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绳文集(1979-194)-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对于资本主义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兴无灭资”。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一切东西,都只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全部排除。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社会在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同时,必须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和其他各方

 584

    465胡绳文集

    面的文化。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阶级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商品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先进,还有许多有效的生产组织方法、管理方法。所有这些固然带有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烙印,但它们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的。中国没有经过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从本身的旧社会不能继承到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成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我们敢于向资本主义学习。我们所学的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但是,必须批判和排斥维护剥削和压迫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以及资本主义的一切腐朽丑恶的东西。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一切要进行分析,同样,对于封建社会产生的一切也要进行分析。

    中国的封建社会特别长,两千多年。我们要肃清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对社会主义的不利影响。但如果把整个封建时代所产生的一切东西统统说成是封建主义的,都抛弃掉,那我们这个民族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我们这个民族能够生存,几千年连绵不断地发展下来,总还是有一些好的东西。民族虚无主义不行。所以要把民族遗产中的民主精华同封建糟粕区别开来。

    从这点上说,“全盘西化”论也是错误的。

    列宁说:“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一定要彻底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但又要善于接受民族文化传统

 585

    胡绳文集565

    中的一切优秀的成果,这也是在反封建主义时必须注意到的。

    1987年8月10日在全国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讲习班上的讲话。原载《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1月25日出版

 586

    65胡绳文集

    党史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

    最近邓小平同志讲,这几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工作没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党史的研究和宣传应该而且能够起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想讲三个问题。

    一 中国革命史教学与中共党史研究

    大专院校过去是讲中共党史,现在一般改为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研究者要考虑怎样帮助大专院校把中国革命史教好。中国革命史的范围要比党史广。注意整个革命史的问题,对党史研究有好处。它的好处,我想简单讲三点:第一,我们研究党史,把党成立以前的历史研究一下,多讲一点,确有好处。党不是凭空成立起来的,是在中国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社会主义的理想,都不是凭空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芽,也不是偶然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讲一下党成立以前的历史。比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注意的是唯物史观的问题,是阶级斗争问题。社

 587

    胡绳文集765

    会划分为阶级并有阶级斗争是客观历史事实,这个事实在还没有传入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也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如果注意辛亥革命以前的一些言论,就可以看到,实际上当时已有许多人注意到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梁启超有一篇文章讲到中国历史上的革命,他把中国社会分成上、中、下三等。

    同盟会的一些人在主张革命的言论中,也讨论到革命要由“中等社会”主持,要运用“下等社会”的力量,等等。这些说法实际上是作出一种阶级分析,但这种分析还很不科学。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把本来模糊不清的概念明确了。

    在中国思想界、舆论界中原来已经存在许多萌芽的东西,虽然是实际的反映,却还说得不清楚,党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并不只是外面来的东西,它能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是因为它符合于中国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要求。

    第二,讲革命史,要多讲一点革命的背景,否则革命就无法解释。革命不是主观制造出来的,是在一定的历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不能说经济没有什么变化,但到底情况怎样?经济、政治等情况到底怎样?民国初年是怎么个情况?当时的议会是怎么回事?袁世凯的统治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不说清楚,就无法理解共产党何以产生,也说明不了为什么会有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

    所以讲中国革命史多讲一点背景情况,是有好处的。

    第三,讲中国革命,要多讲一点党外的群众,也要多讲一点爱国民主人士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以及给予我们的帮助。

    我们党在中国不是孤军奋斗的。

    即使是在大革命失败、南

 588

    865胡绳文集

    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一支很小的游击部队,仍得到国民党第16军军长范石生的帮助,这不单纯是出于个人友谊。

    共产党人所提出的革命目标,他们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但得到一般穷苦民众的拥护,也得到一些上层分子的同情。就是在30年代初期党犯“左”倾错误,对中间派采取错误态度,不搞统一战线的时候,也有许多党外分子同情我们,帮助我们。比如宋庆龄是国民党左派,她一直是在最困难的条件下给共产党以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的。

    再如蔡元培,虽然在20年代一度参加反共,但30年代有所转变,参加民权保障同盟,和宋庆龄合作。至于更多的民主人士,像陶行知、邹韬奋等等,本来是不主张革命的,但通过实际,渐渐地接近共产党并和共产党合作,成为共产主义者。有的北京教授一二九运动时还是反对共产党的,但以后在抗日战争中开始跟共产党做朋友。这些事实往往我们不去注意,不大重视。毛泽东早已指出革命的三大法宝,有一个法宝就是革命的统一战线。搞统一战线是有客观的社会基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终存在着以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派系。不能简单地说当时只有两个对立面,一方是共产党代表的革命人民群众,另一方是反动势力。

    事实上还有一个中间势力。

    这个中间势力是不稳定的,常常分化,其中大部分在发展中逐渐靠拢到我们这方面来。要知道,在那时靠拢和接近共产党,不是什么有利可图的事情,还有被杀头的危险,事实上也确有被杀害的,如杨杏佛、李公朴、闻一多等等。

    为什么那么多的社会的精英分子,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同情共产党呢?就是

 589

    胡绳文集965

    到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力量上还处于劣势地位,前途怎么样也并不是那么明朗的,他们靠拢共产党,支持共产党,又为什么呢?这些历史事实是很有说服力的,应该是中国革命史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党史工作者打开眼界,看得更广一点,是能更好地说明许多问题的。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了,它成为早已过去的历史。

    但我们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积累的经验,确实是很重要的财富,需要我们科学地研究总结,并且正确地运用这些经验。

    例如,党必须动员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但是,像革命战争时期那样地“大搞群众运动”

    ,却不一定适用于社会主义建设。

    1958年搞大炼钢铁这类事情,是愚蠢的,那样运用过去的经验不行。

    还有“以阶级斗争为纲”。

    革命时期当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用毛泽东的话讲,不破不立。那时,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破坏一个旧世界,否则就不能建立新中国。但不能把这个经验也沿用下来,说我们要前进就要破,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文化大革命”要求大乱中出大治,结果搞得天下大乱,人民遭殃。这就是完全错误地运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经验造成的恶果。当然,如果因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能再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根本否定民主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必要性,那是错误的;如果因为现在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就以为现在已不存在任何阶级斗争,那也是错误的。

 590

    075胡绳文集

    还有些在过去看来是行不通的,但在今天则是必须去做的。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批评改良主义,批评教育救国论、工业救国论,因为不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法西斯主义打倒,就谈不上发展教育,发展工业。但现在不同了,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救国、工业救国是对的。不发展工业,不发展教育,怎么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民主革命时期确实留下了许多好的经验,应该保持住。

    比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绝对不能丢掉的。当然,三大作风今天也应有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况。我们在革命中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的作风,团结互助的品德,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些都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而绝不是像有人说的这些都过时了。

    在纪念五四运动时,有人提出个性解放与集体主义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个性解放,发展个性,公开地讲个人主义,提倡个人主义。对此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在那时提出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是有积极意义的,它针对的是封建主义的束缚。封建的旧礼教,封建的家族制度,封建的社会关系,封建的各种思想观念,这些东西束缚着青年,青年要求解放。个性解放当时是从这一角度提出来的,因而有历史的积极的意义。毛泽东早在《论联合政府》中就讲过,要从民族压迫、封建压迫下发扬个性。

    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封建压迫,也就是把被这种压迫所束缚的个性解放出来。那时多少青年参加革命,多少知识青年涌向延安,他们多半是冲破了家庭和社会对个性的种种束缚。农

 591

    胡绳文集175

    民是最受封建主义束缚的,经济上受压迫,思想精神上受束缚。农民起来在共产党的先进思想领导下参加土地革命,这是千百万农民的个性解放。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的束缚,起来革命,这都是个性解放。不过个性解放不是与个人主义,而是与集体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个性从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