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叶挺传奇-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从张发奎的历史和现在的情况看,共产党是很难把他争取过来的。不过,现在要说张发奎是个顽固不化的**人物,也未必准确。因为,张发奎在北伐中的第四军所以战功不凡,除了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四军师、团、营等各级干部中为数不少的共产党员起了重要的模范作用和先锋作用,加之共产党开展的农民革命运动的配合和支持,才使他步步飞黄腾达,一跃成为粤籍将领中屈指可数的首领之一和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莫非他真的要过河拆桥?叶挺与张发奎过去同在孙中山警卫团担任过营长,两个人是援闽粤军时期的老袍泽,虽然彼此在不少问题的看法不一致,甚至可以说在个别问题的认识上差距比较大,但是从北伐以来,都同为国民革命军,目标都是打倒北洋军阀,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可是,自北伐军攻占武汉以来,张发奎与共产党愈发貌合神离,共产党虽然积极争取他,可是谁知在国共两党出现严重分裂时他的屁股会真正坐在哪一边呢?从他最近“分共”的迹象表明,他要彻底摘掉“联共”的面具了。由此可以断定,他叫我和贺龙上庐山,一定是居心叵测、心怀鬼胎!叶挺想到这里,激愤地一拍游船里的船板:“看来张发奎想来个杯酒释兵权,这个‘鸿门宴’,我们不能赴!” 一直下意识地注视叶挺神态的叶剑英见他直抒胸臆,方审慎地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他告诉叶挺、贺龙和聂荣臻,汪精卫已和张发奎密谋,这次将叶挺、贺龙召去庐山,是强行命令他们把部队调往被第二方面军控制的德安一带,如果他们不顺从,就趁机解除他们的兵权,以除后患。 贺龙听完愤愤地说:“汪精卫和张发奎这一手可谓用心良苦啊!” 叶挺鄙夷地一笑:“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狐狸再狡猾,也骗不过好猎手。” 大家哈哈一笑,欢快的笑声伴着碧波飞扬。 心直口快的贺龙急切地问道:“下一步怎么行动?” 聂荣臻当即宣布临时中央*****会的决定:叶挺部队和贺龙部队,即日内以最快速度向江西省会南昌集结。 “第二十四师明天就出发!”叶挺又一擂船板,“咚”地一声如雷霆落地。 这时的南昌已是火药味十足。 这时的南昌又是欢乐的海洋。 当叶挺率第二十四师官兵一开进南昌,整个南昌市立刻像开锅的水一般沸腾了。到处张贴着“欢迎铁军”、“铁军无往不胜”和“打倒蒋介石”一类口号的红绿标语,夹道欢迎的成千上万的群众手持鲜花和赤、橙、黄、绿等各种颜色的小旗,口号声伴着锣鼓声,震响在每个官兵的胸间,从脸上充溢着豪迈和荣光。 但是,在这欢乐洋溢的氛围下,却聚集着疾风暴雨前的岑寂和冷森。 急匆匆从九江赶到南昌的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报告说,张发奎7月29日在庐山与汪精卫、孙科等召开针对南昌可能要发动武装起义的**会议,蛮横地要强行命令叶挺和贺龙部队限期撤回九江,并将以“违抗军令”为名要严查叶挺和贺龙的罪名,还秘密下令逮捕一批像廖乾吾等在第二方面军中的共产党员高级军事干部。由此看来,汪精卫和张发奎真的要向共产党下手了,并且已经对于共产党将在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来取了军事扼制行动。 武装起义刻不容缓!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打着中央旗号的张国焘一再干扰武装起义的决定,致使起义时间久议不决。 如果再延宕下去,革命的武装起义将前功尽弃! “起义时间,定于8月1日清晨!”两天前到达南昌的周恩来浓眉高挑,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环视着在场的叶挺、贺龙、聂荣臻以及与他一起赶来的刘伯承和朱德,还有张国焘,果断地说,“党派我来组织这次起义,以后有什么情况由我向中央负责!研究一下具体起义方案吧。”他说完稍一停顿,立刻把目光转向朱德,“朱德同志,你当过南昌的公安局长,对南昌敌军的分布与地形熟悉,先谈谈你的意见吧。” “好,那我就先发表点意见。”身材魁梧的朱德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话,马上响应周恩来的提议,憨厚的脸上显示着对周恩来的信任与尊敬。 说起来,朱德不但与周恩来是老朋友,而且周恩来还是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朱德这位出生于四川仪陇的壮年汉子,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以后又相继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起义和反对段祺瑞的护法战争。他为了实现改造中国的决心,毅然辞去少将旅长的高官,到上海找陈独秀要求加入共产党,却遭到无情的冷遇。他在气愤和不解之下,断然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去追求革命真理,恰与在德国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周恩来相识。两人一见如故,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朱德便向周恩来直吐胸中块垒,并说出自己的渴望,周恩来当即表示愿做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从此两个人成了革命的同路人和挚友。北伐战争开始后,朱德投身党的工作。不久,他根据党的指示,在南昌朱培德的第三军主办军官教育团,借机为党培养军事干部,同时兼任南昌公安局长。后来,朱培德开始“**”,朱德设法把党的军事干部派往各地参加农民革命运动,然后他回到党中央所在地武汉三镇。这次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朱德在赣、滇籍的军政人员中有不少故旧,对南昌的情况又熟悉,他便被党中央派回南昌,协助周恩来秘密参与策划武装起义。 “我的意见嘛,根据敌军数量少,参加武装起义的部队多,来取各个击破的办法,速战速决。”朱德的话简单明了,言简意赅,但战略战术却十分明确。 “伯承呀,你的意见呢?”周恩来将目光落在被视为胸有韬略的刘伯承脸上。 “还是先听听贺军长和希夷的吧。”出生于四川开县的刘伯承,身材单薄,又一张白净脸,所以显得像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其实,刘伯承是个典型的外柔内刚的儒将。刘伯承在少年时就抱着“大丈夫当仗剑救民于水火”的志向,考入蜀军政府将弁学堂。之后,在上海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他在四川组织义军,在发起攻占丰都的战斗中,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尽管右腿负了重伤,满身血污,仍坚持指挥战斗,从此他的名字威震川蜀。后来,刘伯承通过当时在成都高师任校长的吴玉章结识了从事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杨阍公,被杨阍公褒奖为“阅人不可谓不多,天才何故出此罕见”!并经杨阍公和吴玉章介绍加入共产党。后来,他领导了著名的泸州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却留下了“惊破武人之迷梦,唤起群众之觉悟,影响川局,关系至巨”和“一代名将战孤城”的佳话。他领导泸州起义后,跋山涉水,抵达武汉找到党中央。他这次到南昌,也是协助周恩来发动武装起义的。刘伯承的性格较之其他行武出身的人比较内向,往往韬略在胸却藏而不露,并且对别人的意见兼容并蓄,所以眼下他依然是厚积而薄发。 “我没什么意见,我完全听共产党的。你们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不过,要来取各个击破的战斗方针,就要给我的第二十军明确要消灭南昌的哪个敌军。”出生在湖南桑植的贺龙,性格耿直,为人豪爽,只要他认定的事,就是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也要干。贺龙早年就仰慕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去年他的部队被编人国民革命军后,尤其是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师长以来,由于共产党派周逸群担任独立第五师的政治部主任,从此沾染军阀习气很重的部队立刻焕然一新。在河南临颍战役中,独立第五师一举打垮奉军一支主力部队,使贺龙和独立第五师声名大震。从此,贺龙认定只有跟着共产党才会有出路。殊不知,此时的贺龙,是在场的发动和组织南昌武装起义的惟一不是共产党员的指挥员,足见他对共产党的信任和革命的坚定性。 深受贺龙感染的叶挺情绪也激昂起来,他不等周恩来点将,便接着贺龙的话语说道:“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敌军情况,南昌只有朱培德第五路军总指挥部的警卫团,第三军的第二十三团和第二十四团,第六军的第五十七团等,敌总兵力一万余人。但是,虽然我起义部队一倍于敌,却不易打消耗战。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因此,要千方百计迷惑敌军,加之朱德同志讲的各个击破,趁敌不备,一举歼之!” “好,就这么行动!”周恩来喜悦地最后来了个拍板定案。他接着宣布:贺龙为这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 接着,大家确定了各个部队具体负责歼灭每个敌军的任务,并明确了起义部队的识别标志和统一口令。 识别标志为:颈上系红布带,左臂扎白毛巾,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 统一口令为“山河统一”。 周恩来见起义的行动考虑安排得已臻成熟,立刻告诉刘伯承:“马上制定出一份作战方案,让各部队照此执行!” “是。”已经将大家的作战方案在头脑里条理化的刘伯承,不多时便把作战方案拟定了出来。 “很好嘛。”周恩来看后,批给贺龙和叶挺过目。 贺龙看后,也直呼一声“很好”。 可是,当刘伯承将作战方案送给叶挺时,叶挺看过后,却来了个一声不吭,伸手递给了刘伯承。 这样一来,使刘伯承好生猜疑:自己拟定的这个作战方案,叶挺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一般说来,他要同意,起码会讲一声“可以”之类的话;如果不同意,往往碍于面子,才会来取不表态的作法。作战方案妥帖与否,关系到整个起义的全局性的行动呵!叶挺是前敌总指挥,没有他的表态怎么行呢? 怎么办? 刘伯承马上去找周恩来。 周恩来听完刘伯承的述说爽朗一笑:“伯承,你还不了解叶挺的性格。他不作声,就是同意;如果他不同意,就是吵得脸红脖子粗,他也不会委曲求全,放弃原则。这就是叶挺呀!” “原来是这样。”刘伯承会心地一笑。看来,人的性格不同,表达意见的方式也不同。相识相知才会心有灵犀和相濡以沫。 周恩来找到叶挺:“希夷,你马上拟写一个作战命令。” 叶挺也不搭言,一份作战命令挥笔而就。 “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明日四时开始向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之。” 周恩来接过看毕,立刻作了签署,并决定以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贺龙的名义发布。 1927年8月1日二时正,由于第二十军第一团一个营长叛变逃离部队,起义的枪声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两个小时打响。 起义部队激烈的枪弹,将南昌寂静的夜空照耀得一片火红。 起义部队按作战方案顺利展开。 “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新篇章。

  第十二章 '本章字数:3792 最新更新时间:2015…04…09 17:26:22。0'

  杯水之间攻占敌阵地,刘伯承对叶挺连挑大拇指。 赣南。 会昌。 岚山岭。 “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在这里与桂系头目黄绍竑和钱大钧的六个师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攻坚战。 这场战斗,是南昌武装起义部队在取得起义胜利后为保存实力向广东紧急转移中进行的一场反狙击的恶战。 这场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