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黥布、韩信等难以控制的野心。如今正要扫除强贼,统一国内,功业凭借才能成就,若舍弃他们而不任用,动辄防其后患,那不就等于害怕风波而废其舟楫吗?这并非长计。”董恢这话就是说,魏延和杨仪,虽然有矛盾,但是还要用他们扫除当然也包括东吴的“强贼”。这话,绵里藏针,孙权听了,也只得打哈哈地大笑。
当时,蜀和吴之间就是国际关系,魏延因为和同事闹矛盾,早就成了国际话题人物,要是当时评选十大新闻人物,魏延肯定能入选。
魏延是“话题帝”,他不但在与同事关系中制造了不少话题,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他也制造话题,而且制造了一个千古话题:子午谷奇谋。
三 奇谋难算
诸葛亮压制魏延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诸葛亮死后是否会剥夺魏延兵权。
建兴五年(227年)冬,北风,干冷。
诸葛亮来到了阳平关东的石马城,身后是十万大军①和一班文臣武将,这里面,就有杨仪,这时杨仪的职位是参军,按照今天的级别,杨仪见了魏延应该毕恭毕敬地立正敬礼喊“首长好”!
诸葛亮带这么多人来汉中,不是陪汉中太守魏延过年的。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与东吴修好关系,留下一篇感人肺腑的《出师表》,开始了漫长而反复的北伐征途。诸葛亮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屯兵石马城,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
汉中太守是魏延,他镇守汉中是刘备安排的,无人能动,再说这几年他也确实没给曹魏机会,有目共睹,诸葛亮更是记在心里。诸葛亮,让魏延做前部都督,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督前部享有前部精锐部队的指挥权;丞相司马,享有三军军事决策的参与权;凉州刺史,享有地方事务的管理权。可以说,诸葛亮不但没削弱魏延的权力,反而扩大了他的权力,除了让他继续都督汉中之外,还给予他参与北伐三军军务的权力。更关键的是,领任益州牧的诸葛亮,在当时蜀汉只有他一人是州牧的情况下,拜魏延为凉州刺史,也体现了对魏延的重视。当然,当时凉州在曹魏的统治之下,蜀汉凉州刺史魏延这时连凉州的一粒沙子也管不着。一年多后,诸葛亮派陈式攻下武都、阴平二郡,蜀汉才算占有了凉州很小的一部分。魏延遥领凉州刺史,虽然并无实际权力,但是官职很多时候是地位的一种体现,诸葛亮给了魏延仅次于他的地位。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压制魏延,但是就这次任命来看,诸葛亮非但不压制魏延,而且延续了刘备对魏延的重用。
诸葛亮对魏延,绝不是只用官职来哄着,他是正儿八经地任用魏延。建兴八年(229年),诸葛亮派魏延西入羌中,在阳谿大破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大获全胜,威震陇西。因为这次战功,魏延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被授予假节的权力,进封南郑侯。诸葛亮对魏延的提拔,几近顶点。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分前后左右中之名,以前军师地位为最高。征西大将军,整个蜀汉,这时只有两人的将军封号高于魏延,一个是骠骑将军李严,一个是车骑将军刘琰,但是李严在次年被废,刘琰不问政务,而且在建兴十二年(234年)年初被杀。魏延在赵云死后,实际上已经成了蜀汉首席武将。假节的权力,当时也是只有诸葛亮与魏延拥有。南郑侯,是县侯,是侯中的最高级别了,而且南郑是汉中治所,是蜀汉的一线城市。
事实证明,魏延无愧于诸葛亮对他的器重。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复出祁山,用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运粮食。司马懿屯兵长安迎战,诸葛亮屯兵卤城。五月,司马懿亲率大军进攻,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迎战,大败魏兵,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被打得满地找牙,狼狈撤退。
天下为公的诸葛亮,从来不压制虎将魏延,七次对曹魏用兵②,魏延都得到了任用。诸葛亮是刘备的托孤大臣,魏延是刘备的心腹爱将,刘备死后,他们共同担负起了蜀汉大业。感情亲疏,态度冷热,都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坚定执着的共同事业追求,能使两个不同性格的人走在一起,而且相互扶持。可是,两个目的地一样的人,可能会为选择走哪一条路而发生分歧。
于是,就有了争论千年仍无答案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看不起诸葛亮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魏延是否会造反。
静一下,静一下,开会啦,开会啦!
建兴七年(228年)春,南郑,诸葛亮召开军事会议。照例是先有人宣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会议宗旨。这种会议,其实就是为决策人公布决策而凑的一个场,主角是决策人,其他人只是道具。
也许因为是性情中人,也许是因为认为自己这个丞相军司马可以介入决策,魏延提出了后世称为“子午谷奇谋”的行军路线。魏延请求给他五千精兵,只带够五千人的粮食,从子午道③直杀长安,同时诸葛亮率大军从褒斜谷进军,最多十天,魏延就能杀到长安城下,怯而无谋的长安守将夏侯楙肯定会乘船逃走,然后借魏军留下的军粮和百姓的粮食补给,等到曹魏援军赶到,尚需二十多日,在此之前,诸葛亮大军就会走出褒斜谷,这样,蜀汉就能占据长安,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
魏延滔滔不绝地说完,诸葛亮一声不吭。
大家讨论一下嘛,畅所欲言。没有人发言,因为大家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大家心里很亮堂,他们在会上的任务,就是对诸葛亮所说的表示同意。
诸葛亮只好发言了,他说:“文长的方案,太悬太险,不如平平安安地从平坦的道路上走,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丞相英明!丞相远见!坚决拥护丞相!坚决与丞相保持高度一致!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赵云和邓芝带领一支军队向褒斜道开去,一路高喊着攻取郿县的口号。其实,赵云根本没有攻取郿县的想法,因为他的作用就是吸引敌军注意力。在赵云的掩护下,诸葛亮带着大军,悄悄地向祁山进发,开始了漫长的征程。魏延骑马走在诸葛亮军中,暗暗地想诸葛亮太胆小了,他又仰天长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开始了。(诸葛亮行军路线与魏延子午谷奇谋路线,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示意图》)
第一次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并未采纳,魏延不甘心,后来,诸葛亮每次出兵对魏,他都坚持提出自己的行军路线。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这是子午谷奇谋的更新版,这里的“异道”,就是子午谷,不过魏延要求的兵力由五千变为了一万,与诸葛亮会师的地点,由长安变为了潼关。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魏延第一次提出子午谷奇谋时,长安守将是夏侯楙,从未带兵作战,不喜军事,没有谋略,追求享乐,因为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加上其父是曹魏元勋功臣夏侯惇,才得到重用。魏延知人识势,预料到时夏侯楙肯定会弃城而逃,所以就把目标对准了长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魏明帝曹叡把夏侯楙调了回去,另派得力人才守卫长安。魏延在此之后只能把目标瞄准了潼关。
潼关是关中和关东之间的要塞,有“关门扼九州”一说,占据潼关,就能隔断关内外的联系。占据长安,是为下一步占据潼关扫平障碍,所以,魏延第一次提出先攻克长安。当夏侯楙调走,攻克长安难度加大后,魏延转而把战略改变为先占领潼关,截断曹魏援兵进入关内,关起门来,慢慢收拾长安。
质疑子午谷奇谋可行性的人,大都说魏延请兵五千或者一万,无论对长安还是潼关,都难成大事,即使攻下长安或者潼关,以如此微薄的兵力也很难坚持太久。所以,魏延就落得了自大轻狂的罪名。
这个质疑是违背子午谷奇谋本意的。魏延每次要求分兵异道出子午谷,都是想趁敌不备突袭长安或者潼关,然后等待诸葛亮大军从褒斜道杀出来,在魏延的接应下,平定关中。子午谷奇谋的根本,在于诸葛亮能赶在曹魏援军到来之前与魏延会师。魏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诸葛亮身上。要是魏延成功攻克长安或者潼关,但是诸葛亮未能赶在曹魏大军之前来到,那魏延就只有死路一条。
魏延怎么不提议诸葛亮大军直接出子午谷呢?这是因为大军出动,第一是行动迟缓,消息走漏,曹魏很快就会增援。那样的话,可能蜀汉大军一出子午谷,正好遇上严阵以待的曹魏大军。魏延请兵出子午谷,是为了切断关内外的联系,让曹魏援军不能及时进入关中,为诸葛亮大军出谷赢得时间。
魏延相信诸葛亮的能力,才敢提出子午谷奇谋。所以说,虽然《三国志·魏延传》上说魏延“常谓亮为怯”,但是魏延只是为诸葛亮过于谨小慎微而感到无奈,他对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背后有力量,才会勇敢。魏延敢于飞蛾投火般地先出子午谷,是因为诸葛亮给了他力量。诸葛亮器重魏延,魏延信任诸葛亮。魏延的错误,在于服从了诸葛亮权威的同时 ,也服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愿意放弃自我。
道德上服从权威,个性上坚守自我,这样分裂的人生,最终是自我迷失的同时,也被权威排斥。
诸葛亮不排除魏延,但是排斥他的子午谷奇谋。每次子午谷奇谋的命运都是一样的,诸葛亮“制而不许”,没有给魏延任何机会。
有人说,子午谷奇谋好大喜功,困难重重,变数多多,死路一条;有人说,子午谷奇谋独辟蹊径,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能有奇效。
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是在躲避风险,还是舍弃胜利?
子午谷奇谋的不可行性分析——
否决了魏延的建议,诸葛亮挥师远征祁山。攻破祁山后,眼前就是陇右。曹魏以为刘备死了,蜀中也就没人了,不用打,也不用防,就让所谓的“蜀汉”自生自灭吧,“始,国家以蜀中唯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可是,这个诸葛亮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诸葛亮的亮相,着实惊艳,“卒闻亮出,朝野恐惧”。南安郡投降了,天水郡投降了,安定郡也投降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降的人当中有一个叫姜维的小伙子。蜀汉大军开始在曹魏的地盘上散步。
丞相英明!丞相远见!这一次是由衷地赞美。
幸亏没听魏延那小子的,所有的人都在想。
可是,魏延却皱起了眉头:难道,兴军十万就是为了得到陇西这几块兔子也不来拉屎的地盘?本是伐魏的,怎么距离魏国越来越远?魏延终于明白,即使子午谷奇谋铁定能赢,诸葛亮也不会采用。因为诸葛亮根本没有信心在关中和曹魏对抗。
虽然大家庆幸没听魏延的,但是还是有人喜欢想: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
很多人分析,子午谷奇谋根本行不通。
⒈难“疾”
魏延能保证在10天之内穿过子午谷而到达长安吗?子午谷道长约600里,两边高山对峙,中间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山崖上的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