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獠缓米霭 !
正说着,却见前去放哨的一个伙计回来,后面还跟了一人。
那人一见到孟掌柜,立即大声道:“果然是孟掌柜,快跟我走,迟了只怕是来不及了。”
“啊,你是谁?”孟掌柜和孟洋都是一阵警惕,手已经抄到了刀柄上。
“哦,忘记自报家门,在下林言,曹州黄六先生的外甥。”
一听是黄六先生的外甥,孟掌柜马上放松了些警惕。黄六先生和王八一样,也是道上的盐贩子。王八是均州的盐帮老大,孟掌柜现在是许州的盐帮老大,先前说的那个尚君长和王仙芝就是濮州的盐帮头目。而这黄六先生,就是曹州的盐帮老大。因为家中排行第六,且又是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因此道上尊称为黄六先生,指的便是曹州黄巢。
虽然同是盐帮帮主,但王仙芝和黄六先生,可是山东最大的盐贩子,手下弟兄众多,远非孟掌柜和王八能比的了的
“原来是黄六先生的外甥,不知来此有何事情?”
虽然来的是道上自己人,但孟掌柜对于林言还是有些警惕,一来他并没见过林言,二来,他已经在路上听说黄六先生和王仙芝两个已经起事反唐,都先后攻下长垣县和冤句县,现在又夺下了曹州城。他贩私盐虽然也是掉脑袋的买卖,可比起造反来,还是好些的。造反,那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孟掌柜还不知道吗?王八反水了,带着他那帮人投了官府,现在已经在忠武军中当上了军官,正抓其他贩盐的兄弟当头名状呢!”
“这怎么回事?”孟掌柜大惊。
听林言解释,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王八在均州和房州的一个盐帮起了矛盾,双方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结果,王八先是胜了几场,结果得意之下,被房州的人请来了帮手偷袭了王八。王八大败,带着手下的残余兄弟走投无路之下,一路逃回许州,最后干脆一咬牙投入了许州的忠武军,裹上了黄头巾,现在已经成了黄头军的一名队正。为了能晋升,现在正四处带人抓垸骈的道上盐帮兄弟做投名状。
“孟掌柜的还不知道,那王八入忠武军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许州道上的兄弟们都给抓了。孟掌柜的家眷和族人,也都被他抓了。幸好我舅父听闻后,马上派我往许州,花了些钱财,偷偷的把孟夫人和几位孟小公子孟小娘子救出来,其余的兄弟本来也要救出来,结果王八发觉,其余人等都被贼王八给杀了。”林言低落着声音说道。
孟掌柜听完已经是出离愤怒了,拔刀一刀斩断一颗手臂粗的树枝,恨声道:“这个该死的贼王八!当初他在许州事发,被关进官府的死囚牢,还是我一个远房的族叔救他,将他偷放出来呢。今天他要改行吃官饭倒也罢了,可竟然拉我孟楷当垫脚石,真是太不仗义了!老子与他誓不两立,定要斩下他的狗头,为我的族人与弟兄们报仇。”
“就是,跟贼王八誓不两立!”孟楷的手下弟兄也都红着眼睛咬牙切齿的吼道。他们已经知道,除了孟楷的妻小外,其余人的家眷估计已经是没有了。
“就是,”黄巢的外甥林言附和说,“现在盐不好卖了,换个营生吧。濮州的王大帮主和我舅父正拉起杆子和官府干呢!”
“这个,我也听别人说了,也不是不行,但是”
“孟掌柜没听到那句民谣谶语吗?”林言突然一脸神秘,压低了嗓音。
“什么?”
“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事情到了这一步,许州已经没有他的地盘了。而且,现在家小都已经在黄巢的手中,孟楷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反了!”孟楷咬牙,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既然官逼民反,那就不得不反。不加入草军,他一个小小盐贩,又如何与那已经投身为官军的贼王八斗。
“反了!反了!反了!”另外的几十个盐贩子也都大吼道。本就是一群亡命之徒,现在家人又没了,天下间谁还能挡住这群暴戾之人。
(未完待续)
第355章 河北强藩 幽州卢龙
自平定辽南以来,李璟并没有急着北上,而是将镇东军三厢兵马进驻辽南,监视督导辽南各部兵马整合,以及辽东八县的设立开衙。
另一面,李璟将大量被攻伐的小势力地盘上的土地通通收归,然后下发给将士和百姓。就是辽南各部原来所占领的那些土地,除少部份保留给那些将领外,其余的也都被收为军田。
李璟又召集辽南八县的百姓以及登州迁来的流民开垦囤田,所垦荒之地,按先例,三年不征粮,三年后五年内只征一斗。
辽南各部的兵马,也经过大比武选拔,将其中最精锐者九千人留下设为九营,建立九个军镇。另外的三万余人,被淘汰,发给土地,复归为百姓。又择其中一部份强壮者,按各县所属,每县挑选一千人建为团结营。平时在家务农,秋冬之时进行集训,一旦发生战事,也将视情况征召启用。
他们的装备铠甲武器等自备,集训之时有补贴口粮,平时没有粮饷。征召打仗时,则也有补贴,另立功有赏赐。辽南一百万亩地,有半数以上,收归都督府所有,李璟将其中三分之一拿来赏赐给镇东军和辽南军的将士们,剩下的则做为军囤,土地产出,用来养军。
时间很快到了七月中旬,李璟已经从巍霸山城转移到了长兴岛上。在岛上主持水师新建安澜、伏波两个新水师营。新建两个水师营一个镇守长山群岛,一个镇守长兴诸岛。两个水师营一半是新招募兵马,一半是镇海、怒涛两营老兵抽调。
就在此时,巡海的安澜水师士兵带回来一条船。
“来人自称是幽州镇妫州清夷军军使李茂勋的使者,特来求见郡公!”刘寻大声禀报。
正在批阅公文的李璟一听到幽州李茂勋三个字时,手不由的抖了一下。
李茂勋,在晚唐五代,有两个李茂勋都比较出名。第一个李茂勋,原本乃是回纥阿布思之裔,张仲武时,与其侯王皆降。资沈勇,善驰射,仲武器之,任以将兵,常乘边积功,赐姓及名。这个李茂勋乃是一个回鹘贵族,投降张仲武之后才被赐国姓汉名。
还有一个李茂勋,却是岐王李茂贞之弟。唐末为凤翔都将,茂贞表为鄜州节度使,累官至兼侍中。后来他全家被朱温俘虏,便归顺了朱温,并改名叫周彝。
既然是幽州来的李茂勋,那定然就是回鹘人李茂勋了。
这个人在李璟的印象中,可不是什么好鸟。算算时间,好像距离历史上记载的幽州兵乱已经没多久了。史载,因为此时的卢龙军大帅张公素为人残暴,而幽州大将纳降军使陈贡言在卢龙军中却极为威信。这个李茂勋便派人暗杀了陈贡言,然后打着陈贡言的旗帜举兵反叛,进攻幽州张公素,自称是陈贡言的先锋部队。张公素迎战,兵败逃到长安。当李茂勋进入幽州,人们才知道这不是陈贡言,但也只能支持李茂勋了。
这件事情可谓是相当的稀奇,也可心看出这个李茂勋的狡诈。
现在幽州还是张公素做节帅,陈贡言也还没有被暗杀,不过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这李茂勋前来,绝无好事。
不过因为李茂勋派使者前来,使得李璟的目光也不由注视到了与辽南隔海相望的幽州。
幽州乃是河朔三镇之一,也是老牌的割据藩镇。
唐玄宗先天二年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幽州,统辖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等9州。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
天宝之时,节度使安禄山以范阳、河东、平卢为根据地,发动叛乱,建立大燕,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后,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因领卢龙军,又称卢龙节度使。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叛将李怀仙投降唐朝,唐朝为了笼络河北旧部,任命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四镇之乱时,幽州朱滔自称冀王。元和十四年(819年),卢龙节度使刘总的臣服,标志着元和中兴的顶峰。两年后,朝廷任命文官张弘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但由于处置措施不当,卢龙节度使又被武将把持割据。直到唐朝灭亡。
张弘靖处置不当,使得幽州部将朱克融率兵夺得幽州后自立,再次拒绝朝命,拥兵自重。
朱自融出身名门,祖父是原卢龙节度使朱滔,唐德宗时,朱滔的哥哥朱泚闲居长安,趁泾原之乱,自立为大秦皇帝,围德宗于奉天,事败被杀。朱克融少年时即在幽州担任小校,事奉卢龙节度使刘总,后刘总欲归长安,恐将校为变,便将有野心的将领一起带到长安,朱克融也在其中,后其私自归镇。
当时,天下承平,宰相崔植、杜元颖不知兵机,亦无远略,认为两河地区已经平定,于是调毫无政治经验的张弘靖接替刘总任卢龙节度使,张弘靖为人矜持,终日沉默不语,对将校并不为礼,因此不得军心,又信任幕僚韦雍,让其执掌政务,军心越加不满。821年7月,韦雍骑马出行,有小校冲其前导,韦雍要杖责他,军士不服,张弘靖命都虞侯追究,意欲严办,于是军中大乱。当夜,士卒连营呼噪,将校不能制,遂攻入府舍,掠夺张弘靖家中的货财、妇女,囚其于蓟门馆,杀幕僚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都虞侯刘操、押牙张抱元等人。
次日,军士自悔,一起到馆中向张弘靖道歉,请求重新奉其为主帅,但是张弘靖拒不回答,军士们互相商量道:“相公无言,是不赦吾曹。军中岂可一日无帅!”于是大家奉宫中旧将朱洄为留后,朱洄辞以年老,推荐儿子朱克融继位,大家表示同意。
消息传出,唐朝贬张弘靖为吉州刺史,调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节度使,但刘悟畏惧朱克融兵强马壮,不愿赴任,于是回任昭义节度使,朝廷只好加授朱克融为检校左散骑常侍,授以符节。
朱自融为节帅之后,十分猖狂,826年5月,幽州军乱,将士杀朱克融及其子朱延龄,另立其子朱延嗣为卢龙节度使,但朱延嗣为人凶暴,不恤将士,很快就为都知兵马使李载义所杀。
朱自融当了五年幽州节度使,他的儿子朱延嗣甚至一年时间都没有做满,就被李载义所杀。
李载义却是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之后,乃是大唐宗室。不过因为李承乾被废后,他们这一支也就成了庶人。据记载,他的先祖们世代以在战场上的威力闻名,在卢龙镇的首府幽州任职。李载义早年丧父,和同乡豪杰四处旅游。他身体强健,善于摔跤,打动了时任卢龙节度使刘济,被其招入亲军,累升衙前都知兵马使、检校光禄大夫兼监察御史。
幽州兵变,时任衙前都知兵马使的李载义也就是幽州牙将,他看准时机,杀死了朱延融,以其罪上奏朝廷。唐文宗乃以李载义为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卢龙节度使,封武威郡王。
李载义任卢龙大帅期间,先后自愿为朝廷助战,讨伐自称横海节度使的李同捷,累破敌军,以功加封司空。此后,李载义参与了对横海镇首府沧州的进攻。太和三年(829年),李同捷投降,李载义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和四年(830年),契丹骑兵入寇,李载义将其打败,俘获其首领茹羯送往长安,以功加太保。
太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