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1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核能、计算机、晶体管、喷气发动机、雷达、火箭。这六个是最最关键的重点实验室,一旦里面的研究资料外泄,那么带来的损害将是灾难性的。中国是穷国,而在二战光原子弹的研发就耗费了二十亿美元。现在户部税收马上要超二十亿华元,可对于总耗资超过一百亿华元的实验项目,唯一的做法是拉长时间、分期投入。可财大气粗的美国一旦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哪怕是毫无积累,其大举投入下,短短数年便可超越中国十数年的努力,这才是杨锐最害怕的。
  杨锐在乎这六个重点实验室,可徐华封却认为所有重点实验室都重要,他擦了把汗,道:“竟成,十五个重点实验室,不少都有留美学生,那个焊接实验室全是……”
  “焊接那边就顾不上喽。”杨锐无奈道,“我说的是甲号到己号,这六个重点实验室有没有留美学生?”
  “甲号到己号?”徐华封暗忖,得益于他理科生的头脑,他道:“有是一定有,可核心人员不是他们,只有计算机实验室有数人了解项目大概。”
  “是这样。”杨锐也思索起来。计算机并非全然是战争利器,他最关切的是核能、雷达两个。
  “确实如此。”徐华封点头,“核能和火箭关键是化工、喷气发动机、晶体管则涉及冶金、雷达在于电子,这些都不是美国强项,美国生产的无线电台、摄影机还不如我们。唯有计算机美国人走在前面,我们不得不购买其专利并借重一些人才。竟成,计算机很重要吗?”
  “暂时还不重要。”杨锐说道。此时ibm公司还未成立,但美国已经有了制表机、手摇式计算机等等,理论也得到了发展,算是诸国基础最好的国家。“但以后很重要,这些人还需想办法将他们调入其他的项目,实在不行就解散实验室。”
  “明白了。”徐华封点头道,他说罢又问:“那其他实验室该怎么办?”
  “其他实验室……,如果这些人能够被其他学生……”杨锐说到这里转头看了张实一眼,道:“留欧的那些学生可有这种兄弟会组织?”
  “报告先生,暂时没有发现!”张实说道。“不过如今欧洲社会主义思潮泛滥,他们或多或少应该接触过这些东西……”
  “这个不管了,我在乎的是苏联成立前的那些留学生。之后的年龄太小,即便回来也未必能担当重任。”杨锐说完又看向徐华封。道:“如果这些留美学生不可替代,那就让他们接着研究。待突破关键点后再让别人接手,实在不行就像那斯特拉一样,全面监控。”
  尼古拉。斯特拉收编之后被安排在美国某个隐秘处,现在他正负责无线电遥控实验室,为了防止科研成果泄密,除了让白种代理人与之签约外,还随时准备清洗——一但中美开战,斯特拉的研究成果很可能会用于美**方,这是绝对不容许的。
  “我明白了……”这一次徐华封说的很无奈。他很明白全面监控意味着什么。“那工部、还有运部的那些人怎么办?”
  “这些人没办法,除了想办法将他们调离关键岗位外,”杨锐摇头,“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监控,并预先想好补救措施。这事情还需璇卿的配合……”
  “那是不是现在就叫她来……”徐华封问道。国内是国安局的地方,情报局是管不了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隐患,势必要告之秋瑾。
  “这个先等一下!”杨锐道,“留美学生不可靠……。这是有原因的。你说璇卿会怎么看这件事情?会不会认为是我故意弄出来的?”
  徐华封全然是自己人,两人的关系比杨锐与徐贯田、谢缵泰更为密切,具体的说两人都是工业党,徐华封想将中国建设为一个比西欧还要现代化国家。如此除了自己的功名外,更有不负父兄遗愿之意;而杨锐则需要一个坚实的工业体系以让他不浪费宝贵的机会,二战中纵横捭阖。给国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而章太炎和秋瑾只是中立角色,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一个除了保存国粹外,则希望百姓能不再受苦、另一个却只是全心全意希望女人不再受苦。并且,两人都不想会内诸人相斗。最后是蔡元培,他虽然只有一个人,可得益于杭州举义的名声,以及作为爱国学社、中国教育会的真正创办者,他在复兴会内的声望不比杨锐低多少,复兴军内的将领在成为杨锐学生之前全是他的学生。
  留美学生有问题,那自然和在美多年的虞自勋脱不了干系,以虞自勋和蔡元培的密切,又和蔡元培脱不了干系。秋瑾的性子光明磊落,一旦确定留美学生有问题,那自然会通报蔡元培、质问虞自勋,他们知道那就等于留美学生都知道,所以杨锐不太像将此事告之秋瑾。
  杨锐虽然嘴上说担心秋瑾误会,可内中的考虑徐华封完全明白,他问道:“那不告知璇卿怎么监控这些人?”
  “国安局不能放在璇卿手上了。”杨锐说道。嘴上的香烟明明灭灭,烟雾缭绕。
  “那交给谁?”徐华封当时可是听到过蔡元培质问杨锐用国安局监控诸人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借口,国安局交给了秋瑾。现在杨锐要拿回来是不可能的,大家都会反对,权力毕竟太大,特别是他将二十年连任。
  “交给枚叔行不行?”杨锐吐了口烟,笑问道。“璇卿那边依然有知权权。”
  “枚叔……”没想到是章太炎,徐华封错愕,“他能管的来吗?以什么理由拿过来?”
  “枚叔现在是副总理,璇卿只是民部尚书,巡警又在她手上,加上国安局岂不是多此一举?国安局是全国性部门,两个总理都不能沾边,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杨锐说着自己的理由,“至于枚叔能不能管得了,这个不是问题。问题是孑民会不会反对。常委会我们占优,可常委会扩大会议我们就未必占优了。”
  “那枚叔那边呢?你就是交到他手上,以你们一见就吵的关系,他也未必……”徐华封说道。
  “那就是我和枚叔的事情了。”杨锐道。他随即说起章太炎的分封之策,道:“杨增新说:西出阳关无好人;移民没有复兴军保护就斗不过哈萨克土著,哪怕他们有枪,所以北庭我同意实行改流归土。枚叔看了报告对此爱不释手,他调研之后就想将此挪到关内,当然关内不叫改流归土。而是叫再行分封。说是要以战国诸国为边界……,其实就是以山川河流为边界。分封朱宽肅的几个儿子,然后在这些封国内搞改流归土……”
  简单的把章太炎的构想描述出来。徐华封目瞪口呆。他道:“那现在这些公务员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像贵州那样的地方,一个县未必能出一个县令,退回原籍即可,像绍兴这样出师爷、出县令的地方,那就只能竞争上岗。真要是失业,那也只能由户部发养老金,把这些人养到死便好,以现在的官员数目,这根本不是负担。”杨锐道。
  “那中央政府呢?还有工部呢?”徐华封问道。
  “都还在啊。不过不再是父亲。变成婆婆了。税收也将大部分截流于地方,他们爱建什么项目,那便建什么项目,只要符合工业标准即可。”杨锐笑道。“这其实是变着法子的各省自治,枚叔全心钻在古书里,所以名其名曰:再行封建。”
  “事情真是太大了。”看着杨锐一脸轻松,徐华封死劲摇头,“一旦真实行,那又会变成清末那种各省督抚对抗中央的局面。而且若士绅和土官联合起来,百姓们又要遭殃了。”
  “绝不会是清末那种局面。清末督抚和中央相争,督抚想中央开国会,中央则要督抚开省议会。这是省与中央的冲突,下面虽有县议会之类,可这些人根本说不上话。除了层次不同。规制也不同,满清可没有工业标准、商业法规、商业银行。也没有成系统的大理寺、督察院、这些司法系统。这些都没有,监督没有。能与其制衡的力量也没有,自然官绅勾结能一手遮天。
  现在可不同了。稽疑院不是省代表组成的,而是由州、府代表组成的,这个级别的自治势力很小,有的州只有一两个、两三个县,他们闹不出什么事情,也扛不住中央的干涉约束,不管谁掌权,都难以为非作歹……”
  杨锐已成反对分封转变为赞成分封,徐华封听了半响最后问道:“竟成还是认为要民间自发投资实业为好?”
  “不是这个意思。”杨锐说道,“我们只负责战略,民间负责战术;我们负责产业规划,他们负责产业竞争。待我们规划完了,就等着他们填空吧。”
  “可这样的大的转变,很难在会内通过的。”徐华封再次感叹事情太大。
  “所以枚叔需要我们的支持。”杨锐道,他此时并没有说将来扫除农会之类,只道:“而且谁会反对?像北庭,大家得了甜头,巴不得都搞这一套。谁要是反对……,比如璇卿反对,那就把璇卿封到绍兴去,嫌小的话杭州也成,杭州以后都是她的,她反对什么啊?”
  “这……”徐华封再一个目瞪口呆,“这怎么行?杭州怎能成为她的私产?”
  徐华封如此杨锐顿时笑了,他道:“我说的极端了些,我的意思是,璇卿的子子孙孙都负有看护杭州的责任,她是杭州名义上永久不变的地方官,虽然下面还有府议会。她会不乐意吗?杭州当然不是她的私产,她只能遵照法律和中央政府的规范……”
  杨锐说了半天说不下去了,无奈他换了个比方,道:“还是比如我吧,要是将我分封到南安,我才懒得做这个总理呢。为何?总理只能领工资,奖金也就一个月,搞什么搞?若是南安是我的封地,其他不说,光凭钨矿我就是世界首富了。我是觉得绝大部分人都有抱负,都想施展一番,可这些人要进官场难、进了官场也难。行政系统拆散,对谁都是机会。”
  杨锐的例子一个比一个歪,徐华封这会可不再是口呆目瞪,而是觉得他想事情想的脑子犯了病,他苦口婆心道:“竟成,这不是儿戏,这是治国啊。”
  杨锐也不真犯病,他只是被这种分封陶醉了一下。他看着愁眉苦脸的徐华封笑道:“华封先生别愁了,到底怎么样分封,只有枚叔才知道,我之前说的只是猜测、猜测而已。”(未完待续。)
  ps:  注127:在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之前,党内由三人领导,其中恩斯特。罗姆便来自于冯。埃普将军的自由军团,而斯特拉瑟也是自由军团的成员。


壬卷 家与国 第二十四章 无关

  若徐华封看杨锐是病的,那他看章太炎便是疯的了。工业党必定反对行政破碎化,因为这种破碎会降低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效率,而执行效率的降低则会给工业计划带来致命性的伤害——很多地方不但不会配合中央,反而会故意破坏。
  站在京城俯瞰全国,以自己的想象,科学的建设全国工业体系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么做不但快速、而且省事,更不会有那么多的重复性建设;若更换立场,站在地方去建设工业,那一定会斤斤计较、拖拖拌拌、难以成事。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只要全国金融系统放开,项目负责人能说服银行注入资金,一样能达到工部的效果,不过此时掌握建设话语权的不再是官员,而是民间商人,这是所有技术官僚都会反对的——这些事情若都给了民间,除了一身官皮外一无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