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白鹰魅影】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书名: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作者: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6…1
ISBN:9787514315172
所属分类:图书 》 政治/军事 》 军事 》 中外战争纪实
编辑推荐
日本历来只服两个国家,一个美国,另一个是苏联。因为,被打疼了。
《正面抗日战场》《一寸河山一寸血》作者最新力作首都揭秘关东军真实战力!
“二战”命运因此而改写!
朱可夫如何成为关东军的噩梦?
内容推荐
继《一寸河山一寸血》之后,关河五十州王者归来,霸气解读苏联红军和日本关东军战力大对决!
关东军,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在“九一八”冒险军事行动中,这支部队吃尽了甜头,也由此被视作日本陆军的精锐,所谓“皇军之花”。但是在“二战“前夕,关东军在与苏联红军的两次战役对决中,却暴露了自身的严重缺陷。
这种严重的缺陷,已经注定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败局。而这两次战役对决,直接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其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原名赵劲,军事纪实文学知名作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颇深。
2009年在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连载“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战有关的那些事”,因史料新颖,观点独到,引起极大反响,至今该帖点击率已突破千万,稳坐天涯煮酒头把交椅。
2010年以此帖为基础,出版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正面抗日战场》《一寸河山一寸血》,轰动一时。
=

  第一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当日本驻苏联大使重光葵接到交涉训令时,苏军已经登上了张鼓峰。
  张鼓峰位于中朝苏三国边境,因峰顶有一块形状如刀的岩石,因此又名刀山。它的海拔仅有一百多米,但在20世纪30年代,这座不起眼的小丘陵却被迅速推到风口浪尖。
  围绕张鼓峰的归属,“满洲国”和苏联展开了激烈争执。“满洲国”不过是站在前台的木偶,在后面拎着线操控的是日本。日本依据清末时的中俄条约,认为张鼓峰整个属于“满洲国”,国境线应在山峰的东面。
  都是板上钉钉、无可辩驳的事实,可是事实有时就是政客们手里烙的大饼,想怎么翻就怎么翻。同是一份条约,苏联人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他们在俄文文本上耍了花样,并且拿着这份文本,言之凿凿地声称国境线应在张鼓峰的峰巅,也就是各据一半。
  起先大家只是打嘴仗,不久之后,因为一个苏联人的叛逃,嘴仗终于有了演变成大阵仗的可能。
  这个苏联人名叫留希科夫,身份为克格勃远东区部长。他以视察为名,越过边境逃亡到了“满洲国”。日本方面不仅大肆宣传,专门为此刊出号外,登载《留希科夫亡命记》等文章,参谋本部还以上宾待遇,敲锣打鼓地把留希科夫迎进了日本国内。
  留希科夫无疑是个重量级的政治人物,他的反水,立即让苏联高层陷入恐慌之中。
  1938年7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截获并成功破译出一份密电,内容是苏军将向张鼓峰一带部署兵力。日方由此判断,这是留希科夫叛逃后,苏联重新调整边防部署的一个前兆。
  果不其然,7月9日,十几名苏联士兵登上张鼓峰,挖出战壕,拉起铁丝网。两天后,张鼓峰上的苏军增至四十人左右。
  苏方的边防调整具有相当的针对性,情报提供者是德国人佐尔格。
  火力试探
  佐尔格的公开身份是德国新闻记者和德国驻日使馆顾问,但他实际上是苏联间谍,并被称为20世纪最出色的间谍之一。
  佐尔格作为柏林特别调查组的成员,参加了对留希科夫的秘密审讯,审讯一结束,他立即向莫斯科发出一份密电:“熊已被解剖,兽医掌握了它的神经脉络和五脏器官位置。”
  莫斯科接到电文,便知道留希科夫已将苏军在远东的部署情况完整地吐露给了日方,于是立即着手对防御体系进行全面调整,其中,占领张鼓峰并以张鼓峰为战略据点,便是这一调整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前苏军从未单方面向张鼓峰派过一兵一卒,这一动向足以对日本人的神经造成刺激,日本国内媒体在报道时更是运用了(苏军)“侵入满洲领土”、“占据军事要地”等触目惊心的字眼。
  1938年7月15日,日本国境守备队的几名士兵化装成朝鲜族农民,偷偷地登上张鼓峰的几座山头,分头绘制苏军边境军事设施图。苏军发现后,立即开枪射击,一名叫松岛的士兵当场中弹毙命。
  事情闹大了,重光葵被匆匆召唤出场。
  战乱年代,外交官的日子也不好过。重光葵从前是驻华公使,“一?二八”淞沪会战结束前,他在上海的虹口公园被朝鲜刺客的一颗炸弹炸成重伤,差点因此丢了小命。
  尚没有完全脱离危险状态,重光葵就伏在床头签下了有关停战协定的一堆文件,签完之后才进手术室。手术结束,重光葵告别了他的一条腿,成了拄着拐杖走路的瘸子。
  中国生涯固然不乏凶险,可跟在莫斯科的日子一比,还算是轻松的。由于国力对比悬殊,在跟中国人谈判时,重光葵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这种感觉,苏联外交官绝对不可能恩赐给他。
  重光葵先是向苏联递交照会,以松岛之死为由,要求苏军撤出张鼓峰。可是苏联不吃这一套,说松岛“侵犯苏联领土”,咎由自取,死了等于白死。
  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重光葵不得不放低身段,提出“退一步说”——退一步说,就算国界经过张鼓峰山顶,苏军单方面设防也不合适,应该先撤兵恢复原状,然后商定国界。
  苏方负责交涉的是苏联外交部长李维诺夫,他并不打算“退一步”。
  重光葵急了起来:“必须恢复原状,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概由苏方负责。”
  这是外交场合能让人听得耳朵生茧的一句老话。李维诺夫也把脸一板:“任何威胁都吓不倒莫斯科!”
  重光葵铩羽而归,东京炸开了。李维诺夫的那一巴掌,看似只扇了重光葵一人,可是参谋本部从上到下,都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莫斯科吓不倒,难道我们东京就是被吓大的?
  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稻田正纯中佐起头喊了一嗓子:打!
  稻田所谓的打,并不是和苏联全面开战,而是进行有限的火力试探。在稻田看来,侵华战争之所以始终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就是因为背后有苏联威胁,使得日本不得不分出相当兵力来对其警戒,但问题是苏联究竟有没有威胁,有多大威胁,始终得不到确凿证明。
  要是能够在某一地点试着打一下,就能解出这道题,知道苏联的威胁究竟有多大。
  稻田认定张鼓峰正是能用于试验的“某一地点”。因为地形所限,这里兵力最多也只能用到三至四个师团,不太可能扩大为全面战争。即便搞糟了,输掉一个小山丘也没什么了不得,再糟一点,无非是报销一个师团。
  还要再糟一点——不可能再糟下去了,张鼓峰西面还有图们江作为屏障,残局是一定可以收拾的。
  搞糟只是做坏的打算,还有好的方面。想想看,假如苏联不动手或动手后不堪一击,日本不仅可以挽回面子,更重要的是,还能从此放心大胆地将警戒兵力大批调入中国关内,到那时,侵华战争绝对有望迅速取胜。
  稻田“打打看看”的胆子或者说是创意,仍然来自那个叛逃的留希科夫。
  没有苏联的肃反运动,留希科夫不会被刮来东京。作为苏联在远东的特务头目,留希科夫同时也是远东地区肃反工作的总负责人。在他任职的短短一年时间里,远东有二十万人遭逮捕,其中被处决者超过七千。
  留希科夫在莫斯科的朋友给他通风报信,提醒他“注意安全”,留希科夫马上意识到自己即将被送上断头台,于是慌忙出逃。
  连肃反工作的负责人都要被迫亡命海外,可见肃反运动是何等冷酷无情。这一期间最常见的现象是:人们提心吊胆地等待那个恐怖的敲门声,最后门没有被敲响,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是邻居一家从此消失了。
  经过肃反,远东地区已经人心惶惶,内部出现极度不稳的迹象,稻田认为,这正是出手试探的绝好机会。
  稻田一言既出,作战课掌声雷动。那些年轻好战的作战参谋,瞬间都像稻田一样,有了种被注射鸡血之后,马上手握键盘,准备继续打怪升级的冲动。
  “稻田计划”很快就引起了参谋本部和陆军省(二者合称军部)高层的兴趣。
  1938年7月16日,参谋本部向“朝鲜军”下达命令,要求调兵向张鼓峰集结。
  “朝鲜军”是驻于朝鲜的日本军队,具体来说就是第19、20两师团。第20师团早就到中国关内参战去了,“朝鲜军”只有第19师团可以调遣。
  第19师团成立于1915年,已有二十多年的建军史,属于常设老师团,训练素质很高,此前也一直担任对苏的第一线防务。尽管如此,“朝鲜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仍不敢冒失,他将第19师团集结于图们江,但严禁其擅自出战。
  从“朝鲜军”司令部到第19师团,等的就是一纸正式命令。
  最后一道关
  针对“稻田计划”,各部门开始坐下来进行商谈。外务大臣(外相)宇垣一成首先表示反对,他顾虑的主要是国际形势,觉得边境纠纷终究还得靠双边谈判来解决。
  军部向来是擦屁股时才会想到外务省,所以宇垣的想法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接下来一个人的意见却不得不姑且一听。
  这个人是海军大臣(海相)米内光政。米内担心,武汉会战在即,长江上的登陆作战需要大批军舰护卫,以保证武器和兵员的运输,到时大部分小型舰艇都要拿去使用,万一再同苏联开战,海军将无法确保图们江及朝鲜海峡的交通安全。
  海相的不同意见很快就被稻田给顶了回去:放心,苏联不会动手,我们陆军正是要取得苏联不动手的确证,所以才要打这一仗,你们海军就放一百个心吧。
  这一似是而非的说法很难让米内信服,但军部这些人却都很听得进去。
  据史学家研究,武汉会战前,正是日本战时经济得以顺利维持的顶峰,也就是说,战争消耗和生产力水平恰好维持住了平衡,这也是稻田的理论能够在军部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物质条件。
  眼看作战命令即将下达,只剩最后一道关了。
  这道关本来不过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过场,让军部意想不到的是,到头来它却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难关。
  在张鼓峰行使武力,以及进行必要的动员,必须取得裕仁天皇的准许。
  参谋总长载仁亲王是裕仁的叔叔,关系自然非同一般,他预先进宫跟裕仁打了个招呼:“必须以武力夺取那个有争议的地区(张鼓峰)。”
  见裕仁没反应,载仁察言观色,赶紧补上一句:“陛下如不批准,当然不能行动。”
  裕仁回头召见了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