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叹息了一声,“可目前的德国,正在向可怕的第二名前进。”
孙纲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眼下的德国,在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带领下,正一步步的开始了挑战“日不落”帝国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动,这么做的后果,迟早会让新生的德国陷入战争的泥沼不能自拔。
“晚辈还有一个问题,”孙纲又问道,“中国的军队很多,但真正有战斗力的有限,而且都分散在漫长的防线上,中国在不同的方向上面对许多不同的敌人,如果是首相大人来指挥的话,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他想了好久了,未来的中国,短时间不可能弄一支上百万人的大军,即使有一支强军,人数也肯定有限,但在强敌环饲之下,怎么样才能保卫国家不受侵犯,他这个对军事一知半解的家伙,真的很想听听“高手”是怎么说的。
“对国家来说,军队是决定一切的,”俾斯麦看着孙纲说道,“有些事情我不便于明言,但是,中国的问题不在于把军队分散在各地,而是在于你能否真正把精锐的军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能够自如地调动他们,使他们能够很快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一针见血啊!
孙纲佩服地点了点头,俾斯麦说的这个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快速反应部队”的概念,但是对于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局面,无疑是一个很可行的办法!
北洋海陆军如果能够由他调动自如的话就好了,可是,他的头上的那个鸟朝廷‘‘‘‘‘‘
俾斯麦可能没注意到他心里正琢磨着的“谋反之念”,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慢慢陷入沉思中,不由得微微一笑,随即又和李鸿章谈了起来。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得飞快,要到了分别的时候了,孙纲惊讶地发现,俾斯麦和李鸿章有些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意思。
“多多保重,”李鸿章对俾斯麦说道,“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支撑多久。”
“您过于低估了自己,”俾斯麦诚恳地对李鸿章说道,“对于一个象您这样建立过伟大功勋的总督来说,谦虚是非常好的品德,但您现在作为一个政治家,应该具有充分的自信。”他看了看孙纲,“就象您身边的这位年轻人。”
到了李鸿章向主人告别的时刻了,老狐狸的眼睛不知怎么有些湿了,“后会有期。”他说道,“希望您90岁生日的时候,我还能赶来祝贺。”
“对中国来说,有一句希腊谚语说的好:一切都在流动,一切又都碰撞在一起。”俾斯麦说道,“我们都身在其中,所以您不必过多的伤感。”
依依惜别中,孙纲他们踏上了返回柏林的火车,送行的俾斯麦行军礼向他们道别,李鸿章冲他摆了摆手,直到望不见他的身影,才回到了车厢里。
孙纲看老头子的情绪还没有平静下来,就没有说什么,说白了,老头子在中国的官场混得太久了,对于没完没了的明争暗斗和勾心斗角已经感到疲惫和厌倦了,见到和他境遇极为相似的俾斯麦,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也是正常的。
回到了柏林,由于这些天的事情办得都很顺,所以孙纲的心情也很好,但是天津来的加密电报却当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是关于他们路上遇到的那条“卖布”的伪装袭击舰的。
由于他们海上“遇劫”的事情传回了国内,一时间“群情鼎沸”,这回连清流党都出来替他们振臂高呼了,矛头直指日本,要求光绪皇帝对日本采取坚决的报复行动,光绪皇帝也很生气,让总理衙门给李鸿章发了一封“慰问电报”,意思是觉得哪不舒服就让老头子在哪个国家多呆一会儿。同时下令林泰曾率北洋水师全军护送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等人赴日交涉,“日人如敢狡展推诿,可纵兵击之,以雪旧恨”,又下令沿海各省督抚作好战争准备,大有和日本再来一仗的架势。
面对大清咄咄逼人的动作,日本政府有些慌了手脚,日本公使小村寿太郎急忙前往总理衙门解释,说此事“绝无可能”,并提出成立一个专门“国际调查委员会”调查此事,而日本民间和军方则叫嚣着“清国找借口野蛮侵略,绝不能屈服”,强烈要求对中国“开战”,日本民众向前来交涉的张荫桓等人投掷石块,日本军队前来驱散了他们,护送张荫桓等人前往广岛市内,北洋舰队目前在广岛与日本舰队相邻驻泊,但舰上将士在林泰曾的命令下已经炮弹上膛,将炮口对准了日本舰队,日本人不作出满意答复就立刻开火,而日本海军没有做出任何反抗的表示。
虽然远隔万里,孙纲仍能感觉到浓浓的火药味。
“早知道会这样,就把那些日本人的尸体留着好了,让他们无法抵赖。”李经方说道,
“那些尸体也证明不了就是日本人干的。”罗丰禄说道,“日本人很狡猾,知道军力不如我大清,所以没有妄动,而是提请国际调查,想蒙混过关。”
“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证明是不是日本人干的问题,”孙纲说道,“是目前的局面是否对我大清有利,是想法子打日本人一顿逼他们再赔咱们点钱好呢还是暂时放他们一马,以后再慢慢报仇。”
“那就打好了。”李经述说道,“让他二十年爬不起来。”
“不妥。”李鸿章摇摇头说道,“俄英美三国舰队皆有军舰驻泊于日本,一旦打起来,他们会是什么态度还不好说,再说了,朝中那些言官一意撺掇皇上打日本人,恐怕不是为了我老头子,而是别有用心,打起来无论胜负,对他们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孙纲明白了老狐狸的意思,不明就里的李经方却问道,“这怎么说?”
李鸿章白了他一眼,说道,“胜了,他们有建言之功,败了,他们正好撵咱们下去,他们都是稳赚不赔的。”
李氏兄弟恍然大悟,不住地点头,李鸿章看了看孙纲,问道,“你觉得此事如何处理才好?”
孙纲想了想,说道,“仗还是以不打为好,不过这件事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中堂可以回覆朝廷,以大清刚经战火,平息不过一年,为此事又起兵端,于民生不利,可借我水师之军威向日本施压,会同各国详查此案,限期逼其交出凶手,向我国谢罪,并赔偿损失,这样的话,既可以避免发生战争,又可以扬我国威,朝中言官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此计甚好,咱们就这么办。”李鸿章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些清流觉得老夫不在眼前,又想借机生事,老夫偏偏不让他们如愿!”
正文 (一百一十三)马不停蹄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25 本章字数:4138
发完电报,老狐狸又去看了下正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海容”“海琛”“海筹”三艘新式穹甲巡洋舰,然后优哉游哉地又接着开始他的访问活动,离开了柏林,经荷兰,比利时到达法国。在荷兰期间受到了荷兰女王的盛宴款待,看到荷兰人给他安排的歌舞表演,他用“珠喉玉貌,并世无伦”来形容美丽的荷兰女演员,并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孙纲,让孙纲想起了那位给他一夜**的俄罗斯美少女,不由得一脸的苦笑。
在比利时,老头子晋见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参观了比利时的兵工厂,并观看了比利时军队的军事演习,小小的比利时也拥有如此精锐的军队,让老头子十分吃惊,更坚定了他要给中国弄出一支全新军队的信念。
到了法国,孙纲又接到了从国内发来的电报,一封是总理衙门转来的光绪皇帝慰问李鸿章的谕旨,“该大学士周历各邦,辛劳可念。”又强调了一下关于“照镑加税”的事,“其加税一事,著于所到之国,随宜商酌”。再一封就是北洋军情处转来的,说日本以提请国际调查团乘舰赴出事海域调查,光绪皇帝为了给日本人施加压力,命令林国祥率南洋舰队为北洋舰队应援,应琉球国王尚泰(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把他抓到东京去了,甲午战后琉球复国,又给放回来了)之邀,驻泊于琉球,准备随时封锁日本沿海。俄国太平洋舰队目前全部在日本佐世保军港,美国巡洋舰“巴尔的摩”号在长崎,没有英舰在日本。
知道还没有打起来,孙纲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朝廷在这方面的处理还算得当,尤其是在琉球驻兵一项,因为怕引起英国的猜忌,虽然琉球人一再要求,始终没能成行,这一次日本人等于给了中国一个出兵的口实,倒也很不错,只是南洋舰队的实力目前确实不敢恭维,除了林国祥带过去的“靖远”舰和两艘刚刚交货的潜艇,剩下的都是些老旧的无防护巡洋舰(北洋舰队的官兵笑这些无防护巡洋舰是“玻璃船”)和伦道尔式炮艇,真要打起来还真不好说是什么结果。
李鸿章和孙纲一行人于7月14日到达巴黎,正好赶上了法国国庆,李鸿章应邀参观了法国国庆的阅兵活动,并去爱丽舍宫会见了法国总统富尔,对法国政府给中国造船业的巨大帮助表示感谢,他随后受邀又参观了法国的报社,博物馆,学校和各类厂矿企业,让他的内心很受触动,感叹“变法者兴,因循者殆”,孙纲从他的叹息里能感觉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深深无力感,作为拓路者,他现在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极为艰险的路,可国内的守旧势力,带给了他太多太多的阻力,而深受中国封建“忠君”思想束缚的他,是不可能完全改变这一切的。
望着那身材高大却日渐老迈的身影(李鸿章的身高按现代的标准有一米八了,和他一般高),孙纲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这位老人做不到的,将由他来完成!
李鸿章所受的思想局限,对他这个后来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他现在差的,就是时机和行动了。
一旦时机来临,他这只小小蝴蝶,一定要掀起滔天巨浪,让这巨浪,彻底荡涤中华大地的腐朽糟粕,让中华民族,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东方!
在法国的日子里,他和李鸿章一直再为提高关税的事和法国政府磋商,法国也和德国一样,对于中国给予的广州湾“暂住权”并不满足,法国外交部长汉诺多提出由法国公司承包修建芦汉铁路,聘用法国工程师作为同意“照镑加税”的条件,李鸿章最后在铁路方面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让法国政府最终同意了中国允许提高关税的要求。
由于中国和法国目前属于“秘密结盟”的“蜜月期”,法国政府款待甚厚,临行还赠送了好多礼物,而孙纲则主要留意在了法国的造船行业上,并向法国官员索要了一些新式装甲巡洋舰的假想图纸和数据,准备带回去和中国技师们一起研究,按他的设想,中国的造船行业虽然师从法国,但也应当走一条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法国的访问结束后,8月2日,李鸿章和孙纲一行乘座法国政府派出的专轮,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了对英国的访问。
对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孙纲的心情一直是很复杂的。
是英国,最早用坚船利炮,轰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如果不是乾隆和马格尔尼那个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