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赏У男巳ぁP荤谔┐1894年就开始研制中国的飞艇。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飞艇的各项设计已经完成,当日本悍然向中国发动偷袭,并大举侵略中国和朝鲜时,谢缵泰义愤填膺,亲携飞艇的设计图纸来到了北京,把自己的设计进献给清朝政府,希望“立时赶制此抗敌利器”,并表示愿意“亲自驾飞艇至前线抗敌”。可惜清廷“满朝昏愦”,对于当时世界上这一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根本一无所知;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谢缵泰等候多时不见回音,忧心如焚,竟至病倒。结果中国本来在甲午年就应该拥有自己的飞艇,可竟因为腐朽昏庸的清朝政府地愚昧无知而就此夭折了。
        孙纲听到这里后也忍不住扼腕长叹。
        如果在那时。北洋舰队拥有了飞艇地话。飞艇以其留空时间长。航程远地特点。可以在空中进行广泛地侦察活动。北洋舰队就可以提早在海上发现日本舰队地位置和动向。并及时作出反应。而不会给日本舰队以及袭击舰以偷袭地机会。
        再向上推一下。如果当时中国陆军也拥有飞艇地话。飞艇可以及时发现日本军队地位置。并能够准确向本军通报敌情。甚至还可以运送部分兵力和轰炸敌军阵地。那样地话。中国陆军就不会在战场上处处被动挨打。损失惨重却仍然挡不住侵略者地脚步了。
        甚至后来那次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地“著名”行动。如果美国已经退役地“空中航母”飞艇部队还“健在”地话(那时候地雷达还没有普遍应用)。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偷袭成功地可能!
        飞艇在科技高速发展地后世已经失去了它地大多数军事价值。可在目前航空器发展还处于“童年”地时代。飞艇地好多优点。是飞机也不能取代地!
        甲午战争结束后。外敌入侵地危机消失。清廷就更没有人想起还有飞艇这回事了。谢缵泰只能怏怏离京。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他将自己地图纸寄给了英国地枪炮专家马克沁。马克沁看到图纸后喜出望外。表示将设法资助他完成飞艇地建造。1896年。谢缵泰为英**队设计地军用头盔得到了英**方地嘉许。英**方向他专门发函致谢并支付了设计费。这样谢缵泰就有了建造飞艇地资金。加上马克沁地多方帮助。终于。谢缵泰制成了中国地第一艘飞艇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什么要选在北京试飞。谢缵泰虽然嘴上没有说。但孙纲能够知道。他是在出心中一口当年被清廷拒绝地恶气。
        孙纲听完了谢缵泰地讲述,不由得为他地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
        “此番得知俄人犯我疆土,我东省百姓惨遭屠戮,左将军力战牺牲,大人率军抗敌,在下心中怒火万丈,恨不能肋生双翅,至前敌助我忠勇将士一臂之力,与我将士同生死。而飞艇急切未成,在下心如火焚,然不意大人竟然连战连捷,复我故土,其后更逼得俄人割地赔款,在下狂喜之余,誓要将此空中锐器完成,为我海陆军增添战力。”谢缵泰说着又激动起来,对孙纲说道,“数年之功,得成于今日,在下愿将此飞艇献于大人,以资国用。”
        听了谢缵泰的话,孙纲也很激动,他光知道谢缵泰发明过飞艇,但没想到谢缵泰还是一位多才多艺地发明家,象给英国人设计军用头盔这个事孙纲也是头一次听说,要不是谢缵泰亲口告诉他,他都几乎不敢相信是真的。
        象谢缵泰这样的有着一腔报国热血的发明家,对他来说,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重安兄言重了,你对国家的贡献和作用,可不是沙场效死,重安兄的发明创造,泽被万民,直至后世,我可舍不得让你上战场啊,”孙纲看着谢缵泰笑道,“我想让重安兄入理工研究会继续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发明,并授艺京师大学堂,重安兄愿意吗?”
        “固所愿,不敢请耳。”谢缵泰忙不迭地答道,“在下谢过大人了。”
        “此飞艇与我海陆军助力极大,需要赶紧添置,这件事全靠你了,另外,那个军用头盔,也需要你给我军将士设计一种,”孙纲说道,“还有,共和已成,就不要叫我大人了,行吗?”
        谢缵泰愣了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含笑点头。
        海陆军现在可以用飞艇来代替原先的热气球,“鸟枪换炮”了。
        孙纲的这个决定,直接促成了以后中国航空兵部队的诞生。
        马得知了孙纲想要给中国海陆军配备飞艇的消息后,向孙纲建议,不如就借此机会,成立一个由民间投资参与的“科技开发公司”,把“理工研究会”的这些“科学怪人”全都包括进去,官方可以给这个公司以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并给他们指导技术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把发明创造变成现实的产品,并建立工厂进行生产,当他们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取得巨大的效益时,民间是一定会“跟风”的,这样就起到了一个“科技推广”的作用,由于公司享有所发明的产品的专利权和优先使用权,一旦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样还可以带动公司本身的发展。
        马还建议这个“科技开发公司”采用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官方和民间都按股分红,而公司的发明家们也都享有一定的股份,让他们享受到自己的发明带来的好处,能够更有工作的动力。而官方只按股分红,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不干预,公司采取“北洋商贸集团”的运行模式,成立董事会选举产生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制度性”**。
        马还告诉孙纲,当这个公司取得成功以后,民间必然群起而仿效,这样一来就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不但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还可以让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中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笑着“教育”孙纲道,“只有让老百姓真正见识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他们才会转变观点,跟着你走。古往今来,都是一样滴,我的参政大人。”





    网友上传章节 (四百一十一)统统“商办”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59 本章字数:4385

        “你说的不错,有些事情,你如果采取强制的手段,老百姓反而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可如果让老百姓能够见到利益,你不要求他们也会跟着你走的。(本章由转载發佈)”孙纲对爱妻的主意表示赞同。
        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开发公司“天工公司”(有点取“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此成立。
        “天工公司”是一个纯粹商业性质的科技开发公司,主要研究人员除了赵春泽戴天雷等一干“科学怪人”,还包括谢缵泰、詹天佑、魏瀚、陈兆翱等中国工业的开路先锋,以及孙纲要求各省推荐的一些有成就的技术工作者,加上一些从外国聘请的专家。“天工公司”成立之初,经孙纲的提议,李鸿章批准度支部拨款50万银元为“官股”入资“天工公司”,作为“天工公司”首期开办经费,马以“北洋商贸集团”的名义出资20万银元作为“商股”,这时民间的一部分商人可能看好这个中国第一个科技开发公司的“前景”,联合出资30万银元入股,这样“天工公司”就有了100万银元的股本,顺利的开办了起来。
        “天工公同”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都是经董事会选举出来的,很多来自“北洋商贸集团”,里面甚至有一些还是从国外“海归”回来的,业务能力都相当强,“天工公司”成立之初,孙纲和马都去“剪彩”,一方面是表示庆贺公司初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个公司能真正起到“带头羊”的作用。
        由于官方出资不少,而整个公司却是“纯商办”的。李鸿章倒是没说什么。但张之洞却对此表示了很大的担忧。
        张之洞认为,象“天工公司”这样地事关国防重务地企业(“天工公司”接受了为中国海陆军制造飞艇的订单),没有官方的控制和监督是不可想象地。而且国家投了巨资在里面,一旦企业发生亏损,官方的利益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且张之洞还认为,“商人嗜利轻义,行事往往不顾大局”。因此坚决反对“纯商办”的运作模式,坚持应该走“官督商办”的路子。
        孙纲和张之洞谈过后才知道,为什么“中国重工业创始人”之一的张之洞张大总督,经营了那么多地中国工业企业,如汉阳钢铁厂和纺纱局等,到后来却大多陷入亏损的困境了。
        即使是象张之洞这样的卓越人物,因为深受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影响,骨子里对商人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在里面,因此坚持这些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的工业企业都要有官方的监督和控制。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轻视商人,自古就有“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把商人排在了最末位,但到了清代晚期,国家机构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士子成为官员,这些人为了生计,只能去想办法为自己增加财富,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事商业。随着大量有官绅背景地人加入到商人的行列里来,商人阶层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到了十九世纪末。商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地位已经开始被人们重新认定,但中国上层有很多人对此仍然感觉到不那么“适应”。
        孙纲为此和张之洞等人进行了多次恳谈,张之洞毕竟是在中国重工业方面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又是政务院参政之一,不做好他的工作,好多重要的发展计划得不到他地配合,想实行起来应该是很困难的。
        孙纲对张之洞说,“中国自古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因而国计民生。日益贫弱。而宋时凭工商之利,偏安一隅。犹得延国祚数百年,千载尚见诸史端,文人儒士视而不见者,诚可怪也,泰西诸国亦有士农工商之分,然未见有扬此抑彼者,其国之巨商亦可为显宦,多有因商使国得大利而获爵位者,民间倍受尊崇,无稍有歧视。今中国事事与西国相反,追美揖欧,岂非空言!官商本非一体,若强使合之,官权则大于商权,损商益官,势不可免,官权大而经营之道非官所长,商权弱又无利可图,久而官商渐行渐远,则其势可为乎?为今之计,莫若全改商办,官则按股抽红,或厘定时限,收回官本,厂则交由商民自主,商为获利当努力经营,官资亦无损而有增益,为两全之计也。”
        孙纲的意见得到了刘坤一、谭钟麟和陈宝箴等人的支持,刘坤一对张之洞说,“若复狃于官督商办之说,无事不由官总其成,官有权,商无权,势不免本集自商、利散于官不止,招股之事叠出,从未取信于人。即招商、织布等局,成效可观,究之经理归官,利又无几,于商情终形隔膜。若全由商办,其所收效果宁有涯矣!”
        当时在座的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和工业部部长张謇及商业部部长盛宣怀也都对孙纲的看法表示支持,听了这么多人的意见,张之洞的心思总算活了,并在张謇的强烈要求下,同意把他创办的一系列工业企业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大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