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揪出奕䜣布置的所有棋子,为王爷肃清危险。”
  “好!”
  李振抚掌一笑,连连点头。
  他知道叶名琛的来意,也不吝啬承诺,说道:“此事交给叶总督处理,但我要活的,不要死的。抓到人后,我将会逐一的审查,若是全部的审查没有问题,那我就提前恭喜叶总督。”
  叶名琛听后,脸上浮现出激动之色。
  显然,李振是准备对他放权的,或者要对他委以重任。叶名琛实在是受够了这种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却闲得鸟疼的并且还遭到监控的日子。故而,他得了李振的承诺后,脸上笑开了花,眸子也笑成了一条线。
  叶名琛主动的说道:“王爷,老朽立即去准备,您静待佳音。”
  李振微微点头,目送叶名琛离去。
  李振一个人坐在房间中思考,仍然是思考叶名琛提及的事情。
  广州出现了这一股风潮,其余的诸如湖南、江西、贵州等地也肯定有。这绝对不是针对一个省份来的,是一整套的计划。再加上眼下还有龙熬和鲁少川遇到困难的事情,全都是焦头烂额的需要处理,李振都感到脑袋疼,伸手揉了揉头疼的脑袋。
  时间不长,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赶了回来。
  李振麾下的文武官员,全部聚集在此。
  不过,黄士海留守南京,而柳太平、叶澄衷和杨班侯留在广西,所以李振麾下只有戚镇海、史密斯、周秀英、杨露禅等人,相比于原来还是少了一部分。
  李振朝众人点点头,等着所有人入座。
  坐定后,李振说道:“今日召集你们来,有诸多的事情要处理。抽这个时间,把所有的事情都梳理一遍。”
  赵烈文、曾国藩等人一听,都是愣了愣。他前去通知的时候,只传达了北方的事情,现在李振说却有无数的事情,几人都是感到不解。
  所有人看向李振,等着李振继续说话。
  李振说道:“第一件事,是关于北方龙熬和鲁少川的情况。”顿了顿,李振说道:“王小羊,你知道的情况更详细,由你阐明。”
  “是!”
  王小羊点点头,严肃的说道:“龙熬和鲁少川带着一部分士兵秘密北上后,在黑龙江地区和当地的百姓组成了一支队伍,专门对抗沙俄的军队。因为环境所致,以及沙俄军队的士兵非常强悍,也不容易落单,导致鲁少川和龙熬收获不大,还陷入被沙俄士兵围剿的困境中。现在要开拓北方的局面,必须要人前往支援,打开眼前的局面。”
  在场的人一听,都皱起了眉头。
  黑龙江地区天寒地冻的,冬天到处都是白皑皑的冰块,环境艰苦啊!
  前往北方,就是吃苦受罪。
  李振的目光一一扫过麾下的人,沉声说道:“要前往北方开拓局面,势必需要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前往,说说你们有什么人选?”
  左宗棠说道:“王爷,我麾下的猛将刘锦棠可以。”
  刘锦棠岁数年轻,作战经验却很丰富,是左宗棠麾下的一员猛将。
  曾国藩说道:“王爷,我推荐彭玉麟前往。此人文武兼备,不仅能治军,也能梳理政事。若是他前往北方配合龙熬和鲁少川,能最大限度的帮助龙熬和鲁少川。毕竟龙熬和鲁少川已经是打仗能人,允文允武的前往才是最合适的。”
  左宗棠闻言,并没有反驳。
  事实上,他也赞同龙熬的话。
  史密斯和周秀英都没有插嘴,静静的听着。
  李振沉吟一番后,说道:“由彭玉麟去吧,刘锦棠虽然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但是在梳理政事方面还很欠缺。并且,刘锦棠岁数年轻,还需要过多的打磨才行。”
  彭玉麟此人,李振是知道的。
  彭玉麟,字雪琴,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清末的水师统帅,湘军首领,人称雪帅。 彭玉麟允文允武,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如此人物,李振绝对是有印象的。
  李振一席话,一锤定音,从曾国藩麾下又挖走了一人。
  前前后后,从最开始的幕僚赵烈文,到后来的李鸿章主动留在日本,以及现在的军中主将彭玉麟,李振已经从曾国藩麾下挖走了三员主力。曾国藩麾下的人才急剧下降,已经需要填充新鲜血液。不过,曾国藩跟随李振的时间长了,也就没了想法,反正都是为李振效力的,并且作为和李鸿章等人亦师亦友的人,他打心底的感到高兴。
  李振话锋一转,说道:“北方的事情确定下来,咱们继续下一件事。目前来说,我们已经遇到了最严重的事情,是几乎会危急我们根本的事情。”
  所有人闻言,表情严肃起来。
  李振肯定的说道:“赵烈文去通知你们赶来的时候,两广总督叶名琛来见本王,说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北方的奕䜣已经大肆的在全国各地布下棋子,游说官员支持奕䜣,并且许以重利。我相信,这件事情不仅是广东,各地都有的,不可能只是广东一地。若是这件事处理不好,我们真的要面临亡国之危,被奕䜣不声不响的灭掉。”
  他说完后,王小羊接着说道:“王爷,广州出现奕䜣的人,我却没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这是我失职,请王爷降罪。”
  李振大手一挥,不耐烦的说道:“这时候别提降罪这些,以后再说。我需要的是解决的方案。广东有叶名琛出手,但还必须有负责处理的人。”
  曾国藩想了想,立即说道:“王爷,雍正爷在世的时候,有着一个监察全国的粘杆处。王爷现在梳理全国的政事,我认为也有必要设立一个负责处理机密消息的机构。这一部分人,不是负责探查消息的人,是属于一个更加特殊的群体。”
  李振点点头,认可曾国藩的说法。是时候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情报组织了,或者称之为建立一个真正的特务机关。
  ps;第二更;继续中。
        
第791章 三国大战
  李振眼珠子转了转,说道:“曾军长的建议很不错,挑选人员建立一个新组织的事情,我会尽快的确定下来,然后着手组建队伍,继而处理各省潜伏的奕䜣布下的棋子。”
  众人闻言,目光一凛。
  李振拥有了一支专门负责打探机密消息的人,以后肯定是无孔不入,他们也变得危险了起来。当然,若是对李振忠心耿耿,其实并不是什么害怕的事情。
  行得正,坐得直,就不用担心。
  第二件事情暂时截止,李振继续说道:“第三件事,是关于修筑铁路和建立电报的事情。如今,铁路和电报都已经出现,并且英、美等各国都开始使用起来,一旦有了铁路和电报,很多的事情将会方便,也更加的快捷。这两件事情,都必须要尽快的实施下去。这件事情,不比刚才的纠察属于奕䜣的人轻松,反而是很困难的,因为涉及和洋人洽谈的事情。”
  左宗棠说道:“王爷,修筑铁路的事情,您不是打算给驻扎在日本的五国司令么?”
  李振轻轻一笑,说道:“他们能来这边,我把修筑的事情给他们也可以。但现在他们能来么?他们显然是无法赶过来的。我们的发展,不可能等着他们过来。等他们来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已经一统全国,到时候有的是地方修筑铁路,有的是地方让他们修筑。”
  左宗棠点点头,便不再劝说。
  曾国藩说道:“王爷,修筑铁路和建立电报都是极为耗钱的事情。况且,现在又要打仗,咱们的钱财能支持下去么?会不会伤及百姓。”
  需要用钱的渠道太多,曾国藩担心钱财不够而影响百姓。
  李振笑说道:“财政方面,我们有自己的银行,有自己的产业链,还有自己的兵工厂贩卖武器盈利,再加上原来从各国身上刮下来的钱财,足够我们使用的。现在要发展,必须大力的修筑铁路和建立电报。事实上,修筑铁路还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提供诸多的工作岗位给百姓,让百姓有一个工作,有经济来源,也算是刺激经济。”
  曾国藩又问道:“这么大的事情,谁负责呢?”
  李振的目光在所有人身上扫了一圈后,最后落在史密斯身上,说道:“这件事,恐怕要史密斯才行,他精通英语,能更好的和各国商人官员打交道。史密斯,你意下如何?”
  史密斯站起身,毫不犹豫的说道:“王爷,我乐意之至。”
  史密斯在军队呆了很多年,突然要离开军队肯定是有着不舍的,但涉及李振麾下的一个大项目,史密斯没有丝毫怨言,直接答应下来。
  况且,做这样的事情也是很有趣的,并不枯燥。
  李振再一次开口问道:“史密斯,作为负责修筑铁路和电报的事情,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越早提出来,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速度也越快。”
  史密斯说道:“王爷,的确是有一个事情。”
  “直说无妨!”李振说道。
  史密斯说道:“我一直是在军队里面任职,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经验,还需要一个人协助我才行。这个人,最好精通经济,能最大限度的评估修筑铁路的成本等等,我负责的是对外的交接,而对内的计算等等,必须有人协助我,否则容易出问题!”
  李振赞扬道:“史密斯,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李振抬头看向外面,吩咐道:“来人,去把大中华银行的范凯找来。”
  “是!”
  外面的士兵得了命令,立即去通知范凯。接下来,李振又和史密斯说了修筑铁路的相关事情。涉及到修筑铁路的地方有哪些,比如广西和广东之间,广东和南京之间,以及各地应该怎么修筑铁路,还有寻找修筑铁路的工程师等等事情。
  时间不长,范凯赶了过来。
  范凯恭敬的朝李振行了一礼,然后坐下来。李振等范凯缓了口气,摆手指着史密斯,开口说道:“范先生,这位是史密斯,是军队的一名师长。他现在调出来,负责修筑铁路和建立电报的事情,你们两人合作,史密斯主外,你主内,尽快把这件事情实施起来。”
  范凯欢喜的说道:“王爷英明,铁路和电报在国外已经兴盛起来,大大的推动了各国的发展。我们早就该有了,王爷提出来正好合适。”
  李振微微一笑,说道:“接下来,你们多交流。”
  “是!”
  史密斯和范凯同时说道。
  “报!”
  这时候,一名士兵从外面走了进来。
  士兵来到赵烈文身边,禀报了消息,而赵烈文听完后,已经是脸色大变。
  他摆手让士兵退出,站起身,严肃的说道:“王爷,北方传来消息,奕䜣经过一年多近两年的准备,现在向我们宣战,准备来攻打我们。与此同时,早已经夺下四川的石达开,也在这时候向我们宣战,配合着奕䜣出兵。两家勾结在一起,局面变得很复杂了。”
  李振眉头一挑,眼中也浮现出凝重之色。
  眼下的情况,颇有三国的感觉。
  只是,李振的实力是最强的,算得上是三国中的曹操,而奕䜣的实力比石达开更强,算得上是东吴孙权,至于盘踞四川的石达开则是刘备。
  三个国家,形成三股对立的局面。
  石达开和奕䜣联合,明显是联手攻打李振。
  李振很快冷静下来,吩咐道:“来人,把九州日报的李善兰请过来。”魏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