏征眯起了眼睛,缓缓地沉声言道。

嗯,这段时间以来,为了新朝代的法制体系而呕心泣血的魏征可是越发地显廋了,过去一米七五的个头,至少也有一百三四,可是现在怎么看都已经快要变成一根枯廋的竹杆了。

从一月份,到现在四月底,满打满算也最多四个月的功夫,这家伙居然就廋成了这样,不得不说其工作的热情实在是太过狂热了点,幸好,本公子已经跟魏征的婆娘还有法院的守卫进行了联系,让她监督魏征的工作时间,嗯,下班时间一到,立即赶人,甭管是扫地的清洁工还是魏征这位院长,一律被扫出去。

而魏征回到家之后,他的婆娘,这位在历史上与房玄龄的夫人有相同爱好的魏夫人将会严厉地管束他的休息。要不是这样,现在不是快要变成枯竹,而是已经成一把骨头了。

抿了口茶水之后魏征继续道:“……而唐国公终于还是没弄明白这一点,再说了,唐国公虽然也颇有仁君之风,但是现如今地处一隅,进退两难,声望怕是比之李密、萧铣都颇有不如。”

反正这些家伙都对李渊这位雀屏大叔的妄想症进行了适度的鄙视,之后,自然是由我来作定夺。

我清了清嗓子,接过了青霞姐这位小蜜递来的书信,摆在了案几前,扫了一眼厅中的二十来人,嗯,有洛阳令、有京畿军区总指挥,有法院院长,有检察院院长,更有七部部长,商务部、工业部、税务部、交通部、民政部、刑部、外交部、农业部、廉政部、宣传部、礼部、教育部……

原来的户部与工部被拆分,又加入了一些职能,形成了农业部、商务部、工业部、交通部和民政部、税务部。

而原来的刑部也被分拆成了刑部以及检察院、法院,至于吏部仍旧保留,但是其主要职能也进行了折分,改成了廉政部和宣传部,至于礼部折分为了礼部和教育部,而兵部则改为国防部。

嗯,虽然目前改制尚未结束,但是至少条条框框已经渐成雏形,重要的是,在权利上的划分,已经显得很是明晰,不像最开始的时候,商务部和税务部为了权利差点打起来。

反正本公子很庆幸自己只管大局,做出模板就扔给这些家伙,然后又派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为改革委员会执委,才能够偷得一些轻闲。

没办法,现在必须先把这些都给弄起来,毕竟现在我还是一言堂,等到了未来,等什么国民议会贵族议会弄起来之后,怕是想要做这样的改革那可就慢了。

一句话,我得把所有的架子搭好,到时候,把这些与国家体制进行了绑定之后,再松手的好。反正谁让咱是过来人,经历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是以批判的态度严格的审视过资本主义社会,从历史书中,更是了解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美好与缺点。

而现在的中华民族正处于无政府状态,呃,不对,是处于无帝封建主义社会形态之下,那么,在这时候,我就应该先把基础给打下,打牢,再来向上面添砖加瓦,如此一来,谁也没办法撬动基石。

未来,在君主立宪制的体制之下,别说是皇帝,就算是议会,也别想把基石给挖坏,因为那样根本就是自已找死。相当当大多数人习惯了权利之后,不会再有人愿意让皇帝成为超脱于律法之外的独裁者。

总之,议会制虽然好,但是做起事情来太慢,所以我正是要乘着现在把我能够想得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