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斯背着旅行包独自走在查理大桥上,漫不经心地望着两岸的景色。一个月前,他青梅竹马的恋人海伦离开了他,投入一位房地产商人的怀抱。希斯受不了这个刺激,于是独自来欧洲旅游散心。
一曲忧伤的爵士乐萨克斯风从桥头卖艺者那儿传来,希斯觉得自己的心碎成了一片一片。“难道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真的敌不过金钱的入侵吗?”
不知不觉中,希斯走到了喧嚣的街上,一位白发苍苍的水晶店店主热情地招呼希斯:“小伙子,进来看看吧,我的波西米亚水晶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气。”希斯不由地走进店里。那些杯与花瓶,果盘与吊灯,不但造型优美,而且色调清纯。老人在一旁介绍说:“波西米亚水晶是我们的国宝,要是你送一款晶莹剔透的水晶给心爱的姑娘,一定会打动她的芳心。”这些话正好击中了希斯的痛处,愤怒的火焰在他胸中升起:“海伦是不需要这些廉价的水晶玻璃的,她需要的只是钻石首饰和银行金卡!”
一个念头在希斯的心中油然而生,他问老人:“有没有一款带有诅咒的水晶饰品?”“诅咒?”老人被这个字眼吓了一跳。“是的,送给曾经将我伤害得遍体鳞伤的人。”希斯回答道。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爱是可以感化一切的,而仇恨只会增加痛苦。”可希斯根本听不进这些,说:“如果你的店里没有,我去别的店买。”
正在希斯跨出门的时候,老人叫住了他:“让我找找!啊,原来在这里。”希斯看见老人的掌中端着一只水晶雕刻的鸟,它包裹在一丛荆棘之中,正在昂首高歌。“这是一只巫术鸟,它的歌声清脆动人,但是听到它歌唱的人都会有霉运相随。我想,你要找的就是这个。”希斯道谢后离开了,老人意味深长地望着他的背影,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
这一夜,辗转反侧了很久,迷迷糊糊中,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海伦和她的新婚丈夫在嘲笑他的无能。希斯的脸因为羞辱和痛苦而扭曲:“我决定了,我要把这只充满诅咒的鸟儿作为新婚礼物寄给他们,来抵挡这种屈辱。”
清晨,希斯带着水晶鸟走向查理大桥那头的邮局。忽然,他发现有一个白色的手提袋,像是被人遗失在桥上的。希斯好奇地将它打开,里面有些零钱和证件。是一个叫艾薇儿的女孩丢失的,她是布拉格大学文学系的学生。希斯发现里面还有张考试资格证,时间居然是今天上午9点!
“这个女孩一定是在参加考试的途中弄丢了手提袋,现在8点钟,她一定会沿着原路寻找它,我就在这里等候她好了,反正寄包裹也不急。”希斯停下脚步在桥上一边喂白鸥,一边打量着行人。
终于,希斯看见一个满头大汗的女孩子从桥的那一端走过来,一路不停地张望。希斯举起手提袋叫住了她:“是你的东西吗?”女孩兴奋地叫道:“太感谢你了,我差一点就不能参加考试了。我叫艾薇儿,祝你好运!”她露出开心的笑容,然后抓住手提袋向学校奔去。
希斯望着女孩美丽的背影,充满阴霾的心中第一次有了阳光般的温暖。当他收回目光,准备去邮局时,却忽然发现装那只水晶鸟的盒子不见了!“天啊,我太粗心了!我肯定是不小心把它放进了艾薇儿的手提袋里!如果她看见了那只带给人诅咒的鸟,一定会在考试的时候心神不宁的。”希斯匆忙赶到艾薇儿的学校,不幸的是考试已经开始了。
希斯坐在教室外的草坪上发呆,直到他的耳边响起了艾薇儿的叫声:“太好了,又见到你了!我不知道怎样感激你才好,你帮我找回了手提袋,还给了我这只带来好运的鸟儿,看见它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信和勇气!”
希斯不忍心告诉她那其实是一只充满诅咒的不祥之鸟。“也许她并不知道这只鸟的含义吧!”他疑惑地猜想。
心怀感激的艾薇儿热情地为希斯当起了导游,她活泼爽快的性格深深感染了希斯,他渐渐从沉默寡言中解脱出来,几乎忘记了海伦的婚礼。艾薇儿纯真的笑容在他的脑海中印刻得越来越深,他开始感到一种内疚和不安。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瞒着你,那只水晶鸟儿其实是一种巫术鸟,它充满了诅咒,是我准备送给以前伤害过我的人的我知道你一定对我失望透了,但是我不能欺骗你。”
艾薇儿静静地听着希斯的诉说,她的目光由惊讶渐渐转向柔和:“那不是巫术鸟,是传说中的荆棘鸟啊!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里说,这种鸟儿有着不屈的意志,它将自己的身躯放入荆棘之中,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磨砺出最美丽的歌喉我明白了,那个老人就是希望你能在痛苦中学会成长,因为原谅过去才能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啊!”
直到此时,希斯才明白老人的一片苦心。他和艾薇儿一起来到那间水晶店里,向老人鞠了一躬:“谢谢您卖给我的这只荆棘鸟,现在我心中只有希望和感激。”老人爽朗地笑道:“它不仅化解了你心中的怨恨,还带你找到了一位美丽的布拉格姑娘呢!”
夕阳西下,晚霞斑斓,金色的布拉格步入了又一个黄昏。希斯挽着美丽的姑娘漫步在查理大桥上,桥头传来艺人清亮的歌声,那是根据捷克诗人塞弗尔特的诗歌谱写的:说一声,别了舞动着白手绢每天都有些事物完结抹去泪痕用你那哭红的眼睛微笑吧每天都有些事物开始美好的事物开始
本文摘自于《读者》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