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皇钦抨姿铮种僭叮瘴浣耍苹瘛A礁觥罢胖僭丁庇侄际腔遥烤顾恰逗?颓匍淄肌返淖髡吣兀俊
几年前,我偶然翻到朝鲜人李尚迪(惠吉)的《恩诵堂集》。发现该集卷七有《张仲远曜孙嘱题二图》一诗,其卷九有《追题第二图二十韵》和《乙巳春张仲远属吴冠英为我写照见贻,题二截谢仲远兼寄子梅》二诗。卷九之《乙巳春》一首第二截诗末明确说张曜孙画有《海客琴樽图》。其注曰:“辛卯秋番禺仪墨农为作《苔岑雅契图》,近有仲远《春明话旧》《海客琴樽》二图及子梅《春明六子图》。子梅时寓曲阜。”由此可以断定,张仲远曜孙是绘过《海客琴樽图》的。所以,我认为汪昶《柏井集》卷三之《题张仲远观察海客琴樽图》诗题中的张仲远,当是指张曜孙。
(2)《海客琴樽图》绘成时间。据孙殿起的《贩书偶记》记载和我所见的版本,李尚迪的《恩诵堂集》刊于道光27年丁未(1847),卷七的诗标明写于道光22年壬寅(1842),卷九的诗写于道光26年丙午(1846)。所以,《海客琴樽图》至晚绘于道光年间,而非咸丰年间的作品。又据李尚迪《乙巳春》诗第二截有“廿载春明几赏音,琴心洒趣补苔岑”句及诗末小注,可知李氏与张曜孙初会时间应在道光11年辛卯(1831)。因此,张仲远曜孙绘《海客琴樽图》的时间,当在道光辛卯至道光丙午年之间。
(3)关于《小考》中提到邓传密藏阮述致梅宝璐手札中谈到的李钟愚和《海客琴樽图》问题,我的看法是,在没有其它材料可以佐证的情况下,似可以这样理解:李钟愚和李尚迪皆为朝鲜国使者(或尚迪为国使随侍),与当时中国京中文人学者多有诗画往还,张仲远曜孙和吴冠英为二李所绘《海客琴樽图》之文坛佳话,盛传一时,所以有阮述致梅宝璐手札中之记述。而阮述、梅氏于道光至光绪间在世,所见《海客琴樽图》,正足张曜孙和吴冠英所绘者。
1982年6月15日
喜逢雅集有短章
喜逢雅集有短章
——梅曾亮与《海客琴樽图记》
拙文《海客琴樽图卷小考》补正》(见《团结报》1982年7月10日第四版)发表后,承读者黄壬妫貉钪郁恕堆┣攀坝嗉敷拾司砦迨囊秤性啤俺使笔估钆捍な胝胖僭堵偶诰┦ΑV僭鄂嗥庸笔埂逗?颓匍淄肌饭适拢胛夤谟⑽诙迹疚木浦丁C凡晕骷牵钡拦舛迥暌病!被菩庞衷疲骸懊凡源思遣恢栋罔派椒课募酚形尴昙瞧涫隆!苯骶莼迫严壬甘荆诳蒲г和际楣莶樵牧恕栋罔派椒课募贰9辉谄渚硎辉赜小逗?颓匍淄技恰罚蔽氨纭保辞宓拦舛辏1846)。现将“记”文照录于次:
海客者。朝鲜使臣李藕船名尚迪者也。张子仲远先尝遇于京师。道光二十五年,李君再以贡使来,复相遇,觞之于吴氏之蒋园,客十八人,皆会谈,极日而罢。以海国异域之人,离别之久得聚,而以一樽相乐,不可谓非快事矣。而仲远得县令之武昌,于京师游处不能忘也,乃属善画者图之,而曾亮为之记。
我在《补证》小文中,以为李钟愚与李藕船(尚迪)为二人,今读此记可知,其为一人也。朝鲜来中国贡使朴姓为多。仅据《李朝实录》所载道光间贡使姓各者,就有:道光九年书状官朴来谦,道光十三年副使朴来谦;道光十五年十月正使朴晦寿;道光二十年冬正使朴晦寿;道光二十六年冬至副使朴容寿。但无论正使、副使,还是书状官,名单中皆不见李钟愚的名字。道光二十一年有位正使名李若愚,不知是两人呢,还是音译上的差异?这需要再进一步研究。至于那位朴贡使究竟是何名,现有材料尚难于确指。
1982年9月20日
相思遥指海云黄
相思遥指海云黄
——孔宪彝与李尚迪
近因撰《曹雪芹题辨》、《梅曾亮》、《海客琴樽图卷小考补正》三文,随处翻阅有关资料,不意竟在孔宪彝《韩斋文稿》和《对帲ナ肌妨绞槟冢榈眉冈蛴泄爻世钌械希ㄅ捍┑募鞘觥E加兴茫腹钔茫怨┭芯坎慰肌!
(1)《韩斋文稿》卷一,载有《答朝鲜金訚叟(命奎)书》云:
去年冬,李君尚迪书至,附寄惠函,伸纸三复,钦佩无斁。仆识李君及其弟尚健,与足下未之闻也。足下不远数千里手书数百言,以平生所学相质证,非诚笃志好问,能如是乎?
(2)《对帲ナ肌肪砣赜小短獯好髁屯疾⑿颉罚湫蛟疲骸
乙巳春,余与张仲远、陈梁叔、黄子干三君同应部试在京,王子梅走书介仲远乞貌。余于是请至六七,以事未果。既而,余与三君皆报罢,仲远铨武昌令。将先后出都,仲远复申前请,遂合写一卷寄子梅于济南。六客者,仲远、梁叔、子干、子梅与余,及朝鲜使臣李君藕船也。余与李君实未识面,今读子梅自记之辞曰:“风萧雨晦,独居岑寂之时,展视此图不啻见我良友,何其情之笃欤?率题三截句志意。他日春明,重聚或践六客之约,则此卷可以为嚆矢矣。”
诗云:
修禊群贤皆接席,西囤雅集尽同觞。
蚀开生面联新雨,海角天涯聚一堂。
仙令初飞汉水凫,西江差下尚茆庐。
若怀尘海分襟日,台写春明四客图。
(3)同上书卷四,载有《王子悔绘属题寄高丽李藕船》,诗云:
新蝉声连晓风秋,言柳萧疏漾碧流。
选胜来寻天尺五,却从海客话瀛洲。
画图省识剧神清,惭愧难齐六客名。
(子悔有《春明六客图》,藕船及余均在图中,余实未识藕船故云。)
他日五云楼阁畔,相逢更约听繁声。
下直频看夕照红,晚凉消受芰荷风。
更谁同听青林乐,欲乞丹青画彩虹。
(余入直必过金海桥,拟作《金鳌退直图》,未果也。)
(4)同卷,载有《谷日招集朝鲜李以堂、吴亦梅分韵得章字》,诗云:
去年人日曾同席,今夕重来聚一堂。
雅继延陵投缟带,軎逢太白共壶觞。
座中旧雨多陈迹(去年同座者,皆已别去),
袖里新诗有短章。寄语长公书早报(谓以堂令兄藕船),相思遥指海云黄。
孔宪彝,山东曲阜人。他与阳湖张曜孙(仲远)、梅伯言(曾亮)相友善。《对帲ナ肌肪硎子忻肥稀捌腊稀焙驼攀稀疤獯恰薄U攀稀疤饩病痹疲骸
三十八年同降生?荡胸奇气各纵横。
古怀可证五何虑,一艺能名世已惊。
纠缦云霄劳梦想,波涛人海急征程。
即今佳咏从头读,未负神交七载情。
下署“阳湖张曜孙仲远”。
中朝两同唇齿相依,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历史悠久,史不绝书。张曜孙、孔宪彝、梅伯言等人与朝鲜文人李尚迎兄弟等人的诗文往还,不仅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所传《海客琴樽图》的绘制时间、内容,而且从这些涛文往来中可以看出中朝两国文人们之间的友好情谊。“相思遥指海云黄”,情谊真挚,感人肺腑。数首佳什,又为中朝两同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添一佳话也。
1983年4月20日
海客琴樽结墨缘
海客琴樽结墨缘
——仪墨农与李尚迪
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至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朝鲜著名诗人李尚迪(藕船)曾数度奉使中国。在北京,他与当时应试文士吴冠英、张仲远、王子梅、仪墨农等人诗酒往还,有《海客琴樽图》及其题跋诗文,以纪其盛。
李尚迪有《恩诵堂诗集》,其卷九载《乙巳春张仲远属吴冠英为我写照见贻,追题二截谢仲远兼寄子梅》一诗。据诗中小注云,道光十一年秋,李氏曾作为朝鲜佐贡使首次来中国。时有仪墨农作《苔岑雅契图》相赠。这段涉及申朝文人之间相交谊的佳话,见于仪墨农《剑光楼诗钞》(学海堂藏,道光刻本)内《海天阏处》一词。词前小序云:
朝鲜李藕船(惠吉),于辛卯十月佐贡使来都,与予结文字之好。予绘《苔岑雅契图》,广征诗什赠之。归国后,倩其首撰之子、申少霞(命准)制(《黄叶怀人图》,题诗二十八章见寄,首章即怀鄙人之作也。诗中有“多买五色丝,欲绣剑光楼”之句。感其意,赋此答之,并谢伊师金秋史阁学(正喜)、彼邦驸马洪海居都尉(熙周)诗翰之赠。秋史与予周游仪征相圉之门者也。
原词云:
千秋鲽域同文,慕华仅有才人在。客星偶结,墨缘深结,仙根岳概。鸭水相思,鸡林播誉,雁书劳带。听萧萧黄叶,波涛万里,浑一样,愁无奈。
怎说绣丝多买,喜神交又从天外。玉堂大雅,金枝选新面彦,纶扉贵介。共写珍心,足豪麈柄,袖中东海。料词笺此去,但尝井水,定推清爱。
此词约写于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九月间,即李、仪相别一年之际。
仪墨农,名克中,广东番禺人,著名书画家。郭味渠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第456页载道光十一年辛卯“为朝鲜佐贡使绘《苔岑雅契图》”。
从道光十一年至今,时间已历一百五十余春秋,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中朝两国人民历史上所结下的“墨缘”。
1983年4月11日
后 记
作为一个普通的《红楼梦》读者不同于职业的批评家和学者,我只是凭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而阅读《红楼梦》。我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见解。除了让自己愉悦之外,我只想从《红楼梦》的描写中去认识历史,认识一个我还不那么熟悉的世界,从而认识人生、完善人生、享受人生!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真正读懂了《红楼梦》,解得其中味,因为我知道大自然没有如此慷慨大度地赋予我优秀的天资,我也不想奢求什么不属于我的东西。基于此,我只是用属于我的那份向往与热情、理智与悟性、勤奋与执着,试着去亲近这部旷世奇书,深入到它那奥妙无穷的底层,探索我所感兴趣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人云:“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或许就是这个“勤”字让我走出有自己风格的路,获得了些许的成果,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也就有了这本《红楼不是梦——胡文彬漫说红楼》。我把它献给读者,目的不是让人们称奇道妙,而是希望每一位读者与我一道去分享《红楼梦》所给予我们的心灵启迪!
同以往已经出版的几本随笔一样,我以收入的短文内容分为八卷,以便于阅读。这些短文中有不少篇写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都曾公开发表过,但由于成文时受制于资料的缺乏或当时校对中有疏漏,留下了不少难以忍受的遗憾。今日重新董理旧文细加釐剔,改讹订谬,以弥补不足。卷一收入的20篇短文是本人近年来所思考的一些新问题、新想法,希望能与读者交流、沟通。
我一直认为,《红楼梦》虽然诞生在2100多年前,但它的故事、人物的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仍然在小说文本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