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字里藏医-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体没有创伤,在医院里做了各种检查,查不出问题,但是疼痛不已的人大有人在。现代医学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痛,名为“幻肢痛”,就是一些做了截肢手术的人,经常会感到被截去的肢体的某个部位疼痛。西医觉得奇怪,难以解释。中医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疼痛是发自内心的感觉,是心神的问题。它与肉体不见得等同对应。心肌缺血、梗死的病人,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胃痛,或者是肩背、手臂的放射性疼痛。患急性阑尾炎的病人感觉到的也许是转移、游走性的腹痛,焦虑、抑郁病人感觉到的也许是头痛、目痛。

目前,国内外对于安乐死的讨论不绝于耳,一些癌症晚期病人不堪忍受疼痛的折磨,唯求一死,这陷医生和病人家属于两难境地。窃以为疼痛是自我的保护反应,是心神活跃、尽职工作的表现。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我疼故我在”。有疼痛,就说明心神尚在,生机尚存。《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中医针刺、中药止痛效果很好,包括那些藏于民间,甚至被称为封建糟粕的药物疗法,其原理精髓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讨,掌握运用,如果拘泥于现代医学的不治、死刑判决,去给病人实行安乐死的话,医学进步的动力也就无从谈起。另外,“上工治未病”,作为中医大夫更应该发挥中医查病于无形的优势,给病人做早期诊断治疗,使麻木者有知觉、痛楚,使疼痛者安定。

不管疼痛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它总比麻木不仁要好。我临床治疗胃病多年,发现胃癌患者往往是近几年丝毫不觉胃痛的人,而那些整天感觉、叫嚷胃疼的人,往往只是一些患有浅表、糜烂、溃疡等不很严重胃病的人。正所谓“歪脖树不倒,药罐子长寿”。

有了疼痛的感觉,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就是“疼痛”的发音,写出来就是“疼痛”的字形。我们可以通过发音和字形去了解疼和痛的区别。汉语发音有音调的升降,古人总结为平、上、去、入四声。万事万物皆可分为阴阳两种属性,音调也是一样,平声为阳,不平为阴,也就是说凡是降调的都是阴性,对应现代四声分类,一声、二声为阳,三声、四声为阴。言为心声,发音的阴阳与内心感觉的阴阳是一致的。“疼”是二声,升调属阳。“痛”是四声,降调属阴。

就疼痛而言,阳性的疼痛感觉,人们一般用平声来表达,这就是疼。所谓阳性的疼痛就是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短的、浅表的、有灼烧感的、开放发散的、尖锐刺激的疼痛。

相反,阴性的疼痛感觉,人们一般用仄声表达,也就是痛。所谓阴性的疼痛一般指慢性的、长久持续的、深入的、冷凝的、憋胀的、钝挫的疼痛。

我接触过世界各国的病人,尽管他们的语言不同,描述疼痛的语言不一样,但是从发音的音调上来看,其阴阳属性与疼痛属性是完全一致的。其实从人类通用的疼痛表达字“啊”的不同发音,就能大概体会疼痛的不同感觉。


疼 痛(2)



“痛”为会意字,“甬”为道路。人体经络行气,脉管行血,如同甬道,一旦壅厄堵塞,心神就会产生痛的感觉,喻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疼”为形声字,发音尾韵同“冬”,含义略微相近,喻冬日寒冷,收引凝滞气血,容易导致疼痛。

很多人有过牙痛或牙疼的经历,很少有人去探讨牙痛与牙疼的区别。其实很简单,就看是闭合的还是开放的。当牙齿出现感染,炎症分泌物充斥在牙髓内,刺激压迫神经的时候,这种闭合的疼痛应当叫做牙痛,治疗的方法就是“减压引流”——在牙齿正中开一个洞,让炎症分泌物流出,减轻牙髓腔内的压力。而当牙神经裸露,冷风、饮食都会刺激它,此时的症状就是疼了。这是开放性的,只能用麻醉,或切断杀死神经了事。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损伤,一般是开放性的,体液、血液渗出,出现血肿,呈现阳性疼的症状,快速止疼的办法就是冰敷、喷雾。等过了急性期,再用热敷、按摩的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回流,以缓解痛。

在临床上,患者对疼痛感觉的表达、描述并不是很确切,普通人用词也是含混不清,不会把疼与痛分得很清楚。但是对医生来说,就必须分清疼痛的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诊断明确了,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素问·举痛论篇》阐述了痛的病因病机,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同时还列举了痛的不同类型和相关症状。

比如有寒气在脉外,使毛细血管拘急凝滞,导致“卒然而痛”,得温热则痛立止。寒气进入血脉之中,寒热相薄,痛而不可按。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如果时间长了,血液凝滞,无法回流到血脉,日久就形成了积。寒气客于侠脊之脉,也就是介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的肌肉,会导致腰背颈项痛,并拒按。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由于寒气阻滞气机,会出现痛感并伴有脐下、脐旁悸动。寒气客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之脉,会导致背俞部位与内部相应脏腑同时相引而痛,经过温热按压可以缓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会导致胁肋与少腹相引痛,严重的可以出现阴缩。寒气客于大腿内侧,上及少腹,可以导致腹痛牵引大腿内侧疼痛。

饮食生冷,会让寒气留在胃中,会出现痛而呕的症状。等寒气移到了小肠,小肠阳气受伤,无法泌别清浊,会出现泄泻、腹痛。如果饮食过于辛辣,会使热气留于小肠,出现肠中痛,瘅热焦渴,大便坚干不得出,痛而闭不通。寒气深入到了五藏,会导致阴气竭,阳气未入,人会无故突然痛得昏死过去,直到阳气来复,才会恢复知觉。

在论及疼痛的诊断时,岐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另外,触诊也是重要手段。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我个人体会,自觉疼痛为阳,经点按触压以后方觉疼痛为阴;疼痛拒按为实,喜温喜按为虚;疼痛得热减轻为阴,得寒凉减轻为阳;游走流窜为阳,固定不移为阴;疼痛夜间发作或加重为阴,白天发作或加重为阳。

现代医学对疼痛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看到的只是有形的神经以及有形的物质对神经的压迫,治疗手段不外乎麻痹神经或切断神经。

中医也用类似目前西医的方法止痛,当年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就是为了做手术时候麻醉用的。华佗敢提出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根治其头痛,也是因为艺高胆大。而中医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认识到了无形的能量流动(寒气、热气)与疼痛的关系,还认识到了心神对疼痛的感知具有主观独立性。基于能量流动、聚集形成的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成为针刺、艾灸的基础。针灸也成为中医治疗疼痛的有力武器,这使得针灸疗法在国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疼 痛(3)



我发现很多瑞典人,简单、机械地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而从不考虑自己的年龄、体质以及适宜的运动、运动量。貌似健身,其实都在自虐,爱立信的中国老总就死在健身房,很多人出现了运动性损伤,主要症状就是疼痛,而发达的瑞典医学治疗疼痛的办法就是切断神经,然后鼓励病人去继续运动。

当年,我用针刺合谷、委中、天枢解除了一个美国人的急性腰痛以后,他惊奇地看着拔出来的银针说:“大夫,您用的针是实心的,里面没有药,怎么就能止痛?”外国人习惯了外求医药,不大相信自己的本能和自愈能力,而我们中医就是擅长唤醒人们的天性。

中医针刺疗法中有一种非常独特有效的方法,叫做缪刺,简单地说就是上痛刺下,左痛刺右。比如幻肢痛的病人,已经失去了左臂,但是病人感觉左手小指外侧疼痛(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用针刺其右脚小趾外侧的相应穴位(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

道理也很简单,这两个不同的部位,其实是受大脑(心)同一部位控制。就算是病人的四肢全失去了,我们还能在残余的躯体上找到大脑相应的反射区、对应点,通过针刺、艾灸来缓解疼痛。

癫 狂(1


人们常说癫狂、疯狂、疯疯癫癫、癫痫,落实到具体文字的确切含义则很少有人说得清楚,模模糊糊地知道都是说人的精神不正常,或者是神经不正常。我接触、了解、治疗躁狂-抑郁症二十年了,前十年还在对症治疗,失眠的用化痰的温胆汤,早醒的用补血酸枣仁汤,昏睡不醒的用礞石滚痰丸,不高兴的就舒肝理气用逍遥丸,服用抗抑郁药导致大便干燥就用承气汤。治来治去,隔靴搔痒,根本无济于事。直到1997年6月,得周稔丰先生点拨,我才突然明白,所谓的躁狂-抑郁症,就是古人说的癫狂,是心病,是神明之乱。从此以后,我在周先生的指导下安神定志,炼形蓄气,悉心体会周先生传授的摸排病气方法。两年后,我正式出山,为患者治疗躁狂-抑郁症,迄今八年,活人有数,同时也没有一例在我治疗期间和之后自杀的。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问我:中医能治躁狂-抑郁症吗?中国古代有躁狂-抑郁症吗?话不必多说,认认“癫狂”两个字,问题就会明了。

“癫”是形声兼会意字,病字头的原意是病床。“颠”一是指头颅颠顶,指病入头脑,二是指患者行为、语言、思想颠倒、错乱。现代人说起癫,大概想象成跑跑颠颠的样子,有的字典甚至把它完全等同于狂,这是完全错误的。

古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癫疾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负面的、阴性的,狂症正好相反。《灵枢·癫狂》说:“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后来的《难经·五十九难》说:“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大意就是说癫病开始的时候,病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很多人没有医学常识,试图通过做思想工作、心理咨询让患者高兴起来。其实根本无济于事,有的患者有不高兴的原因,大多数患者事事如意,可就是不快乐。其实这已经是生理问题,不是意识层面能解决的。癫症病人头部症状也很明显,头晕、头重、头痛(注意不是头疼),经常翻白眼(视举)。癫症发展下去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转化为躁狂症,出现眼红、心烦、不睡等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昏睡不醒,眼光发直,卧如僵尸。

“狂”从犬从王,会丧失人性、称王称霸之意。《难经·五十九难》说:“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灵枢·癫狂》对癫狂有进一步的论述:“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

大意是说,狂症病人发病初期表现为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