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攻略-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对了外婆,莫不是舅父来信了?”我长出了口气。我之前根据外婆看东西的模样,觉得她的老花眼应该不算太严重,所以就挑了一副大约三四百度老花眼的老花镜来,看来没弄错。

“是呀,你舅父的信今个一早刚刚收到,你外婆看过之后,一直搁在身上呢。”娘亲笑眯眯地答道。

“你舅父一去数载,当时,老身还颇为担心他难以忍受那南国的气候,倒不想,如今他倒是滋滋润润的,另外,他的信中还说了不少关于孙儿你的事呢。”外婆将信递到了我的手中轻笑道。

“舅父还提到我了?”我接过了信来仔细一看,信中述说了他在交趾过的很不错,吃喝不愁,而主官对其也颇为礼敬。

前段时间,收到了本公子在韩城县自立之后,出兵关中的消息,他很是担心了一段时间,倒不想,短短半年多的光景,本公子就拿下了关中全景,更据下了潼关之地。

这让他倒是颇为欣喜,毕竟我是他的外甥这么有能耐他不高兴才怪,而今春末之时,杨广为宇文化及所绞杀身亡,但是远在极南之地的趾太守丘和并不知晓此事。

当时鸿胪卿宁长真举陏林郡依附建立梁国的萧铣,而冯盎则举珠崖、番禺之地依附林士弘,各自遣使招抚交趾太守丘和,而丘林概不依从。

林邑之西诸国,多次赠送丘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物,帮丘和之富,堪比王者。

萧铣得知之后,欲图其利,便命宁长真率领南粤蛮俚进攻交趾。丘和派遣长史,也就是俺老舅率军迎击,将宁长真所率三万南粤蛮俚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闻此大胜,丘和其喜之,着令为此树碑以铭记此功。

而后遇上了旧时部下从江都返回交趾,方才知晓,隋朝已亡,中原四分五裂。不由得有些六神五主,毕竟交趾之地虽说富庶,可是人马不多,而今隋朝崩灭,天下诸雄纷争,何去何从,令他很是发愁。

而这个时候,早就通过了信鸽渠道知道了中原情势的舅父建议丘和,暂县依附萧铣,以平其忿,更是为了免交趾百姓受那刀兵之苦,待日后中原分出胜利,再行计较不迟。

当然,舅父还不经意地透露了另外一个消息给丘和,那就是他的外甥,也就是长孙无忌我,在韩城起兵,只花了不到半年,就拿下了关中之地,而今,拥兵数十万,虎视中原。

丘和很是大吃一惊,对于舅父是越发地看重,最终依了舅父之计策,向萧铣上表归附,而另外,丘和还着舅父代他向本公子表达了问候,意思不言而喻。

而本公子在交趾之地的一应产业,如今也是愈加的膨胀了,毕竟俺舅父高士廉在,因其才华,颇受那丘和信重,所以,在老舅的刻意照拂之下。交趾的各种厂矿毕已经开始拔地而起,如今,我手底下最得力的干将郑晔早在去岁之时,就已经赶去了交趾主持事务。

目前,在交趾之地建造了一个造船厂已经快要竣工。这里所要修造的除了渔船之外,大多皆是海船,相信最多明年,飞剪船、福船等优秀的远洋船舶就会航行在南海之上了。

到了那时候,本公子的大航海梦想将不再是虚幻,而将会变成现实。

第四百九十章 李密这个悲催玩意

除了造船厂之外,尚有铁矿厂、煤窑、石灰、水泥等许多的厂矿正在进行基建当中,有了老舅扶助,再加上丘和有意示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进行小规模的试产。

我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递还给了外婆后笑道:“看来舅父在交趾过得的确是很滋润,不过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了对外婆您的思念之情,可惜诸位表兄尚在外地,不然,见着舅父的手迹,他也会很高兴的。”

“是啊,你大表哥还有二表哥目前都有职事在外,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舅母不由得微皱眉头,颇有些思念地道。“老三也是成天忙得不见人影。”

“都是无忌的错,让三位表兄在外奔波劳碌,还请舅母责罚。”看到时舅母如此,我赶紧起身,朝着舅母长施了一礼恳切地道。

“休得胡言,你的诸位表兄,如今皆是为国效命,为民治事,奔波劳碌,正好磨励他们,孙儿何罪之有。”外婆见得我如此,抬起搀住了我嗔道。

“无忌切莫如此,舅母只是思念他们,可没怪你,前些日子你的二表兄来信,信中字里行间,都对如今的事业颇为骄傲呢,若是舅母再怪你,岂不是不识人心?”舅母也赶紧起身将我扶了起来笑言道。

舅母所生的就是一个娃,高履行,而之后的高质行、高纯行、高真行、高审行和高慎行皆是妾室所生,虽说是妾室生的,但是舅父家风严谨,这几位表兄弟见到老舅就跟耗子见猫似的。

不过,作为严父的老舅在教育儿子方面很有一手,三位成年的表兄可是被调教出来了。这三位表兄都是颇具才干,如今高履行在延安郡,为郡丞,而高质行这位二表哥目前在国防部内任侍郎,至于三表兄高纯行,他作为巡游检察官,目前正在关中各地巡查民情民风,还得监督官员清廉与否。

剩下的几位表弟年纪尚幼,最小的高慎行是在舅父被贬谪之前四个月降生的,如今也不过是小学生级别。目前已经被安排在长安新建的长安大学堂低年级里学习知识和文化。

回到了书房,就看到青霞姐正拿着鹅毛笔,在那认认真真的眷抄着本公子这段时间默写出来的一些格言。

“公子,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府了?”看到是我,青霞姐白晰的俏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甜笔,搁下了笔后迎了上来,替我褪去了外披一面问道。

“今日没多少公务,所以就提前回来了,顺便还给外婆送去了一副老花眼镜,就是那种用玻璃磨制出来的……”我一面说一面比划。

“青霞知道,昔日公子您曾经画出来给青霞看过。”青霞姐点了点头笑道。

坐到了案几后边,看着青霞姐娟秀的笔迹,再看看旁边的书架上那些已经眷抄出来的,至少有数万字的书稿,我的心里边暖暖的,看着跟前的青霞姐温言道:“这些日子让你帮我整理稿件,可是苦了你了。手酸了吧,来,我给你揉揉。”

青霞姐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却没有闪避,任由着我握着她的柔荑轻轻地搓揉着手腕处,一面低声道:“公子,青霞的手不酸。”

“无妨,给你揉揉的好,这几日你的伤风可好了?”我轻轻地给她搓揉着手腕,一面关切地问道。青霞姐可是俺的贴身小蜜,不论是在家还是去位于皇城内的办公室公干,青霞姐都是寸步不离,可惜前日里受了风寒,咳嗽不止,所以就让她在府中养病。

“青霞已经大好了,明日若是公子您去公干,带着青霞可好。”青霞姐甜甜一笑。“这几日在府中养病,都呆得有些难受了。”

“好,若是病好了,本公子明日就带你出去走走,不过可得多穿些衣服,以免再受风寒知道吗?”我笑着点了点头答道。

青霞姐不由得大喜,连连颔首。“公子您就放心好了,青霞一定会注意。对了公子,这是刚刚收到的鸽信,是从东边传过来的,还请公子一览。”

我接了过来一看,不由得眉头微挑,良久,方自长叹了一口气,将此鸽信搁到了案几上轻笑道:“李密居然败了。”

李密之前,接受了朝庭的任命之后,与宇文化及连番大战,在知宇文化及粮草将要耗尽之机,就诈称跟他联合,以便迷惑宇文化及,使其松懈。

宇文化及不知是计,非常高兴,任凭其士卒无束吃喝,指望着那李密送来粮食。可结果,宇文化及盼星星盼月亮一般地期待着李密的粮食,甚至多次派人催促,结果次次皆被李密敷衍,却连一粒老鼠屎都没见到。

宇文化及大怒,率军与李密在卫州的童山脚下展开激战,从清晨战至傍晚,李密被乱箭射伤,不得已,退往汲县休息。而宇文化及虽胜,却没能尽溃瓦岗军,更没有抢到一粒粮食,精疲力尽的士兵见粮食断绝,开始的叛逃。

宇文化及却顾不得安抚军心,率军欲强攻汲县,可惜连连受挫,而叛逃的士卒越来越多,居然第二天一早宇文化及醒来之后一看,手底下的士卒居然逃了近三分之一。

这下子,不是能不能攻下汲县的问题了,而是自己会不会因为士卒叛逃而被李密抓住战机给宰了的问题,于是宇文化及终于放弃了汲县,迅速向北转移到了魏县。

而这一路之上,又有不少的士卒逃走,甚至于,他手下的部将陈智略、张童仁先后带领着自己的队伍脱离了宇文化及的大部队,向仍在汲县停留的李密归降。

原本宇文化及在东郡留下了一些军需物资,派遣他所册封的刑部尚书王轨看守,而这个时候,眼见宇文化及的部众走散大半,再无回天之后。王轨干脆就献出东郡,归降了李密。

而就在李密和宇文化及互相单挑的当口,王世充这位野心勃勃的主乘此良机终于动手了。这家伙向来嚣张跋扈,而自从那李密被说动,愿意归降杨侗以来,这家伙心里边就毛了。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跟李密打生打死,早就已经结下了生死之仇,若是那李密胜了宇文化及入朝,那时候,说不定就是自己呃屁之期。

于是王世充暗中串联心腹将领,巧言令色的忽悠部下,告诉他们,元文都那一票文官自以为李密答应投降是好事,但是,对于自己这些跟李密有生死之仇的武将绝对是坏事,毕竟咱们跟李密多次作战,杀死的瓦岗军绝对不在少数,一旦成为李密的下属,那么,李密肯定会为了自己的手下报仇,自己等人的性命就像是那案板上的鲢鱼一般。

而不想,王世充与诸将密议之事为元文都等人所查觉,惊恐之下,元文都与卢楚等人商议,欲趁王世充上朝之机,布下伏兵杀掉王世充。

而纳言段达平庸怯懦,害怕这事办不成功,就派其女婿张志,把卢楚等人的计谋悄然地捅给了王世充。

王世充大怒,当天夜晚就带领兵马包围了宫城,将军费曜、田阇等人在东太阳门外迎战,而费曜战败之后,王世充夺取了东太阳门,挥军直入,将军皇甫无逸只身逃脱,而卢楚被王世充手下所擒,当场斩杀。

元文都听到发生变故,来到乾阳殿伺候皇泰主,指挥部队保卫,命令将士们凭借城池抵御兵变。段达诈称皇泰主的命令捉住元文都押送给王世充,一到就乱棍打死。段达又诈称皇泰主的命令,打开宫门迎接王世充。

王世充派出了心将铁杆造反派强行换下了宫中的全部禁卫,然后拜见皇泰主谢罪,说:“元文都等人犯下说不完的罪行,阴谋制造内乱,情况紧急才采取这种办法,我是不敢背叛国家的。”

皇泰主杨侗自然知道大势已去,那几个倒霉鬼一死,整个洛阳就只有王世充一人说了算了,无奈之下,只能跟王世充盟誓。当天,便将王世充升任尚书左仆射,总管监督朝廷内外各项军务。王世充离开含嘉城,搬进尚书省官署居住,独揽朝政大权。任命他的哥哥王世恽为内史令,住进皇宫以监视杨侗。

就在王世充在洛阳干了一票大的,血洗东都洛阳,终于独揽洛阳隋廷朝政之后。与宇文化及分出了胜负的李密得知了这个消息,心知原先的那份着自己去朝见杨侗的圣旨是没办法履行了。

因为王世充这家伙跟他绝是势不两立,去了是自己找死,李密拒绝入朝朝见杨侗之后,率军回到了瓦岗军的根据地金墉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