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得单薄,“惟炮台形势多向海中,难以兼顾后路”,一旦敌军在别处登陆,绕到炮台后方发起攻击,海岸炮台缺少对陆地方向的攻击的防卫能力,很容易被敌军攻破(当初的历史上大沽口炮台也就是这样失陷的),孙纲和罗荣光商议后,准备想办法加强炮台后路的守卫力量,“以其地处水洼,难建营垒,周围又多民居,驻防不易,拟在后路备迫击炮营,专以迫击炮轰后路来犯之敌”,对于一旦战争爆发,敌军可能从海河方向以炮舰发动袭击,孙纲决定给大沽口炮台地守军配备几艘浅水江河重炮舰和小型鱼雷艇,专门用来防守河口,“以蚊炮船水雷艇护河川,为守军之辅翼,敌若以炮舰来犯,我船亦可借炮台之掩护击之”,和罗荣光等将领订下了海陆协同防御的作战方案。
        由于孙纲提出来的问题都很关键,罗荣光等众将无不心悦诚服,当听说这位年轻的军务部长要给大沽口炮台配备迫击炮、浅水重炮艇和鱼雷艇用以加强炮台的守卫后,大沽口炮台地官兵们都很高兴,罗荣光对这个年轻人也更加钦佩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象孙纲这样谦恭有礼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地人,并不多见。而罗荣光等人和孙纲接触后发现,这个年轻人是真心实意的想和他们一起为国效力地,他们对孙纲原先或多或少存有的一些防范和芥蒂因此烟消云散,彼此之间也变得更加亲密了。
        “我现在才明白,北洋全军上下为什么会对敬茗敬服有加,”这天罗荣光对孙纲说道,他地目光落在了远处停泊着的“海威”号巡洋舰上,罗荣光看着这艘新式巡洋舰,不由得感慨万端,“想当年我水师百计欲得此一舰而不能,而今此等新式战舰我海军已有数艘,我真是想不出来,敬茗是怎么做到的。”
        “往事不堪回首啊,”孙纲看着“海威”号巡洋舰,想起了以前发生的诸多往事,也不由得感叹起来,说道,“数年艰辛,有如南柯一梦。”
        “对了,听海威舰之蒋超英舰长说有封部长的家信,说得由部长亲启,”一旁的封德胜象是想起来了什么,突然对孙纲说道,“部长这些天总在岸上视察,没有上舰,蒋舰长可能是怕打扰了部长,我们也都把这事给忘了。”
        “蒋舰长是来接部长回旅顺的,可能是想等部长上舰后再给部长吧?”韩照琦在旁边说道,可能是怕孙纲怪罪蒋超英,因此替蒋超英解释了一下。
        “家信?”孙纲听了后不由得微微一愣,爱妻马会这么快就到了旅顺?发生了什么事会让她安排军舰来送信?电报和加急密电甚至飞艇飞机都比用军舰捎信快,她这么做实在是有些不合常理。
        再说了,一封“家书”,就是不着急的话,用军舰来捎,也未免太小题大作了些。
        “请蒋舰长上岸见我。”孙纲吩咐道,他现在“正事”已经办得差不多了,这封莫名其妙的“家信”,正好可以让他“调剂”一下。
        很快,蒋超英赶来同孙纲相见,两人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一见之下感觉十分亲热,可能是有人告诉了他孙纲急着要看那封“家信”,蒋超英见过孙纲之后,就把那封信交给了孙纲,孙纲看到蒋超英的神色有些古怪,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但当他接过了信之后,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的的确确是一封“家信”,只是,这封信不是爱妻马寄来的,也不是远在朝鲜的“美女学生”、他在这个时代的“侧室”金舜姬金大美人的。
        这封信,是从俄国首都莫斯科发过来的。
        是那位俄罗斯美少女现在已经是孩子妈妈了塞琳娜写给他的“家信”。
        孙纲看着信上那娟秀的笔体,想到自己陪同李鸿章去莫斯科庆贺沙皇加冕让她“一箭中招”的那一夜,以及后来发生的事,脸上不由得阵阵发烧。
        只能用微弱的声音向大家说,用票砸死我吧。什么票都行





    网友上传章节 (四百六十七)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美意”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2:05 本章字数:4336

        虽然说塞琳娜是俄国财政大臣维特送来“投怀送抱”诱惑孙纲这个中国未来的政治“新星”的“女间”,但她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做什么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损害中国利益的事(现在孙纲想起来,应该是维特想和自己“拉关系”的成分多一些),她把自己的感情和身体都奉献给了自己这个和她萍水相逢的年轻中国人,而且还为他生育了一个女儿,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和俄国发生了战争,也许她和女儿就能够到中国来,和他一起,象一家人一样的生活。
        可惜,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就此分开。
        而现在,他们想要重聚的愿望,恐怕是很难实现了。
        塞琳娜在信里是这么写的,“你现在还好吗?亲爱的?我和孩子都很想你,你上回的信我收到了,谢谢你给我和孩子的礼物。内务部的人在监视我们,感谢你安排人来关照我们,谢谢他们的帮助,可是,我想我们将无法离开莫斯科去巴黎了。就在昨天,宫廷内务大臣带来了尊贵的皇帝陛下的旨意,我和我们的女儿以后将在宫廷里居住和生活,他们给了我和我们的女儿一连串的头衔,可那些都比不上你对我的爱。他们还给我指定了一位伯爵作为我的丈夫,真是太可笑了。我见到了仁慈尊贵的皇帝陛下,还有皇后,他们告诉我,他们知道我们的女儿的身世,中国现在的新王朝有一位国王和八位副国王。而你就是副国王之一,为了能让副国王地女儿生活在和她身份相适应的环境当中,她将在宫廷里长大,接受和公主们一样的良好教育和照顾,我不知道这些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可我知道,我无法拒绝,只能接受。你还好吗?我想你。我和女儿在宫里一切都很好,只是,没有自由。他们对我很好,时常告诉我你的消息,听说你在中国的各个军事要地视察,我说我想给你写信,他们同意了。并表示愿意帮我把信寄给你,但我想,他们是会看的。我爱你,我常常在睡梦中遇到你,梦到我们初次相见的那一次,那是我最美丽的秘密。感谢维特伯爵,那天让我去见你。当我走在地道里,我还在忐忑不安地想,你会不会是一个头发花白胡子很长的老头子?可我看到的。是一个在熟睡的英俊的年青人,在那一刻,我跪下来衷心的感谢上帝。每当我深夜难以入眠的时候,我想起你温暖地双手在我的胸前,心里就会感觉到温暖,(以下略)我知道他们会看,我不在乎,我的心里,只有对你的爱。我从没想过。我会在那一次就永远的坠入爱河,从此不能自拔。讨厌的战争,让我们离得这么远。不用担心我们,我们生活得很好,如果可能的话。我会把女儿的照片寄给你。她可爱极了,对了。把你的照片寄给我吧,要不带辫子地。我不想让女儿以后见到你的时候产生困惑。我不知道女儿将来什么时候才能够亲眼见到你,我想让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你现在很忙吧?记得常给我们写信,告诉我你给孩子起的名字。只要能时时见到你的信,我就满足了,我想很多不相干的人也希望见到你的信,呵呵。我爱你,我是在皇宫里给你写信,顺便给你的夫人和孩子带去我的问候和祝福。我永远爱你。
        看完了这封来自俄罗斯地“家信”,孙纲的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塞琳娜和自己的“邂逅”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俄国人**的阴谋诡计促成的,自己虽然在心里也承认很喜欢这个心地纯真热情如火地异国少女,但他在心底始终对这段“异国之恋”会引发什么样地后果充满警惕,当知道她“一箭中招”给自己生了个女儿之后,他为她做出的安排更多是出于一个男人作为一个父亲地责任,但现在,情况好象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沙皇尼古拉二世居然要“收养”自己地女儿!
        这番“美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且沙皇居然给自己的俄罗斯老婆“指定”了一位伯爵作为她的“丈夫”,什么用意,可以说是再明显不过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看起来还真是不简单啊。
        孙纲现在发现,自己可能有些小看了这个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的“智慧”。
        “用这种办法来打击我,也亏他们能想得出来!”孙纲收起了信,冷笑了一声,说道,“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了。”他那阴冷的笑容把屋子里的罗荣光、韩照琦、封德胜、卞长胜还有蒋超英等人都吓了一大跳。
        “不是家信吗?怎么回事?”罗荣光担心地看着他,问道,刚才这个年轻人还一脸的阳光明媚,现在脸子变得这么快,让他着实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没事没事,”孙纲的神色瞬间恢复了正常,笑了笑说道,“一点家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刚才这一会儿的功夫,孙纲已经想好了应该怎么对付了。
        “部长,飞艇回来了。”一位军官进来报告道,
        孙纲和罗荣光等将走出屋子,罗荣光等人是第一次见到悬着赤黄龙旗的巨大飞艇,一个个脸上写满了惊诧。
        孙纲看着罗荣光的表情,心里不由得暗自好笑。
        也是,对于一个在大沽口炮台镇守了二十四年,亲眼见证了中国的海防事业的艰难发展历程的老军人来说,应该吃惊的东西太多了。
        飞艇开始缓缓降落,炮台上的士兵们也是第一次见到中国自己的飞艇,一个个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对了,如果有飞艇高空侦察,敌若从海上犯我,立刻便能发觉。”孙纲好象想起来了什么,笑着对罗荣光等将说道,“不如给大沽炮台的弟兄们也配备一两艘这种飞艇,用于观敌阵。”
        “那样最好不过了!”罗荣光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说道,
        “飞艇留于空中观测,四野一览无余,还可将敌处方位准确报回,而我炮则照数轰击即可,当获必胜。”在一旁的卞长胜说道,
        “卞统领所言极是。”孙纲点了点头,看着他赞许地说道。他想起来了,卞长胜是1877年李鸿章第一批送到德国去接受炮术培训的学生之一,现在是大沽炮台的炮队统领,卞长胜等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留学德国的炮术专家,从他刚才的话就能听出来,他的业务也是相当的精熟的。李鸿章当年种下的种子,现在都已经看到了果实。
        据孙纲所知,当初清廷在李鸿章的强烈要求下,只派了七人去德国埃森受训,等他们学成归国后,也并没有当成好钢来用,直到现在,卞长胜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炮队统领。
        中国有多少人才,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现在,历史既然已经被自己改变了,这个“人才不得尽其用”的状况,他也必须要改变过来!
        飞艇降落之后,几个军官从飞艇上下来,和孙纲相见,他们报告说,来路上的“麻烦”已经全部解决掉了。
        孙纲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到了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孙纲坐在桌前,拿起笔,想给塞琳娜回信,可想了很久,却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