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5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在暗中,大批勋贵以及相厚的官员都在暗中开始窜连,他们纷纷收拾起家财,并且把族人都集中到了南城。并且在英国公张世泽、阳武侯薛濂和恭顺侯吴惟忠等人的暗中调度之下,把各个人家都编组在了一起。
  甚至这些勋贵们还拿出了府中所藏的盔甲兵器,集结了府中的家丁和豪奴,连同南城兵马司的兵丁在一起,集合起了一支近八千人的护卫部队。而这支护卫部队则由勋贵们一致推举的“名将”李禄率领,准备等到情形一旦不妙,就通过南城,把众人送出城外。
  而这一番举动,也使得逃离京城的行动也从地下变成了半公开状态了。


 第八百六十四章无他法,只有《封城令》

  薛濂一开始的做法倒也没存有什么其他的念头,毕竟中国是人情社会,总是硬不下心肠丢弃亲朋好友,想要给他们指出一条后路。
  可是薛濂讲人情,别人也会讲人情,虽然所有人都只是给三、五个亲朋好友偷偷传讯,而且反复交待,绝不能泄密。可这种指数级的传播根本无法控制,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这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勋贵圈子和勋贵相关人家。
  而薛濂和李柱一看有失控的危险,他们也索性反其道而行,也动用了大批人手在京城里暗暗传播,一下子就把这个消息变成了京城里公开的秘密。
  薛濂和李柱之所以这么做,有着隐蔽自己幕后策划的原因。但这也利用了京城人心,形成了一种法不责众的态势,使得崇祯皇帝不敢用激烈的手段来处理这种人心思变。毕竟那逃亡的人群已经抱成团,在京城里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而且还拥有了武力,万一弹压,可能造成京城内的混战,使得崇祯皇帝都有些投鼠忌器了。
  而在事实上,比薛濂和李柱估计的都要乐观。没人敢把这个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崇祯皇帝,毕竟打探消息的厂卫特务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想着要为自己和家人留有一条后路,所以他们非但不用心打探,就是打探到消息,也会寻找关系加入到这个逃亡团体中。就是崇祯皇帝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以后,他们也要百般遮掩,就是不让崇祯皇帝知道真相。
  而文官们和太监们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时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必费心去管坐龙椅的那一位呢?再说,这个逃亡团体毕竟只是聚集在南城,又没有弃城而逃,谁规定京城里的人不可以自由流动的呢?至于李禄率领的护卫部队,那就更好解释了。京城内壮勇自发组织守卫京城,那又怎么不符合道理呢?所以知道了勋贵们的行动,他们大多都是眼开眼闭,甚至也寻找关系把自己的家人都送至南城。
  但是崇祯皇帝倒也不是两眼一抹黑,总有些忠心的大臣和太监会提上几句。再加上宫中嫔妃的家人也会通过嫔妃间接地传写消息,所以崇祯皇帝也风闻了京城内的异动。可是在这时候,他也不敢激起众怒了。只能严令紧闭北京城门,不放一人出京。
  而在此时,在京城以次辅陈演为首的这个内阁也完全束手无策了。他们本来就是崇祯朝历届内阁班子中最不中用的,又赶上这种最危险最紧急的局势,既拿不出任何可行的办法,又不敢担当责任。
  直到眼看京城就要不保。次辅陈演为了怕日后要担罪责,主动提出退休养病。而崇祯皇帝曾经很信任陈演,但开年以来陈演遇事退缩,处处都不能体量圣心,让他大为失望,所以立即就批准了陈演的辞呈。
  在向皇帝辞行的时候,陈演自己承认没有佐理皇帝办好事情。致使国难当头。崇祯皇帝也很气恼,说:“你就是死了也抵不了误国之罪!”于是陈演唯唯而退。
  但是陈演想跑,可他也跑不掉了。他也被崇祯皇帝的《封城令》给堵在北京城内,千般算计也变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而京城内的大小官员也个个变成了惊弓之鸟,但大祸临头的时候却又不敢各自投林,因为皇帝明令不许在职官员和他们的家眷逃离京师。于是头脑灵活的就想办法争取出外公干,以便因“公”逃亡。
  但想要因公出逃也不容易。大学士魏藻德就自请出京去督催粮饷,崇祯皇帝却批旨说:“警报正急。已有旨留卿佐理机务,兵饷且不必催。”还是不放他走。
  不能跑又想不出回天的办法,大家就在一片恐怖中煎熬。京城里还在不断出现凶恶的征兆,朝臣们议论起来就会胆战心惊。
  就在此时,朝廷学宫祭孔,大学士魏藻德主祭。典礼前本来天气晴和,但正要行礼的时候却突然刮起了狂风。学宫中松桧怒号,殿堂里的灯烛全被吹灭,连行礼的仪仗队伍都被大风吹散了。等了半天,狂风不歇。典礼只好暂停。
  于是官员们就传说:这是孔夫子在天之灵不愿接受明朝的祭享了!圣人的垂眷都已经转移,帝国的命运还有什么希望呢?有人已经在暗自盘算,怎样顺应天命,去作新朝的开国元勋了。
  其实就是到了此时,大明朝在山西、京南的兵力也并不算太少,甚至京城附近的兵力也接近了二十万。但因为一直采取分散株守孤城的战略,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再加上士气低落,将领们都感到大势已去,因而多数明朝守军要么望风归降,要么不堪一击,与大顺军稍一接触即作鸟兽散。
  对于这种状况,朝臣们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崇祯皇帝在军事上相当低能,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战略上做出什么改进。唯一有意义的一个建议来自被夺职的前陕西总督余应桂,他上言说:贼号称百万,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请调余子琏、左良玉、、吴世恭、吴三桂及高杰、唐通、周遇吉、黄得功等众将,齐赴军前,会师真定、保定之间,以为决战之计。但这个建议却没有被理睬。
  既然想不出什么战略上的安排,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各部的监视了。于是崇祯皇帝再次任命了一批太监到各处监军,高起潜总监(山海)关、蓟(州)、宁远,卢惟宁总监通(州)、德(州)、临(清)、(天)津,方正化总监真定、保定,杜勋总监宣府,杨茂林监视大同……受命之前,他对这些大太监们淳淳嘱咐,一副把身家性命都托付出去的样子。
  受到崇祯皇帝重托的太监们也颇为激昂慷慨,似乎抱定了捐躯报国的决心。但文臣武臣们对于情势危急中又大用太监,分散事权,却是极为不满。
  兵部抗议说:如此政出多门,必定会使各处长官和将领无所措手足,请求收回成命。崇祯皇帝却照例坚持自己的决定。但靠几个太监监军当然不可能真正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后来这些太监绝大多数都带头投降了大顺军。


 第八百六十五章宁武血战

  六月初二日,宁武关城。
  山西总兵周遇吉看着堂下的原副将熊通,轻蔑地“哼”了一声,接着他就拍着大案,大声呵斥道:“我受朝廷的厚恩,怎么可能跟着你们这帮卑鄙无耻之徒一样叛逆!你统领两千兵马,不去阻击流寇,反而为流寇来做说客?”
  接着周遇吉就向亲兵大声地下令道:“来人啊!把这反贼斩首示众。”
  在熊通的一阵惨叫求饶声中,一群如狼似虎的亲兵立刻上前,把熊通给拖了下去……
  当大顺军东渡黄河入山西后,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由李自成亲自率领攻太原、大同等地直逼居庸关;另一路由刘芳亮率领出固关趋大名、真定等地北上,准备南北合击京师。
  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的日益逼近,山西总兵周遇吉,准备沿黄河布置河防,扼其上流,并向朝廷请求增兵。而此时的大明朝廷已经调不出什么机动兵力,兵部仅派遣副将熊通统领二千士卒前来援助。于是周遇吉命令熊通防守黄河之后,自己匆匆赶往代州建立阻击防线。
  可就在此时,形势突变,平阳守将陈尚智已投降李自成,并劝降熊通。而李自成也让熊通去游说周遇吉归降。可是周遇吉一见到熊通后,就怒斥不已,并当即将熊通斩首,命令手下堤塘都司杨志荣将首级送往京师,并继续请求朝廷增派援救之兵。
  说句马后炮的话,如果这时候朝廷把丰台大营和通州大营的明军撤入北京城,再调集辽东的关宁铁骑和京城附近城池的明军支援上去,未必不能挡住李自成的大顺军。
  等到清军和汝宁军缠斗到京城,与李自成的大顺军来个“三国混战”,大明朝也未必不能苟延残喘。虽然这样做是放弃了北直隶其他所有的城池,但毕竟北京城保住了,崇祯皇帝还能安然无恙,凭借着大明朝名义上的正统性。至少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其实这时候的大明朝廷中,也是有着这样的有识之士的。
  当大顺军开到太原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蓟辽总督王永吉与顺天巡抚杨鹤就商议:“不如撤离关外四城而独守山海关,调吴三桂的兵马来守卫京师”,并联名上疏提出这一建议。
  可是当崇祯皇帝把这一奏疏出示给阁臣陈演、魏藻德等人时,陈、魏等人却感到事情重大,不敢冒然表态。退出来后。两人就在私下里偷偷地说:“皇上一时心急,想这么做。此事若定下来,一旦又后悔了,而以弃地之罪杀了我们,怎么办?”
  最后,内阁就提出一个缓冲方案:请吴三桂之父吴襄进京担任中军都督府提督。由皇上召见他商定战略大计。当然,这商量的结果上文已经叙述了。因为凑不出粮饷而无疾而终。
  接着就是朝廷各位大臣们的相互扯皮,还有京城抵制捐输、组织逃亡等乱相了。可是这般议来议去,却议而不决,却白白浪费了勇将周遇吉,以及他所率领的数千将士。
  周遇吉,辽东锦州卫人。善骑射,少入伍,是凭借累累战功从士卒一步步升迁为统领三千人马的京营游击的。当时京营将领很多都是靠走门路、拉关系取得职位的官宦子弟,有的甚至连马都不会骑,更别说带兵打仗了。可是他们却还看不大起来自基层行伍、性格又忠厚耿直的周遇吉。
  而周遇吉就劝说他们说:“各位都是娇生惯养的纨裤子弟,大敌当前的时候,怎么能肩负起保卫京师的使命。为什么要白白享用朝廷的俸禄,不抓紧时间操练武功。为以后抱效国家尽早做些准备呢?”可是他的这一席推心置腹的话,反而招来同僚们的嘲笑。
  之后,周遇吉随兵部尚书张凤翼与清兵连续作战,为保卫京师立下汗马功劳,被连进二秩,晋升为统领七千兵马的前锋营副将。其后跟从孙应元、杨嗣昌、刘元彬等人征战南北,屡立战功。因为劳苦功高。被朝廷破格加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所以素有“战将”之称。
  由于原山西总兵许定国在崇祯十五年因犯罪被处绝,所以朝廷就委派周遇吉去接任此职。授命于危难之际的周遇吉赴任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训练队伍,积级备战,使山西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大幅提高。
  而宁武关即是山西总兵周遇吉的官署和家宅所在地。又与明内长城线上著名的偏关、雁门合称外三关,故俗称“凤凰城”。城外山冈之巅,烽台星罗密布,关山、烽火接连不断,壁垒森严。此处以重兵屯驻,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
  所以当李自成在经过太原后,大顺军继续挥师北上,连下黎城、临晋、潞安、忻州等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