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中华-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莲”曾大寿两手死死掰住扼在自己脖颈上的左手,趁着梁纲尚没发力,全力挣扎着呻吟出两个字来。

“白莲???”难道是白莲教中人?梁纲心中一动,正准备捏断眼前二人脖颈的手也不禁一松。“你们是”

“小的呃小的是大师父的弟子,曾大寿,他是小的徒弟王明。”曾大寿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平时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呼吸的氧气此刻却像是能救他性命的灵丹妙药一样,被他大口大口的吸进肚里。没有经历过脖子险些被拗断这种痛苦的人,是不会理解他此时的心情的。

曾大寿是齐林的心腹加弟子,再有明面上捕头的身份趁着,其在北会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同那辛聪等人一样都是齐林的得力手下。他在城北接到齐林的示意之后,就立刻和辛聪一块点了一批衙役中的白莲教弟子赶来了城西。

可还没到西城时,那边就传来消息说这里的衙役已经聚集了一百多人,绿营兵也在源源不断地赶来。曾大寿、辛聪等知道事不宜迟,已经是到了危急时分,所以辛聪立刻赶去大街去主持大局,而曾大寿带着一批人直接分散前来寻找。

而梁纲看似跑出了不进的距离,可他的实际方向却是偏东北的,如此才正巧和曾大寿师徒碰上。

如果换是别的时间段见面,曾大寿对梁纲绝不会开口闭口的称自己“小的”,可刚才小命就拿捏在对方手中,面对着梁纲的突然扑杀,自己根本就没有反手之力。耳听为虚,此见却是实,如此直接的差距,让曾大寿面对梁纲时彻底服了软。

“大师傅??”这个称谓梁纲知道,指的就是齐林,在北会中同时与大师傅相并列的还有一个‘二师娘’的称呼,则是在指王聪儿。“你怎么能证明你是白莲教的?”若真是齐林的弟子,那么这个曾大寿在北会中怕还是个人物。齐林是襄阳府的总差官,在自己地盘里发展一二还不是轻而易举,而他的这个身份虽然白莲教在对外保密,但梁纲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他对于曾大寿自称‘白莲教徒’,并不感觉意外。

曾大寿可没想得这么远,在听到梁纲问话后立刻就想回答,可话憋在口头嘴巴张了又张他就是说不出来。白莲教又不是传说中的天地合,两脚踏清明,他身上真没什么东西可证明自己身份的,无奈之下只能把当日白莲教码头迎接的排场讲了一片。李全、王聪儿、高成功

三人分别对应西天大乘教总舵,襄阳教区,襄阳北会。这与梁纲知道的倒也相符合。虽然那时候梁纲还不知道这几人的具体名称,可他听张直昭、张直方说了,迎接的人里面既有总舵元老也有教区和北会的重要人物。

但就凭这一点就想让梁纲相信,似乎太容易了。另一边的王明急的满头冒冷汗,却不敢搭腔啃上一声。

“曾捕头,曾捕头”不远处突然传来了几声叫喊。曾大寿听了不喜反惊,连连面带哀求的看着梁纲,属下的这些声叫喊,那不是在帮忙反倒是在帮倒忙,搞不好就会成了自己师徒俩的催命符。“梁爷,爷爷唉,我俩真是白莲教啊”这一刻曾大寿急得都快哭了,要是这样死去那算什么一回事啊?

纯粹是误伤嘛!~~

“呵——”梁纲这时突然一笑,低头勾到二人面前,小声说道:“那我就信你们一会,把那帮衙役给我领一边去,还有告诉我,你们白莲教的联系方式。”

既然别的衙役到了,那么事实上杀与不杀问题都不大了。若二人是假的,自己就算是杀了他们两个,行踪也一样会暴漏;可二人要是真的,那么自己赌这一把就算是赢了个满怀了。

“城北,城北大街上的‘遇连生’,那是我们会中的一个联络点。”曾大寿心中大喜,一种侥幸活命的惊喜感充斥着他的心间,立刻道出了北会的一个秘密接头处。“到了那您只要说出‘一片净土’四字就行。”

曾大寿利索的道出了一个名字,倒是让梁纲更相信了他两分。冲着二人一点头,深深记下两人的相貌,梁纲转身就想着巷子背口奔去。

二三十丈的距离似乎短成了二三十米,一转眼的时间就不见了,等到巷子口几个衙役进来,梁纲人影早就不见了。曾大寿、王明对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那一丝深深地庆幸

“嘿,还真走了!”梁纲看着十多个衙役进了巷子让后又在那个姓曾的家伙的带领下施施然的向另一个方向赶去,心中暗道自己点整,随便赌一把就是个大赢。“遇连生,一片净土”



“好大的一座院子。”又转过一个巷子,面前的却不再是依旧的小巷子、胡同了,而是一处豪门大宅的后院。

“正好进去避一避。”宅子越大就代表着其主人的实力越强,也就越有能力避免受官府的搅扰,这儿正适合梁纲藏身躲避。

助跑,起跳,脚底在墙壁上一蹬,身子一窜人手就已经够得到高墙的墙头了。“MD,真不愧是深宅大院,不比道台府的院墙低了。”

无声的滑落下去,梁纲一头转进了树荫中。

视线直直的越过宅院中轴线。大宅门庭,“李府”,两个斗大的金字在无声的炫耀着府上主人的富贵。

第一卷短毛反贼第六十七章和睦的一家

(主角和李家在逐渐靠近中)

“混账,混账东西!”

李府大堂上,李元清看着站在面前的二儿子整个人气得简直要发疯,阵阵雷霆大吼喷薄道出,把李永成直直骂的猪狗都不如。

“你个不孝子,不孝子。当初为了让你进族学,你爹我给长房陪了多少笑脸,吃了多少挂咾,不就是为了让你能考取个功名,能有个出息么?”

“现在倒好,你竟然自己撂挑子不干了,还偷偷摸摸地给我跑回襄阳来,你以为那是什么地方,是什么地方?是想留留想走就走的么?出来容易,可要再进去就难比登天了。”

“爹,爹”,一旁的大儿李永昌一边向着自己二弟使眼色,一边满脸带笑的迎上李元清杀气逼人的目光,从茶几上捧起一盏茶送到了父亲面前,“您消消气,消消气。二弟不是不懂事儿的人,他这样做肯定是有苦衷。您也不是不知道宗家长房、二房、三房的那些少爷公子哥的习性,他们这些宗房那看得起咱们这些旁支,二弟肯定是”

“不是,不关那儿得事。”李永成自然看到了兄长使给自己的眼色,也听出了李永昌话中的意思,但他并没有照着这个套路往下去,虽然他在族学中确实是受到了一些宗家子弟的挤兑。“我离族学就是因为小妹婚事。袁家那个浪荡子一无是处,他配不上小妹。”所以李永成就自己来了个绝户计,主动把后路堵死。

他现在的年纪虽不大却也是成人了,有自己的脑子,自然能判断的出自己的前途已然是袁家、长房在小妹婚事上的一大筹码,所以索性就来个‘自我了断’,不但把这个筹码彻底拿掉,还在另一头重重投上另一个筹码。

李元清脸色气得发青。从陈诗到的那天起现在已经四天了,他依旧没能下定决心,而且态度越来越软化,虽然嘴上绷得紧紧地,可心里头的天平却在慢慢偏向了联姻那一头。是以今天李永成这样的行为才会惹得他勃然大怒,这就像是当面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一样,让他自我感到分外的没脸面。

再加上生气李永成自毁前程,率意用事,想及自己的期盼落空,所以雷霆大作,狠狠地痛骂了李永成一顿,但心底窝着的一团火依旧在熊熊燃烧着。

李永昌看着自己弟弟,眼睛中闪现出了一股蔚然。对于婚事,虽然已经从陈诗那里已经知道了袁家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实非是自己小妹良配。但是他与李盈盈一样都没有发出一言,就因为这是事关李永成前途的一桩大事。而李盈盈就算是心底不愿意嫁给这样的一个人,可只要李元清做出了同意婚约的决定,为了自己二哥的前途她也不会说出半个不字。全家上下,能够一出手就把这桩婚事捣零散的,只有二弟李永成一个。

这事关他自身,李永成自己才是最有发言权,可他会如何考虑,最终拿下什么样的主意,李永昌一无所知。直到现在他才可以舒心一笑,在前途利益和亲情的选择中,二弟李永成无疑明白的选择了后者。作为一个兄长,李永昌从内心里感到欣慰。

富贵人家兄弟阋墙的事情很常见,但是李永昌、李永成哥俩的感情却是极好,可能这也是与李元清息息相关吧。李元清的这一生虽不是只有一个女人,但后院中却是只有一位夫人,李府中既无小妾也无通房暖脚的丫鬟,夫妻二人的感情很好,也育下了二子一女。

后院没有纷争,儿子中也就没有了嫡子、庶子之分,李元清面前也就没有了邀儿固宠这样的戏码,儿子之间没有各自的母亲在背后指使也更是少了些你争我斗。如此宛若一个良好循环,使得现今李府之中家庭气氛极为和睦,夫妻恩爱,兄友弟恭。这在富贵人家之中算是极少见的了。

对于父亲的责骂、痛斥,李永成默不作声,一概承受。他知道为了自己能够进族学父亲付出了多少“尊严”。随州李氏诗书传家,历来看重‘文’而轻‘财’。

现今宗房中的三支,长房雄立百年不倒那是因为他历代人才辈出,入世为官者不绝于缕。二房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书世家,虽然少有出仕,但却从不乏才学过人之辈,在湖北士林颇有影响。错非现今长房的二叔也是满腹经纶,在教谕、学政之位上留恋多年,两湖士林中极有影响力,现在长房在士林中的影响力怕依旧会逊色给二房一筹。

而三房则是两者兼顾。反正宗家三房都是积累深厚,各有各的立身处世之本。而其余的如他们家这样的外房旁支,除了少数两支有官员在身的外,其余则根本不入宗家之眼。

自己在族学时就能分明感受到宗家子弟那种骨子里透出的优越感,和对旁支子弟的俯视、排斥。受些挤兑还算是小事,这还是因为自己的血脉和长房够亲近,受了些照顾。不然的话读书人不动手欺人,可嘴皮子上的羞辱则能让人更难看,更无地自容,除非你的才学真能做到“一览众山小”。

李永成现在还记得自己知道小妹婚事的那一幕,那是二房的一个已有秀才功名在身平日就看不起他的堂弟,带着鄙夷的口吻对自己说起。

“卖妹求荣,卖女求贵”,这就是他对自己对自己家的评价,那充满了鄙视、嘲讽、蔑视的神情,就像是一把利剑一样瞬间刺透了自己的心。

李永成在那之后才了解,为什么从入族学之后长房的人对自己是如此的照顾,原来有这样的一层原因在。原先则还以为仅仅是因为血脉来的亲近,自己祖父与二叔爷感情好,此刻才是恍然大悟。怪不得另外几个血脉不次于自己的堂兄弟,日常处境却远比自己要来的艰难。

袁家浪荡子的名声也是二房的那个堂弟对自己说的!

李永成默默地承受着父亲的责骂,心中的这些事他是不会对自己父亲说的。不可否认自己的举动有一部分是因为那个堂弟对自己的“触动”,但他并不恨这名说话刻薄的堂弟,因为这是事出有因,也是因为堂弟是文人风骨,书生意气。

李永成敢发誓自己永远不会后悔那日所做的决定,便是没有那番鄙夷的话,只要知道自己的前程和小妹一生的幸福放在一个天平上,也肯定会选择后者。

“爹,没了李氏族学,孩儿一样能考中功名。”李永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