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前,曹军斥候发现汉军正在巢湖北岸修建一座缩小的合肥城,准备用它训练士兵攻城,曹军便发鸽信去城内,要求张辽积应对,现在就是张辽的回信。
“他怎么说?”曹操问道。
“远说,城池只是一种防御武器,士兵才是胜负的关键,汉军可以模仿城池,但模仿不了曹军,汉军筑城,不用放在心上。”
曹操点点头叹道:“远果然有名将之风啊!”
。。。。。。。。。
时间渐渐到了八月上旬,七万汉军援军抵达合肥,使汉军总兵力达十五万之众,而曹军从徐州过来的援军也有五万人,由于水陆通道被汉军切断,无法支援合肥,只能在寿春驻扎,使寿春的兵力达到七万人,而合肥兵力有五万,从总兵力对比来看,曹军要弱于汉军。
此时汉军大营已北移到合肥城西面约五里外的一片高地上,和合肥城相望,刘璟注视着远方的合肥城,回头问法正道:“已经准备好了吗?”
“回禀殿下,已经准备完成,随时可以行动。”
刘璟点点头,“那就今夜两更行动!”
。。。。。。。
对于汉军而言,攻打合肥城第一个拦虎,无疑就是宽达丈的护城河,这也是合肥城和别的城池最大不同之处。
对于护城河,一般的处理方案是架设木板,或者填平护城河,但对于合肥城的护城河却都不适用,这种宽护城河则应设立浮桥,只是曹军有犀利的火油,无论是用浮桥还是战船,都会被城头投下的火油烧毁。
在万般无奈之下,汉军只能使用最费力,但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将护城河的水引走,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这项工程已经渐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合肥护城河实际上是施水的一部分,施水从北面的芍陂湖流来,注入护城河内,又从护城河进入濡须水,最后流入巢湖,由于合肥地势是北高南低,这就给了汉军引走护城河水的机会。
入夜,在合肥城北面施水两岸,数千汉军士兵正紧张地忙碌着,施水也就是联系合肥和寿春间的运河,原本河道狭窄,是一条小河,从去年年中开始,张辽投入万民夫拓宽并挖深河道,使这条运河最大可以行使千石货船。
在施水东面是一片地势低洼地带,原本是一片湖泊沼泽,和芍陂湖连为一体,后来芍陂湖渐渐缩小,沼泽也逐渐干涸,又经过当地人年改造,这片占地数万亩的干涸沼泽洼地逐渐变成了良田。
在曹军没有拓宽运河之前,施水对这片粮食没有大的威胁,反而是宝贵的灌溉水源,但自从施水被改造为运河,河床垫高,施水成了地上悬河,对原本地势就比较低洼的良田产生了巨大威胁。
或许现在不可能,但再过数十年,运河年久失修,一旦决口,就会对低洼处的良田造成毁灭性的灾难,而汉军引走护城河水的关键,就是这条运河。
两万汉军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已经在合肥以北十里外的施水上修建了一座拦河坝,用布袋装入泥土碎石投入河内,今天晚上,随着最后的数万袋泥土和碎石投入河中,最终截断了施水。
护城河同时也失去了补充水源,由于地势北高难低,护城河的水最终会全部流入巢湖,但施水却河水暴涨,水位迅速上升,开始漫出河堤,向东面的洼地流去。
这时,数名汉军士兵扯开了堵在堤岸上的数千袋泥土布袋,河堤上迅速出现了一段宽约十余丈的决口,汹涌的河水冲出决口,白浪滔天,咆哮着向低洼处的大片良田奔腾而去。
在东面十余里外,低洼地的另一端,有一条不大的河流,叫肥支河,当地人叫它妃河,弯弯曲曲流入数十外的白下河内,最终注入长江,而汉军却挖了一条人工河,将这条妃河与巢湖相连,这样运河奔流出来的洪水在淹没了数万良田后,形成一面新的湖泊,水又流入妃河中,最终从妃河流入巢湖,这样一来,施水便改道了,不再流经合肥护城河。
由于施水被拦截,拦河坝南面河道内的水位开始迅速降低,站在西岸的万名汉军士兵将堆积如山的泥土和大石推入河道中,使拦河坝变宽为半里,这样,施水南下水道便彻底被封堵住了。。。。。。
次日一早,张辽得到消息,急赶到东城头,眼前的一幕令他大吃一惊,只见远处十里外出现了一面新的湖泊,白茫茫一片,足有数万亩大小。
而城下护城河的水位却在迅速降低,北城一带已经露出了河床,逍津则变成了旱地,密密麻麻的汉军士兵正挑土飞奔,向稀烂的淤泥中填土夯平,整个护城河只剩下南城一段,深不过数尺,最迟两天内,护城河水将全部流尽。
张辽不由长长叹了口气,汉军确实是大手笔,竟然用改造河湖的办法引走了护城河的水,张辽不是感叹汉军中有人才,而是感叹刘璟攻打合肥的意志。
第952章 强攻合肥
就在张辽观望城下护城河情况的同一时刻,汉王刘璟也在数名侍卫和将领的陪同下,在一座山丘上视察这项耗时一个月的引水工程。
法正对自己的这项引水工程也为得意,不仅在于他成功地利用地形引走了护城河水,同时还截断了曹军斥候的查探,使寿春曹军始终没有发现汉军的企图。
他指着远处刚形成的新湖泊对刘璟道:“那边在光武帝时代就是一片湖泊沼泽,后来水源断绝,便渐渐干涸,现在微臣又重新将它恢复为湖泊,估计数月后,将最终形成方圆千顷的新湖泊。”
刘璟马鞭一指数里外的逍津道:“新湖泊会不会又和逍津连为一体,从而给护城河补充水源?”
“不可能,逍津和合肥城的地势都比较高,湖水只会向地势较低的巢湖流去,而不会流向逍津。”
刘璟点点头,对众人笑道:“当年将合肥城修建在高处,就是为了防止巢湖水倒灌淹城,现在却形成了护城河水被引走的被动局面,估计张辽去年修建运河时也始料不及。”
甘宁也笑道:“殿下说得对,这就叫有所得必有所失,其实我倒希望合肥城修在低洼处,那样我就可以乘船杀入城内。”
众人皆大笑起来,刘璟见众人士气高涨,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大举攻城,虽然他知道曹军也有了强大的蜂弩,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要攻打城池,摸清守城曹军的虚实。
想到这,刘璟当即令道:“诸君请做好准备,天后攻城!”
众人士气高涨,皆轰然答应,每个人都对攻下合肥充满了信心
天后,合肥护城河的水已经流尽,北城和西城的护城河河床已渐渐变得干硬,已经可以在河床中奔跑,这时,汉军四万大军已集结在西城和北城外,盔甲明亮,刀矛如林,黑压压的军队铺成片巨大的方阵,在军队中可以看见云梯、巢车和攻城槌等等大型攻城武器,巨大的巢车俨如巨人一般矗立。
张辽骑马在城头上疾奔喝喊:“检查投石机,检查弓弩,准备迎战敌军!”
他已经感受汉军腾腾的杀气,他知道,汉军的第一次大规模攻城即将到来,张辽奔至北城,上万守军在忙碌地准备,将一桶桶火油搬上城头,紧靠在内侧女墙边,蜂弩所用的铁质箭匣也码放整齐,数十架巨大的投石机吱嘎嘎拉开,万曹军已在四面城墙上严阵以待。
刘璟就立马在北面数里外的一座高地上,注视着汉军即将对合肥城发动的进攻,这时,一名司旗官上前禀报:“启禀殿下,午时刻已到!”
午时刻是杀人的时间,也是攻城战的启示,刘璟战剑一挥,厉声喝道:“出击!”
“咚!咚!咚!”
巨大的战鼓终于敲响,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大地,汉军大将魏延率领两万汉军从西城出战,他们俨如潮水般向干涸的护城河涌去,手执盾牌,推动上架数丈高的云梯,一个个奋勇争先,喊杀声震天。
数万汉军士兵在激烈的战鼓声中奋勇向前奔跑,后面则有千余名执法士兵压阵,两万军队杀气腾腾,向城池掩杀而去。
刘给又派大将王平率两万大军进攻北城,西城和北城联合,形成了四万大军围攻合肥城,数架攻城梯、巢车、投石机混杂在大军中,四万大军密集如蚁群,浩浩荡荡,铺满了合肥城外的旷野。
护城河已经没有了防御作用,河床并不深,不到一丈,汉军士兵搭上了数千块木板,使士兵和大型攻城武器都能够顺利上下河床。
战线迅速推进,前锋距离城池只有步,这时,城头上的曹军开始反击,数块巨石呼啸着从天而降,在汉军人群中翻滚,血肉横飞,惨叫声响彻河床。
‘轰!’一辆巢车被巨石击中,巢车在空中开花,巨木乱飞,尸体腾空,巢车轰然散架,又一架体格庞大的攻城云梯被击中,梯砸断,云梯巨大的身栽倒,趴在地上再也无法动弹。
接二连的巨石砸进人群中,凄厉的惨叫声不断传来,巨大的恐惧使汉军开始士气下降,一些经验不足的汉军士兵调头要跑,魏延早有准备,千名执法士兵执刀在后面压阵,上名逃出进攻大阵的汉军士兵被砍翻在地。
魏延挥刀大喊道:“生死由天,给我攻城!”
无数汉军士兵被战场的杀气所激励,纷纷大喊大叫向前冲锋,随着西城汉军推进到城下,双方的弓箭战爆发了,五千曹军藏身在正墙和马墙的垛口两边向下放箭,合肥城墙上有射箭口,可以用城垛为掩护。
城下汉军以仰角向上射箭,汉军则以人多密集而占据优势,双方箭如密雨,在天空织成一片黑色的箭网,汉军伤亡惨重,而曹军士兵也伤亡加大,不断有人中箭惨叫坠城。
在密集的箭雨中,汉军冲上护城河床,向城墙靠近,护城河前方还有一条深两丈,宽两丈五的大型壕沟,但对汉军却毫无意义,他们搭上长达丈的木板,使护城河失去了防御作用。
几十架大型攻城云梯搭上城头,士兵们密集如蚂蚁般向上攀爬,喊杀声震天,城头上的火油倾泻而下,随即火箭射下,顿时火焰腾空,无数汉军士兵瞬间成为了火人,纷纷惨叫着从梯向下跳去。
西城头外到处是炽烈的火焰,浓烟滚滚,但烈火依然无法击溃汉军攻城的意志,士兵们依旧不顾生死地向城头攀爬,和曹军厮杀。
北城外的进攻的进攻也同样激烈万分,十几架巢车轰隆隆开到了,汉军的巢车是由数名工匠临时制作,比原来军队的巢车稍显粗笨,行动缓慢,每一辆巢车都要用数十头牛拖拽。
巢车高四丈,与城头平齐,当巢车抵达城墙,会放下搭城板,使巢车上的士兵可以直接冲上城头。
第一辆巢车一步步攻向城墙,上满满载着一二十名汉军士兵,人人手执长矛和盾牌,下面还跟着两余人,一齐向上射箭。
巢车慢慢靠近城墙,离城墙不足五十步了,张辽盯着巢车靠近,回头大吼道:“石炮准备!”
曹军的十架石炮开始发挥威力,石炮实际上就是一种超大型的床弩,石炮体长一丈,弓臂长一丈五,用牛筋或者麻绳做弓弦,安置在专门修建的炮台之上,由十名士兵操纵,用绞盘上弦。
石炮发射一种打磨光滑的石弹,重约五六十斤,射程可达七十步,有专门的士兵负责测距瞄准,主要就是用来对付巢车。
”来了!来了!”士兵们指着慢慢靠近的巢车纷纷大喊起来。
八名士兵推动长长的绞盘杆,巨大的弓弦被吱吱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