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惑归疑惑,其中一个赶紧迎上来。
  红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疏离和笑容“我是椒房殿的大宫女红丹,奉皇后娘娘之命赐两个教养嬷嬷给陈少使。后宫其余妃嫔,包括宫内家人子都是经过教养嬷嬷的□□,熟悉宫规懂得仪态才能进宫。陈少使进宫突然,想必这些都不懂,娘娘仁慈,赐两个教养嬷嬷教导陈少使,以使陈少使熟悉宫规,仪态万方,也免得他人再因陈少使出身说嘴给皇室蒙羞,希望陈少使能懂得皇后娘娘的苦心,千万不要懈怠,两个月后,希望陈少使能学有所成。”
  红丹对着刚才匆匆出来的陈飞羽不紧不慢的行了个礼,就回去了。
  徒留陈飞羽看着留下的两个嬷嬷目瞪口呆。
  陈飞羽想过宫妃们会如何找茬,嘴炮起来说不过还可以装柔弱嘛,皇后娘娘罚自己倒是可以,身体惩罚的话一般不会,如果是克扣什么的,她也不怕,反正皇帝这几天谁知道会不会来,看到更好啊。没想到会直接赐两个嬷嬷,还根本不能拒绝。
  因为每一句都戳中她的死穴,谁让她确实是不懂宫规,没有仪态呢,这宫内一举一动较真起来都是有要求的,吃饭有吃饭的规矩,睡觉有睡觉的规矩,你有宠爱可以不守但是不懂这些就让人笑掉大牙了。不过皇后派来的嬷嬷,莫非是要折磨她。
  这要是让政君听到她的这句话得笑喷了,她一个少使,低的不能再低,这得多想不开才能不顾皇上看着去折磨她,真对她稍有了解的人估计都说不出这话。
  皇上知道了政君派了教养嬷嬷的时候还感慨了一句“朕的皇后果然贤德,这伶人出身可不是不懂规矩吗,皇后若是真的厌恶极了,才不会派什么嬷嬷呢。”可男人却不知道,当一个人知道规矩进入规矩之后,身上的锐气也就被规矩磨光了,一个标准的后宫妃嫔,再闹腾都是有限的。

  第五十四章

  这两个嬷嬷里严嬷嬷人如其名的严厉,高嬷嬷人长的和面团似的很和蔼,可说出来的话偏偏能噎死人,关键是这两个人根本不找茬,你做的不标准那就一遍一遍做,做标准了那就过,弄的陈飞羽一头雾水,这是想干什么。
  陈飞羽这一学宫规,皇帝就算再想去也不好意思去了,后宫多了三个孕妇没事去转一转,再看看两个孩子,分给后宫其余人的时间就算是不多也比一点没有强,不少人还在后面幸灾乐祸,贱籍出身不懂规矩,她那炫耀好歹也分场合,借故不去给皇后请安,她也不看看宫里这么多人,谁敢这么干。
  陈飞羽一开始还眼泪汪汪的等着皇帝来解救她,最好是帮她赶走这两个严厉的嬷嬷,这几天被教规矩教的人就跟脱了水的白菜似的都蔫了。任谁一个动作每天重复无数遍能不腻,而且吃的也不如之前,谁让她只是个少使,又没有皇帝的分例摆过来。
  结果皇帝根本就没过来,只是让人来穿了个口谕让陈飞羽跟着嬷嬷好好学习宫规,不要辜负皇后苦心。
  陈飞羽感觉满腹都是委屈,好不容易等到严嬷嬷和高嬷嬷离开,就开始抹起眼泪,真是梨花带雨。如果皇帝在这里说不定就心疼了,但是妃嫔们八成会鄙视到家,这能进宫的,哪个不是经过了熟悉宫规学习仪态,你委屈什么,大家都能学会你偏学不会那是脑子不好使。
  不过前朝后宫的怨气瞬间就被平复了,前朝也没有再关注陈飞羽,虽然因为贱籍入宫,前朝有点炸,但是既然皇后已经略施惩罚了,再追着皇帝不放那就是臣子不懂事了。
  两月时间过的很快,眼看着已经能摸到夏天的尾巴,秋天眼看着就要来了。冯媛也坐胎满三个月了,不过冯媛和俞良人,窦良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愣是把自己性格边的特别的稳,尤其是冯媛变化简直大的没法想象,就连经常和她相处的政君和李元儿都不曾想过冯媛那么一个活泼爱闹的姑娘,在这后宫里居然能变的比任何人都沉稳。
  昭君有一次见到政君的时候才吐露一些心声“我知道这后宫充满着我不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从来都不想留在这里,与其说我向往广阔的天空,不如说我畏惧黑暗的争斗。你瞧,这后宫已经把媛儿变成了我们不熟悉的人,我总觉得不久之前我们还在御花园里嬉戏,可如今你已经为人之母,媛儿也为了自己的孩子变的沉稳温柔,时间改变了所有人,我不想有一天要面对更两难的抉择,让我出宫吧。”
  政君的回答就是过了不久和皇帝提议,宫中宫女过多,只进不出有伤天和,民间多少百姓为求些许财帛不得已卖女入宫,如今很多宫女都入宫甚久,是否该放些宫女出宫和家人相聚共享天伦。
  皇帝并不了解宫内宫女都有多少,到了年龄的多少,又有哪些立有功劳自愿出宫,所以他同意了之后自然是让政君来处理。
  宫中的宫女到了年纪的有想出去的也有不想出去的,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想让女儿回去的,过了嫁娶的好年纪,自然找不到什么良配,若是多送财帛,又舍不得,还有和家里关系恶劣的,无亲无眷的,也都可自愿留在宫里,因此有些入宫不到年限的也可以申请出宫。政君就吧昭君和李元儿的名字悄悄的也给写上了。
  一切都很顺利,李元儿和昭君在冯媛那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她们的笑声。在养胎的窦良人和俞良人没有让宫女去打扰那边,只是露出和年纪明显不符的沧桑“其实能离开的人才最幸福呢,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做恶人呢。”
  但是过了不几天,有人给昭君送了信,昭君看了之后,就不复笑容了,有时候暗地里还会流眼泪。李元儿磨了好几天才磨出来“我娘让人给我捎来的信,我家里父亲病重,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可放人出宫的日子还不到,这里距离秭归也还有很远的距离,我很担心。”
  事关生死,这种事情就没法劝,李元儿自己家庭并不和睦所以她没法劝昭君不要伤心,只能默默陪着。担心这事会影响到冯媛的身体,也都默认不告诉冯媛。
  等到名单统计完毕,开始核对资质的时候,昭君再次收到一封书信,这次心急的李元儿陪着她一起看的。慢慢的读出声来“汝父渐愈,然族中多有长老不满我儿未成帝王之妃,若回家,恐族老强将我儿嫁人,若所托非人,宁愿我儿留在宫廷,虽无法相见,亦能保全自身。”
  李元儿睁大双眼“你家族老怎么这样,竟把你视作交换利益的工具,你父亲还在,他们竟然就做如此打算,实在是太过分了。”
  昭君将信捧在胸口,眼泪滴落“族老是什么样的人我一开始就知道,我以为我如他们的愿进宫,没有成功他们就会放弃,没想到在他们眼里荣华富贵比什么都重要,我父母虽爱我,可却只是白身,如果真有人和族中达成什么协议,恐怕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李元儿楞了下,被这种宗法制下的残酷吓坏了。想了想“我们去找皇后娘娘,总不会一点办法都没有吧。”
  昭君摇摇头“等等,我们的要求已经给皇后娘娘添了很多麻烦,如果不是我们,皇后娘娘就算是打算放大龄宫女出宫也不会如此匆忙,她已经为我们做的够多了,我们不能再给她添麻烦了。我家这事属于宗法范围,皇后娘娘也不能随意插手,这是我的命,看来我不能回家了,命运真是很残忍啊。”
  昭君本想等几天和政君说说,解释下缘由就好,她愿意在司膳局或者某些偏僻的宫殿做一辈子宫女,也不想卷入后宫是非。
  前朝突然传来消息,匈奴人本来分成两支在草原上你争我斗,兄弟两个为了大单于的位置不断的拉拢能够得到的力量。其中呼韩邪单于的力量稍弱于兄长郅支单于,于是南迁,欲和汉室修好,积蓄力量。
  朝堂上关于这件事讨论了非常久,因为整个汉朝存在的历史就是汉朝和匈奴相争相合的历史。匈奴人一向凶猛劫掠边境,视汉人若两脚羊,汉武帝之前更是不断有汉室女和亲匈奴,都客死异乡。直到汉武帝大破匈奴,汉室才再没有行屈辱的和亲之举,汉室公主远嫁乌孙等塞外之国更是把这些国家都握在手心里让他们心向大汉。
  时间久了汉室的腰杆挺直了,有的人主张不同意,汉朝比匈奴强大,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公主和亲,有的人主张同意,因为这样才能让匈奴的精力内耗免得劫掠边境,也免得对汉人更是厌恶的郅支单于统一匈奴再让匈奴恢复到鼎盛时期。
  皇帝被吵的头疼来后宫的时候也忍不住抱怨了几句,心中一动“前朝大臣们都是男人,你却是女人,如果从女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政君没有说后宫不得干政这种假贤良的话,在她看来,女人的见识之所以少,是因为男人们的禁锢,女人如果能够和男人有着相同的教育,说不定会出现比男人还惊艳的人。所以她有时候听到朝政也会心里想想该如何处理,她到不是真的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她只是觉得如果这些自己能够明白,那么将来教导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
  政君琢磨了几句话“臣妾确实有些想法,不过是些粗浅之见,哪能及得上前殿饱学大儒们的见解呢。”
  皇帝嗤笑一声“那些老臣们整日说着汉家尊严汉家地位的,连左右丞相的意见都不一,左丞相觉得应当和亲,改变匈奴人的习惯,教化匈奴,右丞相觉得大汉不应和未开化的匈奴人和亲。倒是吵吵不出结果来。”
  政君拨了个橘子给皇帝,自己拔下头上的两根白玉五蝠簪“陛下,在臣妾看来,和亲是有必要的。”
  皇帝好奇“哦?”
  政君拿起一根簪子“这是呼韩邪单于。”又拿起另一根簪子“这是郅支单于。”
  “陛下,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是兄弟,可郅支单于更像是祖辈那样的匈奴人,嗜杀好战,野蛮之人,而呼韩邪单于听说他很仰慕我汉家的文化,所以更亲近我汉人,而他又处于弱势,如果让郅支单于赢了,那么匈奴将重复曾经劫掠边境的行为,边境的百姓恐怕是要遭殃了,我汉家百姓不畏死,然而给敌人送羊入虎口的事情还是应当避免的。”
  皇帝拿起代表着呼韩邪单于的簪子“莫非你觉得匈奴人还能被教化不成。”
  政君掩口笑了笑“陛下说笑了,教化岂能是一两代人之功,教化是需要的,但是这不是段时间内能减到效果的事情,但是嫁公主过去,一定需要聘礼和嫁妆,聘礼匈奴人能给得起的无非是牛羊皮毛,这倒不稀奇,但是我们可以要求有良马种马,武帝之后大汉太缺马了。嫁妆嘛,我大汉有的是丝绸茶叶,奢侈物品更是应有尽有,美味的饭食,醉人的美酒,能耕种的巧手农夫。您觉得热爱上我大汉风物又无力南侵的匈奴贵族会怎么做呢。”
  皇帝眼前一亮,一拍桌子“他们会用牛羊马匹,西方来的好物求着我们交换,不但可以得到良马还能腐化他们,迷上了这些东西,恐怕那些匈奴人也就骑不上马拉不开弓了,如果有了会耕种的农夫,他们也会尝试去耕作,逐渐的会渐渐失去他们最大的优势,马背上的民族如果和我们一样又有何惧呢。”
  转过身来把政君抱起来转了一圈“你真是太有才了,政君,可笑前朝的大臣们吵来吵去都是冷饭,看到这点的几乎少之又少,若是此事能成,匈奴对大汉的威胁就大大变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