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任前锋的是陕西提督柯藩,在侦查知虢县镇内只有三千人不到的襄阳义军驻守之后,柯藩乐坏了。
如果里面待得是三千不到的红巾军,他兴许还会考虑一下,可对面的是两三千白莲义军而已,自然是丝毫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手下可是有着杨芳和七十五两员悍将的。
遂大手一挥,上万士气高昂的清军就滚滚潮涌一样流向了虢县镇。
虢县镇虽然在渭河边上,可镇子周边并没有活水流过,而且建镇的地址地势也稍微的高了一些,所以并没有'www奇qisuu书网'护城河。
身在渭河流域谷地,虢县镇周边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居高点,唯一的凸点就是城北门外六七里处的一个小丘。
土丘比平地高出了大约十多米的样子,上面还盖有一个土地庙。
之所以用“个”而不是“座”来形容这土地庙,那是因为这个土地庙着实是太小了,不要说是人,就连大点的野狗都钻不进去。仅是大半人高的一个牌坊式的小格子。
这样的土地庙在些贫困的府县地区很常见,因为当地的百姓没那个财力物力去盖和维持一个正规的土地庙,所以就只能用缩小版的。
杨芳,乾隆三十五年人,为人刚勇,性情坚毅,自幼虽家道贫寒,可是喜好读书,又爱练武,后来虽然迫于生计投身行伍。但是自己本就是块金子,到了那里都发光,很快就在军中出人头地。
乾隆六十年湘黔苗民起义,杨芳时年二十五岁,投身绿营还不足六年,就已经升上了四品守备。
湘黔征战,杨芳立功卓著,官职连连提拔,白莲教红巾军起义时就已经是一协副将,后不到一年就又升任了总兵。一路官途坦荡,可以说比起一般的武进士来都要顺利的多。
后来他随军入四川、陕西清剿白莲义军,每战皆为先锋。
这两年中与襄阳义军交战的这么多清军将领中,杨芳的声名绝对能名列前茅。虽然可以说手上是沾满了白莲义军和湘黔义军的血,官帽子是正儿八经的血红帽子,但是杨芳不杀良冒功,不虐杀俘虏。相比较一些不堪入目的满员旗人和堕落的绿营将领,他自己的声名在义军中倒还是可以。
这一战毫无例外是杨芳部打先锋。
清军中自从红巾军崛起之后,满人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压制汉人。这北京城丢失了以后,就更加的明显了。
打最苦的仗,得最少的补给
杨芳没有对柯藩的将令流露出半点不满,虽然心中真正如何想的外人从来不知,可是他在接令后立刻就点起所部开向了战场。
那个土堆子就成了柯藩的落脚地,土地庙被直接推了,重新起了一个观台。
“这——”高天德看罢远处土堆上柯藩升起的帅旗,狠狠地咒骂了一声。“狗东西算你走运,要不是怕白折了兄弟性命,早就轰的一声蹦飞你了。”
虢县镇外就这么一个高地,清军十有**会在那里设置观台。之前不止是他,连马学礼都想过要不要在那个地方埋上几桶火药,再寻个远点的地方挖个地洞,让一个绝对可靠的人留在那里
用打通的竹管做管道,只要肯下功夫,绝对能把火药引线拉出去一二百米去。但是这样大的动作难保不会被当地百姓看到,高天德和马学礼也很难保证当地的百姓就都会跟他们义军一条心,这两年襄阳义军跟清军在陕西开战,可把地方民生给祸害个不轻。
而且把一切痕迹都抹掉,也有些不太可能。
再说了清军若在土堆上设立观台,也必定会有一些破土的举动,检查出来了或是动土时引线破坏掉了,等等太多的可能性了。外加还要搭上一条命,想想两人就都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柯藩果然在土堆设立了观台,看样子还十有**会把大营扎在那里。高天德看着那高高飘起的帅旗和青龙旗,心头当然郁闷。
“轰轰轰——”
随着杨芳部的开到,两方的大炮都怒吼了起来。
高天德和马学礼先一步离开了空旷的城头,转入了不远处条石加土水泥垒成的城门楼中。
土水泥的配方梁纲已经给了襄阳义军,所有的烧制都是一级保密,有人专门负责。
无论是宝鸡城还是眼下的虢县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葺一新,城池更防御值倍增,靠的就都是土水泥。
青石条加上水泥砌垒,这样的坚固程度根本不是几个炮弹能够打塌的。马学礼和高天德现在是很悠闲地借着瞭望口用千里镜向外观看。
“靠,还真是一群土拨鼠。”
马学礼也不是什么文明有礼貌的人,出口成脏也是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看了半响城下杨芳军的举动,就恨声骂道。
清军就像是一群土拨鼠一般,快速的在城下挖掘着地道。红巾军和白莲义军进攻清军城池的时候都会挖掘沟道自抵城墙下,然后打洞填火药什么的都成了惯例,这清军反攻起来用起同样的法子来也一样犀利。
即便现在是数九寒冬,地面硬的跟生铁一样,也挡不住清军的挖掘队。
不过襄阳义军经营了宝鸡这么多天,也不是单单修筑加固城墙的,在虢县镇的外面也围着了三道七尺多深一丈多宽的大沟。
每道大沟面外一侧都是斜坡,上下人很方便,面内一侧则是直壁,七八尺深,一般人根本爬不上去。
这样的大沟是根据红巾军传给他们的堑壕改整出来的,挖的没有堑壕那么规整,宽度深度不提,防炮击的凹壁和斜坡的匍匐位以及台阶也都省了,反正这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老式沟壑。
三条大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军的陆地冲锋,但是另一方面也等于是给了清军节省了大大的工夫。
杨芳部众把沟道挖到三条大沟之后,大批量的清兵就顺着沟道涌进了大沟,距离城墙一步步的逼近。而且清军也在用铲子在大沟的直壁上掏出一个接一个的凹槽,顺着这些凹槽,只要不是猪一样笨重的人,绝对都能顺利爬上地面。
真正的战斗开始于夜晚,白天这么长时候都是杨芳部在做准备工作,余外的就是双方的炮击。
柯藩在观台上一下午虽然看到的只是挖土再挖土,可是他却没有一丝对杨芳的不满。
两边都打交道这么久了,攻城战该怎么打,双方将领心底都有数。如果杨芳不问三七二十一,就下令他手下全军都抬着长梯进行攻城,那柯藩才该真正要了杨芳脑袋呢
夜色中,清军大营营门洞开,一辆辆双马马车奔驰而出,直向虢县镇而来。
高天德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他下意识的感觉这玩意最好还是不让靠近的好。刚要下令城头堡垒中的大炮打掉它们,马上就又看见二三十门大炮被清兵从营门中推了出来。
透着清军大营辕门处熊熊的篝火,那大炮炮身泛起的金属光泽铁青色,他看的清清楚楚。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那就舍马车打大炮。高天德立马改变了念头,下令城头各堡垒的大炮全部严正以待,只要清军大炮一进入火炮的有效射程范围,就立刻开火拦击。“都注意了,给我打掉它们。”
有限的照明弹升起。
轰轰轰——
接着一枚照明弹的亮光,红巾军的大炮首先奏响了起来。
城头一面的堡垒只有三个,除了北门城门楼处设立了两门重炮外,余下的三个城门楼堡垒和四个城墙角堡垒都只设置了一门重炮。
而在虢县镇这一个点上就布置了十五门重炮城内还有六门,对于重火力严重缺乏中的襄阳义军来说,那绝对是下了血本了。
在高德均看来,十五门重炮价值虽然可贵,但是只要能多顶上清军两三天,那就是绝对是值得的。
连着城内布置的六门重炮,城头的四门重炮差不多同一时间开火,十枚炮弹飞出去,却没有能命中一下。
四里地,距离实在太远了。这才只是到了有效射程的边沿,真要是有目标射击,那至少也要到两三里的距离才有点看头。而且这又是黑夜中,照明弹虢县镇里也没有多少,只能陆续的打出来,根本不能观察的清清楚楚。而且能够直接瞄准的只有城头的四门重炮,城内的六门重炮想要射击都需要看城头传来的消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几十辆奔驰的马车已经全部停住马蹄,它们尽量隐在黑暗中,尽量避开照明弹
ps:这两天都有陪着朋友逛庙会。两章变一更,抱歉
第二卷烽火连天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炮弹正中一门清军大炮。
远远地高天德看到,嘴角微微的露出了一点笑意,但是转瞬间这点笑意就僵硬在了他脸上。因为那门被炮弹命中的清军大炮瞬息间就整个分崩离碎散开了架来,而且其后半截炮管更是直接被崩飞出了一两丈高远。在照明弹的亮光下,高天德看的清清楚楚。
“瓜娃子的,耍老子——”
被炮弹一下子就打的粉碎,半截炮管都能蹦起五六米高远的东西,还可能是铜浇铁铸的大炮吗?很显然,自己是被人耍了。
高天德破口大骂,心神也瞬间想到了之前那队马车。“调转炮口,快调转炮口——”
但是可惜的是已经晚了,就在高天德醒悟过来的时候,那队马车已经一分为二停驻在了虢县镇东北、西北两处城墙角的顶尖方向。
这样的角度不是城墙上的重火力可以打击得到的,城墙四角的堡垒第一要考虑的是坚固,所以只能在两面各开一个射口,而不可能在夹角上也来一个窟窿。那样的话会破坏堡垒的整体坚固度数的。
马车上装载的都是清军仿制的俄式六磅炮,这些大炮现在都已经被炮手卸载了下来。虽然体积已经不小,可毕竟只是些六磅的轻型火炮,而不是十二磅陆战重炮,所以人力还是能够升任的。
一边各布置了十门,且本身又占据了城墙顶尖点这样的有利位置,二十门六磅陆战炮稍作准备就立刻喷出了怒火。
一枚枚炮弹打在城墙上或是炮台堡垒上,要么就是越过城墙直接落在了城内,不管是那一种结果,都虢县镇的襄阳义军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和压制。
“冲啊——”
“杀啊——”
城下响起了杨芳宁陕镇绿营兵的呼杀声。几百名举着盾牌披着简易铁甲的精兵从沟道里涌上。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的则是为数更多的普通绿营,他们都在抬着攻城长梯。
一下午的时间,杨芳部已经越过了三道大沟最内的那一条,在距离城墙不足百米的距离内挖出了宽宽窄窄十多个口径不同的斜坡出口。虽然也为此付出了好几十条性命的代价。可是看看现在,这几十条人命的付出完全是值得的。
“火枪,射击,给我打——”高天德大吼。
他手中有一个大队的火枪兵,此刻除去分散在余外三面城墙做守卫的外一百五十名外,剩下的一半火枪兵全都集中在了北城。
“砰砰砰——”
五十名火枪兵打出了一个标准的齐射。
声势不小,但是效果很差。城下冲锋的清军只是微微一顿就再度蜂拥了起来,这一轮倒下的连一只手掌都数不满。
“砰砰——”清军的火枪兵也在射击。
两边只有一百米不到的距离,城头火枪兵虽然连续的打出了齐射,也有照明弹帮忙,但是火力实在太微弱。
清军冲锋的精兵又都配有重盾跟铁甲,不打中要害,一枪很难要人命。而连连穿透盾牌和铁甲的弹头,其杀伤力也令人质疑。
当清军的长梯打下城头,连同普通的绿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