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7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带出来的陈秀成和李秀成已经安排出去,都在军中积攒资历。现在曾国藩提出建议,而他主动的卖曾国藩一个好,无疑是合适的。
  李振摸了摸唇上的胡须,看向会议室中的其余人,问道:“你们呢?”
  左宗棠说道:“我赞同曾总理的决定,安排挺合理。”
  “大总统,还少了一个安排。”
  会议室中,突然传出不和谐的声音。
  曾国藩眉头一挑,立即回头望去,却发现是他麾下的财政部部长乔致庸说话。曾国藩也是经验丰富的人,而且心胸开阔,再加上他的提议是出于为国考虑,所以听到乔致庸反驳,心里面没有生出怒气,而是思考自己哪里出了纰漏。
  与此同时,左宗棠、胡林翼、赵烈文等人都看向乔致庸。
  这一刻,乔致庸瞬间成了其中最耀眼的人物。
  李振笑问道:“乔部长有什么想法?”
  乔致庸神色平静,开门见山的说道:“曾总理对于各地区人员的安排,我认为是极合适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文武全才,肯定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前往的人并不能仅仅是为了打仗控制局面,还得有负责后勤的,负责宣传的人。后勤是一切行动的保障,财物、粮食等等都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才不会差错;宣传是给自己营造正面形象的重要环节,有了大量的舆论支持,能尽快的让当地百姓接受我们的人。”
  李振眼前一亮,大声道:“说得好!”
  曾国藩忍不住点头,夸赞道:“致庸部长说得很好,我赞同。”周围的人长舒了口气,原以为是反驳曾国藩的,没想到是补充人员。
  李振当即决定,朗声说道:“负责后勤的人由曾总理挑选内政人才,充实到刚才分配的人员中。宣传人员得靠李善兰掌握的报社里面挑选人才。这件事由石达开负责,亲自和李善兰接洽,尽快把宣传方面的人员落实到位,确保人员配备。”
  曾国藩和石达开点头,都显得很严肃。
  胡林翼眼睛睁大,说道:“大总统,还漏了一件事。”
  “什么事?”李振问道。
  胡林翼眼眸一眯,说道:“英、法等国把各自控制的属地转让出来,已经和我们签署了条约,但接下来他们怎么做还是未知数,甚至可能不会撤走,还要继续留下,但就算是留下,也只能像躲在旮旯角落中的老鼠,无法光明正大的站出来。”
  “我们不同,我们是签署条约的,名正言顺。”
  “我建议,把英、法等国签署条约转让的消息公布出去,以公告的行事转告世界各国,让所有国家知道贝加尔湖、印度、东印度群岛、老挝、缅甸等地都是中国的。除此外,还要把印度、老挝等地全部修改为省,变成中国的一个省。”
  胡林翼眼中有着精光闪烁,笑吟吟的说道:“再修改地区为省的情况下,前往的负责人直接担任一省之省长,既掌兵又理政,暂时施行文武合兵的办法。等稳定下来,再进行调整。名不正言不顺,有了名之后,接下来才是顺理成章。”
  左宗棠竖起大拇指,说道:“姜还是老的辣,胡议长的建议我赞同。”
  赵烈文面带笑容,沉声说道:“我也赞同胡议长的建议,这一招可以说是先声夺人。红楼梦里说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现在我们的军队没抵达却已经把声明公布出去,就是给印度、贝加尔湖区域等地一个警告,让他们有接受的心里准备。”
  李振说道:“按照胡议长说的办,先发布公告。”
  接下来的时间,讨论的大多数都是具体的细节,完成对各地的布局。所有的细节确定后,李振立即召集李鸿章、张之洞、苏磊等人进行任命。然后,李振又给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一天时间处理家里面的事情,次日一早,所有人离开北京,奔赴各自所在的地点。
  ps:第一更;
        
第1288章 又一年
  总统府,宴会厅。
  大厅中摆放着一张张圆桌,桌上摆放着丰富的菜肴,还有一瓶瓶白酒。无数侍者在大厅中来回穿梭,为宴会做准备,宴会厅中布置的大红色给整个大厅增添了喜庆之意。
  “石副总理,大总统召见北京的官员过年,您必定头一桌啊!”
  “借你吉言,能和大总统一桌是我的荣幸啊。”
  
  “曾总理,这些年,国家风调越顺,百姓丰衣足食,这都是靠您维持着。今年过年聚会,您必定坐大总统的旁边,必定可以得到大总统的嘉奖。大总统常年出征在外,若是没有您在后方维持,大总统不可能放心的。依我看,您是就是汉之萧何,曹魏之荀彧啊!”
  “过谦了,过谦了,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国家稳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在大总统的带领下,由一群人集体努力的功劳。石副总理、赵院长、胡议长、左校长等等人,都为国家的稳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是我们整个群体的功劳,不是某一个人。”
  “您作为领头羊,应该当仁不让啊。”
  “错,我不是领头羊,大总统才是我们的领头羊。我只是按照大总统的吩咐,把一件件事情做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赵院长,法院最近有什么新鲜事没有?”
  “少,现在法院很少审判官员。”
  “没有官员审判是最好的情况啊,大总统任命您担任最高法院的院长,当真是慧眼识英才。因为您的努力,这几年贪官日渐减少,吏治日渐清明,这都是您的功劳啊。没有您四处奔波,没有您率领法院的官员们大力纠察,贪官的气焰就不可能被打压下去。依我看,大总统召集我们过年,肯定要敬您一杯酒的。”
  “这是大总统的领导有方,没有大总统支持,不可能有我现在的成就。”
  
  此时此刻,不断有人从大厅外走进来,来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春节。
  1862年将要结束,即将迎来1863年的第一天。在这样的一个大好日子,李振召集麾下的人员一起到总统府吃饭。这些人中,有驻扎北京的官员,有各部门的官员,重量级的官员都来了。除此外,还有学者专家,各界的贤达人士,一起汇聚在一起。只可惜,李鸿章、张之洞、苏磊、杨健侯等一干人离开北京赶赴各地赴任,他们只能在外面过年。
  这些人进入后,有侍者引领着人入座。
  每个官员的座位,都是安排好的。
  第一张圆桌的坐席上有曾国藩、石达开、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左宗棠、乔致庸以及李振,其余各部门官员都有各自的位置。其中,曾国藩坐在李振的左手侧,左宗棠坐在右手侧,两人堪称是李振的左右臂膀。
  “大总统来了!”
  宴会大厅门口,传来了一声大喊。
  刷!刷!!!
  早已经落座的官员、专家等等,都齐刷刷的站起身。
  一道道目光,汇聚在宴会厅的大门口。
  一个身穿白色棉长袍的人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来,这人赫然是李振。他神情刚毅而有力,眼神深邃而诚恳,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非常舒服。李振大步走进来,立即得到无数人的欢迎。他挥手致意,一路和涌上来的人握手。来到第一张餐桌前坐下,在侍者的提醒下,宴会厅中很快安静下来,再没有吵闹声。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汇聚在李振身上。
  “下面,请大总统讲话。”
  随着侍者的大喊,犹如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宴会厅中。
  李振走到宴会大厅的主席台上,看着下方的一个个官员,显得很激动。没想到,当初一个小小的江北大营士兵,会有站在国家顶端的机会。
  人生际遇,不可捉摸。
  他深吸口气,朗声说道:“今天是一年中最高兴的一天,是大家和家人团聚的一天。大家来参加过年聚会,有兴奋,但肯定有回家的冲动。因此我不发表长篇大论的废话浪费大家的时间,简单说几句。在过去的一年,靠诸位的精诚团结,国家蒸蒸日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这里,感谢为国家为百姓付出的人,希望明年过年的时候,还能以这样轻松的语气和诸位说话,希望来年取得更大的发展。”
  说完后,李振鞠了一躬。
  “啪!啪!啪!!”
  宴会厅中掌声如雷,连绵不绝。
  李振站直身体,抬手往下压,厅中的掌声很快停止。
  李振脸上有着笑容,一挥手,高声道:“开宴!”
  顷刻间,又爆发出一阵掌声。李振回到座位上,看到陪着他这一桌的官员们,感慨道:“咱们这一桌啊,称得上国家的顶梁柱。有一句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我们这一桌的人称得上是国家的火种,正因为有了永不熄灭的火种,才能够促使国家生生不息,促使国家源源不断的进步,谢谢各位。”
  曾国藩说道:“大总统过奖了,您才是拯救国家的火种。因为您,我们才能坐在这里,否则我们依旧是那个面对洋人抬不起头的满清官员。”
  石达开点头道:“曾总理言之有理,没有大总统就没有现在的国家。”
  赵烈文脸上带着笑容,严肃的说道:“湘军创立之时,我曾和曾总理聊天,断定满清必亡,因为满清失去民心,早已失去进取之意。但没料到大总统能异军突起,以迅雷之势在国内崛起。危难之际英雄出,大总统就是拯救国家的英雄,为百姓、为国家,都付出了良多。”
  一干官员纷纷开口,称赞李振。
  这一下,反到让李振颇为不好意思。他摆了摆手,端起酒杯说道:“我或许有寸尺之功,但我一直认为我们是一个团体,只有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所有的力量,仅仅靠我一个人,不可能成功。故此,希望我们团结起来,继续奋斗。诸位,为了国家的明天而干杯。”他站起身,看向厅中的所有人,朗声道:“诸位,请!”
  一桌的人站起身,和李振碰杯饮酒。
  大厅中的气氛非常融洽,这又是一年了,新年新气象,国家将在新年迈入崭新的台阶。
  ps:第二更;
        
第1289章 开万世太平
  年关过去,过了正月十五后,所有人又开始忙碌起来。过年期间堆积的事情,快速得到处理,政府又恢复了运转。
  总统府,会议室中。
  李振以及政府的各大巨头聚在一起,商量五年计划的事情。
  年前,李振提出了五年计划,把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接近一个月的准备,李振相信各部门都有充足的准备,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李振仔细看完每个部门递交上来的计划书,都只能摇头,因为每一份计划书都不足以支撑数年的计划。
  尤其是工业、交通方面的计划,政府中的各部门人员并没有观念,对工业、交通都没有详细的认识,以至于递交上来的计划书空浮,没有一点说服力。
  对此情形,李振大感无奈。
  李振把所有的计划书扔在一旁,无奈的说道:“我看了所有的计划书,每一份计划书都欠缺很多,难以达标。既如此,我们一点一点的做五年计划,把人口、农业、工业、交通四大快逐一的分析。现在,把人口作为一个突破口,拿人口先讨论。”
  顿了顿,李振又说道:“以前就已经提过,把全国的所有人口清查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