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到攻城战又陷入僵局,薄奚达心中更为焦急。恰在这时,东西两侧遥遥传来轰鸣的马蹄声,而后大片火光从那两个方向快速向他这边移动。
薄奚达匆匆扫了一眼,心头怒火大盛,这帮玩意儿真是不知死活,明明知道对方弓箭手厉害,还打着火把过来,简直是找死。
这个念头刚一闪过,他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对,快速扭头细看。借着火光他看清了,这两边来的兵马哪里是他的手下,那些骑军全都是幽州军打扮。他手下的军士正在前面狼狈逃窜,随着彼此距离逐渐缩短,他手下的兵马正被那两伙幽州军大肆屠杀。
见此情景,薄奚达立刻命令军士吹响撤退号角。显然来人是对方的援军,能看到的人数已然不少,看不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敌情不明,他不敢迎战,只能退走。
号角声响起,攻城的乌桓兵潮水般退了下来,各自寻找战马随着薄奚达仓皇溃败。
左右两侧的追兵此时已会合一处,随后追击掩杀。
这路援军正是从渔阳赶来的的赵云,当他率军从西南方接近犷平城时,发现城池正在遭到攻击。当即他兵分两路从后面掩杀乌桓军,一直把那些乌桓兵追到了北面。
实际上能逃到北面的乌桓兵只是少数,大多数乌桓兵士都被赵云的人马杀掉了。之所以少数人能逃到北面,就因为他们大多是将官,骑在马上督战,见事不妙率先催马逃走。
陈前在城头看到城外状况,知道主公的援军赶到。他立即传令各个城门的守军,除新招募的军士外,其余人全部上马出城杀敌。
随即,他从北门出来,随同援军一道掩杀过去。
刚追出一段距离,陈前碰到了赵云,二人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他知道赵云与主公结义的事。
通过名报姓之后,赵云向凌云传达了凌云的指示,让陈前带军随他一路追杀敌军。
凌云对此次行动做了两个预案,如若乌桓人直接逃向乌桓,那就不用客气,直接杀光,一个不留。如果他们逃向俊靡城方向,可尾随追杀,但不要跟得太紧,给对方留点活口。
现在,溃退的乌桓军果然是逃向俊靡方向,他们必须按凌云的指示执行第二个方案。
简单交待完,赵云再次催军朝俊靡方向追杀下去。陈前在后面稍微停留片刻,等聚齐其他各个城门的人马后也随后追去。
至于犷平城,他留下一名得力将官带着新招募的军士把守,估计短时间内绝不能出现什么问题。
薄奚达率领残军趁着夜色仓皇逃命,时间仓促,他来不及清点人马,也不知道究竟折损了多少人。
按照乌桓大人蹋顿的命令,一旦遇到强敌时,他便撤往俊靡城。这个主意是阎柔出的,阎柔有两点考虑,一是他在俊靡驻有兵马,可为接应。另一方面是要把刘虞拉下水,让他不能置身事外,不能出了事让乌桓自己扛着。这也是阎柔只派给薄奚达五千人,而在俊靡还留下五千人的原因。
当然了,这是最坏的准备,包括阎柔在内,乌桓人都没想到会走这一步。一万兵马快速奔袭抢掠四县,能出什么意外?
但是这个意外还真出了,他们都没预料到对方的战斗力会强到那样的程度,没料到援兵来得这样快。
薄奚达心有不甘地一路逃窜,许久之后,听听后边没有了动静。他停住队伍略作休整,借机清点人数。
还没等清点完,后边的追兵又来了,薄奚达不得不再次上马奔逃。又是一番掩杀,溃败中不知道有折损了多少兵马。
这次他没敢再做停留,全力催动战马逃向俊靡城。他真服了后边的追兵,不管追出多远,就是一个字——追,那意思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全灭了一般。
薄奚达心中恨恨不已,等到了俊靡城会和阎柔之后再给你们好看。
但他并不知道,后边的追兵此时并未全力追赶,否则他都没有抵达俊靡的机会。
赵云与陈前此时已兵和一处,在乌桓军后边保持一定距离持续追赶。他们不能再加快速度了,如果再追上,对方肯定一个也跑不了。那样就破坏了凌云的计划。
这一路追赶,他们得到了大量的马匹,全都随军带上。清晨时,他们遇到了凌云和魏辰的人马。三军合兵一处,继续追向俊靡。
天色大亮之后,遥遥看到俊靡城的影子,薄奚达才长出了一口气。现在他都不用清点人马了,剩下的那点兵一回头就能看到,怎么看都不过不了一千。
一万人啊,就这么没了,薄奚达一想到这儿就痛心疾首。好在他的小命是拣回来了,又看到了今天的太阳。但他并不知道,俊靡城随着他的到来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阎柔派出五千大军之后并不放心,随后派出了流星探马打探攻打犷平城的战况。薄奚达兵败遭到追杀的消息先一步送回了俊靡城。阎柔立刻去找刘虞,让他下令开城把薄奚达的败军放进来。
刘虞没有答应,反让阎柔出城接应而后返回乌桓,他要把自己同这件事撇清关系。
阎柔如此精明的一个人自然不会同意刘虞的做法。一万大军都被打得大败,他再填上去五千人,基本上等于给老虎嘴里再送上一块肉。
他的意思是让薄奚达进城之后,乌桓兵与刘虞合兵一处共同对抗凌云。
乌桓经常抢掠幽州边界,让刘虞公开联合乌桓承担抢掠的罪名,刘虞说什么都不会这样做。如此一来,他多年的好名声就会毁于一旦,就会遭到幽州百姓的唾骂。本来他想让乌桓人报复完凌云就撤回他们自己的地盘,没想到凌云如此厉害,居然把乌桓人给追到他的家门口。
此时刘虞暗暗后悔,不该听信公孙纪之言,对凌云轻易动手。若在平时他还可以和凌云一战,现在牵扯上乌桓,他实在是师出无名。
阎柔与刘虞各怀心思,谈判陷入僵局。时间紧急,容不得继续拖延,最后阎柔拿出杀手锏,向刘虞索要他允诺的粮食,以此作为要挟。
这段时间,刘虞在凌云处购买了数千石的粮食,但都分散在各个城池。让他立刻从俊靡城拿出足够的粮食,绝对无法办到。
刘虞拿不出粮食,又不想公开与乌桓联合,他还不敢把乌桓人惹急了。万一与乌桓决裂,再把他们之间的交易捅出去,他就算彻底身败名裂。
谈来谈去,最后阎柔和刘虞各退一步。刘虞不为阎柔出兵,但把俊靡城交给阎柔。对外声称是乌桓人混入城中,趁夜拿下城池。这样既不会让声名扫地,又算帮了乌桓人。
阎柔眼看着指望不上刘虞出兵,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这个办法。当即阎柔的人马接管俊靡城,刘虞率领属下从南门撤往徐无县城。
事情一经谈妥,阎柔立即派人向乌桓大人蹋顿求援。刘虞离开俊靡不久,薄奚达便带着残军到了北门。
他们刚刚进入城中,凌云的骑军已风驰电掣般杀至城下。
第九十九章 意图何在?
凌云率领大军抵达俊靡城外,一声令下,所有兵马在城北侧一字排开。;战马嘶鸣,旌旗招展,军士全都杀气腾腾,气势逼人。
乌桓兵若想返回乌桓境内,无论他们从哪个城门出来,最后都得转向北方。只须守住这个方向,他们必定插翅难飞。
凌云手握缰绳向城上望去,视线中,城头的守军全是乌桓兵,幽州军一个都看不到。
此时阎柔率领的那部分乌桓军全换上了乌桓军服,这也是刘虞把俊靡城交给他的条件之一。
看到这个情况,凌云皱了皱眉头。他之所以放少部分乌桓军逃回来,就是想让他们把刘虞私自勾结乌桓的事给抖露出来。或者他们出来接应这部分乌桓军,或者乌桓军进城。无论哪一种情况,刘虞都无法继续掩盖与乌桓勾结的事实。现在这情形有些不对,看来刘虞采取了应对措施。
本来凌云在燕山查看刘虞资料时,看到一片好评,什么发展生产、仁政爱民、节俭自律等等。但经过几件事一揣摩,他发现刘虞这人比较阴险。先是在公孙瓒大兵压境时将渔阳县送与自己,想借自己的力量替他阻敌。而后公孙瓒败退时,又找他要回那三个县。并且为他求的上谷太守一职也是别有用心。几次接触,刘虞不是过河拆桥,就是想把他当枪使。
因为这个原因,凌云对刘虞的好印象大打折扣。本来他对历史记载的东西就不完全相信,如今一品再品,他逐渐认清了刘虞的狡诈和虚伪。因而他才毫不手软地鲜于银动手,又大大地敲了刘虞一笔。
按理说,刘虞借用乌桓兵马对付公孙瓒还属有情可原,毕竟谁都不想坐以待毙。但刘虞在自身危险消除之后再指使乌桓人抢掠,这件事让凌云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别说是抢凌云治下的地盘,就是幽州任何一座城池,凌云也不会坐视不管。他乌桓算是哪根葱,居然屡次侵犯大汉疆土,烧杀抢掠,视天朝人如无物。
要说以前,凌云想管可能会力不从心。但现在不同了,他的力量迅速壮大,短短半月间,人马总数发展到近四万人。虽说其中有数千是新招募的军士,但现有兵力足以让他与刘虞正面抗衡。甚至是公孙瓒也可以全力一拼,当然那是公孙瓒受到袁绍制约的情况下。
但不得不承认,刘虞的表面文章做得非常好,他在幽州百姓心中的威信极高。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对他动手,恐怕会留下许多后患。所以凌云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准备把他的画皮揭开,然后进一步采取行动。
发现俊靡城头的异常之后,凌云没有立刻采取动作,他准备弄清楚里面的情况再说。刘虞的尾巴藏得好,这次不给踩住了,以后找这么好的机会肯定更加困难。
正当他暗中盘算的时候,从远处驰来一匹快马,马匹奔到凌云面前时,一名平民打扮的人翻身下来,单膝跪在凌云面前。
“报主公,小人是平谷三十八号密探,有重要军情禀告。”
凌云不可能认识所有探子,所以他采用这种方式让各城主将把派出去的探子编上号,以便管理和确认。
听对方的报号方式丝毫不错,凌云点了点头,“讲”
“主公,小人负责俊靡一带的消息打探,不久前在城南发现刘虞的大队人马向徐无方向行进,刘虞也在军中。小人本想回平谷报信,远远看到主公的大旗就立刻赶来禀告。”
“刘虞军中有多少人?”凌云问。
“军中带有辎重,行进速度不快,小人粗略算过,约一万余人。”
“好,退下,回去后到赵校尉处领十金奖赏。”
那名探子谢过之后,喜滋滋地上马向远处驰去。
凌云略一沉吟,将陈前叫到跟前,对他吩咐一番。听凌云说完,陈前带上百余名军士打马远远绕过俊靡城向南追赶刘虞。
近中午时,陈前等人回到凌云身边,“主公,属下见到刘虞后,把主公交待的话都问了。”
凌云点了点头。陈前继续说道,“刘虞说,乌桓军混入城中,他们措手不及只得弃城而走。属下问把主公的意思告诉他,说主公要和他兵合一处收复俊靡城。那刘虞推说兵力不足,徐无城还有要事无法脱身。属下问他,俊靡城被占,城中百姓怎么办?刘虞说他日后会调集兵力收复此城。属下质问他有什么事比百姓的生死还重要。他把属下训斥一顿,让军士把我等赶走。”
“哈哈哈”凌云笑了起来,“让陈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