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二位长老亲自命令,却也听命出去了。
沈醉见他们出去,自怀中取出一只小瓶来,倒出料药丸,分作两半,抛到了吴、卫二人跟前的地板上。道:“这是解药,你们且先服下!”他跟童姥学了生死符,这止痒的解药自也是跟着学的。
二人不待他说完,便各自爬过去捡去了半粒解药吞下。不大一会儿,药效发挥,二人逐渐平息。
待他二人站起身来,沈醉又道:“你们服下的半粒解药,只能压制住一月不发。一个月后若未再接着服用解药,便会重新发作,且比今次更甚。你们若不信,大可试上一试!”
二人听罢,不由得面如死灰,对望一眼,向沈醉拜道:“阁下有何要我二人效力之处,但有所命,无敢不从。还请阁下一月之后,再赐解药。”
“很好!”沈醉点点头,看了眼床上的燕千寻,吩咐道*'奇‘书‘网'*Qisuu*'奇‘书‘网'*:“你们先将十香软筋散的解药交出来。”
二人皆是老奸巨滑,听及沈醉要十香软筋散的解药,不由眼珠连转,想以此要胁沈醉逼他交换解药。只是他们不确定自己二人交了十香软筋散的解药,沈醉给他们的会不会又只是一个月的解药。他们无从分辩,却是不好办,当下心中犹豫。
沈醉见他二人眼珠乱转,便知他们在打什么心思,当下冷哼一声道:“你们别以为十香软筋散无药可解,想要以此要胁我,那可是打错了主意。”
二人被他瞧破了心思,皆是不由心中一惊,连道:“不敢不敢!”说道这便去取解药来为燕千寻解毒。
沈醉却怕他二人还会作什么手脚,不让二人去取。令他们告知那名婢女,让她代取。吴百兴便当即告知了那婢女解药藏处,婢女告辞离去,约摸有一柱香的功夫返回。服用了解药,略停一会儿,燕千寻渐渐恢复体力。沈醉又为她打通经脉,解了封其功力的手法,为她恢复了功力。
先命吴、卫二人出去,燕千寻在那名婢女服侍下穿戴整齐,又令二人进来。让他二人下令,放了他们派人捉住支持她这一边的神偷门弟子。二人虽心中不甘,但眼下受制于人,却是只有听命的份儿,当下连忙派人传命。不多时,因支持燕千寻而被捉的一众神偷门弟子被全部放出,带到了楼下客厅听命。
燕千寻下了客厅,众人相见,俱各欢喜。聊了几句各自被捉后的情形,当下她紧接着向他们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到得天明之时,便完全掌控住了神偷门总部,所有防守要务全部由她这边的人接手。因他们这边人少,人手不够。因此吴、卫二人这边的人,便还命他们暂时管理协守门户,反正他们现在是不敢再次造反了。不过地位已从主变属,一切皆需听命燕千寻这边的人马。有其死党者,怕会不服闹事,便一律先行收押,留后处理。
一番忙完,已是天光大亮。经过了忙乱的防守交接之后,又已重复安静,一切皆在燕千寻的处理之下变得井井有条。沈醉看在眼内,对其做门主的能力,十分心服。
第166章终身大事
更新时间2008…8…248:49:33字数:4329
沈醉这次到东京来找燕千寻,本可留下木婉清、阿碧与武松三人在洛阳,自己独自一人前来。这样不但他们三人可留守管理会隐园不用再次麻烦人家石清露,且他孤身一人上路也会更加自在。
他之所以带三人一起来,是想积极化解木婉清、阿碧与燕千寻三女之间的关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消积处理,能躲就躲,能两不想见就不相见。毕竟将来总是要生活在一起的,好不容易木婉清态度转变,他自思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使得三女关系融洽。女人心,海底针,他自问难以捉摸明白,怕自己找回燕千寻回洛阳时,木婉清的态度又有所变。因此便带着她们两人一起同来,一路上也可多加陪伴他们,补偿两个多月来的分离。
至于武松,是觉着把他一个人丢在洛阳怪可怜的,便也顺便一起带来了,也可一路随时教导他武艺。且与小皇帝赵煦所定的百日之约也快到了,沈醉觉着还是很有必要让自己这两个徒弟见见面互相认识认识的。
方才在楼上卧室相聊之时,沈醉也将木婉清与阿碧归来之事与燕千寻说了,且道出了希望她们两方合好相处融洽的意图。其实这事他们两人之前还聚在洛阳时,便曾专门谈过。当时燕千寻刚刚经历了与沈醉从失恋到热恋的转变,怕再次失去沈醉,曾承诺做出过让步。其实她肯主动跟着沈醉到洛阳与他见面和好,心里便已然是让步了。口头上的承诺,不过故意拿了番姿态后便即答允了。
这时代的男子三妻四妾原属正常,所以女子便也都有与别个女子共事一夫的认知与准备。大势时情如此,便是像燕千寻这样的武林奇女子也不能免俗。虽都希望自己心仪的男子只娶自己一个,但心里却也都有这样的觉悟。
却是只有木婉清从小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不懂什么三从四德之类的这些。她母亲秦红绵又是为情所伤,性情偏执,在不经意间便也受了影响。认为一个男子就只能娶一个女子为妻,而这男子若再喜欢别的女子便是错的,不应当的。这想法原也没错,只是超前了点儿,放在现代实属再正常不过。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是反倒有些不正常了。
木婉清如今肯转变态度,做出让步,除了放不下对沈醉的情意外,应该说阿碧是功不可没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木婉清许久不与母亲秦红棉在一起,受她的影响便少了许多甚至没有。这些日子来却是都与阿碧在一起,难免便受到阿碧的思想影响,再加阿碧又常常劝导于她,她平日里看的也多了,便也把这思想慢慢转变了过来。
在封建思想的大潮中,抹杀了一名本质天真单纯女子超前的进步思想,却不知是幸与不幸了。
但对于当事者来说,却都是幸的。木婉清肯做出让步,沈醉可尽享齐人之福,又少了一番要说服她的工夫,自是欢喜无限。而相对木婉清来说,不再偏执如斯,致使又惹出一桩情仇恨事来,相爱而不能相守。虽说又多了一人,且是自己不喜的一人要与自己共事一夫,但能与沈醉得结良缘,相携到老,自也是好事。
两边既都已做出了让步,那么接下来便是在此良好的基础上进行推动。使两人的关系从不喜相恶转变到相处融洽、情如姐妹,以有利于将来的家庭和睦、团结、友爱、互助。
因此等到燕千寻安排妥当,处理完毕,沈醉便立马带着燕千寻回客栈与木婉清等人相见并一同用早饭,为着这件关乎他一生幸福的大事做着努力与推动。
不过尽管两边都已做出了让步,木婉清更是承诺与燕千寻见了面后不会再找她打架,但两人相见,冷场却还是难免的。毕竟两人第一次相见便是刀兵相向,拼命地打了一架,木婉清更是激愤冲动之下差点儿杀了燕千寻。要两人第二次相见,便欢声笑语、相处融洽、亲如一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冷场是正常的,没有摔了筷子转脸就走,沈醉便已是烧高香了。沈醉原也不指望两人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回相见便能够和好,当下便也不提两人之间的事,只是寻着些适合这个时代这个场合的小笑话讲来缓和气氛。
阿碧十分懂事,不需沈醉示意,便自发地配合着沈醉小心维持着场面。与这个聊几句,与那个聊几句。给这个夹夹菜,为那个盛盛汤。两人都与她没仇,木婉清更是与她十分相好,再加她性子温柔会说话,谁也不忍拂了她的好意。
武松与时迁两小子却是沈醉嫌他们同坐一桌碍事,且这里的桌子是四人座的,多加两个便显得挤了,因此却给他们两人另开了一桌。此时正一边吃着饭,一边探头探脑交头接耳地往这边瞧着。
在沈醉与阿碧二人的努力之下,燕千寻与木婉清二女却仍是各自不对付。一餐饭下来,不曾交谈过一句话,更是各把对方当作空气一般。这种情况令沈醉即郁闷又尴尬,却是又无可奈何,只能心中劝慰自己这事急不得,需慢慢来。却是也没什么心思用饭,只匆匆填饱了肚子,等各人都吃饱后便即结账回客栈。
路上沈醉提议众人干脆一起搬到神偷门总部驻地入住,征询各人意见,木婉清首先便不同意。劝了两句不听,沈醉只有作罢。正想提议一起逛街,燕千寻却以因新平叛乱,门内事务众多为由,要先行告辞回她神偷门去。
沈醉也知神偷门刚刚平乱,事情肯定是一桩接着一桩。看了木婉清与阿碧一眼,向燕千寻道:“我送你回去!”
燕千寻瞧了木婉清一眼,笑道:“好呀!”说罢,还笑意吟吟地主动去牵了沈醉的手。全然不在意这里是光天化日,繁华的东京大街众目睽睽之下。好似早已忘了她当初与沈醉初次相遇时,沈醉强拉着她的手同样是走在东京街头时的那般尴尬情景。如今做的是自然无比,浑不在意。
“我跟你一起去!”木婉清说着也过来拉了沈醉的另一只手,却是瞧着燕千寻笑道:“也顺便瞧瞧贼窝是个什么样儿?”
沈醉左右瞧了瞧燕千寻与木婉清,不由得心中苦笑。转眼用有些求助意味的眼光去瞧阿碧,看她是否也要同去时,阿碧却捂着嘴打了个哈欠,道:“我昨夜没睡好,要回去补个觉!”说罢,有几分促狭的向沈醉笑了笑,转向武松与时迁二人道:“你们两个送我回客栈!”
对于阿碧的做法,沈醉再次苦笑,点点头道:“那便这样吧!”想要拱手告辞,却发现两只手都被人握着,当下只能叹了口气作罢。等到燕千寻与木婉清皆与阿碧告辞后,一手拉着一个转过身去,在此分别,往神偷门而去。
阿碧看着他们消失在一个横街拐弯处,向武松与时迁二人道:“咱们也走吧!”转过身去往客栈而回,二人紧跟而上。
没了阿碧在,更是冷场。沈醉无言地一手牵着燕千寻一手牵着木婉清,一路吸引着路人的目光与回头率,漫步在这大宋东京的街头。走了一会儿,感觉渐好,没了初时的不自在与少许尴尬。撇开二女之间目前的关系不谈,这种情景沈醉还是梦寐以求的。索性便干脆暂时忘了,专心享受着这一手牵着一名美女漫步街头的感觉。更在路上一众男性的艳羡目光中,得到了极大的虚荣心满足。
燕千寻与木婉清二女也是皆不说话,只是初时还好,时间长了终是女儿家脸薄,受不得一路上众人那齐刷刷的关注目光与背后指指点点的评头论足。早已红了脸低下头去,只瞧着脚下。想要放手,但此时却成了沈醉反抓着二人。他不放手,她们也没本事能挣脱得开。
最近这大宋京师,东京城内多了许多的读书人。原因是当今的哲宗皇帝赵煦于四月初一下了道招考取士的皇榜,要于五月初五端午节后开一试制科。
宋代的科举制度大体上承唐制,分常科、制科和武举。每年定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武举便是专考武事,选拔将领的科考。宋代科举正式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殿试这三级。宋初的科考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自英宗治平三年后,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最初级的州试。第二年春天,入京由礼部进行第二级的省试。省试的当年,便可入皇宫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级殿试。
今次因是皇帝临时下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