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以后他又反悔,联姻就成不了”
为了安抚女儿,蔡瑁又向女儿许诺,蔡家将全力支持刘琮谋取世之位,继承荆州大业,经过反复规劝,蔡少妤终于点头答应了,“如果是为了家族利益,女儿愿意接受这门婚姻”
蔡少妤行一礼,告辞而去,蔡瑁望着女儿的背影,脸上的笑容不由有些苦涩,他轻轻叹了口气,为了家族利益,他只能先委屈女儿了
刘表今天事务繁多,直到天黑尽后,他回到府中,他来到自己书房,妻蔡夫人端了一碗参茶进来,她关心地问道:“将军还没有吃饭我让厨房准备了”
刘表摇摇头,“不用了,在州衙已用过晚饭,只想早点休息”
蔡夫人连忙上前替他脱去外袍,又笑着问道:“听说璟儿回来了,将军怎么不带他回来聚一聚?”
刘表回头,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她一向对璟儿厌恶有加,今天怎么想到让他回来吃饭,心中一转念,刘表忽然明白过来,一定是她知道了自己和蔡瑁达成的联姻共识,她才会这么愉快
刘表猜得没错,刘表下午和蔡瑁达成了联姻共识,蔡瑁立刻派人通知了蔡夫人,蔡夫人喜出望外,一直横在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不过,少妤将嫁给刘琮,并不会让蔡夫人和刘璟一笑泯恩仇,她对刘璟的恨不仅仅是刘蔡两家联姻那么简单
她让刘琮前来,是有深的用意,她要当着丈夫的面,揭穿他和陶家之女的恋情,让丈夫对自己侄大发雷霆,最好刘璟同时倔脾气发作,和他伯父顶撞,那样的场景一定很有意思
只可惜刘璟没有来,让她心中略略失望
刘表却无法了解妻细腻的心思,他一直以为妻和侄关系恶劣,就是因为刘蔡两家联姻引起,现在既然这个障碍消除,那么他们婶侄二人自然也就关系和解,所以妻才会问侄为何不来团聚?
刘表心中感到安慰,双手握住了妻娇嫩的手,笑眯眯道:“我们还是多关心自己,先别管晚辈了”
蔡夫人明白丈夫的意思,害羞地低下头,小声道:“将军,我想再要一个孩儿”
刘表和妻久别似婚,当晚两人情意绵绵做了恩爱之事,不过刘表毕竟年纪大了,没有了年轻人的强壮和精力旺盛,不到一盏茶功夫,他便气喘吁吁从妻身上翻下,大口喘着粗气
蔡夫人幽幽叹息一声,悉悉地摸衣服穿上,吹灭了蜡烛,侧过身去,一言不发,刘表心中歉疚万分,他从后面搂住妻,笑道:“生气了吗?”
“将军一辛苦,今天就不该这么放纵自己,没什么,早点休息”蔡夫人幽怨地说道
刘表知道自己的毛病,年纪大了,已不复当年之勇,心中又是歉疚,又是自恼,躺在床上半响不语,两人都没有说话,过了片刻,刘表转移话题笑道:“我又想到你居然关心璟儿了,真的让我很欣慰”
“在你心中,我恐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后母,是对侄很恶毒的婶婶”蔡夫人赌气地说
刘表连忙搂住妻,千哄万哄,信誓旦旦自己没有这个想法,蔡夫人这才转忧为喜,撒娇道:“你现在知道我的心其实不坏”
“你的心当然不坏,虽然有时有点小性,当总得来说,还是非常不错”
刘表微微一笑:“难得你这么关心他,本来我也是想让他来,只是担心你们俩相处不好,所以最后没有叫他,早知道应该让他来就对了”
蔡夫人转过身,依偎在丈夫怀中道:“这就要怪将军了,我的心胸有那么狭窄吗?他毕竟是晚辈,我只希望他知礼懂事,再娶一个名门之女为妻
说起婚事,璟儿也十七岁了,将军应该多关心他的婚事,他父亲不在,自然就是将军做主,以免少年人头脑冲动,到时娶一个商人之女回来,那对将军的名声影响可不好,我其实是担心将军的名声”
蔡夫人的一句话点中了刘表的心事,他本来打算今天问一问侄儿,关于陶家之事,但侄儿扯到江东吊孝,他一时忘记了,刘表沉吟一下道:“我想他不会这么糊涂,没有我的同意,擅自娶陶家之女”
蔡夫人叹了口气,“将军,我不想扫将军的兴,但将军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年轻人为了自己心仪的女人,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顾一切,难道将军还不清楚吗?
我听说陶家之女长得美若天仙,不亚于东吴二乔,连琮儿和黄勇都为之痴狂,偏偏璟儿又是一个不羁礼法之人,他很有可能会娶陶女为妻,将军,这是我的忠言”
刘表想到侄儿确实是一个不羁礼法之人,万一他真娶了商人之女,这就让自己丢脸丢大了,刘表沉吟一下,问妻道:“那依你之见,我该怎么办?”
蔡夫人等的就是这句话,她眯起眼笑道:“将军不妨用釜底抽薪之计,让他娶不成陶家之女”
“什么釜底抽薪之计?”刘表不解地问
“将军,我的意思和昨天一样,还是让琮儿娶陶家之女为妾,这样,便可以堵外人之口,同时也可以让琮儿收心读书,最关键是,没有了陶家之女,璟儿自然就没有了想法,不会再做傻事,娶什么商人之女为妻”
这时,刘表却有了另一种心思,他早已不考虑什么感情因素,在他眼中,婚姻不过只是一种利益结合,侄和陶家联姻,可以获得陶家的钱粮支持,这就不利于自己对侄的控制,只有让侄在钱粮上依赖自己,他才会老老实实替自己守柴桑
妻说得对,把陶女嫁给自己的儿为妾,一方面可以断了侄的混帐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断了他的自立之心
想到这,刘表自言自语道:“可是该怎么说服陶家?”
蔡夫人柳眉一竖,语气不满道:“哼把女儿嫁给州牧之为妾,这是陶家的福气,他们有什么不同意,再说,琮儿受伤,他们陶家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吗?”
刘表缓缓点头,陶家家财雄厚,和陶家联姻也有利于自己获得足够军资钱粮,可谓一举两得,他将妻搂在怀中紧一点,“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写封信给陶胜,让他把女儿送到襄阳来,让琮儿妻妾同娶”
“如果陶家不答应呢?”蔡夫人追问道
“如果陶家胆敢不答应,我就追究他们看护不力之责”刘表冷冷道
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
今天注定不是一个平静的夜晚,在襄阳北有一处占地近亩的建筑群,这里是襄阳官舍,也就是襄阳的官办宾馆,由十座小院组成,从荆州各地来襄阳办事的高级官员都会住在这里,每座小院都有专门的人服侍
夜幕下,一辆马车停在了官舍侧门,一名身着黑色披风的瘦高男从马车里出来,披风高高竖起,遮住了脸庞,他步履匆匆,走进了官舍,一直来到刘备下榻的院前
他回头吩咐两名随从几句,直接进了院,看得出刘备知道此人要来,特地做了安排,一人都没有任何馆舍的人看见,年轻男进了房间,放下披风,柔和的光线照亮了他那张苍白的脸庞,赫然便是刘表长刘琦
这不是刘琦第一次来见刘备,他们早有了一种默契的关系,刘琦需要借助刘备的力量争取世之位,刘备也需要从刘琦这里了解刘表的心思,从而在荆州站稳脚跟,同时支持刘琦也符合刘备的利益
刘琦双膝跪下,恭恭敬敬向刘备行一拜礼,“侄儿刘琦拜见叔父”
刘备正在灯下看书,见刘琦行大礼,他连忙笑眯眯摆手道:“贤侄不必如此大礼,快快请坐”
刘琦在刘备对面坐下,一名侍从上了两杯茶,刘琦笑问道:“没想到叔父会来襄阳,真让侄儿喜出望外”
刘备这个时候出现在襄阳并不偶然,现在荆州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在这个关键时候,刘备怎么可能在野稳坐钓鱼台,他也要参与进来,想办法谋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事实上,刘备已经出手了,不久前,刘备便向刘表推荐了自己的幕僚简雍为南郡郡丞,但刘备并不满足,他还想寻找机会,获取大的利益
今天在樊城码头,刘备遇到了刘璟,刘备本想和他好好谈一谈,但又怕被刘表知道而心中生疑,所以没有细谈,今晚,刘琦的到来,正合他意
刘备微微笑道:“这次来襄阳主要是想和你父亲商量,在荆州建立汉室宗祠一事,没想到这两天似乎襄阳很热闹,今天下午听说璟公被封为柴桑别部司马,少年有为,不错啊”
今天刘琦来找刘备可不是为了刘璟之事,而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向刘备请教,虽然他已和蒯家联姻,但蒯越的很多建议总是说不到他的心上,相反,刘备给他的建议,却能一针见血
而且刘备是大汉皇叔,声望播于天下,和他交往,对自己有益无害,如果他能支持自己继承荆州大业,这将是一个大的分量,也正是这几个原因,刘琦对叔父刘备的支持为看重
刘琦叹了口气道:“明天我就要去南郡,出任南郡守,远离襄阳,这样就无法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恐怕对我前途不利,而且我听说,父亲已正式和蔡家达成联姻的意向,少妤将嫁给刘琮,我心中很是担忧,担心父亲最后选择刘琮为世,叔父,我该怎么办?”
刘备沉思半天道:“冰冻尺,非一日之寒,你父亲对你的印象是从小形成,不会因为你去了南郡而轻易改变,我想,只要你心怀孝道,时时写信告诉父亲你的状况,努力从政,把父亲交代之事做好,你父亲一样会喜欢你”
刘琦悲从中来,磕头泣道:“侄儿以肺腑之言相告,叔父为何要敷衍侄儿?”
刘备脸上露出苦笑之色,“这是你们家事,我怎好随便参与”
刘琦砰砰磕头,“侄儿愿听叔父金玉之言,望叔父不吝赐教”
刘备给旁边孙乾使了眼色,孙乾起身退下,房间里只剩下刘备和刘琦两人,刘备这才不紧不慢道:“凡事有所失必有所得,你虽去南郡,无法在父亲面前表现,但你却有机会控制南郡,你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牢牢把南郡控制在自己手上
我想,你父亲也不会让你久呆南郡,等你回襄阳时,你就比琮公多了一份实力,琦公,去南郡,绝不是坏事”
“万一父亲听信继母谗言,不让我回襄阳怎么办?”这也是刘琦担心的事情
“这也无妨,以我的估计,你父亲不到病危时不会传位,你只要笼络住长沙刘磐,拉拢好江夏刘璟,和叔父刘建立交情,再加上你自己的南郡,等到那一天,你振臂而呼,南郡、江夏、长沙、零陵响应,荆州大半已归你,那时又何惧小小的襄阳?”
刘琦缓缓点头,叹息道:“还是叔父看得深远,侄儿受教了”
这时,刘备忽然想起一事,笑道:“不是有传言,琮公被黄勇所伤,成为废人了吗?怎么还要娶蔡家之女为妻?而且他成为废人,你父亲怎么还会考虑他为荆州之主,贤侄,你多虑了”
“父亲根本不相信那些传言,我了解父亲,如果没有传言,或许他还会考虑一下,可有了传言,他就认为是有人居心叵测,而且夫人刻意替刘琮隐瞒,又买通了张谨,这件事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刘备想了想道:“琦公,你还是小看你父亲了,如果他不怀疑,他就不会这么着急替刘琮娶亲,应该说他有所担心,只是不知受伤程,你放心,这种事拖不了几年,只要琮公年无后,而你生下嗣,那么继承荆州基业之人,就非你莫属”
刘备之言让刘琦如拨云见日,心中亮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