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ao红,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娘子,饿了吧,快来尝尝鸡汤吧!”
顾振华笑着将托盘送到了梅珺若的眼前。一股浓郁的香气直刺鼻孔,梅珺若低着头,根本懒得瞧顾振华,大口大口的喝起汤来。
顾振华就这么躬着身体,端着托盘,小姑娘也毫不心疼,在他腰酸腿疼的时候,梅珺若终于将一碗鸡汤全都喝光了,然后又靠在了枕头上,眼睛恶狠狠的瞪着顾振华。
“你个大坏蛋,把人家骗到了手上,就不管人家了,吃干抹净,天xing薄凉,丧心病狂……”
吃饱喝足的小姑娘越说越生气,抓起了枕头,狠狠的砸向了顾振华。不过任凭梅珺若怎么痛骂,顾振华脸上笑容一点没变,趁着小丫头抓起了枕头的时候,一把抱住了她的腰身。
“宝贝儿,没一直陪着你,是我的不是,给你赔罪了好不?”
梅珺若一听这话,眼泪突然涌了出来,像是断线的珍珠一般,她伸出了双臂,拦住了顾振华的脖子,把头埋在了他的胸膛里,放声痛哭。
“你个死人,人家一睁眼,你就不再身边了,不知道人家心里头多伤心啊!”
“瞎想什么啊,我不过是去找了一下马士英,谈了点事情,这不急匆匆的就赶了回来。”
梅珺若哭了半晌,才止住了悲声,有点怯生生的问道:“振华,光知道哭闹,你不会觉得我不懂事吧?”
“傻丫头,其实按照我的想法,你就该是高贵冷艳的,毫不在乎。你顾振华算个什么东西,有你没你,姑nainai一样过得好好的!”
梅珺若顿时破涕为笑:“人家的确是那么想的,可是这心里头总是疼疼的,就像上次见到童氏一样,明知道她是假的,偏偏受不了,女孩子就是这么没出息,一生苦乐随他人,还要牵肠挂肚!”
“宝贝儿,这说明你在乎我啊,顾振华何等荣幸,能得到你的垂青啊。我的女神!”
顾振华说着,将梅珺若抱在了怀中,两个人紧密的贴在了一起。方才的折腾之中,梅珺若的睡衣已经扯开了,白嫩嫩的肩头露在了外面,衬着淡蓝的衣服,就像是一团花朵一般,格外的娇嫩。
大手忍不住就伸了过来,轻轻的抚弄着**。梅珺若只觉得浑身热热的,痒痒的,她急忙推开了顾振华的大手。
“别!疼!”
顾振华哈哈一笑:“小宝贝儿,你昨天不也是挺野挺乐的吗,怎么打了退堂鼓啊?”
梅珺若的脸蛋都红透了,手指狠狠的掐着软肋。
“不准你胡说八道!”
“好,老婆不准就是不准,你可快点恢复起来啊,咱们就要回归德了,到了自己的地盘,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你正式成婚!”
……
处决东林党徒十分意外的没有引起士子的大范围议论,原因也很简单,屯田官的考试就要开始了。
就在考试之前,顾振华还特别授意发行了一本应考常识的小册子。里头的内容都很粗浅,但是包括的范围可不小。有时政,有历史,有地理,有天文历法,有农耕常识,有物价信息,也有海外贸易。
总而言之,能接触到底的知识,几乎都有,顾振华正想扭转科举考试一篇八股文定命运的局面。后世很多批判科举制度的,其实多数都搞错了方向。
科举作为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根本没有问题,相反在后世绝大多数的现代国家之中,全都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显示了这项制度强大的生命力。
科举比起血缘,要公平公正了无数倍,其实最大的问题出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面。在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还有数学,法学等很多方面,可是宋明以来,经学逐渐统治了科举。就连武举都被严重排斥,变得可有可无。
八股文这种东西固然能考察人的能力,但是范围太窄,而且文章有非常大的主观xing,又没法保证公平。无数的读书人皓首穷经,熬白了头发,也考不上,相反一辈子盯着那几本书,还弄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废物点心!
科举的制度要保留,但是内容一定要给,就从眼前这次做起。
当然这种颠覆传统的做法,马士英也不是怎么支持,因此顾振华只能在寻求考取河南屯田官的士子之中进行。
小册子发出去之后,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南京的印刷作坊昼夜不停,拼命的赶工,结果还是供不应求。最后甚至要闹到三五个人围着一个小册子,开始拼命的抄背。
大夏天正是最炎热的时候,朱成海甩开了衣服,光着膀子,和三个书生一起抄书。一边抄还一边念叨着:勾三股四弦五、九月种麦,入夏收获、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府百又四十,周百有九十……
“朱兄,你费这个劲干嘛,不是说了吗,想去河南的才要考这玩意,咱们就在江浙当屯田官,根本就不用废这个劲。”
朱成海看了一眼秦时孝,翻了翻白眼,忍不住说道:“秦兄,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啊?”
“朱兄,你怎么这么说我啊?”
“哼,你算计算计,河南官员几乎都跑光了,现在去当屯田官,用不了多久,就能升到知县,甚至还可能往上走,蓟国公求贤如渴,人所共知。你要是留住了南直隶和浙江,还想往上走,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还有什么差别吗?”
“这道理还不简单吗,大明的官都是异地为官,非进士不入正途,屯田官肯定不入正途,以后开科取士,你把自己放在哪里?”
一旁的四十来岁的士子也笑道:“摆明了屯田官在江浙就是一个临时的东西,多领一份钱粮而已。只有去河南,跟着蓟国公,那才是真正的出路呢。没看他手下不少将领都挂上了总兵衔,这才多少时间啊,要是安**光复了北方,咱们一展身手的舞台就更大了!”
秦时孝也顿时恍然大悟,他急冲冲的甩去了衣服,也光着膀子,和几个人挤在一起,拼命的抄写。
就在所有人的期盼之中,考试终于正式开始了,光是报名参考的学子就有四万六千多人,往常考试的场所根本不够用。安**只能紧急动员,在校场搭好了临时的遮阳棚,充作考场。
虽然简陋一些,可是正式的科举考场也条件极差,这些士子们也都能忍受。安**想的还比较周到,每个人都发了食物,两个高端大气的茶叶蛋,一碗粥,一个馒头。
考试一天完成,上午考八股时文,下午考常识。对于八股文阅卷,顾振华要求非常松,只要意思通顺,字迹顺眼,就能通过。至于常识考试,就显得比较严格,除了小册子的内容,还有不少临时增加的题目,顾振华就是想测试一下这些家伙的知识面。
一个人的脑子空空如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里面都塞满了垃圾,这样连挽救的价值都没有了,顾振华必须将一些彻头彻尾的书呆子全都赶出去。
考试一天,阅卷三天,到了第四天就公布了成绩,一共录取了三千八百二十三人,其中一千六百人要留在江浙,另外二千二百二十三人要前往河南,归属到安**的帐下!
不出意外,朱成海和秦时孝等人全都考中了,一下子录取了将近四千人,这个规模比起十次科举考试都多,到处都是喜笑颜开的学子。
朱成海听说了被录取的消息,更是抱着酒坛子,一顿狂饮,十多年了,总算了有了出路!还有考了二三十年的,现在一听到录取的消息,直接冲到了外面,狂奔到了鞭炮铺子,扔下了银子,抱着鞭炮就跑。
噼里啪啦,到处都是喜庆的声音,这些士子欢欢腾腾,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可是他们都忘了一个词,那就是乐极生悲。
和科举考试之后的风光不同,考中了河南屯田官的二千两百多名士子全都被叫到了校场。此时顾振华正一身戎装,等着大家伙,在周围全都是盔明甲亮的安**士兵。
“众位学子们,你们能脱颖而出,本爵十分欣慰,只是安**处在第一线。每一个屯田官都必须是多面手,你们要懂民政,懂商业,懂农业,甚至还要学会粗浅的练兵常识,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工作。因此从现在开始,本爵亲自对你们进行训练,还请大家配合!”
这些士子一听这话,顿时两腿发软,差点摔在了地上,这个官不好做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体真好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屯田官的考试容易,可是想安安稳稳的做下去,那可就难了。听到了顾振华介绍的这些要求,顿时在场的人全都头晕目眩。再加上火辣辣的太阳晒着,有些身体弱的都有倒下去的冲动。
这不是玩人吗!明明说考上就给九品官的,怎么还要训练,看这架势,完全是跟军队一样,难道这位国公爷是要骗咱们去当兵吗!
大家伙交头接耳,议论不断,一个个眼中都露出了怀疑的神情。
顾振华摆了摆手,示意安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
“圣人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家或许有很多疑问,本爵可以稍作解答,如果实在不愿意留下来,也随着大家!”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秦时孝还在念叨着,这不是孔圣人的金科玉律吗,怎么到了这位国公的嘴里,句读变化,意思就完全变了,这是再篡改圣人的教诲,简直胆大包天。
相比他的碎碎念,朱成海更加关心眼前的事情。
“启禀国公爷,学生有话请教。”
“说。”
“是,国公爷,明明说考试通过就要授予九品官,为何又要训练,这个训练要多长时间,是不是要刷去一些人?”
顾振华微微一笑:“诸位,加入你们考上了进士,能不能马上就职呢?”
“不能。”朱成海急忙说道:“除了一甲进士直接进入翰林院之外,再有通过朝考的庶吉士。剩下的都要充作观政进士,学习政务,有缺才能递补。”
“没错。我朝创立观政制度,就是为了让士子能实现从书生到官员的转变,屯田官虽然不大,可是少的要管几千人,多的要管上万人,甚至几万人。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如果大家一点都不清楚,就稀里糊涂的上任了,不只对老百姓不公平。要是出了差错,也影响你们日后的升迁。”
一听顾振华的解释,在场的士子们终于心里平衡了一下,看来这个真不是为难自己。学习就学习。都读了十几年的书,谁怕谁啊!
“国公爷,学生想知道这屯田官都要做什么啊?”
“屯田官的使命主要有三项,首先是管理一个或几个田庄的民政事务,耕种,税收,户口,刑名。商贸等等,总之和县令的使命差不多。其次是要管理民兵。由于中原战乱频繁,地方盗匪多如牛毛,鞑子又虎视眈眈,因此每个田庄都会安排几名老兵,协助你们训练青壮,平时维护治安,战时要充作民夫,帮助大军作战。最后还要就是发展田庄的经济,本爵已经和一些商人达成了协议,将田庄的农民租借给他们,你们的任务要监督商人,避免他们盘剥过度,还要寻找更合适的路子,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说到这里,顾振华顿了顿,让在场的众人都消化一下。然后他才说道:“屯田官有些像县令,不过又有相当的不同。县令管理一县,是靠着士绅,是浮在水面上的浮萍。而你们则是直接和百姓接触,手中的权力更大也更直接。责任也更大,读书人不是讲究达则兼济天下吗,你们只要能让手下的农民过得好了,升官进爵,指日可待。”
“本爵对你们进行培训,也是让你们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能承受屯田官的使命。有简单的体能训练,还会安排了解农事,学习民政。总之长短不拘,三个月到半年之间,考核成绩优秀的,就首先就职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