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攻略-第5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狂妄之徒……”某位斯文的文臣如此鄙视那名突厥蛮子。

“傻鸟……”某位粗旷的武臣如此鄙视。

最终,突厥使节愤然地离去,留下了你们等着,我要让你们好看之类的场面话灰溜溜的离开了宫城。

“陛下,如此做,会不会对朝庭的长远有影响,毕竟如今中原尚自纷乱不宁,而我华夏最主要的目光是复前朝疆域。”杜如晦颇有些为难地看着已经换掉了朝服,穿着一身便衣的本公子说道。

“杜尚书此言差矣,如今,东突厥可汗派来使节对我加以威逼。我泱泱华夏,岂能屈从?再者说了,如今,天下大半尽入我手,而我华夏数十万大军早已准备入关,就算是颉利可汗不来找我们的麻烦,我们也会去找他的麻烦。”韩世谔一脸不屑地道。

房玄龄抚着颔下长须,皱起了眉头。“……韩将军,我华夏精锐如今多分布于各地,目前,最要紧的便是与盘据江淮的杜伏威合兵一处,将江南的李子通和荆襄之地的萧铣设法荡平才是。若是此番颉利可汗率大军南下,那必然是倾巢而来,稍有不慎……”

我点了点头笑道。“卿之忧,朕深知,不过,如今山西之乱,正是我华夏涉足中原的最佳时机,不可不往。至于突厥人,朕倒真没放在心里。只要扼守住延安、弘化、平凉郡一线,突厥人来得再多,也无法越雷池一步。”

“重要的是,颉利可汗,并非是真的要向我华夏动手。”我抚了抚眉头,目光落在了韦云起的身上,韦云起站起了身来,扫了一眼周围诸多重臣。

“颉利可汗乃是突厥之雄主,他的想法,的确与处罗可汗不同,相比起那喜欢从代言人手中获得利益的处罗可汗,颉利可汗更喜欢用自己手中的弯刀去获得足够的利益。”

“就在上个月,因契丹人对颉利可汗所征收的供奉不满,颉利可汗已经决定要东征契丹。我华夏复兴军从建立以来,只是在延安郡一带与突厥人有过一次冲突,但是,相信,多次遣使来朝的突厥人很清楚我华夏复兴军的战力,正是因为很清楚,当初他们才会去王世充联合,意欲待我韩城受袭惊乱之机,入侵延安郡。”

“而今,颉利可汗初登大位,之前与西突厥大战一场,双方都损失惨重,正是该休生养息之时。更何况,颉利若是侵我华夏,突厥若是不尽全力,根本动摇不了我华夏根本。”

“所以,某料定,最少在两到三年之内,颉利可汗即便想要南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韦云起说到了这,以一种十分坚决与肯定的口气做出了总结。

而本公子也同样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不错,颉利想要集突厥之力南下,现如今绝对不是好时机,不说与西突厥之间的生死血仇,北部的薛延陀尚在,契丹又心生不满,他不把这些关系理顺,就想倾巢南下,除非他连自己的老巢都不要了。”

马周皱起了眉头:“可若是颉利可汗硬着头皮也要南征,那又该如何?”

韦云起清了清嗓子,从容自若地道:“想要南征,肯定要入关中,兵锋直指长安,方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一战而定乾坤,而入关中最近也最便捷的道路,那便是从延安郡直入关中。想要夺取延安郡,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条,从北边的朔方郡南下直扑肤施城,不过,咱们在朔方郡一带的驻扎有重兵,而且这里山高势陡,最不利于骑兵活动,大规模的骑兵想要从这里经过,那是极为困难的。

而另外一条,便是经由梁师都所控制的雕阴郡南下经由绥德直扑延川,这里地势平缓,最是适合大批的骑兵活动,但是,延川地处险要,如今,延川城几经修缮,其城之坚,不亚长安,城周皆以水泥砖石拱固。城高更是超过了两丈五。

目前,延川城内驻军达到了两个师,就算是梁师都派出了所有的攻城器械配合突厥人想要拿下延川城,最少也需要两个月毫不停歇的狂攻,而且还要保证我方不会增援才成。所以,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拿下延安郡,那就无法对我关中造成根本的威胁。”

“但若是突厥人不走这两条路,从离石郡渡河而来,又该如何?”杜如晦拧着眉头反问道。

“想要从黄河过来,那就得看他们能不能突破我们水师的封锁了。若是黄河有警,那么,延安郡南部的驻军,随时可以在一天之内抵达黄河沿岸。就算是对方在雕阴郡内渡河,那也无妨。只要我们的情报系统不受破坏,在对方渡河之前,我们都能够收到消息,然后做出应对之策。”

“只要延安郡守住三日,其他各地方驻军就能够抵达延安郡。而不会像过去,从长安出发的驻军想要前往延安,最少需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而今,若是长安的援军只需要五天半到六天,便能够抵达延安郡治,而若是骑兵,只需要两天的光景就可抵达。”韦云起的话,让所有还在担心或者是置疑的人都闭上了嘴。

若是东突厥真的发妖疯顾头不顾腚的要来入侵关中,那么他们将会在延安郡一带,经历无数的磨难和苦难。只要本公子不愿意,东突厥人休想迈过延安郡境一步。

而突厥人如果说被拖在延安郡一地时间一长,不论是西突厥,又或者是薛延陀,都定然会生产新的想法,毕竟,草原法则就是相互争取与吞噬。

若是东突厥主力被困于此,那么时间一久,后方必然不稳。

我之所以敢这么说,那就是因为这几年以来,本公一直都十分明白延安郡身为我关中北部连陲的重要性。在延安郡一带,延安郡治肤施城,还有延川城,已经成为了两座坚固得令人发指的军事要塞和巨型堡垒,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是因为城内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动乱,想要拿下这两座坚城,别说是突厥人,就算是精通于攻城的中原诸雄轮番来攻,也不见得能够攻得下。

更何况,这样坚固的堡垒,可不仅仅只会用于防守。其中的弩炮、投石车,都将会成为攻城者心中的噩梦。光是延川城内,就屯积了超过五万枚手雷。哪怕是弩炮和投石机都被潜入城池的敌人捣毁,单单凭借着这些手雷,足以让近十万的敌人,倒在延川城下不得寸进。

另外就是,地雷,这种踩踏之后,就会激活使得地雷内部的燧石打火机发火引然地雷的手段,对于我而言,实在是太小意思了,只需要一根蚕丝,还有一小载弹簧,还有一个铁壳以及火药,就能够制作出优秀的步兵地雷。

虽然燧发火枪还没有走上战场,但是,威力更大,造价更偏宜,制作更简单的地雷和手雷走上了战争的舞台之后,就已经足以改变战争的走向。

说真话,在还没有研发出火药武器之前,士兵数量的多寡,还有骑兵的多少,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但是当火药出现之后,胜利的天平,已然完全地倾倒向了我这一方。

第六百八十七章 被虐出了快感的萧铣

我可不是那种懵懂的少年郎,更不是有了把火绳枪就成天喜极而泣的傻鸟,俺所需要的就是发展火药武器,使之能够真正的配得上其威力,例如手雷,地雷,还有燧发枪以及正在等待着炮管材料适合的火炮。

当这几种火药武器都出现后,我相信,我已经将这种热兵器战争的方式,提前至少七百年时间。

“来人,立即传讯交趾,告诉他们,加快探查南洋诸岛的速度,最迟明年年末,我需要知道他们所发现的南洋诸岛之上是否有铜。”本公子已经开始有些焦急了。

“陛下放心,臣这就去知会他们。”杜如晦严肃地点了点头。自从交趾大量的优质铁矿石和钢铁转运至长安之后,使得不少原本对交趾并不在意的官员和商人都上了心。

现如今,不少的商人甚至带着伙计前往交趾,想要看一看能不能有什么适合自己的机会。

为什么要这么着争的寻找铜矿?说到底还是因为铸钢炮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按着目前的进展来看,看似每一天都在向着成功靠近一步,但实际上,距离真正的铸钢至少还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规模化浇筑铸钢。

但是,三四年的时间之后才能够规模化生产,那个时候,已经太晚,所以我只能把黄铜炮先提上了日程,未来,等铸钢炮成功之后,再把这些黄铜回炉就好。

“另外,告诉杨恭道,加快打通滇池的道路,最迟明年夏末,要修通这条水泥直道,东川铜的开采量必须加大,至少在明年年初,要保证每个月八十万斤的产量。”中华大地有铜,这一点我知道,滇铜之名,可是从古代就开始传扬开来的。

东川铜矿的生产,据可考资料说明,最晚始于东汉。公元4世纪,东川已能生产白铜,同时,制造铜器的工艺水平已达相当水平。在宋朝时期,东川铜的年产量就已经达到了六百万斤之多,而至清时,铜产量更是达到了八千多吨,也就是一千六百多万斤的水平。

而现如今,本公子来了,早就对那里的铜矿垂涎已久,在占据了巴蜀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皇甫逸派兵进驻东川之地,占据那片巨大的铜矿产区。

在隋朝之时,东川铜的产量已经达到了三百八十余万斤,而在杨广发妖疯的那几年,这片铜矿,被滇南的蛮族所据,为了能够保证华夏帝国的铜产量,本公子自然毫不客气下令把这片铜矿区夺了回来。

东川位于滇池以北之地,而自汉以来,就已经有大道通往东川地区,而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到如今,这条道路一直在加以修缮,所以修建从巴蜀之地直通滇池的道路,虽然也不轻松,但是在原有的道路上,进行改建和修缮,侧显得轻松了许多,当然,凡是翻山绕路的,全都继续打洞策略。哥别的不多,火药多的是,修路工人更是不少。

嗯,凡事有弊必有利,若不是中原大战连连,烽烟四起,又哪会有那么多的流民逃难至关中,若没有这些流民,关中、巴蜀等地的建设就不会像如此这般迅猛发展。

或者说,别人的战争,成就了我华夏帝国的进步与发展。除了东川铜之外,本公子还对着北方滴口水,也就是在那些突厥人的地盘上,那片在后世从华夏身上被瓜分掉的土地上,有着极其丰富的矿藏,可惜,现在本公子还没办法向那里伸手。

宗罗睺果然没有令我失望,才仅仅过去了二十三天的时间,连破梁国数万大军,攻城拔寨,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拿下了巴东郡全郡,最后,将赶来救援的五万梁军生生逼退至巴东郡境外。

萧铣的使节来得很快,在宗罗睺出兵的第十二天,这家伙就已经连蹦带跳地从荆襄之地窜入了长安,带来了礼物,更带来了萧铣的歉意,并且向我解释了他之所以与李子通结盟的原因。

但问题是,我会介意吗?或者说,本公子身为华夏帝国之主,难道说眼睁睁的看着你跟我的敌对势力联手而装聋作哑不成?礼物留下,萧铣的歉意本公子也能够接受,但是,想要就这么忽悠过去,那是不可能的。

使节只能黯然而归,当然他也带去了我对萧铣的警告,巴东郡全境,必须由华夏帝国掌控,以此作为对梁国与我华夏帝国的敌对势力李子通结盟的惩罚。另外,萧铣必须与李子通划清界限,在我华夏帝国军队进攻李子通时,不得有任何帮助之举,不然,必将视梁国与李子通为一体。到时候,我华夏复兴军的铁蹄,定会让萧铣后悔今天的举动。

萧铣这位大梁国的国主很悲催的嗯下了这枚苦涩的果实,眼看着荆襄之地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