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旧,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怀旧,是一段奇妙的心情旅行。
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一是歌词朴实,旋律优美;二是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最重要的第三点恐怕是歌曲唱出了许多听众的心声,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作为人们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电影,特别是那些在广大观众脑海里根深蒂固的经典老电影,更是如此。
为隆重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10周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顺应海内外忠实影迷和文化市场的需求,作者编著了《中国电影幕后故事》一书,以《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为开篇,向广大影迷朋友讲述了中国影坛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背后不为人知的往事,为读者提供了一部融故事性、文学性和史料性于一体的有益读物。
七尺银幕,演义百年中国波澜壮阔发展史;
经典故事,叙述几代影人上下求索传奇篇!
如果你喜欢老电影,那么你一定会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兴趣,爱不释手;如果你怀念老影星,那么你也一定会对他们充满真挚的感情;渴望更详尽地了解和知道这些令人尊敬的著名老艺术家们的演艺生涯和家庭生活。
这些演员,我们熟悉;银幕上下,一个个鲜活亮丽的人物形象,让中老年读者一见如故。
这些电影,我们看过;星光背后,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悲情故事,让年轻新一代惊诧不已。
岁月流金,往事蹉跎;让我们透过银幕内外的故事,来共同体验那如梦如幻的逝去风华,还有那悲欢离合、常人难以理解的人生坎坷
时光像一把金鞭,记忆像一条绳索,那些永久留存在广大观众心间的老电影,就像连接我们电影人与忠实影迷之间真挚情感的纽带。这永远也扯不断的红丝线啊,她把我们的心相连、爱相连。
老电影情结真情不变! 2005年5月
建国以后,反特片作为故事片题材的一种形式,因其情节曲折、紧张、惊险,充满悬念,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1957年初,刚刚在电影改制的浪潮中破土而生的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决定筹拍创牌的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该片是由广东著名剧作家陈残云根据建国初期“广州第一大案”的真实事件和侦破的另一件敌特案件进行综合改编而成的
“麻脸青年”密报惊天大案
1952年5月间的南国首府广州,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了。在一天清晨,当时的大东公安分局(现改为“东山区公安分局”),突然收到了一封没有注明发信人地址、仅写有“原址”字样的特殊信件。
来信是这样写道:“我是一个脸上长着麻痘、个子不高、年龄20出头的男青年,我在这里向你们报告一项重要的情况,我们这里有一伙人计划想要从本地的黄沙码头上船,劫持广州到海南岛的客货轮船,准备驶出公海去到联合国告状,然后再投奔台湾。我现在生活困难,没有工作,我因为是误上贼船,想早日弃暗投明,如果你们想了解和知道更具体的详细情况,请在接到信后的第二天中午,到东山庙前路的北方面食馆去找我”
当时,全国新生政权才刚刚建立,广州又是解放不久,一些社会上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尤其是突然面对这么一宗关系到国际声誉的政治案件,大东公安分局自然是感到事情的严重,所以,他们立刻把这一重要情况上报广州市公安局。市局连夜召开会议,迅速组成一个由20余人参加的专案侦破组,开始立案侦查。
身穿便衣的侦察员们,根据检举信中所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很快就在指定的地点,找到了这个外貌特征明显、很容易让人辨认出来的“麻脸青年”,并把他带到秘密审查点,一方面听取“麻脸青年”对公安人员讲述事情的前后经过,一方面很快调查出来“麻脸青年”详细的个人材料,抽丝拨茧般地很快便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麻脸青年”本来是湖北长江航运局的一名职工,因为利用工作之便贪污了一些公款和财物,怕东窗事发被追究刑事责任,赶紧逃窜到了广州。来到广州之后,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沟通又有困难,再加上没有一技之长和特别的工作技能,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随身带来的费用也越来越少,只好节衣缩食,每天到最便宜的“北方面食馆”去吃一顿最便宜的阳春面来填饱肚子。时间一长,他便和经常坐在桌对面的一个外形干瘦的“算命佬”认识了。两个人慢慢熟悉以后,话题也就自然多了起来,他俩臭味相投,对当前自己的处境,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所以,也就时常流露和宣泄出对于新政权、新政府强烈不满的情绪。“算命佬”知道“麻脸青年”原来是一个船员,也认识停靠在黄沙码头的广州到海南岛的一些船上人员,认为他大有利用的价值。在经过一段时间暗地里考察和观察之后,“算命佬”便向“麻脸青年”露出“庐山真面目”。
原来,这个“算命佬”是以给人算命为公开身份,他的真实姓名叫吕薄冰,从湖南过来,解放前原是国民党田粮处的处长,国民党溃逃到台湾之后,他没有跑成,只好留在了山城重庆,潜伏下来,以求寻找时机,东山再起。解放后,他隐瞒个人历史和真实身份,在重庆市橡胶厂当上了一名普通的采购员,此番来到广州是因为购买货物而暂时留住在这里。在广州,他根据南方人爱算命、讲迷信的特点,又摇身一变,以“算命佬”为幌子做掩护,开始一步步实行自己蓄谋已久的计划。这些情况,对远在重庆的原单位领导来说,当然是毫不知情的,更不知道他在广州的双重身份和秘密行动。吕薄冰向“麻脸青年”慎重地透露了自己的设想:要尽快想方设法挟持到一艘客船,在当年10月份“联合国”召开大会的时候,带领一帮人马赶到那里,让大家现身说法在中国内地遭受共产党迫害的种种罪行,并要求政治避难,以造成轰动全世界的政治影响,好让刚上台不久的执政党在广州、甚至在全国都呆不下去,直到最后垮台。如果能配合台湾的国民党一起反攻大陆,那将是最大的成功。吕薄冰越说越得意忘形,一时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一旦自己的真实身份暴露,随时会遭到无情镇压和灭顶之灾。只有自己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还可以重新寻找到自己以往那种有金钱、有地位的快活日子。
吕薄冰对与自己同病相怜的“麻脸青年”深信不疑,接着,他提供给“麻脸青年”一定的经济资助和活动经费,这对生活逐渐走入困境的“麻脸青年”来说,无疑是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片亮色。“有奶便是娘”,管它呢,先填饱肚子再说。随后,“麻脸青年”接受了吕薄冰向自己面授机宜,并以请求他们为自己找上一份工作为借口,开始主动接近以前因工作关系在黄沙码头认识的一些船员,待到以后工作中接触频繁的时候,再开始积极腐蚀拉拢他们。
随着新中国政权的不断巩固,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全国拉开了序幕,声势凌厉、毫不手软的打击举措,使广州的社会治安迅速得以根本地好转。“麻脸青年”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联想自己以后的前途,他逐渐感到在强大的政权面前,自己跟着吕薄冰去干这种和社会相抵触的危险事情,终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万一有个闪失,就会造成杀身之祸,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在经过反复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麻脸青年”终于选择向公安局主动举报,这样不但能争取到宽大处理,而且还可以将功补过地申请到一份固定的工作。
专项侦破组在反复核查“麻脸青年”坦白材料和慎重鉴别其真伪程度之后,继续让他不动声色与吕薄冰时不时地混在一起,以观察事态发展的动向。
蒙在鼓里的吕薄冰,被自己的绝妙计划冲昏了头脑,他继续走街串巷,不断发展人员,壮大势力。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许多省份的国民党残余分子以及地方反革命分子纷纷南逃广州,所以,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吕薄冰不显山露水的就已经暗地里搜罗到多达38个“反革命分子”。更令他暗自窃喜的是,通过发挥以往自己在国民党部队自鸣得意的工作能力,再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通过鼓动和游说,竟挖掘到云南省的原国民党电台台长,还有来自广东五华地区的几个力大无比的石匠,作为这次反共行动的中坚骨干力量。吕薄冰认为人员已经召集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开始加紧步伐,频频召集大家,聚集在一起,开始周密制定下一步行动的步骤和计划。
他们决定,利用国庆节期间外出人员较多、警方检查稍有疏漏的时机,大家一起搭乘10月3号由广州开往海南岛的客货轮,在开船前后,先利用女色和美酒,去引诱船上的几名武装护航的解放军战士和相关岗位的船员,在他们麻痹的时候,进行武装劫持。如果这些解放军战士和船员不轻易上当,就采取下一步行动,在指定的船舱和其他地点,以砸烂水杯、酒瓶发出的声响作暗号,一起动手,用预先准备好的生石灰沫,撒向解放军战士的眼睛,再用随货物带进船舱的12磅重的大铁锤,把他们砸死。客船劫持到手以后,先开向菲律宾港口,把船上的人都放下,船上的货物全部卖掉,作为费用开支,在前往联合国的公海上,再给远在台湾的国民党发去电报,以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扩大影响,最后在台湾落脚。如果计划失败,就引爆事先偷偷带上船去的炸药包,与船上的人员一起同归于尽,不成功,便成仁。
“麻脸青年”作为已被我方争取的内线,积极地把这一确定下来的计划,及时反馈到专案组。专案组迅速做出周密的布置安排,在“麻脸青年”和吕薄冰准备接头之地,公安人员早已到处布下天罗地网。侦察员们开始24小时昼夜不停地密切注视着吕薄冰的一举一动。
那些和吕薄冰暗地接头的“反革命分子”,一个个浑然不知地“浮出水面”,专案组在全部掌握了这些乌合之众的全部材料以后,决定在他们准备国庆节期间进行劫持客船的时候,同时开始行动,把他们来个“全盘端”。
日子一天天地临近,跟踪也越来越严密。这时,侦破组突然觉得,如果当时在船舱上将他们抓获归案,这些“反革命分子”肯定会负隅顽抗,势必会伤害船上无辜的乘客;但如若提前缉拿,又恐有“漏网之鱼”,在经过大家群策群力、冥思苦想之后,终于制定出一个确保行动圆满成功的万全之策。
当吕薄冰再次和电台台长接上头并分别离开之后,埋伏在周围的侦察员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跟踪吕薄冰,另一路马上在僻静的地方,当场把电台台长抓获,并立即带回公安局,进行突击审讯。电台台长在被抓的那一瞬间起,就已经感到大势已去,他同“麻脸青年”一样,像干爆豆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