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攻略-第5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蟛浚约笆盏搅私舯欢崛≈獯掖腋匣乩吹睦钚⒐俊

现如今,在晋阳守城的,只有原本被打散后被聚拢来的唐军一万余人,还有跟随长孙顺德在祁县守城的那数千唐军都被集中到了晋阳城,又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再加上炮兵营一起守卫晋阳,当然,是打起了李三娘子的旗号。

而李三娘子,却领着两个师的兵马留在了太谷,等来了李孝恭所部,一块在这里呆着,就是想看看还有谁敢对晋阳伸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把对方给收拾掉。

毕竟,太谷县再怎么也没有晋阳重要,重要的是太谷县距离晋阳不过百余里,若是有人进攻晋阳,大军可以几个时辰之内赶到,从外包夹那些胆敢攻打晋阳的敌人。

结果,尉迟恭没有去攻打晋阳,反而冲太谷县过来了。而在尉迟恭大军刚刚离开榆次县的第一时间,李三娘子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可以说尉迟恭的动向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当尉迟恭率一万大军在抵达了太谷城下,正准备攻城的时候,先是一万华夏复兴军从城中开门,然后,周边超过四万兵马合围过来的时候,尉迟恭与这一万大军直接就蒙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就已经知道自己彻底的悲剧了。

在兵力极为悬殊的时刻,在对方数万众齐声大喝缴械不杀的号召之下,尉迟恭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虽然他连杀了好几个放下武器要归降的士卒,却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被手底下的士卒给蜂涌而上,把他给拉下了马来捆个结实,此战,成为了尉迟恭自领军以来最憋屈的败仗。

尉迟恭当即就羞怒交加得险些想要咬舌自尽。而当他被带到了瑶光妹子跟前时,还大言不惭只能会施诡计,说什么要是正面对敌,华夏复兴军以及唐军定会被他杀得血流成河云云。

可把瑶光妹子给气坏了,当场就让人给尉迟恭松绑,亲自下场单挑。并且告诉尉迟恭,你丫要是能够赢得了本皇后,那不光把你放走,还把俘虏的这一万名战俘给放归。

当然,如此你尉迟恭输了的话,那就乖乖的归顺华夏帝国,至少这些战俘,不愿意归降的,等李三娘子率大军将宋金刚一块给收拾之后,都可以作主放归。

尉迟恭虽然一开始不屑于与女子交战,可是听到了瑶光妹子的赌约之后,心动了。特别是在瑶光妹子挑衅地告诉他,你该不会连个女子都打不过吧?于是,被这句话激起了怒火的尉迟恭果然中计了。然后,尉迟恭不论是马上战斗,还是马下夺槊,又或者是横刀对斗。

这位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大唐王朝第一猛将三战皆输得狗血淋头,尉迟恭终于相信了流言原来不是流言,而是真实的,甚至瑶光妹子的武力值比流言所传说的还要高。令一向对自己的武艺极为自信的尉迟恭心甘情愿地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不过,宋金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前锋已经集体归顺了华夏复兴军,还继续在后面保持着猥琐的姿态进行尾行中。

就是他们距离太谷城尚有五十里处扎营休息,一面传讯前锋,希望知晓太谷城的情况时。已经拿下了尉迟恭前锋大军的瑶光妹子与李孝恭正在连夜向着宋金刚主力狂奔而去。

到得凌晨时分,天色未亮的时候,宋金刚收到了逃回来的一名侦骑带来的消息,超过五万大军,已经将前锋大军拿下,并且正向着这里赶来。

宋金刚大惊失色,还没来得及召集诸将的当口,华夏复兴军与唐军已然联合向宋金刚的大营发起了突袭。手雷,这绝对是华夏复兴军的利器,特别是在突袭敌人大营的时候,这玩意只要往敌营的帐蓬扔过去,绝对是一炸一个准。

然后,宋金刚就彻底的悲剧了,他刚刚披盔带甲抄起武器爬上了马背,正要大喝一声来者何人的当口,一枚手雷恰好在他的马匹屁股后边爆炸,然后,宋金刚在空中来了个七百二十度前空翻外加转体三百六十度后,直接就砸进了旁边的一座营帐内,然后一个狮子摆头昏死了过去。

到得天放大亮之后,宋金刚醒来时,整个大营已经像是被百万匹角马肆虐过的草原一般稀烂。麾下大军,受降一万三千,死伤超过了四千余,剩下的那些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然后,便看到了一脸羞愧之色的尉迟恭出现在了他的跟前。然后告诉了他前锋大军连屁都不放一个就灰飞烟灭的结局。之后宋金刚虽然垂头丧气,却也执意不降。

不过,瑶光妹子倒是不在意这些,把宋金刚扔进了牢里,然后,开始对这两万多的战俘进行训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这才将其中一万多希望能够回乡的降卒给释放掉。也同样给予了十贯钱帛的遣散费,当然,愿意归降的也同样拿到了钱帛,按着官方说法这就是提前给付的军饷。

第七百六十一章 颉利可汗的警惕

不愧是俺的婆娘啊,听到了尉迟恭被俺婆娘揍得满地找牙之后,心悦诚服的拜倒在俺婆娘脚板底下时,本公子心里边乐开了花,对于那宋金刚神马的,本公子可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就是与秦琼在后世齐名的两大门神之中尉迟恭。

据说这货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武力值绝对是岗岗的,空手夺槊更是其拿手好戏,现如今,秦琼已经在我手下效力不少年,而尉迟恭却一直跟着刘武周,颇为让我遗憾,我记得自己还曾经跟瑶光妹子提过。

想来,瑶光妹子这也算是满足我这个作为夫君的小小心愿。所以特地亲自上阵,就是要让那尉迟恭心服口服。

李密败逃,刘武周也同样被揍得狗血淋头,这下,刚刚出兵渡过黄河,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大踏步前进的梁师都终于明白了,自己绝对不会是这位已经威震天下的女将军的对手,直接就一个大踏步的后退。带领兵马退回了自己的地盘,似乎生怕李三娘子带大军杀来。

反观窦建德在夺取了黎阳之后,并没有急着向前,因为这个时候,华夏复兴军已然越过了淮河,正在向辅公祏发起进攻,连取数县。窦建德深恐淮北有失,留下了十万大军镇守黎阳一线后,挥师向东转进,以援辅公祏。

而在长平郡的李世民总算是松了口大气。要不然,他可就是首当其冲了,南有徐世绩这位瓦岗寨最有谋略的大将之才窥视,东有窦建德数十万大军,李世民再怎么了得,也只能焦头烂额狼狈逃窜。

大批的华夏复兴军进驻山西之地,与尚未整训的唐军合拢一处,巩固原唐军所占据的地盘。而因为山西的李渊跟华夏帝国属于是联盟。再加上通商频繁,所以,民间和官方的往来都很是勤快。

山西中产阶级和低层对于华夏帝国颇有好感,所以,对于华夏复兴军的进驻持热烈欢迎的态度,反倒是山西的诸多世家门阀,对于华夏复兴军的到来十分抗拒。

因为,华夏复兴军的到来,代表着他们可以逍遥自在,不需要缴纳税赋或者是少缴纳税赋的日子过去了,更代表着他们支持的官员以获得特权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面对强大的华夏复兴军,他们心中有再多的怨恨与抗拒,却也无可奈何。其中,有几个郡县的世家门阀提出了希望能够减免他们税赋的要求。

当然,我们派去的官吏也很和气地摇头表示不可能,而当那些警备部队入驻各地之后,世家门阀只能感慨着,长叹着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因为,枪杆子是我们握在手里边的,世家门阀有再深厚的底蕴,那又如何?他们的底蕴,也不过是吸那些佃户和平民老百姓的血才支撑起来的?

这些家伙,不论是哪一朝,哪一代,他们都不会有忠诚,他们只忠诚于他们自己,自己的家族,国家更替,与他们无关,他们只需要的是攀附上新的掌权者,继续维护他们的家族利益。

这种做法和想法,完全就是典型的国中之国。他们却不明白,没有华夏传承的思想与文化,焉能有他们的今日?

所以,我对他们的任何想法都没有兴趣,我有兴趣的就是华夏帝国的百姓,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只想着如何从国家和百姓的身上,获取更大的利益,成为帝国身上的一只丑陋的寄生虫。

又过了七日,在警备军抵达换防完毕之后,李孝恭以及李玄霸镇守晋阳,而瑶光妹子亲率第四军的两个师前往长平郡增援。瑶光妹子终于与她二哥李世民在长平郡胜利会师了,据瑶光妹子信中所言。她那没出息的二哥,见到了她率领大军来的时候,直接就热泪盈眶,怎么看都觉得李世民变得干巴廋猴,就像是刚刚走完两万五千里爬到延安就倒在黄土地上没办法爬起来的革命先烈。

想想也是,李世民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不但要面对着徐世绩这位谋略值不会比他低,只会比他高的大将之才,旁边,窦建德一直在虎视眈眈,虽说前边有个李神通在顶着,可是对自己家叔伯兄弟的本事都很了解的李世民并不放心。

据说之前他就对李渊的委任提过异议,但问题是老李家在山西之地是四面皆敌,所以,有点本事的都被拖出来去独挡一面也是没办法的事。

而自从李神通被搞翻在地之后,李世民更是一日三惊,收拢逃过来的残余唐军,又得加固城池,还得防备徐世绩与窦建德,按着李世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再这么憋上俩月,他至少会少活十年。

而瑶光妹子率领着华夏复兴军到来之后,李世民就像是快要饿死的乞丐,终于能够吃饱穿暖,直接就先睡了两天两夜,这才振奋精神爬起来,协助华夏复兴军以及被派遣来的官员交接政权。

对于李世民来说,现如今,他已经没有了去当什么皇太子又或者是皇帝的兴趣,嗯,雄心壮志在年年的征战还有关中的繁荣昌盛给消磨殆尽。

他自己也承认,他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如本公子一般做到如此之好。听闻了俺婆娘说起只吃煤和水,能够一日行上两千多里路途的蒸汽机车之后,李世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往长安去亲眼目睹。

他很敏锐,他目光很敏锐地查觉到,有了这样运输力和速度都远远超过人力和马匹的机械,那么,华夏万里疆域,都必将变成坦途。对于华夏帝国的肆意扩张,必定能够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

而那些新式的机械,虽然他没见识过,但是他很清楚,本公子从来不会去做无用功,更不会去搞一些华而不实的玩意。就算搞出来,那也是专门用来赚钱的。

在弘农郡一带停留了七日之后,我打道回府,毕竟不能久在外,新占之地的各项事务还会汇总到长安,等着我决断。并且,华夏帝国一动,必然会触及到突厥的根本利益,他们必然会有所动作的。

因为,中原诸雄几乎都是拜东突厥颉利可汗为主,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可汗的称号。颉利可汗很喜欢看到这样的场面,正是因为他们相互争斗,而颉利以及东突厥才能够从中获取足够多的利益。

而今,华夏帝国这个强大到令所有中原诸雄都无法抵挡的对手出手了,必然会引起东突厥的警惕与不满,再加上人人自危的中原诸雄必然会在受到重大危机时,向他们的游牧民族主子求援。

突厥人是绝对不愿意看到华夏帝国大一统前朝疆域的。虽然游牧民族缺乏农耕文明那种太多的阴谋诡计与勾心斗角。但是他们也很清楚,前隋强盛之时,就算是强大的突厥人,也只能看隋朝的脸色行事,经常被老谋深算的杨坚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